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屆畢業找工作、工作中技能缺失、職業瓶頸期謀求轉型、想開拓副業……正成為當代年輕人的強剛需。,來自成都的小玉畢業不到三年,她最早考的是教師資格證,因為她在教育機構上班,必須要持證上崗。近年來,教培行業的需求在縮減,她有了強烈的危機感,於是在2020年又考了人力資源資格證,“我了解到人力資源這個崗位不管是在大小企業,還是學校、醫院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接下來,今年11月份她還要考的是一个中級經濟師的證書,考下來就等於有了中級職稱,她打算先考了備用,“下一步,我對新媒體運營也有一點興趣,不過還在觀望中,還想考個研,提升一下學歷。”像小玉這樣瘋狂考證,給自己充電的年輕人正在越來越多。,廣義的職業教育主體包括各類職業技術院校,不過我們這裏討論的是商業化運作的職業教育企業。求職者找不到出路,企業招不到對口的人才,職場錯配是最大的癥結。為此,無數人開始积極嘗試突破,找准市場需求缺口,尋求系統的學習。需求帶火產業,如今的職業教育賽道,可以說是遍地開花。,考公、考編、考研,各類資格證書、專業技能培養已經是紅海,網文寫作等副業培訓,互聯網營銷師等新職業培訓,也正方興未艾。模式上,傳統的線上線下課程,校企合作等路徑都逐步顯露。,職業教育,正在蓄勢待發。不過,經得起市場考驗的教育模型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究竟誰能跑在前面,還要看市場的反饋。,成年人選擇用“考證”來投資自己,來自上海的白領張小蕊一直做行政工作,到了接近35歲的時候,她感覺擇業、升職都有點受限,就想到去學財務,因為她感覺財務是個越老越吃香的行業。她就邊上班邊考了初級會計資格證,考完以後轉到了她所在公司的財務崗上。,但她沒有就此停下,而是接着考了中級會計師證,還有管理會計師證。後來跳槽時,她有了挑選企業的機會,工資也漲了20%,每個月還有職稱對應的工資。,“進入學習狀態以後停下來反而會迷茫,因為沒有什麼目標了”。隨後她又去報了二級建造師證,兩年考了兩個專業,還有稅務師證,考了四門。“雖然這些證現在不一定能用上,但萬一以後哪一天用得着。”,五年的時間里,張小蕊考了六七個證。,28歲的瑞安在江西某城市做通訊類工作,他一直對自己的本職工作不太感興趣,但苦於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機會,他便開始一邊工作一邊計劃提升自己。,考慮到自己的興趣和市面上比較熱門的行業需求,他最終報了某機構的UI設計、PS等課程,交了近4000元學費。,瑞安的想法是,先通過一段時間系統的學習,來接一些兼職需求,如果將來進展順利,他就完全轉行到這個領域來。即使上述哪一個都沒實現,掌握了這些技能在自己的現有工作中也能應用起來,作為加分項,怎麼算都不虧。,一位年輕的寶媽分享,自己在生了孩子之後的四年考了7個證,小學語文教師資格證、小學心理健康資格證、普通話二甲、二級建造師證、高級繪本閱讀指導師、家庭自然教育指導師,其中的不少證,除了幫助自己培養孩子之外,也拓展了繪本相關的副業。,這麼多人瘋狂考證,第一大原因就是,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以強化主業、拓展副業或謀求轉型。,還有很多人的職業提升需求直接和經濟利益相關。,考過了二級建造師還在苦苦堅持考一級建造師的小紅書網友“晴天”說,“我考證就只是為了錢”,她想換個有露台的大房子,想哪天就算不上班了也可以很瀟洒地過日子,想二三十年後不要過得太狼狽。,國家對很多職業資格證也有定向補貼。小玉考了人力資源資格證書之後,就拿到了1500元的補貼。另外,她所在的城市落戶的途徑之一是兩年社保+一個技能類資格證書。,不少人還把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當作“投資”自己的方式。“對我們女性來講,多給自己充充電,讓自己更強大一點很有必要。我現在唯一後悔的是自己懂事的太晚了,到了職業瓶頸期才有了提升的意識,要是早一點去做可能職業上升空間更大。”張小蕊對深燃說。,小玉也有同樣的感受,“從小我的父母都給我灌輸就是自己強才是強,我覺得擁有的技能多一點自己的底氣也就多一點。”,在大多數“考證”人心目中,考證是投資,不是消費。“努力投資自己,是人生下半場最大的遠見”、“能力比證書更加重要,但沒有證書你可能連展示自己的機會都沒有”,很多熱衷於考證的人,認為證書也在側面展示個人能力。,人們常說,不吃讀書的苦就得吃生活的苦,所以很多人想來想去,還是寧願吃讀書的苦,畢竟該吃的苦遲早要吃,只是換個方式而已。,“我覺得年輕人瘋狂考證充電現象非常好,比起打遊戲、玩手機,提升一下自己,了解一些行業的基礎知識,總歸是好的。我建議大家,如果打算要考證,就要立刻行動,現在很多證書越來越難考了,相對應的一些福利也會慢慢變。”小玉說。,說到底,考證熱背後還是職場競爭激烈,工作環境內卷的體現,同時,職業選擇喜好、個人價值追求的影響因素同樣存在。,需要提醒的是,職業技能培訓后能夠多大程度上幫助到求職者,還要看個人的天賦、努力程度。要知道,你的副業可能是別人的主業,大多數職業易學難精。理性對待,謹慎做決定,盡全力鑽研,才是科學的態度。,從考證到泛職業培訓,職業教育市場再升級,強勁的需求背後,也有眾多的職業教育企業在提供服務。這個領域內,有以中公教育、尚德、達內科技等為代表的傳統職業教育企業,也有作業幫、好未來、高途、網易有道等K12轉型而來的教育企業。,其中的考公、考編業務,主要針對的是應屆生,以及想逃離大廠回歸體制內的群體,根本性解決就業需求,另外,考研、考證、IT培訓等,主打多維度、多年齡段的學歷提升和職業技能提升。,在考公、考編、考研等細分體系內,中公教育、華圖教育等早已佔據了主要的市場份額。在IT培訓行業,中公教育旗下的優就業於2015年左右就已布局入場,並陸續發展了職業資格認證和技能提升等多項業務。近年來,從K12轉型而來的高途,也宣布切換賽道到成人職業教育,網易有道旗下的網易雲課堂整合升級后也在發力職業教育。,從不同切入點入局的企業已經在常規的職業培訓領域廝殺得異常慘烈。企業們要想進一步取得突破,就要創新路徑,開發更符合市場需求的商業模式和課程內容。,中公教育在這方面率先邁出了嘗試的一步。,首先是B端業務。中公教育於2022年推出了校企合作項目,據介紹,中公教育在湖南、湖北、江蘇、安徽、河南、山西等地與多所院校合作,合作模式包括共建数字經濟、融媒體、智能製造、数字文創、人工智能和智能航空等六個方向的產業學院。,近年來,已經有職業技術類院校和企業合作推行校企合作,存在的問題在於,部分非營利性院校推動此業務的動力並不大,還有的學校與本地企業合作很順暢,但缺少更大範圍的企業資源。這時候一個有資源,能對接雙方的第三方平台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具體做法上,比如中公教育與騰訊進行戰略合作,引進騰訊的產品體系做二次研發,精準培養複合型人才。,“在職業教育賽道利好不斷,道路持續擴寬的大背景下,如果將高校等主體比作是‘掘金人’,那我們從業者更像是‘賣水人’,與全國各職業類院校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包括提供實習實訓、開辦訂單班、共建專業和聯合辦學等。”中公教育內部相關人士如此說道。,中華教育改進社副理事長蔣永紅認為,連接校企合作的企業,相當於一個資源整合平台,它們把很多院校聯合起來,再和市場上很多企業去對接,會大大提高效率,是一個很好的模式。,不過他也指出,“問題在於,有這種需求的企業到底夠不夠多,如果這個企業的門檻很低,可能不需要長時間的培訓,如果需要長期培訓,恐怕簡單的培訓模式很難達到要求。現在各企業都處於嘗試階段,需要找到穩定且可實現的企業需求。”,在B端選擇校企合作,而到了C端,考慮到如今很多人副業需求、失業轉型需求更加迫切,中公教育又於2022年5月推出了泛職業教育業務――中公優職。,中公優職項目負責人賀易之告訴深燃,泛職業教育板塊包括職業素養、副業兼職、新職業技能、專業技術、興趣愛好等幾大方向。職業素養,也就是職場軟實力,包括職場通用的溝通技巧、管理技巧、心態調整等;副業兼職包括讀書變現、聲音變現、劇本殺寫作、網文寫作等;新職業瞄準的是這兩年興起的新職業,比如互聯網營銷師、新媒體文案、电子商務師等。,目前中公優職有一百多門課程,學員購買低價格的會員卡,就可以解鎖全部課程,幫助用戶發現更適合自己就業能力提升的方向。一些觀看量和主動諮詢比較多的課程,我們拓展了深度專業課程,有40-80課時等不同的時長,定價在幾百到幾千元不等。”,據她介紹,入門課程中比較受歡迎的有商業插畫、時間管理、網文寫作、直播帶貨,高價課中比較受歡迎的有網文寫作、互聯網營銷師、心理諮詢師、健康管理師等。,目前來看,中公教育全新推出包括副業培訓和新職業培訓的泛職業教育業務,能讓有需求的學員低門檻入門,篩選更適合的課程再做進一步系統學習,短平快的模式,和年輕人的喜好習慣也相符,算是職業教育內容邊界上的一次嘗試性拓展。至於效果如何,還要進一步等待市場反饋。,以上現象表明,職業教育企業的較量,已經從常規考證進階為創新模式和內容。,職業教育走上快車道,誰能笑到最後?,近年來,職業教育之所以從用戶端到產業端全面火熱,源於強勁的市場需求,也得益於政策的助力。,首先從數據來看,職業教育走到今天,市場規模一直在擴大。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中國的非學歷職業教育培訓行業的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1205億元增至2020年的2026億元,複合年均增長率為13.9%,預計2022年會達到2507億元。,政策上,2022年5月1日施行的《職業教育法》提出,要發揮企業的重要辦學主體作用,推動企業深度參与職業教育,鼓勵企業舉辦高質量職業教育。可見,職業教育在教培行業“雙減”后被官方明確定調,上升到了戰略高度。,在用戶端,如今,宏觀環境緊縮,很多人有強烈的職業危機感,更熱衷於投資自己,提升技能,未雨綢繆。此前,在美國和日本經濟低谷時期,居民的消費需求不振,但教育的投資意願一直在增加。,對积極投身職業教育的企業來說,迎合了市場需求和政策倡導,更重要的是,作為一門生意,教育行業也是最抗周期的行業之一。即使行業變遷,風口輪換,個人能力提升永遠被需要。,具體到就業市場上,職業教育如何體現價值?,蔣永紅對深燃分析,如今,畢業生很多,但很可能學的專業與社會需求不匹配。因為大學和職業院校的學科建設並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且企業的需求也一直在隨着市場變化。“職業教育就是企業根據社會需求推出的對應的職業技能培訓,這算是一種市場性調節,也是當下職業教育體系的有效補充。”,綜合來看,職業教育已經具備了走上高速發展道路的絕大多數條件。,不過,這一階段的職業教育企業也還有不小的挑戰。,拿中公教育全新推出的中公優職來說,挑戰在於用戶需求的分散化,“這個市場可能每個課程項目都不是太大,用戶的需求分散,靠單個課程做出大體量很難,一方面需要靈活應對市場需求的變化快速推出成熟產品,另一方面要通過品類的大量拓展來滿足用戶長尾的需求,這就涉及到系統化的整合研發和師資資源。同時,還有一些像电子商務師、互聯網營銷師非資格類課程,技能類培訓的用戶同准入資格類用戶相比較,需要花很大力氣去挖掘、引導、教育用戶。”,不過,在創新路上,挑戰對所有企業都存在,有過往積累的企業,或許多一點優勢。中公教育20餘年的職業教育經驗積累,學員、師資等基數大,從考公考證到泛職業培訓,從研發到產品交付流程到交付渠道都現成可利用。目前來看,中公教育起步較早,覆蓋的職業教育品類相對較全,有一定的先發優勢。,“不僅面向社會層面推廣,我們也會更充分發揮中公教育已有的學員資源基礎,不論在人才招錄考試和學歷提升考試的結果如何,絕大多數還是有學習我們課程的需求的。沒考上公職類崗位,或許可以當电子商務師;成了教師,副業寫網文也是可以的。這也是一種聯動,也是終身職業教育的內在之意。”賀易之說。,短期來看,有很多利好職業教育的點。但蔣永紅也提示,職業教育規模的持續壯大和爆發,還要依賴行業的需求和用戶的口碑,職業教育企業最終還是要受市場的檢驗。所以,職業教育是一場“馬拉松”,企業提供的職業技能內容要紮實,和市場的交互要良性,還要深入到一線需求里,隨時跟得上變化。,所以,市場需要更多的創新者、引領者、服務者。“我們也在持續監測市場新的需求,研發新課程,如讀書變現、職業獸醫、跨境電商、品酒師、寵物美容師、寵物訓導師,會根據市場變化不斷跟進。”賀易之補充。,未來,誰能分得職業教育爆發最大的蛋糕,要看哪個企業更能緊跟市場需求,併為用戶帶來真正的價值。可以確定的是,能夠根據用戶需求不斷創新,快速迭代的企業將會跑得更快、更穩。,,廣義的職業教育主體包括各類職業技術院校,不過我們這裏討論的是商業化運作的職業教育企業。求職者找不到出路,企業招不到對口的人才,職場錯配是最大的癥結。為此,無數人開始积極嘗試突破,找准市場需求缺口,尋求系統的學習。需求帶火產業,如今的職業教育賽道,可以說是遍地開花。,應屆畢業找工作、工作中技能缺失、職業瓶頸期謀求轉型、想開拓副業……正成為當代年輕人的強剛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