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消息,今年9月份,比亞迪與特斯拉在中國的電動汽車交付量都打破了月度紀錄。隨着電動汽車領域的競爭加劇,比亞迪正與特斯拉在全球展開角逐。,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上海工廠9月份交付了超過8.3萬輛Model 3和Model Y。比亞迪同期交付了近9.5萬輛電動汽車,加上混合動力車型,該公司9月份總銷量高達20.1萬輛。,今年4月,比亞迪宣布放棄了生產傳統燃油車的戰略,致力於生產新能源汽車,這加劇了全球主要電動汽車公司之間的競爭。,在此期間,比亞迪始終在中國本土市場佔據主導地位,其克服了供應鏈中斷、芯片和電池供應短缺的局面。這些問題一直困擾着其他汽車製造商,包括特斯拉。比亞迪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總銷量在過去12個月里同比增長了三倍以上。,比亞迪之所以能在產量和銷量方面急劇擴張,主要在於其能夠確保汽車用元件和電池的充足供應。,與此同時,特斯拉上海工廠在過去12個月里遭遇了停工,導致生產出現困難,並因此錯過了預期目標。今年7月,特斯拉暫停了幾天的運營以對製造設施進行升級。這家公司在當時提到,其上海工廠現在年產量超過75萬輛。,特斯拉最近表示,在截至9月30日的第三季度,該公司在全球交付了343830輛電動汽車。其中,上海工廠生產的汽車占其全球交貨量的54%左右,高於第二季度的44%。,比亞迪不僅在中國市場上與特斯拉展開了角力,也正积極在海外擴展業務。上周,德國汽車租賃公司Sixt SE提到,比亞迪將在近期為其車隊提供1000輛電動汽車。到2028年年底之前,該公司將從比亞迪購買10萬輛電動汽車。,比亞迪進軍歐洲的第一步是與英國、瑞典和西班牙的夥伴合作,為國際公共交通領域提供電動公交車。過去12個月,比亞迪向挪威出口了100輛電動SUV。,今年夏天,比亞迪與歐洲多個地區的銷售商建立了合作夥伴關係,以分銷其汽車。今年9月,比亞迪開始向澳大利亞客戶推廣其電動汽車。據悉,該公司當月從中國出口了約7000輛電動汽車或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比亞迪在過去兩周推出了3款時尚乘用型電動汽車的歐洲預售版本,除了向北歐諸國的客戶銷售,這些車也將面向盧森堡和德國客戶,后兩個國家被視為大眾等傳統製造商的後院。 ,此外,由於比亞迪尋求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搶佔更多份額,該公司正轉向向海外供應更多電動汽車。上個月,該公司獲得了泰國工業地產開發商WHA集團的青睞,在泰國東海岸建設海外乘用型電動汽車製造工廠。WHA當時表示,該工廠預計在2024年發運15萬輛乘用型電動汽車。,在此期間,比亞迪始終在中國本土市場佔據主導地位,其克服了供應鏈中斷、芯片和電池供應短缺的局面。這些問題一直困擾着其他汽車製造商,包括特斯拉。比亞迪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總銷量在過去12個月里同比增長了三倍以上。,10月11日消息,今年9月份,比亞迪與特斯拉在中國的電動汽車交付量都打破了月度紀錄。隨着電動汽車領域的競爭加劇,比亞迪正與特斯拉在全球展開角逐。,
Meta將於美國東部時間10月11日10點(北京時間10月12日凌晨1點)舉辦VR年度大會Connect,這次的重磅產品可能是MR頭顯。,MR被Meta視作構建元宇宙的關鍵一步,這家佔據消費級VR頭顯九成市場的公司正不遺餘力開發混合現實(MR)軟硬件。回顧去年的Connect大會,Presence平台首次問世,旨在幫助開發者創造更好的混合現實體驗。,而Meta的第一款MR設備有望在今天的Connect大會上面世。該頭顯或被命名為Project Cambria,在去年的Connect活動中,該產品首次被提及,Meta承諾它將在2022年推出Project Cambria。該產品被稱為“為人臉打造的筆記本電腦”,是Meta的第一款具備頭手6DoF定位的頭戴式設備,也將成為Meta性能最強的頭戴裝置。,,Meta發布的Project Cambria外形圖片,Meta的CEO扎克伯格此前表示,該產品主要應用於辦公場景,使用者可在上面處理郵件,開展虛擬會議等工作。,從性能上看,據Meta釋出的消息,Project Cambria搭載了用於彩色透視的深度傳感器與專用攝像頭,能夠显示高清彩色畫面,同時利用算法實現深度透視感,使得生成的虛擬內容與真實環境“無縫契合”。,根據科技圈自媒體爆料,由於配置更大的電池,Project Cambria預計將比Quest 2更重,故Project Cambria將採用Pancake摺疊光學方案以大幅減輕設備重量,該產品還支持面部追蹤、眼動追蹤、手部追蹤,以及支持更多互動社交內容。,性能更優、應用場景偏向B端,意味着Project Cambria的定價更高。在2022年東京遊戲展期間,Meta Reality Labs日本營銷主管上田俊輔就表示,“Project Cambria並非是Quest 2的繼任者,而是作為更高價格區間的高端設備。這款產品更側重於商業用途,旨在最終取代筆記本電腦和工作環境。Meta的Oculus Quest 2將繼續作為大眾使用的主要設備。”,市場普遍預計Project Cambria的售價在800美元上下,而Oculus Quest 2的售價在399.99美元(之前為299.99美元)-499.99美元。,除了Project Cambria,升級版Oculus Quest也可能出現在本屆Connect大會上。消息稱Meta還將在2024年推出三款頭戴裝置,包括Cambria的續作Funston、最新一代Quest以及Meta首個AR眼鏡。,在Connect開始后的一個半小時內,Meta開發者將介紹可幫助構建VR/MR/AR的應用程序、遊戲的工具,還將介紹其VR生態系統。,,Meta將於美國東部時間10月11日10點(北京時間10月12日凌晨1點)舉辦VR年度大會Connect,這次的重磅產品可能是MR頭顯。,
北京時間10月11日早間消息,據報道,儘管Meta Platforms的許多員工還沒有虛擬現實(VR)頭顯,但該公司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依然敦促內部團隊組織和參加虛擬現實會議。 ,知情人士表示,扎克伯格要求員工今年在Meta的Horizon Workrooms應用中召開會議。藉助這款應用,人們可以通過虛擬化身的方式在各種虛擬辦公空間中召開會議。,Meta的前身是Facebook,去年正式更名。該公司在2021年推出了Horizon Workrooms。必須擁有Meta Quest 2虛擬現實頭顯才能使用Horizon Workrooms。,知情人士稱,許多Meta員工直到今年還沒有購買虛擬現實頭顯,或者還沒有時間對頭顯進行配置。如果公司執意要求他們參加虛擬現實會議,他們就必須趕緊購買並註冊Meta Quest 2頭顯。,Meta今年8月將Quest 2頭顯的價格從299美元上調到399美元。Quest 2在2020年發布時最初名為Oculus Quest 2,但Meta在次年將其更名為Meta Quest 2。,該公司發言人安迪・斯通(Andy Stone)表示,“對創新技術持懷疑態度”是很容易的事情,但要把它創造出來卻困難得多。,斯通說:“我們現在就負責創造,因為我們相信元宇宙是計算的未來。”,這些消息源自對數十名現任和前任Meta員工的匿名採訪以及內部溝通文件。其中有兩名員工透露,部分Meta員工認為元宇宙項目不過是在“取悅小扎”。,媒體此前獲得的內部備忘錄显示,Meta員工使用Horizon Worlds應用的數量不夠多。,“我們對自己開發的產品為什麼不夠熱愛?為什麼沒有不停地使用它?”Meta元宇宙副總裁維紹爾・沙阿(Vishal Shah)在備忘錄中寫道,“真相很簡單,如果你自己都不喜歡它,怎麼能奢望用戶喜歡它?”,知情人士稱,許多Meta員工直到今年還沒有購買虛擬現實頭顯,或者還沒有時間對頭顯進行配置。如果公司執意要求他們參加虛擬現實會議,他們就必須趕緊購買並註冊Meta Quest 2頭顯。,北京時間10月11日早間消息,據報道,儘管Meta Platforms的許多員工還沒有虛擬現實(VR)頭顯,但該公司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依然敦促內部團隊組織和參加虛擬現實會議。 ,
天貓雙11物流計劃曝光,10月10日消息,從菜鳥了解到,2022年天貓雙11物流保障工作已經啟動備戰。從對外透露信息來看,今年天貓雙11將成為有史以來“送貨上門”力度最大的一次。據菜鳥雙11項目總指揮李武昌介紹,今年雙11物流的特點是品質感大幅提升,從過去的送得多、送得快,到了送上門的階段。同時綠色減碳也是雙11物流一大亮點,預計全國近10萬家菜鳥驛站將持續開展回箱換雞蛋等社區綠色活動。,:-0 雙11開啟。,iPhone15系列仍將採用高通基帶,此前爆料稱,蘋果將為未來的iPhone開發自主研發的5G基帶芯片,但據預測,高通仍將是所有iPhone15和iPhone16系列機型的調製解調器供應商,這表明蘋果的基帶芯片至少要到2025年才會亮相。,海通國際證券分析師Jeff Pu在周五的研究報告中說,他預計2024年發布的iPhone機型(暫稱iPhone16系列)將使用高通尚未公布的驍龍X75調製解調器。與驍龍X70一樣,X75預計將基於台積電的4nm工藝製造,有助於提高能效。,:-0 看2025年吧。,盒馬旗下鄰里業務再關兩城,10月9日晚,從盒馬內部人士處獨家獲悉,盒馬旗下社區團購業務“鄰里”昨日再關杭州、南京兩城, 此後將僅剩上海大本營保留運營。,盒馬隨即發布關停公告證實了這一消息。據悉,若杭州、南京兩地有顧客此前已經下單,截至10月10日20點前仍可以正常到店提貨。,:-0 很舍不得盒馬鄰里。,騰訊收購黑鯊科技擱淺,10月10日消息,黑鯊科技近日開始新一輪裁員,其中重災區為VR業務,裁員比例達到60%。知情人士表示,騰訊對黑鯊的收購計劃擱淺,或是導致黑鯊裁員的一大原因。,有知情人士透露,騰訊對黑鯊科技的收購計劃“不順利”,已經暫時中止,此前曾考慮以投資形式與黑鯊科技合作。對此,黑鯊CEO羅語舟回應稱,無可奉告。,:-0 關注後續。,iPhone14車禍檢測功能鬧烏龍,10月10日消息,蘋果在9月份最新發布的iPhone14系列上推出了車禍檢測功能,旨在當機主發生車禍時自動報警並撥打急救電話。不過,該功能最近似乎鬧起了烏龍,當有些人乘坐過山車時會不斷撥打911急救電話。,:-0 被一個虛構的功能騙了!,iPhone15系列仍將採用高通基帶,天貓雙11物流計劃曝光,
開網約車、送外賣、接單寫稿……一些上班族利用業餘時間和自身技能開啟“副業模式”。不過,隨着“南京一名員工在兩家單位做8小時倒班制工作,被原單位開除”的案例引發熱議,下班后兼職的勞動風險也備受關注。,專業人士提醒,勞動者從事副業時,首先需要注意本職單位的規章制度或合同是否對兼職有相應限制,在兼職時,要注意對報酬約定、工作內容、工作時間等進行存證,以規避勞動風險。,下班后變身“斜杠青年”,此前某就業平台的調研數據显示,過去10年,擁有副業的職場人士數量增長了3成以上。特別是疫情之下,一些勞動者從事兼職或副業成為他們緩解經濟壓力的手段。,記者在某社交平台的副業話題小組中看到,電商銷售、自媒體運營、文字內容創作、設計、翻譯等線上工作,以及外賣配送、網約車或代駕等線下工作,成為不少上班族的副業選擇。,“一部手機一輛車就可以完成兼職,很方便。”北京一家4S店的汽車銷售宋辰在業餘時間當起了網約車司機,半年來,他每月都能有千元左右收入進賬,“相當於賺了油錢”。,在北京從事影視工作的張曉輝利用業餘時間在通州區宋庄1988體育小鎮文創園的“後備廂集市”搞起了副業,把自己的汽車後備廂當作攤位販賣商品。“既能小賺一點,也能當個‘斜杠青年’跟一把潮流。”張曉輝說。,採訪中,不少勞動者均表示,之所以選擇兼職,看重的是主業+副業的“混合收入模式”提升安全感。,想賺“外快”卻上當被騙,記者在網絡平台以“副業”為關鍵詞進行搜索,“0基礎兼職輕鬆月入過萬”“靠副業攢了10萬元”等標題就會彈出。受訪者表示,搞副業、做兼職本是為了增加一份收入,但是在追逐副業過程中,卻常常上當被騙。,在天津一家公司做文員的李嬌就是受到兼職廣告的“誘惑”,報名參加了繪畫課程。,“報名後會被拉進一個群,發一些線上學習資料,群里也會分享一些接單工作,後來發現,訂單都對繪畫技能要求很高,自己的繪畫水平根本滿足不了要求。”李嬌告訴記者,看到兼職廣告上寫的是“0基礎就能接單”才報名的,結果沒賺到兼職的錢,還搭進去了報班培訓的錢。,最近,從事新媒體運營的崔舒雅也為自己的副業煩“薪”。此前,她一直在網上接單寫文案賺外快,積累了不少投稿渠道。不過,她時不時就會遇上稿費不能全額或及時支付的情況。“有時,通過中介接的單子,中介還要扣除一部分費用,拿到手就所剩無幾了。”,警惕副業勞動風險,河北厚諾律師事務所律師雷家茂表示,由於兼職的勞動次數和就業單位並不固定,勞動者在從事副業時要警惕勞動風險,此外,也要注意平衡主業和副業間的關係。,根據公務員法規定,國家公務員不得通過兼職獲得經濟利益。如果國家公務員因工作需要在機關外兼職,應取得有關機構批准,且不得領取兼職報酬。,那麼,除此之外的職業,是否有從事副業的自由呢?,雷家茂解釋說,“勞動關係具有平等性、財產性及人身依附性。若用人單位在合法有效的規章制度中明確規定或在勞動合同中明確約定勞動者不得兼職的,則勞動者不具有兼職自由的權利。勞動者違規違約兼職存在被處罰、勸退及辭退等的風險,若因兼職行為嚴重影響工作,造成用人單位經濟損失的,則有可能被用人單位要求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雷家茂建議,勞動者從事副業時,首先要考察規章制度或合同是否有相應的限制,其次考察是否與本職工作在時間、內容或性質上存在衝突、競爭,若有限制或存在衝突與競爭,則不建議兼職。,他提醒勞動者,在兼職時,要注意對報酬約定及工作內容、成果、時間等進行存證,一是防止對方以各種理由拒不支付報酬,二是防止用人單位以兼職影響工作、造成損失等為由進行相應處罰。,此前某就業平台的調研數據显示,過去10年,擁有副業的職場人士數量增長了3成以上。特別是疫情之下,一些勞動者從事兼職或副業成為他們緩解經濟壓力的手段。,開網約車、送外賣、接單寫稿……一些上班族利用業餘時間和自身技能開啟“副業模式”。不過,隨着“南京一名員工在兩家單位做8小時倒班制工作,被原單位開除”的案例引發熱議,下班后兼職的勞動風險也備受關注。,
北京時間9月29日上午消息,據報道,Meta Platforms將斥資至少700億美元押注元宇宙,這是否會成為科技行業有史以來最燒錢的資金坑?,的確有這種可能。儘管Meta CEO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一再宣稱元宇宙將掀開互聯網的“新篇章”,但回顧歷史卻不難發現,以如此龐大的投資來押注一個全新的科技平台罕有先例。按照扎克伯格自己的說法,這筆賭注要到“本10年結束時”才能看到回報――換言之,這家Facebook母公司至少要還要再等8年才有可能從中獲得收益。由此便引出了一個問題:Meta的回報是否足以證明這筆投資的合理性?,要作出判斷,最好的方法就是將Meta的賭注與其他科技公司對新平台的投資做個對比。令人驚訝的是,儘管蘋果和谷歌之前也曾開發過iPhone和安卓這種突破性新技術,但他們的投資卻遠低於Meta。但對蘋果和谷歌而言,這些投資都實現了巨大的成功。這兩家公司仍在投資開發新技術,但多數投資都是在產品正式發布之後,回報更加明確后才追加的。,與Meta的元宇宙賭注最為接近的當屬無人駕駛汽車和網約車了。前者吸引了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通用汽車等巨頭入局,後者則由Uber和Lyft等公司開創。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項目的投資金額依然小於Meta的元宇宙投資,而且是由多家公司共同完成的。它們的回報仍然不夠明確。,當然,這種對比並不精確。沒有一家參与其中的企業披露過總的投資數據,但Meta披露的信息可能是其中最多的。公平起見,應該單純對比產品正式商用前的投資,才能更好地判斷Meta的元宇宙項目是否划算。儘管Meta目前已經開始出售虛擬現實(VR)頭顯,但元宇宙概念仍處於發展初期。扎克伯格認為,這項技術將會營造一個“数字世界”,讓人們無論身在何處都能感受到他人的的存在感,潛在應用場景涉及社交、工作以及各種数字產品的銷售。,由於重點是產品發布前的投資金額,所以網約車不能計算在內,儘管無論以何種標準來看,該行業都很燒錢――Uber等參与者直到現在才開始慢慢扭虧為盈。,Meta的投資也引發了一個重要問題:一家老牌企業能否通過巨額投資創造新的市場?在以前,這種新市場通常是由躊躇滿志的創業公司開創的。華盛頓大學美國史教授瑪格麗特・奧瑪拉(Margaret O’Mara)說:“Meta的做法很新穎,因為他們從事的是大企業以往很難做到的事情。”,奧瑪拉表示,大企業通常很難開創新市場,因為他們龐大的資源不僅不能提供幫助,反而會成為絆腳石。“正因為擁有豐富的資源,所以才不夠靈活。”她說,“企業會變得過於循規蹈矩。”,不過,奧瑪拉也指出,“從影響經濟的長遠角度來看,投入大量資金探索未來,建立令人振奮的新市場,還是要好於股票回購。”,以下就是過去15年,科技行業對最引人關注的新技術進行的投資。但請注意,這些數據並沒有根據通脹進行調整。,Meta投資元宇宙,潛在投資總額:700億美元,結果:未知,這一數據是基於扎克伯格披露的投資和回報時間框架計算而來,還參考了Meta的Reality Labs部門最近的投資金額――該部門專門為元宇宙開發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設備。Meta披露,Reality Labs在2019至2021年的運營虧損為210億美元,年虧損達到100億美元。2022年上半年,Reality Labs虧損57.6億美元。這表明該部門今年還會虧得更多。不過,Meta最近幾個月已經着手限制各部門的支出。,扎克伯格在今年的Meta年度股東大會上說:“我們今後3至5年會投資和虧損大量資金。”假設Meta在未來5年至少每年投資100億美元,到2026年的軟硬件等項目投資就將達到700億美元。但這還只是保守数字。實際上,他們到2030年代初期的投資很容易接近1000億美元。,還可以通過研發支出來衡量Meta的投資金額,這項支出第二季度已經佔到該公司總營收的30%,遠高於多數科技巨頭。,蘋果iPhone,投資總額:最多34億美元,回報:1.6萬億美元iPhone銷售額,而且仍在增加,根據已故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在2010年接受的採訪,蘋果最早從2000年代初就開始研發iPhone。蘋果工程師最初為一款平板電腦設計了一個觸摸屏,但根據喬布斯的回憶,他認為把這款屏幕應用到手機上很有前景,所以調整了項目方向。,在iPhone誕生前幾年,蘋果2002至2007年的研發支出總計為34億美元。其中幾年最多佔到蘋果總營收的8%,但隨着蘋果的營收增加,這一百分比開始降低。儘管該数字也包含了iPhone之外的其他項目,但卻可以讓我們大致了解iPhone的投資規模――據報道,第一代iPhone的投資可能超過1.5億美元。,此處沒有計算蘋果在第一代iPhone發布后,為後續版本投入的資金。倘若將此計算在內,肯定會遠大於34億美元。但此後的iPhone銷售足以反哺後續的研發。事實上,蘋果的研發支出占營收的百分比已經在2010年降至2.7%。2016年達到3%,但現在又達到了那時的兩倍。,谷歌安卓,估算投資總額:最多幾億美元,回報:至少貢獻數百億美元營收,谷歌投入到安卓開發中的資金也相對較少。他們很可能是為了緊追蘋果而決定開發這款移動操作系統的。至少在喬布斯看來的確如此――根據《喬布斯傳》的記載,他聲稱安卓是“偷來的產品”。,蘋果為了啟動這個項目而收購了創業公司安卓,但花費卻不高。監管文件显示,2005年,也就是谷歌收購安卓的那一年,該公司共進行了15筆收購,現金和股票支出總額為1.3億美元,但由於金額都不大,所以沒有單獨列出。,谷歌2005至2008年安卓發布當年的研發總支出為67億美元,占當年營收的比例為10%至13%。但安卓可能只佔其中的一小部分。一位前管理者透露,在首款安卓手機發布時,谷歌內部的安卓團隊規模不到100人。,與蘋果一樣,谷歌也在持續投資安卓,每年都會為該系統增加一些新功能,但安卓系統也已經為該公司貢獻了不菲的廣告收入。,2016年,甲骨文估計安卓的營收達到310億美元,為谷歌貢獻220億美元利潤,主要渠道是在安卓設備上投放廣告以及谷歌應用商店的数字交易傭金。甲骨文之所以公布這一數據,是因為該公司當時起訴安卓使用Java軟件存在侵權行為,但他們計算安卓財務數據的方法還不得而知,其中可能包括了谷歌通過安卓設備獲得的谷歌搜索引擎和YouTube廣告服務收入。,據估計,谷歌為了成為蘋果Safari瀏覽器的默認搜索引擎,每年至少要付出100億美元。毫無疑問,如果不是手中握有安卓這張底牌,谷歌支付給蘋果和其他移動操作系統開發商的費用還會更高。,無人駕駛汽車,估算投資總額:超過270億美元,回報:微不足道的營收,目前來看,無人駕駛的燒錢程度似乎與元宇宙最為接近。但即便是由多達30家公司分攤這些投資,其總額依然遠低於Meta一家公司對元宇宙的投資。,2020年初就有報道显示,30家企業過去幾年至少向無人駕駛汽車項目投入了160億美元。自此之後,這一数字已經增長到270億美元。作為其中的6家關鍵企業,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通用汽車旗下的Cruise、亞馬遜旗下的Zoox、Argo AI、Motional和蘋果目前每年合計投資至少40億美元。(特斯拉沒有被計算在內,因為該公司要求駕駛員在使用Autopilot半自動駕駛軟件時依然要負責操控汽車。),Alphabet對Waymo的投資最大。2020年初有報道稱,Waymo截至2019年底獲得的總投資至少為35億美元。現在估計至少達到了55億美元,但在經歷了13年的發展后,該公司卻很少有營收入賬。與此同時,由通用汽車控股的Cruise自2013年創立以來也至少花費了55億美元,目前正在舊金山通過無人駕駛服務創造微不足道的營收。,與Meta的元宇宙賭注最為接近的當屬無人駕駛汽車和網約車了。前者吸引了谷歌母公司Alphabet和通用汽車等巨頭入局,後者則由Uber和Lyft等公司開創。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項目的投資金額依然小於Meta的元宇宙投資,而且是由多家公司共同完成的。它們的回報仍然不夠明確。,北京時間9月29日上午消息,據報道,Meta Platforms將斥資至少700億美元押注元宇宙,這是否會成為科技行業有史以來最燒錢的資金坑?,
福布斯9月27日發布美國2022年度福布斯400強榜單,馬斯克以2510億美元的財富取代連續四年“霸榜”的貝索斯,首次位列榜首。比爾・蓋茨、拉里・埃里森、沃倫・巴菲、拉里・佩奇、謝爾蓋・布林、史蒂夫・鮑爾默、邁克爾・布隆伯格、吉姆・沃爾頓分列3至10位。,,美國富豪榜前20位:,1. 埃隆・馬斯克:2510億美元(2021年為1905億美元) 財富來源:特斯拉、SpaceX,2. 傑夫・貝索斯:1510億美元(2021年為2010億美元) 財富來源:亞馬遜,3. 比爾・蓋茨:1060億美元(2021年為1340億美元) 財富來源:微軟,4. 拉里・埃里森:1010億美元(2021年為1173億美元) 財富來源:甲骨文,5. 沃倫・巴菲特:970億美元(2021年為1020億美元) 財富來源:伯克希爾哈撒韋,6. 拉里・佩奇:930億美元(2021年為1230億美元) 財富來源:谷歌,7. 謝爾蓋・布林:890億美元(2021年為1185億美元) 財富來源:谷歌,8. 史蒂夫・鮑爾默:830億美元(2021年為965億美元) 財富來源:微軟,9. 邁克爾・布隆伯格:768億美元(2021年為700億美元) 財富來源:彭博公司,10. 吉姆・沃爾頓:579億美元(2021年為688億美元) 財富來源:沃爾瑪,11. 馬克・扎克伯格:577億美元(2021年為1,345億美元) 財富來源:Facebook,12. 羅伯・沃爾頓:567億美元(2021年為676億美元) 財富來源:沃爾瑪,13. 查爾斯・科赫:560億美元(2021年為510億美元) 財富來源:科氏工業,13. 茱莉亞・科赫及家族:560億美元(2021年為510億美元) 財富來源:科氏工業,15. 艾麗斯・沃爾頓:557億美元(2021年為679億美元) 財富來源:沃爾瑪,16. 邁克爾・戴爾:500億美元(2021年為501億美元) 財富來源:戴爾公司,17. 菲爾・耐特及家族:415億美元(2021年為599億美元) 財富來源:耐克,18. 麥肯齊斯科特:377億美元(2021年為585億美元) 財富來源:亞馬遜,19. 傑奎琳・馬爾斯:370億美元(2021年為318億美元) 財富來源:瑪氏公司,19. 約翰・馬爾斯:370億美元(2021年為318億美元) 財富來源:瑪氏公司,1. 埃隆・馬斯克:2510億美元(2021年為1905億美元) 財富來源:特斯拉、SpaceX,福布斯9月27日發布美國2022年度福布斯400強榜單,馬斯克以2510億美元的財富取代連續四年“霸榜”的貝索斯,首次位列榜首。比爾・蓋茨、拉里・埃里森、沃倫・巴菲、拉里・佩奇、謝爾蓋・布林、史蒂夫・鮑爾默、邁克爾・布隆伯格、吉姆・沃爾頓分列3至10位。,
9月27日消息,蘋果公司CEO庫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AR(增強現實)技術對人們的生活具有深遠的影響,將來沒有AR簡直沒法生活。,如今iPhone和iPad都可以使用相應的AR功能,業內也多次傳聞蘋果將很快發布AR/VR頭顯。,至於AR眼鏡,有專業人士認為蘋果可能會在2023年發布,而蘋果分析師郭明�則認為更有可能在2025年發布。,據了解, 蘋果將要發布的AR/MR頭戴設備將改進的M2處理器,內部擁有超高分辨率的8K显示屏和先進的眼球追蹤技術,並且會配備有高達15個攝像頭,以精準的對眼球進行識別和追蹤等。,庫克這些年一直對AR技術十分看好,他認為AR不但能加強與人之間的聯繫,而且還能擁有比VR更大的應用潛力。,由於蘋果對自家產品擁有着極高的標準,其在AR上的發展並不順利, 庫克之前表示這類設備有望在10年內取代iPhone手機。,據了解, 蘋果將要發布的AR/MR頭戴設備將改進的M2處理器,內部擁有超高分辨率的8K显示屏和先進的眼球追蹤技術,並且會配備有高達15個攝像頭,以精準的對眼球進行識別和追蹤等。,9月27日消息,蘋果公司CEO庫克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AR(增強現實)技術對人們的生活具有深遠的影響,將來沒有AR簡直沒法生活。,
,商務部:支持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加快活躍二手車市場,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珏婷表示,商務部將加力穩住大宗消費。近日,商務部會同有關部門出台了關於搞活汽車流通擴大汽車消費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加快活躍二手車市場、促進汽車更新消費、推動汽車平行進口持續健康發展、優化汽車使用環境、豐富汽車金融服務等政策措施。下一步,我們將與相關部門一道,做好政策宣介和落實,確保有關措施儘快落地見效。同時,积極會同相關部門深入開展新能源汽車、綠色建材下鄉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開展綠色智能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0 最近幾年汽車行業發展很快。,10月1日起生產經營电子煙應有煙草專賣許可證 ,9月29日消息,國家煙草專賣局發布關於加強电子煙監管有關事項的通知,從2022年10月1日起,從事电子煙生產經營的市場主體應取得煙草專賣許可證,才可開展生產經營活動,且不得在普通中小學、幼兒園等各類學校周邊設置电子煙銷售網點。,依法取得煙草專賣許可證的电子煙生產企業、霧化物生產企業、电子煙用煙鹼生產企業、电子煙批發企業、电子煙零售主體等應當通過电子煙交易管理平台進行交易。,:-0 支持,這樣才能規範电子煙的生產經營。,Meta宣布進行首次大規模重組團隊與裁員,9月30日訊,Meta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宣布,公司將進行史上第一次重組團隊和裁員,這是自2004年Facebook成立以來的首次大規模預算削減。,扎克伯格表示,公司將凍結招聘並重組一些團隊,以削減開支並重新調整工作重點。2023年Meta的規模可能會比今年小。,:-0 快速增長時代落下帷幕。,谷歌宣布將停止雲遊戲Stadia的服務,9月29日,谷歌宣布將停止雲遊戲Stadia的服務,稱“它並沒有像我們預期的那樣吸引用戶”。在2023年1月18日之前,玩家可繼續訪問遊戲庫並進行遊戲。,谷歌表示,通過谷歌商店購買硬件的用戶以及購買遊戲或附加內容的Stadia玩家將獲得退款,預計到2023年1月中旬,公司將完成大部分退款。,:-0 標誌雲遊戲嘗試失敗,特斯拉:國產Model 3/Y將大幅降價“消息不實”,9月30日消息,針對大幅降價的傳言,特斯拉方面表示,該信息並不屬實。今日稍早有消息傳出,特斯拉在華主銷車型Model Y的降價幅度最高有望達到4萬元,最終Model Y後輪驅動型的起售價可能會降至27~29萬元。,:-0 等等最終消息吧。,:-0 最近幾年汽車行業發展很快。,,
當地時間9月29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显示,中國排名從2021年的全球第12位升至第11位,連續十年穩步提升,在36个中高收入經濟體中位列第一。瑞士、美國、瑞典、英國和荷蘭位列前五,新興經濟體保持強勁表現。,報告從創新投入和創新產出兩個方面,設置了政策環境、人力資本與研究、基礎設施、市場成熟度、商業成熟度、知識與技術產出、創意產出等7個大類81項細分指標,對全球132個經濟體的創新生態系統表現進行綜合評價排名。,報告指出,中國的創新與發展呈現出良好的正向關係,創新投入轉化為更多更高質量的創新產出。報告显示,中國在9項細分指標上排名全球第一。創新投入方面,國內市場規模,提供正規培訓的公司佔比,閱讀、數學和科學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量表等3個細分指標排名第一,國內產業多元化、產業集群發展情況等2個細分指標排名第二,全球研發公司前三位平均支出、高校排名前三位平均分、資本形成總額GDP佔比、企業供資研發支出總額佔比等4個細分指標排名第三。創新產出方面,本國人專利申請量、本國人實用新型申請量、本國人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量、本國人商標申請量、勞動力產值增長、創意產品出口在貿易總額中的佔比等6個細分指標排名第一。,報告显示,2021年,中國品牌總價值達1.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7%,全球排名第18,其中,中國工商銀行在全球銀行業排名第一,華為在全球科技行業排名第二;風險投資規模達940億美元,同比增長84%,全球排名第16。2020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值達7577億美元,同比增長6%,全球排名第四;高科技製造業占製造業的比重達48.1%,較2018年增長1個百分點,全球排名第14;知識產權收入達89億美元,同比增長34%。,報告表明,東京―橫濱地區依然是全球最大的科技集群,深圳―香港―廣州地區、北京、首爾、聖何塞―舊金山地區分列第二至第五位。世界5大科技集群中中國獨佔兩席。,據介紹,自2007年首次推出以來,全球創新指數已打造出衡量創新的議程,並成為經濟決策的基石。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在其2019年關於科學、技術和創新促進發展的決議中承認該指數是衡量與可持續發展目標有關的創新的權威基準。,報告显示,2021年,中國品牌總價值達1.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7%,全球排名第18,其中,中國工商銀行在全球銀行業排名第一,華為在全球科技行業排名第二;風險投資規模達940億美元,同比增長84%,全球排名第16。2020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值達7577億美元,同比增長6%,全球排名第四;高科技製造業占製造業的比重達48.1%,較2018年增長1個百分點,全球排名第14;知識產權收入達89億美元,同比增長34%。,當地時間9月29日,總部位於瑞士日內瓦的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2022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显示,中國排名從2021年的全球第12位升至第11位,連續十年穩步提升,在36个中高收入經濟體中位列第一。瑞士、美國、瑞典、英國和荷蘭位列前五,新興經濟體保持強勁表現。,
更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