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平台主管_銀行互聯網貸款變形記

  • 内容
  • 评论
  • 相关

整改、發力、奔跑……經歷了近三年之久,銀行互聯網貸款市場迎來重塑。7月是互聯網貸款新規過渡期結束后的第一個月,在長周期的整改年限中,清存量、完成對應整改要求是基本工作,搭建獨立風控體系、自營渠道也在同步進行。,從當初的“跑馬圈地”到如今的回歸冷靜,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進入“銀行為主”階段。“挑戰很大”“每個用戶的獲客成本在1500元左右”“自營渠道的投放還沒有立馬見效”“銀行根本沒有那麼大的成本”……7月6日,多位銀行人士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坦言。少了助貸機構的加持,銀行也深知發力互聯網貸款業務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如何走得穩、走得久,只能用時間來證明。,整改完畢 監管入駐現場檢查,監管已經入駐現場開始檢查。7月伊始,互聯網貸款新規過渡期正式結束,監管也開始依次入駐對銀行業務整改情況進行核查。,陳晨(化名)是一家銀行業務工作人員,他用“緊張”來形容這次的現場檢查。“針對互聯網貸款新規的規定,監管會要求銀行提交資料,例如,額度管控區間、業務總量、某項業務是否達到了要求,一條一條地對應核查,檢查得非常細。”陳晨所在的銀行已經在過渡期結束前順利完成了整改,也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調整,不過現場檢查持續的周期短則1個月、長則3個月,陳晨和他的同事還要打起百倍精神,認真對待每一項檢查。,2020年7月《商業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即“互聯網貸款新規”)開始實施,監管從風險管理體系、貸款合作機構准入等方面對銀行互聯網貸款業務提出明確要求,並按照“新老划斷”原則設置了兩年過渡期,不過在這之後,受疫情反覆和經濟環境等因素影響,監管決定將互聯網貸款新規過渡期延至2023年6月。根據原銀保監會披露的數據,截至2021年末,銀行業金融機構互聯網貸款餘額為5.75萬億元。,歷經了近三年的整改,多數銀行已順利完成了任務。一家股份制銀行業務部門人士介紹,該行已經按照監管要求對互聯網貸款業務進行了規範和提升,並制定了合作機構管理辦法,對合作機構分類和准入標準及基本規定、合作流程、日常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嚴格的規範。,“雖然在整改過程中面臨着時間周期緊,各家合作方由於業務模式以及交易結構設計不盡相同,需要針對不同合作方形成不同的科技改造方案等問題,但我行也於2023年5月30日之前完成了合規改造要求。”一家地方性中小銀行負責人指出,“現在我行已按照監管相關要求,結合各家合作平台方的實際情況,整理對應技術調整方案,並完成各方合規改造以及技術服務合作協議的補簽。保證我行在合規前置條件下開展互聯網貸款業務。”,在調查過程中,多家銀行相關負責人也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已根據監管要求,在借款合同簽訂、貸款資金髮放、獨立風險審批等方面全部完成合規整改工作,整體整改較為順利。一位銀行部門人士直言,“以目前的進度來看,各家銀行基本都已經順利完成任務,也沒有再延期的必要,之前延期是因為疫情再加上整改周期較短,比如1個客戶貸款年限為三年,在客戶資金回款前基本很難達成,重新延期后的時間已經可以覆蓋客戶的貸款年限,所以銀行也基本都能完成監管要求”。,不過,亦有銀行表示,當下仍存在一些歷史遺留問題,超期限、超額度等借據需要到期清理,還需要花費一定的周期,但依舊在可控範圍之內。,銀行“地位”提升 助貸機構能力弱化,作為傳統線下貸款的重要補充,互聯網貸款業務曾一時間風頭無兩,成為銀行發力的“香餑餑”,在早期的展業過程中,銀行只充當了“資金方”的角色,將引流、獲客、徵信、風控都交給助貸機構,依靠流量效應躺着“拿錢”,但由於展業過於激進、風險管理存在隱患,一度引發監管關注。,互聯網貸款新規中明確,銀行應當規範與第三方機構互聯網貸款合作業務,對共同出資、信息科技合作等業務分類別簽訂合作協議並明確各方權責,不得在貸款出資協議中摻雜混合其他服務約定。,監管釋放的一系列信號也讓銀行對助貸機構的選擇更加審慎。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針對助貸機構的選擇,各家銀行已經制定了較為明晰的方案,例如,根據平台經營情況、管理能力、風控水平、技術實力、服務質量、業務合規和機構聲譽等多維度進行評估,優先選擇頭部互聯網金融機構及互聯網公司進行業務合作,同時,提出統一性、名單制、先進性、自主性、后評估的原則,並設置基本條件、合作要求、禁止條款。,彼時,銀行想要放更多的貸款,就要依靠助貸機構龐大的獲客流量,但殊不知,盤子越大風險越大。如今,銀行的“地位”得到了提升,助貸機構的能力也在弱化。,從規模經濟的角度,銀行仍需要助貸機構,尤其是在零售業務領域。一家地方性銀行相關負責人直言,“下半年我行互聯網貸款業務總體仍將按照‘遴選優質合作方,分散合作集中度’的發展思路,通過對頭部互聯網貸款平台開展調研,從主體合規經營、外拓及內控良好,進入與退出模式健全等方面選取合作企業共同開展合作”。,而對於合作機構設定不公平不合理合作條件、服務收費質價不符合要求等情況,多家銀行均表示,若出現此類情況,則拒絕合作。,“互聯網貸款新規對於銀行、助貸機構各自的業務角色有了更明確的定義,在新的合作模式中,銀行一定會更多成為主導的一方,掌握互聯網貸款業務中的如風控等核心環節。”一家助貸機構負責人同樣感同身受,在他看來,“助貸機構應用更先進的技術和運營手段為金融機構在各環節進行賦能,在降低借款人融資成本的大趨勢下,協助金融機構完成降本增效的提升。據我們觀察,隨着金融機構不斷提升其数字化運營水平,同時有人工智能加持,客戶全生命周期中業務的邊際成本被明顯降低。”,對新的業務合作模式,也有銀行做出了一些嘗試,助貸機構從中也扮演着“打輔助”的角色。一位銀行人士透露,“銀行看中的正是助貸機構的客戶流量,目前我行會通過和助貸機構合作發布貸款廣告來實現引流,這樣的獲客成本也較之前降低了很多”。厚雪研究首席研究員於百程表示,銀行是互聯網貸款業務的開展主體,是貸款風險的承擔方,因此銀行需要掌控貸款風險控制等核心業務環節。而在互聯網貸款中的用戶營銷、信息服務、貸后管理等部分環節,銀行與助貸機構合作可能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目前互聯網貸款新規過渡期已經結束,業務合規是銀行與助貸機構合作的前提。,獨立風控 從0到1良性發展,銀行與助貸機構合作進入“冷靜期”是大勢所趨,一方面,為了達到監管要求,銀行需要將相關業務進行收縮,另一方面,在互聯網貸款新規的要求下,銀行也不得再將核心的風控業務進行外包,若長期處於風控“無監管”的情況下,銀行不僅會失去核心競爭力,也會導致壞賬和金融風險的持續積累,那麼再大的“蛋糕”也無法吃下。,在完成整改業務的前提下,建立獨立自主的風控體系成為各家銀行發力的重點。北京商報記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在自主風控能力建設方面,銀行步伐不一,有的銀行已形成較為完善的機制體制建設,有的銀行還處於初步籌備階段。,一家地方城商行部門負責人介紹稱,“自主風控是我行2020年的最核心要求,發展至今已有三年的時間,我行通過新建二級部,形成了省內最大規模的互聯網風控隊伍,並從大廠、風控科技公司等處招聘專業人才;同時,經過線上30餘項項目打磨,目前具備策略組件化、參數化的能力,支持快速上線、快速生效;在業務模式方面,已經由線上反哺線下,推動了線下業務的線上化升級,提升效率、減少差錯”。,大數據風控模型的優劣決定了銀行信用風險的高低。一位民營銀行負責人表示,“為此,我行建設了一整套基於自動化決策引擎的風控系統,構建了貫穿小微企業全生命周期的身份認證模型、反欺詐模型、反洗錢模型、合規模型、風險評價模型、風險定價模型、授信審批模型、風險預警模型和貸款清收模型等風險模型體系”。,“下半年,我行將審慎開展互聯網貸款業務,在客戶身份認證、反欺詐、反洗錢、風險定價、審查審批及風險預警等方面完善風控體系建設,爭取實現自主風險管理。”有銀行人士說道。,互聯網貸款新規指出,銀行應當通過建立風險監測預警模型,對借款人財務、信用、經營等情況進行監測,設置合理的預警指標與預警觸發條件,及時發出預警信號,必要時應通過人工核查作為補充手段。,也有銀行加強了對借款人的審核標準,對借款人的貸款支用需求設置嚴格的審核、決策標準,強化自主放款管理。獨立開展相關合同的制定與法審,確保銀行具有貸款合同的制定權、簽訂權、修改權和解釋權。對自主風控所要求的信息數據字段及時進行梳理,確保相關數據全部落入銀行數據庫,並覆蓋貸前審查、貸中監控、貸后管理等信貸關鍵環節。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諮詢顧問蘇筱芮表示,在未來互聯網貸款業務中,銀行應牢牢把控資金、風控等核心流程環節,這既是合規底線,同時也是銀行審慎經營、強化風控管理的關鍵內容。,自營渠道 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壓降業務、建立獨立風控體系,接下來就是放穩步調,走好新發展之路,在這條道路上,銀行傾力在技術、設備、人才等方面加大投入,提升自營渠道的建設能力和效率。,一家上市銀行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自營業務是該行未來互聯網貸款業務發展的方向,下一步將持續聚焦自營業務,不斷迭代優化產品,打磨流程,拓展客群廣度和深度,提升體驗感。,“接下來我行將打造多層次營銷模式,轉化存量的無貸客戶;開展線上營銷,使用銀行公眾號進行適度廣告營銷來實現獲客;建立‘行商’意識,主動‘走出去’開展營銷,擴展所能觸達的客戶範圍,實現業務的可持續發展。”上述銀行相關負責人說道。,亦有多家銀行表示將提升自營業務佔比,一方面,實現客戶引流,將部分滿足銀行要求的業務引流至線上,另一方面,通過線上化模式降低銀行營銷成本,改善客戶體驗,吸引更多客戶。,不過,建設自營渠道也絕非易事。在互聯網貸款新規后,陳晨所在的銀行建立起兩大自營渠道,一類面向toC、一類面向toB,獲客成本高就成為一道難解的問題。,“toC端按照目前的市場價,一個客戶獲客成本在1500元左右,我行目前僅進行了小規模的嘗試,這樣成本相對低一些,但如果大規模做確實很難,首先因為中小銀行沒有這麼多獲客資金,其次大量的資金投入後續能吸引多少貸款業務量都是未知數。toB端目前除了和一些機構合作獲客之外,我行也在通過自己的渠道實現批量獲客,相比toC業務來說,toB相對容易一些。”陳晨說道。,從長期看,銀行需要構建自身互聯網業務能力,包括自營渠道建設、場景搭建等。於百程談及,在自營渠道方面,每家銀行需要根據自身資源稟賦採取差異化策略,優勢客群和場景採取自建和自行維護的方式,形成業務門檻,有些客群與場景生態夥伴合作,形成在商業上可持續的、開放和穩定的關係。,蘇筱芮也進一步指出,在自營渠道建設方面,手機銀行App是當前商業銀行線上展業的標配,但部分規模較小的銀行,也面臨着獲客困難、增長乏力等困境。銀行一方面持續在互聯網貸款場景營銷領域积極探索創新,增強手機銀行的互動性,提升營銷活動效果,促進流量轉換;另一方面也需要注重以用戶為中心,不斷改善和優化用戶貸款體驗、升級交互功能、開放場景生態,促進用戶忠誠度及轉化率的提升。,銀行也期望得到更多的政策傾斜。正如一位銀行人士所言:“我們的息差現在已經越來越低了,真的希望監管能提供一些政策上的優惠,如低成本信貸資金、提高一下不良容忍率,解決銀行的後顧之憂。”,監管已經入駐現場開始檢查。7月伊始,互聯網貸款新規過渡期正式結束,監管也開始依次入駐對銀行業務整改情況進行核查。,整改、發力、奔跑……經歷了近三年之久,銀行互聯網貸款市場迎來重塑。7月是互聯網貸款新規過渡期結束后的第一個月,在長周期的整改年限中,清存量、完成對應整改要求是基本工作,搭建獨立風控體系、自營渠道也在同步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