杏鑫總代理_代工芯片 英特爾宣戰三星台積電

  • 内容
  • 评论
  • 相关

雖然台積電、三星已經成了“芯片製造雙子星”,但英特爾顯然不甘心一直被甩下,其對新工廠的投資就是例證,不過代工晶圓的方向還是令外界有些訝異,畢竟英特爾也算是芯片領域的領跑者。不過,就英特爾當下的發展來看,代工或許不失為一個聰明的選擇,畢竟研發進展緩慢的先進製程儼然成了英特爾的包袱,而目前全球製造業缺“芯”的狀態意味着,代工市場大有可為。,斥資200億美元,剛上任不久,英特爾新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的“一把火”就讓全球矚目。當地時間周二,基辛格發表了時長1小時的演講,併發布了“IDM 2.0”戰略計劃。其中最引人關注的是,斥資高達200億美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建造兩座晶圓工廠,以期奪回其在芯片製造業的領先地位。,作為芯片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晶圓是芯片的載體,將晶圓充分利用刻出一定數量后再進行切割,就成了一塊塊芯片。,目前,英特爾在美國已有四家晶圓廠,具備支持建設新工廠的基礎設施,預計這將加快建設新廠速度。據了解,新工廠將有能力生產7nm以上製程的芯片,預計2024年投產。同時,英特爾還計劃在美國、歐洲和其他地區開設更多工廠,基辛格承諾,該公司的大多數芯片都將在內部製造。,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此次建立工廠,並非只生產自家的芯片。英特爾打算設立新的分支部門“英特爾代工服務部”(Intel Foundry Services),為外部半導體設計公司進行芯片代工及封裝服務,以滿足全球對半導體生產的巨大需求。,“英特爾將繼續成為製程技術的領先開發商、半導體的主要製造商,並且希望成為美國和歐洲當地晶圓代工產能的主要供應商,建立世界一流的晶圓代工業務。”基辛格在演講中劃定了目標。,消息宣布后,英特爾美股盤前大漲近6%。對於英特爾建立工廠以及後續的安排,北京商報記者聯繫了英特爾方面,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創道投資諮詢合伙人步日欣表示,“其實對於晶圓代工市場,英特爾並不是第一次提出了”。據了解,2013年英特爾就在投資者大會上表示對所有芯片企業開放代工服務,但卻因成本和競爭問題不得不黯然收場。,步日欣接着指出,如今英特爾再次宣布進軍代工領域,不僅是因為之前自己的固有問題依然存在,而且當前英特爾的製造技術也早已不是業內頂尖。不過長期來講,這也有利於看好未來市場,並有助於推動產業發展。,追趕對手,在半導體芯片領域,英特爾統領行業數十年,但是近年來由於新工藝研發不斷延後,使其逐漸喪失在芯片製造領域的優勢。,如今的芯片製造業早已強敵如林,英特爾的工廠現在已經遠遠落後於“雙子星”――台積電和三星电子。台積電憑藉獨特的商業模式和領先技術,坐擁蘋果、AMD、英偉達、高通、聯發科等大部分訂單,市場份額超50%;三星电子位居第二,市場佔有率也將近20%。,以芯片領域最重要的製程工藝為例,英特爾已經落後。相比來說,台積電、三星电子早已完成7nm芯片的研製,並開始向5nm、3nm等更小、功能更強大的處理器前進,而英特爾還在吃10nm的“老本”。,不過,基辛格此次透露,英特爾目前7nm製程開發進展順利,首款7nm芯片Meteor Lake將於2021年二季度完成設計。,研發失速,或許是英特爾開始發展代工業務的原因。步日欣分析稱,就目前看來,芯片製造還是英特爾的重點,雖然看起來英特爾在工藝製程方面落後一步,但在其已有領域,其他公司的工藝製程還是無法與其對比的。,無論初衷如何,英特爾宣布自建晶圓代工業務為其他公司生產芯片,無疑將與台積電、三星电子等企業展開直接競爭。對此,基辛格也並不掩飾,直言將會為英特爾的代工業務爭取像蘋果這樣的客戶。,基辛格還說,新建工廠將專註於尖端計算芯片製造,而不像一些製造商專門從事的較老或專業芯片生產。此外,英特爾已經為新工廠找到了客戶,但不能透露他們的身份。,根據英特爾的說法,亞馬遜、谷歌、微軟和高通等公司均有可能是其晶圓代工業務的客戶。在演講現場,微軟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還與基辛格進行了連線,以表示對英特爾的支持。,但步日欣也強調,長期來看,英特爾代工事業部如何打消客戶關於競爭方面的憂慮,並以更具優勢的成本打動客戶,從台積電和三星电子手中搶到大單,還需看這位新晉掌門人如何操作。,缺“芯”持續,競爭在所難免,但對於英特爾而言,也不是沒有可乘之機。,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受 5G 手機芯片用量大幅提升和關鍵廠商大幅備貨影響,芯片出現明顯供不應求,而今年受汽車等行業復蘇的推動,部分下游仍在持續追單,導致供不應求進一步加劇,部分企業甚至因為芯片短缺暫時停工。,如今,缺“芯”浪潮仍在持續,而供給端卻一再發生意外。3月19日,日本半導體巨頭瑞薩电子位於茨城縣的那珂工廠發生火災,部分設備嚴重受損。受此影響,該工廠300毫米晶圓生產線已進入停產階段,控制汽車行駛的微控制器供應也受到了極大影響。,數據显示,瑞薩电子在全球汽車微控制器芯片市場佔據大約30%份額,火災影響還很有可能波及到歐美汽車廠商。,適逢全球缺“芯”之際,英特爾入局代工領域,全球會迎來產能擴充潮嗎?對此,調皮電商創始人馮華魁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從計劃到實施,工廠的建立可能還要幾年,因此,此波新建廠房可能對目前缺芯窘境無法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不過,盯上芯片代工這塊蛋糕的不只是英特爾。市調機構預測,2021年全球晶圓代工市場規模將達到733億美元,較去年增長8.4%。為應對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各大晶圓代工廠也相繼發布擴產投資計劃。日本也在出手投資芯片業的研發,據報道,日本經濟產業省(METI)將斥資420億日元,為該國的芯片研發提供資金支持。,據國際半導體協會(SEMI)發布的數據显示,2020年美國半導體企業的芯片製造只佔市場份額的12%,大部分的芯片生產都依賴於亞洲芯片代工廠。可以說,在全球芯片供應收緊的情況下,美國提高芯片製造能力已經“迫在眉睫”。,基辛格也表示,晶圓代工市場規模到2025年可能達到1000億美元,英特爾將在這塊市場中競爭,為一些無廠半導體業者進行晶圓代工,種類可以很廣泛,甚至包括基於ARM技術的芯片。據了解,ARM芯片主要用於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一直以來都在和英特爾的x86技術在競爭。,但除了給別人代工,英特爾也表示自己將擴大與第三方代工廠合作,也就是依舊找人代工。包括先進製程產品,以及打算從2023年開始為英特爾客戶端和數據中心部門生產核心計算產品。,基辛格稱,此舉將優化英特爾在成本、性能、進度和供貨方面的路線圖,帶來更高靈活性、更大產能規模,為英特爾創造獨特的競爭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