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消息,美國當地時間周六,特斯拉與SpaceX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推特上嘲笑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其即將進行的太空邊緣飛行實際上尚未進入軌道。下圖是粉絲製作的meme,調侃藍色起源公司的新謝潑德號(New Shepard)飛船在返回地球之前只會觸及太空邊緣,而不會進入軌道,與馬斯克所理解的進入太空不一樣。,馬斯克在推特回應“哈哈”。,,貝索斯的飛行計劃是在距離海平面62英里(100公里)的卡門線(Káramán)上方飛行,許多人用這條線來定義地球大氣層和太空之間的界限。,貝索斯的飛行大約會持續11分鐘,在此期間,他和其他乘客將經歷大約3分鐘的失重。與貝索斯同行的還有他的弟弟馬克・貝索斯(Mark Bezos)、82歲的女飛行員沃利・芬克(Wally Funk)以及荷蘭18歲物理專業學生奧利弗・達曼(Oliver Daeman)。,馬斯克與貝索斯的競爭由來已久,因為兩位億萬富翁都擁有太空探索公司。馬斯克的SpaceX制定了明確的目標,即將來能夠將人類運送到火星上。馬斯克曾表示,他希望幫助人類在這顆紅色星球上殖民。,,馬斯克此前曾稱貝索斯的藍色起源是“山寨版SpaceX”,並取笑該公司計劃推出的月球着陸器“藍月亮”,將其比作“藍球”。,最近,兩家公司在美國宇航局(NASA)4月份授予SpaceX價值近30億美元合同的問題上發生了衝突,藍色起源遊說華盛頓允許NASA向另一家公司授予類似合同。(小小),,布蘭森貝索斯太空之行引發問題:太空邊界到底在哪裡?,維珍銀河和藍色起源相繼展開的太空飛行凸顯出這樣一個事實:目前對太空邊界有着不同的定義。,世界上大部分地區將想象中的“卡門線”認定為太空邊界,其始於地面上空100公里處。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將於當地時間下周二乘坐旗下藍色起源公司的太空艙穿越這條線。,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則認為,太空始於地面上空80公里處,能乘坐航天器飛過這一高度的人都可以稱之為宇航員。上周日,理查德・布蘭森和其他機組成員乘坐維珍銀河的太空船越過這條分界線,未能突破卡門線,但落地后仍然獲得了“宇航員之翼”勳章。,專家們表示,藍色起源和維珍銀河的航天器在最高點時帶給乘客的體驗幾乎沒有什麼不同,但導致人們已經開始重新審視太空始於何處的問題。而答案會因為從科學、商業或法律等不同角度考量問題而有所不同。,“科學家們認識到,有很多不同的方式來定義太空邊界,”加州理工學院天文學和行星科學教授凱瑟琳・德克爾(Katherine de kler)說。,德克爾表示,行星科學家對太空邊界並沒有達成共識。她將外逸層底部定為地球或其他行星與太空的邊界。外逸層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所認定的大氣最外層。然而德克爾說,外逸層底部距離地面大約有700公里。如果把這一概念應用到定義地球的太空邊界,就意味着哈勃太空望遠鏡和國際空間站仍然位於地球大氣層中。哈勃太空望遠鏡的軌道高度距離地面547公里,而國際空間站軌道高度距離地面400公里。,“卡門線”則是國際公認的太空邊界,由國際航空聯合會(FAI)設定。著名工程師兼數學家西奧多・馮・卡門(Theodore von Karman)在20世紀50年代計算出,這是有翼航空器無法再保持飛行高度的地方,因此被命名為“卡門線”。,,圖示:上周日,布蘭森成功抵達太空邊緣,貝索斯也將緊隨其後。但這兩位億萬富翁創始人在航天器、飛行保障方式和航天器上升高度方面仍存在一些差異。,哈佛大學應用天文學教授阿麗莎・古德曼(Alyssa Goodman)說,認定太空邊界的一種實用方法是考慮能升空的運載工具類型。飛機可以在地球大氣層中飛行,因為空氣壓力能夠為飛機機翼提供升力。然而要進入太空,運載工具需要藉助推進器的動力。,藍色起源表示,其新謝潑德號發射系統從設計上就是要“飛越卡門線”,“所以我們的宇航員名字旁邊不會有星號(特別註釋)”。藍色起源稱,飛越這條線會帶來完全不同的體驗。,美國德州農工大學航空航天工程教授、前NASA宇航員格雷戈里・查米托夫(Gregory Chamitoff)說,人們根本無法分辨身處距離地面80公里和100公里的高空有什麼區別。在這兩次旅行中,乘客都能體驗幾分鐘的失重狀態。,至於維珍航空的乘客是否會因為沒有通過卡門線而被打個星號,查米托夫說,“這種說法感覺有點傻。”,布蘭森說,周日的體驗“超出了我最瘋狂的夢想”,這是為增強公司未來乘客對太空旅行體驗的期待感。上周日,他在着陸后表示:“有時候,你能找到這種感覺的唯一途徑就是乘坐宇宙飛船到太空中去體驗一下。”,,圖示:18歲的荷蘭小伙奧利弗・戴曼(Oliver Daemen)將成為有史以來最年輕的宇航員。他將於7月20日與貝索斯一起乘坐藍色起源的新謝潑德號太空艙進入太空。,古德曼則說,在這些高度上,人們所能看到的地球景象並沒有太大不同。她說,無論是維珍銀河或者藍色起源也好,各自的乘客都沒有高到能把地球看成一個球體,但他們仍然能看到漆黑的太空和地球的曲率。,“這都不會像《星際迷航》中的感覺,”古德曼說。,查米托夫說,最大的不同是乘客在起飛和降落時的體驗。維珍銀河乘客搭乘的的是一艘太空船,由母艦帶到距離地球約15000米的高空,然後脫離並利用火箭發動機進入太空。在太空邊緣停留幾分鐘后,太空船會在沒有動力的情況下滑翔回地球。查米托夫說,除了能進入太空之外,這種體驗很可能類似於坐飛機。,查米托夫稱,另一方面,藍色起源的乘客身處火箭頂部的太空艙里,在起飛時將承受更大的加速度。他說,隨後太空艙會打開降落傘返回地球,着陸時可能會有更大的顛簸。,定義太空邊界還具有其他方面的意義。南加州大學航天實踐教授、國際空間安全促進協會(IAASS)研究員邁克爾・科齊里安(Michael Kezirian)說,很多國家希望太空邊界更高,這樣就可以主張更多空間。,IAASS主張考慮三個區域,而不僅僅是航空空域和外太空,中間區域被稱為臨近空間(Near space),要遵守與航空空域或外太空旅行不同的一套規則。IAASS認為,鄰近空間距離海平面大約16公里到160公里,其中也包括亞軌道飛行的空間。,1967年的《外層空間條約》規定,所有國家都可以自由探索外太空。但對於航天器到底可以飛多高並沒有明確規定。科齊里安說,由於太空旅行的未來仍充滿不確定性,很難通過一致性條約來確定太空邊界。,他說:“你不知道20年後太空的使用情況會怎樣,也不知道應該制定什麼樣的法律。”
19歲大一女孩都美竹此前爆料知名藝人吳亦凡玩弄感情一事,曾在社交網絡上引發軒然大波。7月18日,都美竹接受網易娛樂採訪進一步透露了,吳亦凡以各種方式物色、誘騙年輕女性發生關係,包括自己在內的受害者遠超8人,其中甚至包括2名未成年女生。都美竹稱,她已經分批退回50萬元的所謂“封口費”,並做好了走法律程序的準備。,截止晚上8時許,網易娛樂的微博獲得了8.3萬人次的轉發。,當天下午,科顏氏、良品鋪子等多個品牌隱藏了部分吳亦凡相關代言微博。知名美妝品牌蘭蔻也暫時關閉了部分相關貼文。晚上7時許,另一品牌韓束率先發文表示,已向吳亦凡方發出《解約告知函》並終止一切品牌合作關係。,吳亦凡方面,除了7月8日曾發布律師聲明稱都美竹言論不實外,對於都美竹最新的受訪內容仍然沒有任何回應。,,都美竹和吳亦凡,據網易娛樂報道,都美竹在受訪中控訴吳亦凡“搭訕女性”方式有三種:,一是對外說選演員,讓女生深夜去面試;二是由各地的粉頭在後援會中選年輕漂亮的女生,把女生帶去據稱是“小型見面會”的活動現場,告訴女孩還有幾個人,但到達地點后才發現屋子里只有吳亦凡一個人;三是通過他已經睡過的女孩相互介紹,成功后給介紹者回饋品牌方給的名牌產品,或者是一萬塊錢。,都美竹表示,自己當時因“面試”去吳亦凡家,隨後卻一直被灌酒。,期間,吳亦凡的經紀人不讓她離開,還告知她要是玩得不盡興,吳亦凡會生氣。忌憚於吳亦凡在娛樂圈中的地位,都美竹沒有反抗,之後不省人事,次日醒來發現自己睡在吳亦凡的床上。,相關報道再度跌破網友眼球,截止晚上8時許,網易娛樂的微博獲得了8.3萬人次的轉發。,,而#都美竹採訪#一個話題也有高達13.9億的閱讀量。,,18日下午,科顏氏、良品鋪子、韓束在內的多個品牌已經隱藏了官宣吳亦凡代言的推廣微博。作為與吳亦凡合作多年的高端美妝品牌,蘭蔻也暫時關閉了部分相關貼文,但LouisVuitton、寶格麗等奢侈品牌仍保持正常。,,,,,,,此外,央視新聞的官微今年5月曾為吳亦凡新歌做宣傳,目前也已刪除微博。,,,另外,來自韓束的工作人員在下午的直播中回應網友掀起的抵制潮,稱:“我剛去熱搜看了,反正就是各種噁心……已經向上面反映了。”,,晚上7時許,韓束率先發文表示,已向吳亦凡方發出《解約告知函》並終止一切品牌合作關係。,,吳亦凡待播影視作品中,目前最受關注的是與演員楊紫合作的古裝劇《青簪行》,預計也將受到影響。該劇改編自同名小說,由企鵝影視、新麗傳媒和鳳凰聯動影業聯合出品,播出平台已敲定騰訊視頻,投資金額據傳“好幾個億”,但具體數目未知。,
距離羅永浩入行直播帶貨,已經過去一年有餘。起初那個不熟練流程、頻頻翻車的新手,已經逐漸輕車熟路,在鏡頭前收放自如。這中間,羅永浩經歷了不少心態上的變化。“最開始單純為‘還債’接觸直播,剛起步那段時間,感覺直播可能會很賺錢,這個公司可能會做得很大,但即便如此,也不會像做鎚子科技那樣,因為直播不是我的理想和熱愛的方向。”,
孫正義終於鬆了一口氣。2月27日,WeWork及其聯合創始人、前CEO亞當・諾伊曼(Adam Neumann)已與大股東軟銀集團達成了一項法律和解協議。此後,軟銀將完全掌控WeWork,而諾伊曼將攜4.8億美元(人民幣約31億元)離開公司。,,曾幾何時,孫正義將WeWork視為下一個“阿里巴巴”。從2017年開始,軟銀在WeWork上累計投資了104億美元,這家超級獨角獸估值一度高達470億美元。但後來情勢突變,WeWork估值直線下跌,以致不得不撤回IPO申請,淪為硅谷笑話。,身為大股東,軟銀孫正義與諾伊曼矛盾激化,認為是後者領導無力導致WeWork慘案。而諾伊曼也毫不客氣,於2020年5月把軟銀告上法庭,指責軟銀沒有執行向他和WeWork其他早期投資方購買價值30億美元股票的協議。,至此,這對曾經惺惺相惜的投資人與創業者撕破了臉皮。“我從WeWork的經歷中吸取了幾條教訓,包括不讓創始人控制公司董事會和投票權的重要性。”孫正義曾如此反思。,軟銀給出30億元:,WeWork創始人拿錢,退出公司,孫正義還在收拾着WeWork這個爛攤子。,2月27日,WeWork及其聯合創始人亞當・諾伊曼(Adam Neumann)宣布,已經與大股東軟銀集團達成了一項法律和解協議。這項和解協議將結束雙方就股份出售交易展開的法律鬥爭,同時避免了即將在3月4日在特拉華州開始的審判。,相關知情人士稱,諾伊曼將放棄一年的WeWork董事身份,通過向軟銀出售WeWork股份套現大約4.8億美元(人民幣約31億元)。,而軟銀將向諾伊曼支付5000萬美元以承擔法律費用。此外,作為諾伊曼之前所獲競業禁止費用承諾的一部分,軟銀還將向WeWork支付另外5000萬美元,並且把向諾伊曼提供的4.3億美元貸款延長五年。,總而言之,這場和解直接避免了軟銀與創始人對薄公堂的尷尬局面。此後,WeWork將由軟銀完全掌舵,而諾伊曼也拿錢退出公司。,在此之前,軟銀創始人孫正義與諾伊曼的矛盾一度不可開交。WeWork公司採取的是超級投票權制度,諾伊曼擁有對反對意見的一票否決權,這為後續的交惡埋下了伏筆。,一直以來,諾伊曼給外界的印象都是性格有些激進,甚至咄咄逼人。知情人士向外媒透露,他的行為有些古怪,有時在公司內部向員工大吼大叫,甚至喜歡光腳在街上走路。有人用天才形容他,也有人稱他為“瘋子”,他在兩者之間隨意轉換。,而就在公司努力向潛在的市場股東證明自己的價值時,諾依曼卻在玩衝浪,缺席公司會議,又挪用公司的資金充實自己和家人的錢袋。據外媒報道,諾依曼的辦公室里還有一個“溫泉和冰的浴池”。他還花大量的錢去做跟WeWork絲毫不相干的投資,包括一所學校和製造人工波浪的創業公司。,在那些知曉WeWork發展過程的人看來,他是一個有魅力但有缺陷的人。但作為投資方,軟銀一直對諾伊曼拒絕接受其建議的傾向感到失望,為此孫正義希望將其從董事會踢出局。此次雙方和解,意味着Wework諾伊曼的時代終結。,這家昔日超級獨角獸能否東山再起?WeWork全球首席執行官Sandeep Mathrani今年年初曾表示,WeWork有望在今年四季度實現盈利,在實現盈利后,接着會將IPO計劃提上日程。最新消息是,WeWork計劃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合併,從而謀求上市。,WeWork奄奄一息:,如何做垮一家超級獨角獸,從超級獨角獸到淪為硅谷笑話,WeWork的經歷令人唏噓。,這原本是一個傳奇的創業故事。2010年,美國經濟還沒有明顯復蘇,大量中小公司倒閉,曼哈頓上的寫字樓大量閑置。諾依曼看到了商機,便在紐約創建WeWork。他以低價格接手一棟大樓里的空置房間,將其分隔成中小型辦公室,租給中小型創業公司,成為共享辦公的鼻祖。,彼時正值共享經濟興起,這一模式獲得了風投的追捧。自2011年誕生以來,WeWork已募資120億美元,其中大多數來自軟銀。2019年,WeWork估值達到了470億美元。,共享辦公是一門十分燒錢的生意。諾依曼感到資金壓力,於是鋌而走險,決定提前上市。誰也沒有料到,這一決定改變了諾伊曼和WeWork的命運。,2019年初,新成立的We Company資產負債表上有60多億美元,但消耗現金的速度比注入現金速度要快得多。2019年8月14日,已經更名為We Company的WeWork發布了招股說明書,該公司有問題的管理決策歷史和糟糕的財務狀況被公之於眾。在市場、負面新聞和公司壓力的打擊下,五周后,諾依曼推遲了公司上市計劃。,不到兩個月,WeWork的IPO之路就匆匆結束,委實尷尬。據悉,WeWork之所以停止IPO,是因為其外部投資方不斷施壓,其中主要是來自軟銀的壓力。因為隨着估值一路下滑,WeWork現有估值僅為100-120億美元左右,年初時估值為470億美元,相比年初縮水了三分之二。,彼時有分析師指出,軟銀持有WeWork股票的平均成本為240億美元。如果該公司以100億美元的估值上市,軟銀持有的股份將承擔大約60%的賬面損失。顯然,這是以軟銀為首的投資方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IPO失敗后,WeWork出現了資金短缺危機。為了降低運營成本,WeWork開始大規模裁員,員工總數從2019年最高1.4萬人降到5,600人。隨後,諾依曼遭到了解僱。,無奈之下,WeWork只能賣身籌錢。2020年9月24日,WeWork中國獲摯信資本2億美元追加投資,摯信資本持有中國過半股份。同時,摯信資本運營合伙人姜躍平將出任公司代理CEO。這意味着,WeWork母公司We Co實際上已經失去了其中國業務的控制權,摯信資本成為WeWork中國的控股股東。,曾幾何時,WeWork被奉為全美第二大估值的獨角獸公司,然而短短一年便墮落神壇,堪稱近年來創投圈血淋淋的案例。,孫正義忍痛買單:,“我從WeWork的經歷中吸取了幾條教訓”,WeWork留給了孫正義一個爛攤子。,回想當初,孫正義曾公開表示,WeWork就是他的下一個“阿里巴巴”。2016年,WeWork已經在全球的23座城市擁有80個共享辦公場所,這樣的成績讓共享辦公平台WeWork創始人諾依曼的野心不斷膨脹。他不斷告訴人們,假以時日,WeWork將被他締造成像亞馬遜一樣龐大的商業帝國。,這樣的豪言壯語激起了孫正義的興趣。當時,孫正義正準備籌集總額為1000億美元的願景基金,而這支基金中意的便是WeWork這般萌發於新興經濟形態下的超級獨角獸。,2017年,孫正義秘密造訪WeWork總部。参觀結束后,孫正義讓諾依曼上了他的車。交談28分鐘后,孫正義在iPad上簡單起草了一份44億美元投資的協議,並叮囑諾依曼:“在戰鬥中,瘋狂比聰明更好,WeWork現在還不夠瘋狂,要讓它更瘋狂起來。”,在孫正義看來,諾依曼有着跟自己相像的瘋狂勁頭。此後幾年,孫正義與諾依曼進入了“蜜月期”。在一次會議上,孫正義對諾依曼說,你不應該為自己的銷售團隊人員精簡而感到自豪,銷售團隊應該起碼1萬人以上。當時,WeWork全公司員工總數還不到1萬。,直至2019年,兩人的關係急轉直下。WeWork上市失敗,公司陷入危機。這時孫正義意識到,曾經欣賞的諾伊曼似乎無法改變公司現狀。於是,孫正義決定將其踢出董事會。軟銀和WeWork發布聲明中稱,諾伊曼將不再擔任董事長,轉而擔任董事觀察員,軟銀COO將接任諾伊曼的位置。,直至現在,諾伊曼徹底離開WeWork,孫正義與諾伊曼相愛相殺的故事落下帷幕。,但孫正義不得不為自己的瘋狂買單。“這場災難迫使軟銀集團向WeWork追加註資95億美元,使其只持有80%的股份,卻沒有多數投票權。而諾伊曼帶走了超過10億美元的獎金。我從WeWork的經歷中吸取了幾條教訓,包括不讓創始人控制公司董事會和投票權的重要性。”孫正義曾在股東大會上承認這是一筆不成功的投資。,孫正義坦言,投資一直很困難,“這不是科學,而是一種藝術。你見到一個看似出色的企業家,覺得他令人鼓舞,但是他不一定能帶來豐厚的回報”。這個教訓便是從諾伊曼身上買來的。
據外媒報道,近日小羅伯特唐尼在INS上取關了漫威合作的絕大部分演員,此舉引起了網友的關注。小羅伯特唐尼取關了包括“美隊”克里斯・埃文斯、“雷神”克里斯・海姆斯沃斯等“復聯A6”,還有“蜘蛛俠”湯姆・赫蘭德等此前漫威合作的同事。目前只有43個關注,而且裏面沒有演員。,,,此舉也讓粉絲們不明白,甚至還引起了不少人的感嘆,表示:還沒做好這樣準備,感覺一個時代結束了。,還有人猜測小羅伯特唐尼已經與其他漫威演員“決裂”,但是他的推特上並沒有對漫威演員取關,這種說法也不攻自破。,,小羅伯特唐尼從2008年開始主演《鋼鐵俠》,去其他漫威演員已經有超過十多年的友誼。今年4月,小羅伯特唐56歲生日,眾多復聯演員還花式為他慶生。,,6月4日,由小羅伯特唐尼監製的DC漫畫改編的奇幻冒險劇《鹿角男孩》在Netflix上線。而7月9日斯嘉麗・約翰遜主演的第一部MCU獨立電影《黑寡婦》將上映,
時常負面消息纏身但銷量依然走高的特斯拉,再次扮演了一把價格“屠夫”的角色。7月8日,特斯拉中國宣布,全新Model Y標準續航版正式開啟預訂。這意味着,繼Model 3為國產化開路后,Model Y也全系車型國產。不僅加快產品推進速度,Model Y標準續航版也再一次拉低售價,補貼后售價不足28萬元。業內人士認為,特斯拉不僅寄希望於在中國市場提升銷量以實現今年的全球目標,本次低價入市也將給國內各車企帶來壓力,國內新能源車價格戰將再被觸發。,降價7萬元,特斯拉再次甩出價格牌,這張牌是國產Model Y。,記者從特斯拉(中國)官網了解到,開啟預訂的Model Y標準續航版,補貼后售價僅為27.6萬元。特斯拉相關負責人表示,Model Y標準續航版續航里程(國標工況法)達525公里,預計今年8月開始交付。,今年1月1日,特斯拉國產Model Y正式上市,推出長續航版及Performance高性能版兩個版本車型,售價分別為34.79萬元和37.79萬元。從價格上看,本次國產Model Y標準續航版相比長續航版車型售價下探高達7萬元,相比Performance高性能版則下探10萬元,同時也將Model Y售價首次拉近27萬元。隨着國產Model Y標準續航版開啟預訂,特斯拉Model Y系列三款車型也全部實現國產。,作為走量車型,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上市后價格多次出現波動,價格下探背後離不開規模效應和國產化帶來的零部件成本下降。一位特斯拉官方客服人員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國產Model Y標準續航版相比長續航版和Performance高性能版的最大區別在於電池,國產Model Y標準續航版搭載磷酸鐵鋰電池,長續航版和Performance高性能版則為三元鋰電池。,目前,國內電動汽車搭載的動力電池主要分為磷酸鐵鋰和三元鋰。磷酸鐵鋰電池在安全性、循環壽命、生產成本等指標上具有優勢。據華安證券測算,磷酸鐵鋰的使用成本約為0.08元/Wh,相比三元正極材料可以節省0.15-0.21元/Wh,對應降低成本達65%-72%。此前,特斯拉國產Model 3標準續航版從三元鋰電池更換為磷酸鐵鋰電池后,售價也相應下調。,“割韭菜”質疑,然而,每次降價都被戲稱為“割一茬韭菜”的特斯拉,本次上線國產Model Y再次引發部分車主及消費者質疑。,特斯拉國產Model Y標準續航版開啟預訂前,長續航版車型剛剛啟動交付,標準續航版車型的推出直接引發了這部分車主的不滿,原因則是由於標準續航版車型配置較高但價格更低。,北京商報記者發現,特斯拉國產Model Y標準續航版0-100公里/小時加速時間為5.6秒,長續航版車型則為5秒,差距並不大。同時,國標工況下,特斯拉國產Model Y標準續航版續航里程為525公里,長續航版車型為594公里,縮水並不嚴重。內飾配置方面,特斯拉國產Model Y標準續航版也採用與長續航版車型相同的高級內飾套件。此外,高強度鋼鋁混合車身、空氣過濾系統、Autopilot及FSD,標準續航版車型上也未缺席。一位長續航版車型車主表示:“價格相差7萬元,但感覺其他配置沒差多少,買虧了。”,對此,上述特斯拉官方客服人員表示,國產Model Y標準續航版使用磷酸鐵鋰電池,長續航版車型採用三元鋰電池。同時,雖然標準續航版車型補貼后售價為27.6萬元,但除去補貼該車售價為29.184萬元,這意味着車主購車時僅有8000元的選裝額度,如果車價超過30萬元則不能享受國家補貼,車輛成交價也會相應再提高。,相比國產Model Y長續航版車主,此前傾向於國產Model 3標準續航版的消費者更為糾結。從價格上看,國產Model Y標準續航版售價僅比Model 3標準續航版高1萬元,但續航里程、電池容量、內飾配置、車型空間均超過後者,這也讓不少已經訂購Model 3標準續航版的車主開始考慮是否應該換個車型。“此前下過訂單還未交付的Model 3及Model Y車主,可以轉換訂單,但不再享受此前的7000元補貼優惠政策。”上述特斯拉官方客服人員表示。,儘管訂單能夠相互轉換,但不少人認為此次特斯拉降價可能會形成Model 3和Model Y相互內耗的情況。對此,業內人士表示,Model 3和Model Y分別為轎車和SUV,消費者在選擇上會出現分化,很難形成內耗。即便相互搶訂單的情況出現,對於特斯拉來說,特斯拉形成的“Y3”組合也能繼續做大走量車型大盤,進一步搶奪市場份額。,價格“炸彈”,事實上,進一步下探價格的背後,是特斯拉繼續擴張的野心。,數據显示,今年上半年特斯拉的在華銷量為16萬輛,在國內新能源乘用車108.7萬輛的總交付量中佔比接近15%。,然而,在特斯拉銷量攀升的同時,國內其他新能源車企的銷量也逐漸走高。數據显示,今年上半年小鵬、理想的銷量均突破3萬輛,蔚來則高達4.19萬輛。雖然相比特斯拉還有一定差距但增速驚人,其中小鵬銷量同比增長高達560%。,不僅是造車新勢力,東風嵐圖、北汽極狐等傳統車企孵化的新造車品牌也紛紛加入高端車市場爭奪,大眾也在華投放ID.4、ID.6車型,年底前還將引入ID.3。此外,奔馳、寶馬、奧迪等豪華品牌也陸續公布在華新能源產品投放規劃。這意味着,特斯拉所處的高端市場競爭已逐漸白熱化。,中國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顏景輝表示,特斯拉國產Model Y的上市吸引不少消費者,但此前34.79萬元的起步價還是讓部分消費者選擇觀望,此次價格的下探有望進一步推動特斯拉的在華銷量。,數據显示,特斯拉國產Model 3磷酸鐵鋰版車型上市后,Model 3整體在華銷量連續3個月環比增長。其中,去年四季度的月銷量分別達1.21萬輛、2.16萬輛、2.38萬輛,位列國內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榜亞軍。業內人士認為,為迎戰特斯拉,新能源高端車市場很可能再次出現價格戰。,特斯拉搶奪國內市場銷量,也為今年能儘早實現全球銷量目標提供可能。去年,特斯拉在華銷量已佔特斯拉全球銷量的1/3。今年初,特斯拉方面預計今年的交付量增長率將超過50%,這意味着特斯拉今年的交付目標將達75萬輛。“在國產Model 3車型取得良好銷量成績后,特斯拉已經嘗到中國市場的‘甜頭’。”顏景輝表示,特斯拉提速國產化的最終目的是依靠中國市場提升整體交付量。
雖然嚷嚷着要把產業鏈轉移到東南亞,可蘋果來自中國大陸的產業鏈企業數還在增加。據蘋果近日披露的2020年200家主要供應商名單,來自中國大陸的供應商數量達到53家,其中12家是新增廠商。勝利精密(002426.SZ)是此次新增廠商之一。,對於此次被納入蘋果供應鏈的影響,6月21日,勝利精密董秘辦相關負責人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公司為3C行業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聚焦生產精密結構件以及自動化生產線設備,除蘋果公司外還有不少其他合作客戶。進入蘋果供應鏈對公司業績的提升暫時沒有量化指標。,據時代周報記者梳理,新增的12家中國大陸廠商仍以提供新材料、棒材、零組件等為主,不屬於附加值高的核心器件供應商。,“由於新iPhone成本升高,蘋果為保障利潤需要引進成本更低的中國大陸供應商。去年疫情期間蘋果為促銷大幅降價,為降低成本,預計蘋果還會壓縮新供應商的利潤空間。”6月20日,WitDisplay首席分析師林芝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對蘋果供應鏈企業而言,在獲得蘋果訂單的同時,也需警惕蘋果依賴症。自去年7月傳出歐菲光(002456.SZ)被移除蘋果供應鏈至今,其市值已跌去超200億元。2020年蘋果的主要供應商中,相比去年也已移除廣東朝陽电子、吉林利源精製和領益科技3家中國大陸企業以及復揚科技、明翔科技等6家中國台灣企業。,以生產非核心零部件為主,供應商名單更新,意味着有一批廠商失去了來自蘋果公司的巨額訂單,也有另一批廠商獲得新的賺錢機會。,據蘋果最新公布的名單,中國大陸是蘋果供應商最集中的區域。,“蘋果供應鏈依賴更多中國大陸供應商的原因是,中國大陸從疫情衝擊中恢復速度最快,引進更多中國大陸供應商可保證穩定生產。”林芝表示。,儘管數量有所增加,但若從供應商主營業務看,新增的12供應鏈企業並未帶來更多驚喜。,“新增廠商以生產非核心零部件為主,中國大陸的蘋果鏈廠商基本生產不了CPU、GPU芯片等核心零部件,這意味着它們處於利潤較低的環節。”6月20日,IT行業分析師梁振鵬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據時代周報記者統計,新增供應鏈企業中,南平鋁業、蘇州鑫捷順五金機電和富馳高科屬於金屬製品業;生產鐵氧磁性材料元件的領益智造、生產動力類鋁塑膜的新綸科技是材料提供商;精研科技、長盈精密、得潤电子、勝利精密分別提供按鍵等MIM零部件、手機連接器、电子連接器、精密結構模組;天馬微电子主要經營液晶显示屏及显示模塊;廣州眾山金屬科技生產線材和棒材。,在新增供應商中,只有兆易創新屬於半導體生產企業,業務包括存儲器技術和解決方案開發。,值得注意的是,在蘋果產品的成本構成中,非核心零部件佔比並不高。,據Techinsights的成本報告及賽迪顧問整理,處理器、基帶芯片、相機模組、屏幕模組、儲存器件、非电子部件和射頻器件佔據iPhone11 Pro Max近80%的成本。,其中,處理器由蘋果公司自研,基帶芯片由美國高通、英特爾供應,含儲存器的內存芯片由美國美光、日本愷俠、韓國海力士和韓國三星提供,射頻芯片及器件由思佳訊、村田等美國及日本廠商提供。,,走出“蘋果依賴症”,如果拿不下蘋果核心零部件訂單,企業即使進入供應商名單,收益也十分有限,不足以高枕無憂。,2020年,精研科技營收同比增加6.19%,但凈利潤仍同比減少17.17%至1.42億元。年報解釋為行業內競爭加劇導致整體毛利率下降、研發費用增加等;東睦股份營收同比增長51.9%,但凈利潤同比減少71.57%至0.87億元。境外銷售在同比大幅增長174%的同時,毛利率減少0.78個百分點;新綸科技凈利潤虧損12.9億元,來自境外的營收佔比不及10%。,同年,新增蘋果公司訂單的勝利精密仍錄得營收同比減少29.7%,且在多次出售子公司后才走出多年虧損陰霾。,不僅收益有限,沒有蘋果核心零部件訂單的果鏈企業還面臨較高被剔除產業鏈的風險。,在蘋果2020供應商名單中,相比前一年有34家供應商遭到剔除。今年年初,歐菲光也坐實了被移出蘋果供應鏈的消息,並因此在2020年年報中寫下25.78億元資產減值及信用減值損失,以及18.5億元的凈利潤虧損。,梁振鵬告訴時代周報記者,歐菲光輕易被蘋果產業鏈剔除,一個重要原因是其提供產品的技術含量相對較低,不具有很強的差異化競爭力,別的企業可以很快替代它。,此前,蘋果相機模組供應商中,LG和夏普的出貨量便遠高於歐菲光。,有歐菲光的前車之鑒,果鏈企業也迅速調整,希望擺脫過度依賴蘋果訂單的困境。,近期,蘋果玻璃蓋板的核心供應商藍思科技(300433.SZ)已加速向上下游供應鏈拓展,同時擴大對智能穿戴、智能家居家電、醫療設備等行業的銷售規模,尋找新增長點。,2020年8月,藍思科技宣布收購智慧型手機金屬機殼廠商可勝泰州和可利泰州,兩家公司原為蘋果產業鏈企業可成科技的供應商。今年2月,藍思科技又出手30億元布局智能終端設備領域。,作為蘋果AirPods主要代工廠之一,歌爾股份(002241.SZ)也在加速多元化發展。今年來,歌爾股份明顯加大對TWS耳機和VR/AR領域的研發投入。,高度依賴蘋果訂單的立訊精密(002475.SZ)也在年初完成對iPhone組裝廠崑山緯新的收購,同時憑藉精密製造經驗涉足汽車領域。,“中國大陸的蘋果供應商正通過併購等方式拓展新業務,希望獲得蘋果新訂單。布局電動汽車也是一個可行方向,有機會獲得高利潤回報。”林芝稱。,天風證券分析稱,由於蘋果產業鏈上游的芯片等技術門檻高,近三年國產化率仍會較低。國內廠商在中游屏幕、攝像頭、聲學等零部件及模組領域佔比較高,且仍有增長空間。目前最有可能切入和替代的還是下游組裝板塊,由AirPods、iPad等逐漸進入主流的手機和MacBook代工領域。未來三年,大陸廠商的主要邏輯將是從中游模組組裝往下游整機組裝開始滲透。
維權女車主起訴特斯拉副總裁陶琳,特斯拉車頂維權事件當事人,河南車主張女士夫婦正式起訴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特斯拉(北京)有限公司以及特斯拉公司全球副總裁陶琳,訴求包括三被告向原告書面賠禮道歉、索賠精神損害賠償金5萬元人民幣等。其代理律師,河南豫龍律師事務所律師付建透露法院已受理相關的訴訟材料。,:-0 持續關注。,阿迪達斯或出售 銳步,品牌安踏和李寧可能競標,有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稱,體育用品製造商阿迪達斯已經開始出售旗下的銳步品牌,阿迪達斯已要求下周提交第一輪競標,並預計中國的安踏體育和李寧會提交報價,韓國的Fila和美國的Wolverine也被市場視為可能的競標者。此外,TPG、Apollo等金融投資者也可能加入這場戰局。,:-0 銳步居然是阿迪達斯的。,華為鴻蒙有望下月規模化推送,華為終端有限公司正式開通了“華為HarmonyOS”的官方微博,目前多方消息显示,最快在6月份安卓與iOS之外的第三大手機操作系統鴻蒙有望正式開始規模化推送。,雖然一條微博都還未發布,但華為鴻蒙的官方微博已收穫了5萬多名粉絲。記者從華為方面了解到,目前部分用戶已收到HarmonyOS2.0開發者beta版的推送。此外多方面消息显示,預計6月份鴻蒙操作系統即可啟動規模化推送。,:-0 期待!,騰訊公開防劇透專利,天眼查App显示,5月4日,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公開“一種社交內容處理方法、裝置、計算設備及存儲介質”發明專利。該專利摘要显示,本發明用於對社交平台上的社交內容進行劇透識別和屏蔽,提高劇透識別和屏蔽的準確性。,所述方法包括:接收通過在社交平台中的目標賬戶的界面觸發的劇透屏蔽請求,並根據所述劇透屏蔽請求中的劇透關鍵信息獲取對應的已公開劇透內容等。,:-0 希望有用。,愛奇藝深夜致歉,5月6日晚間,愛奇藝官微發布聲明致歉稱,對於此次“倒奶視頻”所造成的影響感到非常的內疚自責,“同時,我們重申,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食品浪費。”愛奇藝稱,《青春有你3》節目進行整改,關閉《青春有你3》所有助力通道。,:-0 浪費可恥!,
2019年至今的兩年多里,由於華為海思、中芯國際等事件持續發酵,以芯片為核心的半導體技術從實驗室進入街頭巷尾,一度成為全民話題,重倉半導體的廣發基金劉格崧也成為公募一哥。,與此同時,一批海外科技巨頭的名字曝光量也與日俱增,成為茶餘飯後高談闊論的必備談資:垄斷光刻機的荷蘭阿斯麥,掌握代工話語權的中國台灣台積電,作為安卓手機賣點的美國高通……,但有一個細分的軟件產品EDA(电子設計自動化),大家對其了解甚少。但實際上,EDA對於全球半導體的重要程度,絲毫不亞於做代工的台積電和做光刻機的阿斯麥――稱其為半導體的軟件命門絲毫不為過。,迄今為止,躺在這一半導體軟件命門上賺錢的核心公司是三家美國血統公司――Synopsys(新思科技)、Cadence(鏗騰电子)、Mentor Graphics(明導國際),它們在過去30年,以接近80%的穩定毛利率主宰着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沉浮。,01 極致分工造就EDA,EDA全球市場規模僅100億美元左右,但是要真正理解這個行業,我們必須將其放在整個半導體的大盤子中(市場規模接近5000億美元),從整個產業鏈捋起。,為了將沙子(硅)化腐朽為神奇最終做成幾乎無所不能的集成電路(芯片),工程師們需要在半導體製造的每一個環節都使用最頂尖的技術。正是因為各個領域都需要將技術逼向極致,半導體行業形成了極其特殊的商業模式――極致分工。,從上游往下游依次看過去,半導體產業鏈可以分為輕資產的IC設計(也稱為fabless廠)、重資產的製造、封裝測試。其中芯片設計公司的典型特徵是輕資產高技術,代表公司有高通(NASDAQ:QCOM)、英偉達(NASDAQ:NVDA)等,他們只需要將設計好的芯片版圖交由產業鏈中下游去製造和封測即可,為了更好的支持這些芯片設計公司完成芯片設計工作,逐漸演化出配套的專業化的軟件和知識產權包,即EDA和IP,這部分現如今也由專門的廠商來完成。,IP之前在起底ARM的文章中有過解讀,本篇重點在EDA,IP只是帶到。,,圖1:半導體產業鏈,資料來源:錦緞研究院繪製,對於半導體行業來說,極致分工的本質是一種的風險分擔機制,畢竟沒有一家企業能攻克半導體行業方方面面的技術難點,而產業鏈不遺餘力地細化分工,就能讓每一個參与者在自己的領域把技術推向極致。,細數半導體行業發展的歷史,有三個商業模式的革新深刻反映了半導體行業的極致分工,也對行業發展影響深遠:,【1】製造環節單獨出來,具有划時代的意義,製造環節單獨出來大幅降低了芯片製造的門檻,使得一窮二白的草台班子也具有逆襲的可能。以專註於做代工的台積電為例,靠掌握尖端精密製造技術,其成為摩爾定律的有力推動者。,正是由於台積電們解決了製造難題,創業企業不一定需要選擇重資產的 IDM(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模式,而大部分轉向為fabless,即無晶圓的設計公司,攢齊幾個頭腦聰明的設計工程師,就可以擼起袖子開始干。,在這個領域,誕生的最具代表性的公司就是大名鼎鼎的台積電,映射到A股就是中芯國際。這個版塊大家了解很多,筆者在此不再贅述。,【2】專業軟件誕生,解放了IC設計工程師,但實際情況是光有台積電還不夠。由於在設計芯片的時候,可能需要在單位平方厘米上的狹小空間上布局數億個晶體管及相關電路,顯然,這已經遠遠超出了人手動操作的能力,為了完成自動化畫圖,EDA軟件應運而生。,EDA,全稱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即电子設計自動化,工程師在設計芯片時,只需要用程序規劃芯片功能,再通過EDA 工具讓程序轉換成實際的電路設計圖。所以,EDA本質上就是一種特殊的工業軟件,只不過應用在芯片領域而名聲大噪,成為每個芯片設計工程師的必備工具箱。,這個領域的垄斷性企業就不為大家熟知了,主要代表公司是Synopsys(新思科技)、Cadence和Mentor。國內尚無對應企業上市,但已有華大九天、廣立微等在接受券商輔導,未來我們將看到他們的IPO。,【3】隨着行業的發展,IP概念也逐漸誕生,設計自動化的革新不僅限於誕生了EDA,由於在設計芯片的過程中,工程師們發現很多東西都是可以復用的,也就是“模塊化”,因此有一些只做這個部分的公司專門設計IP核(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e)。,IP核指在芯片設計中可以重複使用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功能的設計宏模塊,這些成熟可靠的IP方案可實現某個特定功能,讓芯片設計公司購買IP核進行設計,再次極大簡化了芯片設計過程。經過演化,IP核已經變成系統設計中的基本單元。,這個領域名氣最大的公司就是ARM,此前我們的文章《起底ARM:留給中國隊的時間不多了》曾進行過詳細解讀;特別值得一提的是,IP公司中排名靠前的很多都是EDA公司,其實這很容易理解,因為天天做自動化設計軟件的公司,本來就對IP核了如指掌。現在A股上市公司中,也有了一家以IP核為主業的公司――芯原股份(SH:688521)。,圖4:全球半導體IP市場格局(2019年),資料來源:IPnest,正是有了以上三個重要的商業模式革新,芯片行業形成與傳統行業截然不同的商業模式,整個設計流程簡圖如下所示。IC設計公司和代工企業、EDA軟件公司&IP提供商,相互之間緊密合作,形成了十分牢固的鐵三角關係,共同完成快速的的產品開發和迭代,也使得芯片的成本大大降低。,得益於EDA、IP以及代工,行業創業門檻大幅降低,我們才能看到眾多國內公司能在10多年的時間內快速崛起,大家討論比較多的公司如韋爾股份、聖邦股份、兆易創新、恆玄科技、斯達半導等等無一例外都是選用這樣的模式。,,圖5:Fabless模式芯片設計企業的產品製作流程,資料來源:半導體行業觀察,方正證券,02 我很小,但我是半導體的命門,【1】我很小,但我很關鍵,不同於代代工市場高達近千億美元的量級,半導體領域的EDA和IP着實稱得上極其細分的領域,由於處於芯片產業鏈的最上游,其市場規模其實都很小。全球EDA市場規模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也才將將摸到百億美元的門檻;而IP市場空間就更小了,接近全球40%市場份額的龍頭ARM的收入規模也僅不到20億美元。,,圖6:全球EDA市場規模僅百億美元左右,資料來源:EDAC,雖然小,但不誇張地沒有了EDA和IP,世界的科技發展就將停滯。,在Synopsys(新思科技)的官網上,有張圖就十分準確地描繪了這個關係:EDA和IP雖然合計市場規模僅100多億美元,但是整個1.65萬億美元的电子系統卻正是以此為根基,形成了典型的倒金字塔模型。也就是沒有EDA和IP的話,整個金字塔將轟然坍塌。,而且,EDA和IP是非常非常難做的,它需要隨着芯片製程的微縮、工藝參數的革新等等而進行不停的迭代,每次迭代底層代碼就要進行大量更新。現如今,隨着人工智能和物聯網時代的到來,且后摩爾時代的限制下,該領域的創新也掙面臨更大的挑戰。,,圖7:EDA和IP是半導體創新的核心,資料來源:新思科技官網,【2】從EDA&IP維度審視中美基礎研究的差距,正是由於這個行業技術壁壘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高,EDA領域目前基本只剩下三大巨頭,分別是Synopsys(新思科技)、Cadence(鏗騰电子)、Mentor Graphics(明導國際),這三家都有着30多年歷史的“老企業”,可謂是EDA的開山鼻祖:,Synopsys:成立於1986年,美國企業,由Aart de Geus帶領通用電氣工程師團隊創立,在2008年成為全球排名第一的EDA軟件工具領導廠商並持續至今,最近年營收在30億美元以上。,Cadence:成立於1988年,美國企業,早在1992年公司已成為EDA行業龍頭地位,但到2008年被Synopsys反超,現年營收超過20億美元。,Mentor:成立於1981年,最早為美國企業,EDA工具全面性弱於Synopsys和Cadence,因此營收規模在10億美元左右,但在有些領域如PCB設計工具等相對領先。Mentor公司在2016年被德國西門子收購。,以上三家巨頭,均是美國血統的企業,合計市場份額達到70%以上。這也正是華為遭遇封鎖時,產業曾擔憂如果限制EDA軟件的銷售,那中國芯片設計行業將原地休克。而我們,對於此,可以說一點辦法都沒有。,,圖8:EDA軟件全球競爭格局,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那自然有人要問了,既然是軟件,如果被限制了,我先做各破解版的行不行?答案是否定的。正如前文講到,EDA軟件並不是寫好之後就一成不變的,隨着下游應用的變化、材料的改變、製程的提高,EDA需要不停的迭代去更新工藝庫,最頻繁的時候一個月就要更新一次。舉個可能不太恰當的類比,要是你的office每個月都要進行重大升級才能使用,那盜版的自然就沒有了生存空間。,除了基本不可能使用破解外,這個軟件用戶粘性還特別高。一方面是由於EDA軟件占這些公司成本項很少的部分,價格根本不敏感,其十分關鍵,所以客戶不到萬不得已,也一般不會更換供應商。另一方面,EDA本質是提供一攬子的工具包給客戶解決問題,這些海外龍頭能夠提供一站式服務。,因此,躺在帶有護城河的知識產權上,新思科技等可以坐收半導行業發展紅利。,目前,中國EDA企業仍處於起步階段,比較知名的企業有華大九天、廣立微、博達微等,但製程都在20nm以上,而且不能提供全套工具,導致在競爭中相當被動,面臨重重挑戰。但挑戰的背後更大的是機遇,隨着國內半導體行業自主品牌的崛起,和對知識產權的重視,國產EDA公司終於看到翻身的機會。,03 他山之石:以新思科技為參照,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新思科技作為EDA領域絕對龍頭,已經在第一的寶座上待了13年之久,此外,公司近些年順應行業發展規律快速發展IP業務,目前在IP領域已經成為僅次於ARM的全球第二。EDA和IP是半導體的命門,因此說新思科技是命門的看門人毫不為過。錦緞研究院將從財務角度嘗試解構EDA&IP的龍頭企業新思科技。,【1】財務數據穩得像假的一樣,根據能找到公司最早到1991年的財務數據,分析完第一反應就是穩。我們選取公司的收入和毛利率兩個指標:,1)收入,穩步從4000萬美元增長到37億美元,年均增長17%,你幾乎在它身上看不到周期的影子,在2005年之後沒有出現過收入下滑的年份;,2)毛利率就更為誇張,近30年不管公司收入體量、業務結構的變化,就穩定在80%左右,看起來跟假的一樣。,根據公司最新的半年財報,2021上半財年,公司收入20億美元,同比增長17.6%,毛利率79%,再次契合近30年一貫的財務表現,不得不令人驚嘆一句:老哥,穩。,正是在穩定的增長下,公司的市值也從最初的4億美元增長到現在的380億美元,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牛股”。,另外一個龍頭公司Cadence(鏗騰电子)也表現出來類似的特點,之所以有如此神奇的財務經營指標,就是因為這個行業技術壁壘極高,客戶粘性又極強且對價格不敏感,這些企業得以旱澇保收,躺着賺到安穩錢。,不過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你幾乎不需要期待這些企業能有顛覆式創新,也無需期待某年爆髮式增長,基本就是一輛安全性很高的綠皮火車,不緊不慢的勻速前行。當然這也成為公司被詬病的重點之一,畢竟大部分研究這個領域的是成長股獵手。,【2】EDA行業建立競爭優勢的秘訣:狂堆工程師與瘋狂買技術,正如上一小節提到,公司的增速和毛利率都出奇的穩,這在科技行業基本上是相當另類的存在。我們所熟知的科技行業,更像《浪潮之巔》中描繪的那些企業一樣,各領風騷數年,大起大落、波譎雲詭才是常態,而EDA領域的這幾駕綠皮車,已經穩穩噹噹地開了30多年,屹立不倒,從結果很容易推斷出一個結論,這是一個有護城河的行業,不然80%的毛利率早就被新進入者拉下來了。,說回新思科技,它最大的優勢在於全面性,模擬前端的XA、数字前端的VCS、後端的sign-off tool等等一應俱全,且部分工具性能十分強悍,其垄斷90%的TCAD器件仿真(注:EDA軟件最核心的底層)和50%的DFM工藝仿真。要不是下遊客戶需要扶持多家供應商,理論上新思科技會有更高的市場份額。,而支撐新思科技競爭優勢的秘訣無他,就是一個狂堆工程師的經營模型,堆智力密集型人才,結果就是研發費用高企。,正如前文講到,由於需要不停地更新迭代,EDA需要極其誇張的研發投入,新思科技每年營收的1/3都需要投入到研發中,到2020年,每年研發投入的絕對金額高達接近13億美元,未來隨着行業技術挑戰越來越多,人力成本越來越貴,13億隻是新階段的起點而已。,除了內部研發之外,這個行業還需要不停的做外延併購,自1986年成立以來,新思科技併購80次,併購對象基本上是已經被市場證明成功的產品及其企業,通過併購進行技術整合,龍二和龍三Cadence(鏗騰电子)、Mentor Graphics(明導國際)也分別都進行了超過60次併購。,併購表面上看起來是收購其他公司,是投資行為,但實際上是研發費用的外部化,作為內部研發的有效補充。,正是靠着內部高研發和外部不停的併購擴張,新思科技實現了厚積薄發、易守難攻的商業模式,得以實現穩定增長、躺着賺錢。,圖12:新思科技重要收購,資料來源:方正證券,【3】中國市場將成為EDA新一主戰場,以前中國市場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存在,但近幾年,隨着國內芯片設計公司湧現,中國區收入成為新思重要的來源,2020財年,中國區收入已經佔到公司收入比重的11.4%(注:這一比例也與中國芯片的自主化率相近),成為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市場。,未來,隨着中國芯片設計行業的崛起,作為半導體軟件命門守門人的新思,其在中國區收入佔比不出意外將繼續提升,中國區成為其增長的重要來源。當然,國內EDA企業顯然也盯着這個大機會,隨着他們逐漸上市,可能會有更大的動作,這點仍需要等待其披露招股說明書後才能有更多的解讀。,,圖13:新思科技收入按地理位置拆分(2020財年),資料來源:新思科技,但有一點需要引起重視的是,隨着國產化意識的迅猛覺醒,以及國內工程師紅利浪潮的過寫下,新思科技能否將其在全球躺着掙錢的商業模式如願複製到中國,的確要畫上一個巨大的問號。,畢竟中國有一句古話,卧榻之處,豈容他人酣睡。
北京時間5月28日消息,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文件显示,中國貨運版“Uber”滿幫集團提交在美IPO申請,擬籌資達1億美元;擬在紐交所上市,股票代碼“YMM”,承銷商為摩根士丹利、中金、高盛等。滿幫由江蘇運滿滿和貴州貨車幫於2017年合併而成。,,財務數據,招股書显示,滿幫2020全年GTV(平台總交易額)達1,738億元,訂單量達7,170萬單,實現營收25.8億元,毛利率達49%,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下實現凈利潤2.81億元。2021年第一季度,滿幫GTV達515億元,同比增長108%;營收8.67億元,同比增長97.7%,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下凈利潤大增324.4%,達1.13億元。,滿幫共計280萬卡車司機在平台上完成貨運訂單,約佔中國中重型卡車司機的20%。在2021年第一季度,平台貨主MAUs(月活躍用戶數)達122萬,完成運輸訂單2210萬單,均呈現出顯著增長態勢,相較2020年同期的增長率分別為67%、170%。2021年3月,滿幫平台貨主MAUs(月活躍用戶數)已達140萬。,,現階段滿幫收入主要來源於其核心的貨運匹配服務及增值服務兩方面。雖有新冠疫情影響,但滿幫在2020年依舊保持穩健的增長態勢。根據招股書數據,滿幫2019年與2020年的營收分別為24.7億元與25.8億元,同比增長4.4%;其中貨運匹配服務帶來的營收從17.7億元進一步增長至19.5億元,同比提升10%。此外,通過優化成本結構,滿幫扣除營業成本之後的毛利率從44%增長至49%,公司的精細化運營能力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2020年增值服務為滿幫帶來6.3億元營收,貢獻近1/4的總營收佔比。招股書中提及,2020全年,有大約192.83萬名用戶在滿幫平台使用了至少一項增值服務。,2021年第一季度,滿幫進一步實現大幅增長,GTV達515億元,同比大增108%,實現營收8.67億元,同比增長近一倍。,此外,招股書显示,基於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滿幫在2020年已實現凈利潤2.81億元,2021年第一季度凈利潤達1.13億元,同比實現3.4倍的大幅增長。,運營數據,招股書显示,截至2020年底,滿幫業務覆蓋全國超過300座城市,線路覆蓋超過10萬條,高度密集的全國線路網,形成巨大的網絡效應。線路網將中國每個地級市與其他數百個城市連接起來,並實現對百萬量級的用戶在不同路線上運送百萬量級的非標貨物進行動態編排,實現全局最優的複雜動態匹配,憑藉遠超線下物流園的觸達及交易效率,平台構築起足夠深的網絡護城河。,,股權結構 ,滿幫的管理團隊由多名互聯網及相關行業的資深人士組成。據招股書介紹,公司創始人、董事會主席兼CEO張暉,也是集團合併前江蘇運滿滿的創始人,曾在阿里巴巴B2B事業群工作7年,對to B業務場景積累了深厚的經驗與獨到見解;CFO蔡�擁有超過12年的投行經驗,曾先後供職於HSBC、Morgan Stanley、Citigroup等一線頂級投行;CSO(首席戰略官)郭浪波及CRO(首席風險官)慎凱分別來自於百度與阿里巴巴,CCO(首席客戶官)王正洪曾就職於阿里巴巴和58集團,均具備廣闊的互聯網及戰略視野。,軟銀與紅杉為滿幫主要股東,在本次上市前的股權佔比分別為22.2%與7.2%。紅杉資本中國合伙人郭山汕曾表示,自2015年早期投資滿幫集團前身之一運滿滿以來,紅杉持續見證了滿幫在廣闊的公路貨運市場獲得的矚目成就,未來也將持續看好滿幫集團在公路貨運領域給行業帶來的巨大價值。
更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