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中國正在進入品牌重建的過程,試圖修復自上海車展以來受損的企業形象。新浪科技獨家獲悉,6月的第一個周末,特斯拉中國在北京華貿中心的辦公室組織了一次閉門專家研討會,主要探討新發展格局下特斯拉的聲譽修復與品牌傳播,邀請的參會對象為行業專家、高校人士以及部分媒體從業者。,一輛在事故中受損的特斯拉Model 3,這一場研討會的組織者,和上海車展“車頂維權”事件後接受媒體採訪,指責當事人“背後有人”的是同一個人――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這被認為是她解決特斯拉中國品牌受損的舉動之一。新浪科技還獲悉,除了在北京,特斯拉中國還計劃在上海組織一場同樣內容的研討會。,但在最近的大規模召回中,特斯拉中國卻又玩起了文字遊戲,繼續把問題歸咎於駕駛員的同時,更是繼續抓住機會樹立自己維護消費者的形象。,態度如此,何談品牌重建?,“品牌受損,有人該負責”,這幾乎是特斯拉中國內部的主流聲音――在這場研討會之前,不管是在中國還是在美國相關機構的調查中,從未有確鑿證據显示特斯拉車輛存在設計缺陷導致剎車失靈;反過來說,如果依然出現品牌受損的情況,應該有人站出來為此負責。,河南安陽車主張女士在上海車展的維權行動,無限拉近了特斯拉與“剎車失靈”的聯繫。而陶琳在當天事件後接受的採訪,則將特斯拉與用戶的距離無限疏遠。,陶琳聲稱,“她的訴求我們不可能答應,因為訴求是不合理的。我們提出了很多解決的方案,我們肯定是需要讓客戶認可的,但如果是不合理的要求,我們沒有辦法去滿足。她不接受車輛檢測,一定堅持要高額的賠償,我們沒有任何理由去(滿足)。我覺得她也很專業,背後應該是有(人)的。”,“這樣的發言跟陶琳本人的性格、特斯拉中國的立場很符合,也沿襲馬斯克和特斯拉的風格。但站在消費者的角度,顯然無法接受,很多人自然設身處地想,萬一哪一天我也遇到這樣的情況,是不是也會被這樣對待。”在“車頂維權”風波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隨着特斯拉中國內部的變化,不少特斯拉員工均表達這樣的觀點。,特別是銷售端,銷售人員感受到來自消費者的壓力越來越大。“很多客戶進店,第一時間就會問到剎車失靈、陶琳的言論,表達對車輛安全性的質疑。”在新浪科技走訪的過程中,多位特斯拉的銷售人員表示。,身處於一線直接面對消費者的銷售人員,在不同時期都感受到不同的壓力。比如,2020年突然退出中國製造特斯拉Model 3長續航版,銷售被指隱瞞了這一信息;2020年10月1日中國製造特斯拉Model 3標準續航版突然降價,銷售人員被消費者質疑“割韭菜”。,如果面對降價的拷問,銷售人員以及具備足夠的經驗和說辭。而這一新的情況,顯然還需要他們花更多時間去消化。,“現在有一部分聲音對陶琳的意見很大,希望她能承擔責任。不少銷售希望陶琳減少甚至不要再對外發聲。”一位特斯拉的內部人士告訴新浪科技,銷售是受到品牌負面影響比較大的部門,自然也是意見最大的。,河南安陽特斯拉車主張女士的事故車輛,從4月28日開始,陶琳暫停了個人微博的更新。這對於眾多關注她的人來說並不常見,因為陶琳是會在半夜親自回復微博私信的。正常的情況下,陶琳會保持微博的日更,甚至每天會發布多條微博內容。,除此之外,陶琳還親自組織了在北京華貿中心舉報的閉門研討會,主要討論特斯拉在中國面臨的聲譽挑戰、聲譽修復工作的有效路徑以及特斯拉在華形象建設等問題。,一直到6月17日,陶琳才恢復了個人微博的更新。“以陶琳的性格,不會消停。”一位曾與陶琳共事多年的特斯拉中國早期員工說,她的性格與立場足以體現馬斯克的意志,但對於特斯拉中國來說這不是好事――維護企業的利益,表達立場,但不受人歡迎,甚至容易被厭惡。,陶琳在特斯拉中國最早是負責政府關係,升任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后,除了此前負責的政府關係,陶琳還要負責市場、公關的業務。,此前,陶琳在一次內部培訓中就說過,政府關係部門剛畢業的一些年輕人,在與政府部門對接的時候無法接觸到高層領導,只能對接到一些部門的處長。但當真的有需要解決的問題,應該用好特斯拉的高層,找到能拍板的人,快速推進。,在日常的公務接待中,陶琳等人已經直接忽略那些“不能拍板的人”。上海市某部門的工作人員曾吐槽,在對上海超級工廠進行例行檢查過程中,陶琳等人接待的過程中態度就非常傲慢。,“陶琳甚至曾在周末的早上六點鐘直接打電話給微博上很活躍的一位資深媒體人,用命令的口吻要求後者刪除對特斯拉不利的內容。那些內容相當客觀,只是她覺得不太好。”一位陶琳的前同事告訴新浪科技。,對待自己的員工、同事亦是如此。不管是拒絕失去至親的下屬請假奔喪,還是在公開活動上聲稱“特斯拉沒有男人和女人的分別,只有完成工作的人和沒有完成工作的人。”刻畫的都是一個沒有感情,只有熱愛工作,但背後滿是傲慢與不近人情的跨國科技公司高管。,“傲慢”也更像是特斯拉中國的慣性,不僅將車輛事故歸咎於車主不當駕駛,也會把問題推給合作夥伴。2021年1月底,針對江西南昌特斯拉新車主在特斯拉自用充電站充電,突然遇到斷電無法啟動的問題,特斯拉售後表示這是國家電網電流過大導致的,結果卻引來國家電網的強力回應。,“特斯拉中國真的非常傲慢,在既定的國家電力規則下,他們沒有反思自己的充電樁產品是否出現問題,反而把責任甩給國家電網。他們道歉的事實也恰恰證明,他們當初是如何的傲慢。”一位國家電網的員工在提到此事時如此表示。,新浪科技近期在北京特斯拉門店走訪的時候發現,針對河南安陽張女士的撞車事故和廣東韶關的失控致死事件,特斯拉的銷售人員在未有確定結論的情況下,均聲稱事故原因系“超速駕駛”,對外的說辭非常統一。,銷量下滑與大規模召回,乘聯會最新數據显示,特斯拉中國5月的批發銷量為33463輛,其中,特斯拉中國出口11527輛,國內銷量為21936輛。2021年1-4月,特斯拉中國的總銷量分別是15484輛、18318輛、35478輛、25845輛。,如此看來,在遭遇4月的“車頂維權”事件后,特斯拉中國的銷量已經恢復增長,並未受輿論負面的影響。但其中一個不可忽視的細節是,5月,特斯拉中國暢銷車型中國製造Model 3的銷量只有9208輛,同比下降17%。,多位汽車行業人士表示,當前數據變化並未明確显示輿論負面對於特斯拉中國銷量產生影響,因為當前的數據樣本還沒有足夠豐富。,在新浪科技的走訪過程中,不少銷售人員向新浪科技表示,就平均數來看,當前的銷量與以往相比變化不大。“不信你可以看看(乘聯會)公布的數據,5月和4月相比有增長。我們門店的銷售量有短時間的波動,但總的來看變化不大,有的人還賣得更多了。”一位北京某門店的銷售人員告訴新浪科技。,該銷售人員表示,當前不少消費者到店就會問到特斯拉是不是存在剎車失靈的問題,這也是銷售面臨最大的困難之一。“我們不害怕那些看新聞看得比較多的人,反而是害怕那些熱衷於看短視頻的消費者,因為他們接觸到的信息並不能反映事情的全部。”他說。,但並非所有人都對特斯拉的車輛懷有偏見。新浪科技了解到,在上海“車頂維權”事件后,仍有不少人選擇購買特斯拉,其中一位新車主告訴新浪科技,“因為價格實在便宜,也對得起這個外觀。”但也有一部分消費者選擇持幣觀望。,這也是特斯拉銷售人員竭力爭取的一個群體,而正在衝擊季度交付量的特斯拉中國也採用更加主動的銷售策略。,新浪科技從多位消費者得到了反饋,自從4月以來,特斯拉的銷售人員致電邀請到店、試駕的頻率比較以往的時期更高。“經常隔3到5天就會來電話,或者在微信問問有沒有時間到店、試駕。”其中一位與新浪科技同一天到店的用戶告訴新浪科技,他目前也是持幣觀望的階段。,另外,特斯拉中國近期的促銷衝量手段已經打破了特斯拉的常規,在利率優惠之外,特斯拉中國直接給予消費者7000元的保險補貼,相當於變相降價。“這個活動只有到6月30號,也是沖季度交付量的一個方法。”其中一位銷售人員告訴新浪科技,這是在6月中推出的活動,主要就是為了衝擊第二季度的交付量。,“工廠目前生產比較順利,但在4月曾經停產兩周,導致許多訂單被延期交付,當時的交付周期從2-4周被延長到了5-7周,不少訂單就被拖到了5月才能交付,這或許是5月依然能夠保證比較高的交付量的原因。具體可以看看6月和7月,甚至到8月。”一位特斯拉的工作人員告訴新浪科技。,但當下,特斯拉中國不得不面對另外一起事件――也是特斯拉在中國進行的歷史上最大規模召回行動。6月26日,據市場監管總局官網的信息,由於主動巡航控制系統問題造成突然加速,特斯拉(北京)和特斯拉(上海)根據相關條例要求,向市場監管總局備案召回總計285520輛車,生產年份在2019年至2021年之間。,但這一次召回,特斯拉中國的傲慢依然流於字里行間。特斯拉中國在致歉公告中繼續把問題歸咎於駕駛員,聲稱“由於主巡航控制功能可能被駕駛員激活,在極端情況下存在安全隱患。”並同時把自己樹立成關愛消費者的品牌,稱此次召回是“秉承對消費者負責任的態度,主動向市場監管總局備案了召回計劃。”,但市場監管總局的公告則显示,特斯拉此次備案召回,是在總局啟動缺陷調查的情況下開展的,受調查影響,特斯拉方面決定召回以消除安全隱患。,從這一次召回的文字遊戲可以看出,陶琳精心組織的閉門研討會,特斯拉中國可能並沒有從中得到任何啟示。
繼榮耀從華為獨立出去后,手機圈再次迎來新的變局。6月17日,OPPO和一加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確認,OPPO團隊和一加團隊將全面合併,預計年底前完成所有融合事宜。二者的合併並不意外,因為一加的創始人劉作虎正是出自OPPO,合併一方面能夠起到取長補短、擴大市場佔有率的作用,同時也為將來向物聯網、車聯網等新的紅利市場發展鋪路。但OPPO能否通過與一加合併坐穩國內手機市場第一的位置,現在還難下定論,畢竟小米和vivo也是強有力的競爭對手,隨時有可能超越OPPO。,年底前完成融合,據網上流傳的截圖,劉作虎在給員工發送的一封內部郵件中稱,去年5月自己回歸OPPO擔任首席產品官,統一負責一加、OPPO的產品線后,為了抓住時代新一輪的機遇,促進一加更健康長久地成長,在一加和OPPO核心管理團隊的一致建議下,決定將一加團隊和OPPO團隊進行全面合併,一加將成為OPPO旗下獨立運營的品牌。,“這將是一加自成立以來的最重要轉折點,對每一位一加人來說,這也意味着有些改變即將到來。”劉作虎在郵件中說道,這個世界,永遠不變的就是變化。這次調整在短期內會給員工們帶來一些挑戰,但長遠會帶給團隊和品牌新的機遇,組織也會在調整之後釋放新的活力。,關於這個消息,一加方面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去年底,一加的研發、電商及客服部門已經與OPPO順利融合,發揮了一體作戰的優勢。目前,一加手機與OPPO決定將團隊進行全面融合,以更好地整合資源、協同作戰、促進品牌發展,計劃在今年底前完成所有的融合事宜。,“一加產品和市場會一如往常地運作,在兩個品牌同時存在的市場中,也會如此前一樣公平競爭。”一加方面表示。,OPPO方面也向北京商報記者確認了這個消息,並指出未來會與一加品牌共同為全球用戶提供更具創新力和差異化的產品,以及更為便捷周到的服務。,擴充產品線規模,說到合併的原因,不得不提劉作虎和OPPO的淵源。多年前,劉作虎曾先後在OPPO擔任藍光事業部總經理、副總經理等,2013年離開OPPO后才創立了一加品牌。去年10月,劉作虎回到OPPO全面負責旗下產品規劃與體驗,與此同時,他作為一加創始人和CEO的身份沒有改變。,站在一加的角度,該公司相關負責人稱,品牌已經到了發展和增長的里程碑式轉折點,與OPPO的融合可以進一步優化資源、提升效率,推動品牌一起向擁有更強運營效率和研發能力的國際化科技企業發展。,產經觀察家丁少將則指出,一加緊靠OPPO,也有進一步打開國內市場的考慮。一加成立后,主要在海外市場開拓發展,取得了不錯的成效,與Verizon、T-Mobile等運營商合作,一加成為僅有的在美國運營商渠道銷售的中國高端手機。但在國內市場,一加始終是個小眾品牌,沒能躋身一線行列。,而站在OPPO的角度,在丁少將看來,合併有三個原因。首先,華為當前在智能手機市場處在守勢,這正是其他品牌發力的機會,特別是OPPO、vivo和小米,OPPO雖然拿下過份額第一,但相對vivo和小米系並沒有充分優勢,與一加合併是在擴大規模。,其次,這也是OPPO針對高端市場的補充。丁少將提到,華為在智能手機高端市場被迫出讓了一些份額,OPPO此前在高端市場的布局不算成功,但一加在高端市場有一定認知,合併之後,OPPO應該會在高端市場進一步發力。,最後,隨着5G網絡以及物聯網、車聯網的發展,單純的手機廠商以後的路會越來越難走。“OPPO與一加深度整合,更符合系統操盤的需求,無論是資源的協調,還是品牌的協同,這也很有可能是OPPO在為後續的拓品類做準備,比如‘造車’。”丁少將說。,這一點,劉作虎也在郵件中談道:“目前,一加在打造更多產品線、進軍更多產品類別、構建IoT生態過程中都需要更強大平台和資源的支撐,而這些都迫切需要我們做出改變、迎接變化。”,如何維穩是難題,今年已披露的數據显示,OPPO一季度的表現可圈可點。,在全球市場,根據IDC發布的數據,小米、OPPO和vivo市場份額都比上個季度有所增長,分別以14.1%、10.8%和10.1%的市場份額排名全球第三、第四和第五位,其中,小米和OPPO增長幅度最大,分別為64.8%和64.5%,三星和蘋果依然位列前二,而華為多年來首次跌出前五名。,在中國市場,數據機構Trustdata公布的《2021年Q1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品牌佔比》報告显示,2021年Q1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排行中,OPPO的出貨量佔比達到了22.5%,位居國內手機市場第一。,這樣的市場地位歸功於OPPO和其另外一個子品牌realme的突出表現。realme本是OPPO針對海外市場推出的子品牌,2019年4月宣布進入國內市場。兩年多來,realme憑藉較高的性價比獲得了迅速增長的出貨量。日前,realme官方發文稱在“6・18”大促期間,手機銷量已突破100萬台。這也意味着,未來OPPO將有一個主品牌和兩個獨立子品牌在手機市場“奮戰”。,丁少將認為,OPPO、vivo和小米,誰成為國產品牌的老大都不難,難的是形成曾經和華為一樣的“絕對領導”,OPPO要想坐穩國內市場第一位置,就必須建立更好的品牌忠誠度,梳理好與一加的後續配合。
【投融快訊 3月24日】上海細胞治療集團主要從事用細胞技術治療腫瘤,該公司是國際上首先構建“新葯技術研發、腫瘤臨床治療和細胞保存服務”產業鏈閉環的平台性公司。近日宣布完成D1輪融資,融資額近5億元。,科倫博泰是一家創新藥物研發商,專註於創新葯業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備受市場關注的是其ADC藥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 ,抗體偶聯藥物)管線。近日完成5億人民幣Pre-IPO融資,註冊資本將增加至1.16億元。,華存电子是一家專註於存儲芯片設計和存儲解決方案研發生產的高科技公司。公司成立以來持續投入研發,致力於提升國家存儲芯片自主研發和存儲產品自製技術能力。近日完成1.7億人民幣A輪融資。,
小時候,經常花幾塊錢去買雪糕,長大后,發現有一款叫哈根達斯的,奈何青春年少囊中羞澀,只能遠觀。,如今,新的王者又來了――鍾薛高,一個2018年3月才誕生的品牌,就能在“雙11”一舉戰勝冰淇淋老牌巨頭哈根達斯,榮登冰品類銷售第一的寶座!,其被稱為“雪糕界的愛馬仕”。有人是鍾薛高的忠實粉絲,也有很多人吐槽其一隻至少16元的高價。,今天,話題#鍾薛高雪糕最貴一支66元#衝上了熱搜第一。,鍾薛高最貴一支66元創始人林盛:愛要不要!,“它就那個價格,你愛要不要。”鍾薛高創始人林盛近日在採訪上稱。,接受《艾問人物》採訪時,林盛介紹,鍾薛高的毛利和傳統冷飲企業毛利相比,其實略高。“我就算拿成本價賣,甚至倒貼一半價格賣,還是會有人說太貴。造雪糕也是需要機器、水電煤、原材料和人工成本的,成本一定是不斷漲價的。”林盛稱。,在鍾薛高線上店鋪里,十片雪糕最低144元,最高250元,摺合一片雪糕14至20元。高價雪糕中最著名的,要數2018年雙十一,鍾薛高推出的66元的“厄瓜多爾粉鑽”雪糕。,對於厄瓜多爾粉鑽,林盛表示,該類產品成本差不多40元。“它就那個價格,你愛要不要。”林盛稱。,一支雪糕66元,對此不少網友都表示確實有點貴:,“擊敗”哈根達斯 ,曾幾何時,哈根達斯是貴族雪糕的象徵,一個最便宜的冰激凌球25元,一份“夢幻天使”78元,一份豪華的主題冰激凌,動輒上百。而如今,國產雪糕紛紛推出高價雪糕,讓冰櫃里的哈根達斯都顯得“平平無奇”。,作為一家2018年3月才創立的雪糕品牌,鍾薛高成立八個月後,就在當年的“雙十一”一舉戰勝雪糕屆的“洋巨頭”哈根達斯,榮登冰品類銷售第一的寶座。2019年,鍾薛高全渠道銷售GMV過億。2020年,銷售過億的目標,鍾薛高用了不到半年。,鍾薛高憑藉一款售價66元的“厄瓜多爾粉鑽”雪糕一炮而紅。這款雪糕以稀缺的天然粉色可可、昂貴的日本柚子為原料,再用以秸稈製作的環保棒簽,僅生產成本就要40元。,而且由於原材料稀缺,總產量2萬片,天貓旗艦店的雙十一預售價是300元5片裝。在2018年雙十一當天,“厄瓜多爾粉鑽”帶動了400萬銷量。,這是鍾薛高第一款引起全網轟動的雪糕品種,價格刷屏、顏值刷屏,雙十一期間15個小時售罄。後來因為缺乏原材料,這款雪糕也沒有復刻過。,有行業數據粗略統計显示,中國冰淇淋市場規模已經從2014年的708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1380億元,市場規模穩居世界第一。此外,預計2020年中國冰淇淋市場規模將達到1500億元,約保持8.7%的增長速度。,但在龐大的市場體量之下,品牌競爭十分激烈,大體可以分為三類陣營,一類為雀巢、和路雪、八喜、哈根達斯等為代表的國際品牌,在高端市場有較高市場佔有率,一類為蒙牛、伊利、光明、思念等國內企業,以及一些老牌冰淇淋企業如宏寶來、天冰、德氏等。,國際食品巨頭和頭部乳製品企業有較明顯的規模優勢,市場佔有率也更高。根據智研諮詢的一項行業數據显示,鍾薛高成立之前,和路雪、雀巢、蒙牛、伊利合計市佔率超過50%,整個行業已經有較高的市場集中度。不過具體來看,高端冰淇淋市場主要被國際巨頭把持,中端及平價冰淇淋產品,是絕大部分品牌廝殺激烈的紅海市場。,從整個市場市場來看,和路雪、雀巢、哈根達斯等外資品牌,佔據了國內大部分高端市場(單價10元以上)和部分中端市場(單價2-10元);蒙牛和伊利主打中端市場;區域性老牌冰淇淋企業如德式、天冰以及許多地方民營企業(例如天友)則主攻低端市場(單價2元以下)。,在2018年前,還沒有一支國內雪糕敢賣出66元的高價,鍾薛高強行提高了雪糕這個總體不高的價格上限。,此時的小紅書等“內容電商”剛剛起勢,他們成為“產品廣告”的新陣地。鍾薛高通過大量的KOL在社交軟件進行鋪天蓋地的營銷,發動打卡,藉助雪糕品類的社交貨幣屬性,在曬單-關注-購買的鏈條中形成正循環。,鍾薛高推出的單品“厄瓜多爾粉鑽”被寄予厚望,她不論是從包裝設計上,還是在口味以及顏色上,都迎合了女性用戶,而據數據显示,在小紅書發布種草貼的用戶中女性比例為78%,微博、豆瓣的這一比例分別為72%和66%。,通過一個單品來吸收受眾群,奠定品牌基調:高端雪糕,再通過品牌營銷帶動其餘單品,比起66元一支的“厄瓜多爾粉鑽”,十幾塊一支的普通款好像已經可以接受,即使這個價格也遠遠超過了蒙牛伊利等品牌雪糕單價。,在近三年中,鍾薛高不僅火了,連續多月成為冰淇淋雪糕品類銷量冠軍,還成為羅永浩、李佳琦等當紅主播的直播間的常客,但鍾薛高卻依舊緊張。,“看完鍾薛高我混亂了,竟然覺得哈根達斯平價樸素得令人心疼。”鍾薛高單支12-20元的價格也大大提高了人們對於雪糕價格的閾值,曾經以為10元的夢龍就是雪糕的“天花板”了,結果現在10元只是網紅雪糕的起步價。,5月18日,鍾薛高完成了2億人民幣A輪融資,投資方為元生資本、H Capital、萬物資本、天圖投資。此前,鍾薛高還曾在2018年相繼獲得過真格基金、峰瑞資本參与的天使輪融資,以及天圖資本、頭頭是道參与的Pre-A輪融資。
【投融快訊 6月9日】寶醞名酒是一家世界名酒品牌運營服務商,聚焦名酒產業領域,深入挖掘白酒的品牌價值。近日宣布完成超過6億元A輪融資。,東方空間由山東宇航技術全資控股,業務範圍包括地理遙感信息服務、衛星遙感系統應用系統集成、衛星導航服務、衛星通信服務、航天發動機研發與製造、火箭發射設備研發和製造等。近日完成4億元人民幣天使輪系列融資。,安龍生物是一家基因治療技術研發商,業務領域涵蓋眼科中濕性黃斑病變(wAMD)的基因治療、AAV載體篩選等,均為當下通過基因治療相對更為有效的領域。近日宣布完成數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
【投融快訊 6月10日】車好多集團是中國領軍的汽車消費服務一站式平台,旗下擁有瓜子二手車、毛豆新車、車好多車后三大核心業務,為用戶提供新車、二手車交易服務、汽車金融、售後保障、汽車維修保養等全產業鏈服務。近日宣布已完成3億美元新一輪融資,投后估值超100億美元。,豪思生物是一家臨床質譜技術研發商,致力於在阿爾茲海默症早期診斷、治療與監測相關技術的研發。近日宣布獲得2億元B+輪融資。,兔展將H5技術、大數據及人工智能集成融入企業營銷全過程,為企業客戶提供以兔展營銷雲驅動的營銷服務,助力企業通過全渠道營銷數據化,社交化升級,打通企業增長營銷之路。近日宣布完成超億元人民幣的 C1和C2輪融資。,
6月6日消息,日前,國內六大影視公司(慈文傳媒、華策影視、檸萌影業、新麗傳媒、耀客傳媒、正午陽光影業)分別在各自官方微博再次發聲,繼續公開表達反對短視頻侵權盜版的鮮明態度,明確這並非長短視頻之爭,最終目的在於創造良好創作環境。,,據了解,此前眾多影視公司聯合行業協會以及數百位藝人,已經兩次發表聯合聲明,呼籲全社會清除影視文化發展毒瘤,共同建設健康環境。6月1日,新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正式實施。6月3日,成都網絡視聽大會,相關話題再次受到熱議。,相關人士透露,最近三年以來,僅僅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芒果TV四家長視頻平台被侵權盜版的作品就超過5600部,出現460餘萬條未經授權短視頻,對創作者造成難以計算的收入和流量損失。《琉璃》、《斗羅大陸》、《贅婿》、《巡迴檢察組》等爆款作品更是成為被侵權盜版的重災區,甚至一部作品就有20萬條以上未經授權短視頻。即便相關版權方通過法律手段贏得訴訟,通常情況下也只能獲得5-10萬元人民幣賠償,客觀上造成了違法成本過低的結果。,因此,六大影視公司只能不斷髮聲呼籲,對侵權盜版堅決說“不”。其中,慈文傳媒指出,短視頻侵權並不是“長短視頻之爭”,反對的是侵權,而不是反對短視頻平台。 另外,正午陽光影業也呼籲稱,視頻沒有長短之爭,只需在做好版權保護的基礎上有長短之爭鳴,正如我們在創作題材、技術上的多元化一般。
5月26日消息,離iOS 15的發布只有幾周時間了,而關於新系統的爆料卻出奇的少。,,本周,一個未經證實的消息來源透露了 iOS 15 一些可能的新功能,Twitter 用戶 Connor Jewiss 稱,他已經“看到”iOS 15。,,Jewiss 表示,蘋果計劃在“健康”應用中增加一個新的食物追蹤功能,有可能允許用戶記錄他們吃掉的食物,提供營養細節和卡路里追蹤功能。目前還不知道用戶是否需要手動輸入所有信息,或者蘋果是否正在開發某種食物數據庫。,爆料還稱,用戶界面也會有變化,這些變化是在無障礙功能的截圖中發現的,相信會在 iOS 15 中出現,包括嵌入單元格和合併導航欄。,還有一些小的調整,例如黑暗模式調整,以及對鎖屏上的通知分組方式的改變。Jewiss 還指出對信息應用進行了未明確的調整,但對這些功能提供的信息很少。,IT之家了解到,彭博社在 4 月份報道稱,iOS 15 將對通知進行更新,允許用戶根據當前狀態設置通知偏好,Jewiss 說他可以證實這一點。例如,用戶將能夠調整他們在清醒、工作、睡覺等情況下的通知傳遞方式。,外媒 iMore 的 編輯 Oliver Haslam 證實了 Jewiss 的爆料,並說他收到了類似的信息,不過他提醒說這是一個“新的消息來源”。Haslam 透露的信息基本相同,不過他稱鎖屏會有一個新的外觀,會更加複雜。,隨着 WWDC2021 開發者大會的臨近,我們可能會看到關於 iOS 15 的更多細節,該大會將於北京時間 6 月 8 日凌晨 1 點開幕。
虛擬貨幣行業正迎來監管風暴。繼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等三協會聯合發布關於防範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后,5月21日,金融委會議明確提出,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堅決防範個體風險向社會領域傳遞。消息發布后,虛擬貨幣市場集體大跌。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此前協會曾多次提及虛擬貨幣交易風險,但比特幣挖礦被高層會議明確予以打擊,尚屬首次。,為何此時將挖礦“揪出”?首先,挖礦是“製造”比特幣最核心的環節,對於挖礦的打擊有利於從源頭上打擊比特幣等虛擬幣的交易炒作。其次,挖礦產生的能耗超乎想象。劍橋大學研究數據显示,截至2021年5月10日,全球比特幣挖礦的年耗電量大約是149.37太瓦時。這一数字已經超過馬來西亞、烏克蘭、瑞典的耗電量,十分接近耗電排名第25的越南。挖礦不僅消耗大量電能,更加劇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去年挖礦產生了6900萬噸二氧化碳,佔全球排放量的1%,20年內可將全球氣溫提高2℃。耗費巨量資源生產並無實際價值的虛擬幣,與“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道而馳。,通過“工作量證明”獲得相應的比特幣獎勵是這一系統的核心機制。這種“工作”即進行大量複雜的運算,隨着競爭的加劇,進行運算的設備也不斷升級,由原來的PC進化成專業的礦機,礦機的運轉需要大量電力,礦機大量集聚則形成礦場。礦場主要分佈在電力資源豐富、電價低廉的地區,以降低用電成本來確保更高的投入產出比。新疆、內蒙古、四川、雲南、貴州等地是國內的挖礦“聖地”,前兩地以火力發電為主,后三地則水電資源豐富。近年來,多地已陸續有打擊挖礦的行動,近期相關行動已升級,內蒙古已表示要全面清理關停挖礦項目,並設立舉報平台。,雖然從環保的角度而言,打擊挖礦是必要之舉,但從過往經驗來看,實際效果如何,以何種方式打壓,仍應審慎評估和選擇。此前雖有禁止法幣交易、打擊挖礦、禁止銀行提供兌換服務等監管手段,但各交易方往往能想出辦法鑽空子,使得監管效果大打折扣。國內礦場會否因監管打壓而停擺?短期來看,這種可能性存在,但這也意味着算力的大幅下降,此時挖礦可能收益更高,可能誘使更多人進場補位,這與打擊挖礦的初衷背道而馳。
【投融快訊 5月8日-9日】純米科技致力於物聯網及雲家電整體解決方案開發及應用。2014年4月成為小米生態鏈公司,專註於互聯網廚房家電與系統的研發與生產;並於2016年3月29日成功發布了“米家壓力IH電飯煲”。近日正式宣布完成1.1億元D輪融資。,金石三維致力於三維打印研發與創新的高新技術企業,致力於提供高效環保的3D打印解決方案,專註於從事3D打印技術的研發與應用。近日宣布完成超1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嘉思特醫療是國內第一家生產人工髖膝關節的企業,也是目前中國人工髖膝關節產品最專業的生產企業之一。於近日完成數億元B輪融資。,
更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