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消息,當地時間周三,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星際飛船原型的第五次高空試飛取得成功,SN15毫髮無損地着陸。這是星際飛船測試計劃中的一個關鍵里程碑,推進了該航天器未來在月球和火星上飛行、着陸的準備工作。,周三的直播显示,SpaceX在第五次高空飛行嘗試中成功着陸了星際飛船原型。SN15從南得克薩斯州美墨邊境附近的SpaceX發射場升空,升空到約10公里高度,然後進行“腹部翻轉”以返回地球,並重新啟動發動機,最後輕輕降落在地面上。雖然火箭底部出現小火,但解說員稱這種情況很常見。,,SpaceX首席集成工程師約翰・英斯魯克(John Inspucker)在直播中表示:“星際飛船原型已經着陸。”這標志著SpaceX第二次成功着陸星際飛船原型,上一次SN11雖然成功着陸,但幾分鐘就爆炸了。,儘管遭遇了諸多挫折,但SpaceX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曾表示,他對SN15試飛取得成功以及星際飛船原型在今年年底前進入軌道並最終實現載人持樂觀態度。但是,他補充說:“很明顯,我們需要的不是製造‘隕石坑’。”,SN15高空試飛和着陸成功不僅是SpaceX的勝利,也是NASA的勝利。NASA對星際飛船項目進行了大量投資,最近還授予SpaceX價值29億美元的合同,以便將宇航員送上月球表面。,這次成功測試也對競爭對手發出了回擊,因為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創立的太空企業藍色起源公司和國防承包商Dyentics都對SpaceX獲得NASA合同提出質疑。兩家公司都向美國政府問責辦公室提出了抗議,稱NASA授予合同的過程存在缺陷,該機構應該有兩個供應商,以防其中一個出現問題。他們還在遊說國會議員和NASA領導層為支持其他可以運送宇航員往返月球表面的航天器項目增加資金。,雖然存在這些挑戰,但SpaceX正在以狂熱的速度推進其星際飛船計劃。4月底,SpaceX將第三批宇航員送往國際空間站,並於周日用其載人龍飛船從國際空間站接回了四名宇航員。,馬斯克本人也正專註於開發星際飛船,這是一個完全可重複使用的航天系統,他計劃用其把人類帶到月球和火星上。SpaceX始終在得克薩斯州博卡奇卡的設施中測試星際飛船原型,它將作為“巨型火箭”的第二級,由SpaceX的超重型火箭助推器送入軌道。助推器和星際飛船加起來將超過170米高,比將阿波羅飛船送上月球的Saturn V火箭還大。,雖然馬斯克的最終目標是利用星際飛船將人類送上火星,但他最近表示:“能被NASA選中,幫助將人類送上月球是一種莫大的榮譽。人類距離上次登上月球已經將近半個世紀了,時間太長了。我們需要回到那裡,並建立永久型月球基地。”,馬斯克稱,到目前為止,SpaceX始終在為星際飛船項目的內部開發提供大量資金,這是一項非常昂貴的工作。但能夠讓星際飛船和助推器飛回原處,以便可以重複使用,將“使太空探索發生革命性變化”,這可能把進入軌道和更遠地方的成本“降低100倍或更多”。
【投融快訊 4月30日-5月5日】蒂螺醫療是一家隱形眼鏡代理銷售商,集隱形眼鏡的產品展示、諮詢銷售於一體,主要為用戶提供“瑞爾康”品牌隱形眼鏡產品。近日完成4.2億人民幣的B輪增資。,荃信生物是一家抗體藥物研發商,主要針對針對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療領域,採用細胞株構建、工藝開發、質量分析等技術,研發生產抗體性藥物;已建成500L中試生產線,產品線中擁有4個在研項目。近日宣布完成3億元B++輪融資。,弈柯萊生物是一家擁有領先的酶工程技術和基因工程技術的高科技企業。從事生物催化和合成生物學方法的研究和開發,並致力於將其應用於規模化生產。近日獲得近3億元C輪融資。,
罕見一幕出現了!周日,加密貨幣們集體閃崩,比特幣一度跌破52000美元,集體出現崩盤式行情!簡直不要太刺激,背後發生了什麼?北京時間18日中午,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出現崩盤式行情。24小時漲跌幅計算,比特幣暴跌17%,以太坊暴跌20%,幣安幣暴跌17%,瑞波幣暴跌26%,萊特幣暴跌28%,波場暴跌25%,柚子幣暴跌29%。,,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出現崩盤式行情, ,這樣的下跌速度,網友們估計連下單都來不及,就直接爆倉了!,比特幣的快速下跌,投資者損失慘重,據比特幣家園最新數據显示,一小時內爆倉達到44億美元。,,而截至發稿,已經有近50萬人爆倉,24小時內爆倉的金額近400億人民幣。,,背後發生了什麼?,如此罕見的“大屠殺”,背後肯定發生了什麼大事。,據報道,消息面上,Coinbase CEO出售公司股票套現2.9億美元,內部人士累計套現超46億美元。據Cointelegraph,根據資本市場實驗室數據以及Coinbase投資者關係網站的文件显示,Coinbas CEO Brian Armstrong以三筆價格不同的交易出售了749999股,總計約2.92億美元。CFO Alesia Haas以388.73美元的價格出售了全部的255500股,總計約9932萬美元。,Coinbase建立於2012年,是美國美國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前幾天剛剛在納斯達克上市,目前Coinbase上主要以比特幣、以太幣等44個幣種的交易為主。,另外,有市場消息稱美國財政部將指控數家金融機構使用加密貨幣洗錢。,巴倫周刊發表評論稱,雖然比特幣已經誕生很久了,但還遠沒有普及,面臨的障礙包括技術障礙、價格不穩定、稅收政策以及政府不希望不受監管的数字代幣搶奪他們的貨幣政策或金融監管主導權。非法使用比特幣的現象也比比皆是,包括洗錢和逃稅。一些國家政府採取了打擊行動,比特幣面臨的另一個障礙是,如何在不污染環境的前提下進行挖掘。據美銀證券估計,全球比特幣網絡現在每年向大氣排放6000萬噸的二氧化碳,大致相當於希臘等國家的排放量。一些分析人士稱,大多數比特幣是用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挖掘的,但有關比特幣能源消耗的報告所依據的發電和用電量的假設令人生疑。隨着比特幣價格的上漲和交易量的增加,對環境的破壞也與日俱增。美銀證券估計,每當有10億美元流入比特幣,就相當於道路上增加了120萬車輛(而且不是特斯拉生產的那種)。,也許最令人頭疼的問題是:比特幣是否是一個萬億美元的泡沫?,比特幣的市值已經超過了萬事達卡、家得寶和埃克森美孚的總和。摩根士丹利稱,加密貨幣的整體價值相當於整個高收益債券市場的價值。然而,比特幣的交易更像一隻交易清淡的股票,而不是一隻流動性很強的大盤股,挖掘出來的大部分比特幣都由“Holders”(即那些不管市場環境如何變化都堅定持有比特幣的人)長期持有,而且實際上並不流通,大宗交易可能會抬高價格。實際上,美銀證券的數據显示,95%的比特幣由2.4%的賬戶控制;Chainalysis的數據显示,20%的比特幣可能存放在已經丟失或無法再使用的数字錢包中。
幾個月過去了,全球缺芯的情況非但沒有好轉,反有愈演愈烈的架勢,從手機到汽車,缺芯帶來的恐慌正在逐步蔓延。眼下這種情況已經引起了美國政府的重視,一場將於白宮展開的峰會聚集了眾多美國車企以及涉及半導體供應鏈的企業。這場始於新冠肺炎疫情以及接連幾起黑天鵝事件的供應短缺攪亂了整個半導體市場,全球缺芯的“近渴”或許一時半會兒還解不了。,緊急峰會,鑒於全球芯片短缺的問題仍舊沒有緩解,白宮就要出手了。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稱,美國政府計劃於當地時間12日與芯片和汽車企業舉行會談,商討全球芯片短缺問題。此外,據路透社報道,白宮官員證實美國三大汽車製造商通用、福特和克萊斯勒將出席此次峰會。來自格芯、恩智浦以及台積電等半導體企業的高管也都將出席。,美國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迪斯在一份聲明中提到,這次峰會反映了加強關鍵供應鏈的迫切需要。而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傑沙利文則表示,這種短缺造成了嚴重的國家安全漏洞,並成為拜登政府迫切需要優先處理經濟和國家安全問題的完美例子。,在缺芯的問題上,美國車企可能是目前最焦急的。不久前,通用剛剛表示,位於北美的多家工廠將停產,另外數家工廠將延續停產狀態。根據《華爾街日報》的報道,受停產影響的通用汽車車型包括運動型多功能車(SUV)雪佛蘭Traverse和凱迪拉克XT5、XT6。更早些時候,福特汽車也表示,其位於北美的工廠將進一步減產,影響福特最賺錢車型F-150皮卡。,受影響的不僅是美國車企。德國大眾集團、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和本田汽車公司等車企的產量也受到芯片短缺影響,不久前,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Herbert Diess還表示,由於今年芯片短缺一直困擾着汽車業,導致10萬輛大眾汽車無法生產,並補充說,該集團將無法在2021年彌補這一虧損。彼時,Diess也提到,大眾汽車將通過與半導體供應商直接達成協議,確保未來芯片的供應。,事實上,美國汽車創新聯盟早已敦促美國政府向國內汽車行業提供幫助,並警告稱全球半導體短缺可能導致今年汽車產量減少128萬輛,車企在未來6個月內仍然可能被迫停產。而美國總統拜登也曾在今年2月計劃立法撥款370億美元,用以加強美國的芯片產業發展。但據路透社報道,拜登在近期表示,他希望至少有1000億美元來促進美國的半導體產量。,缺芯蔓延,在這場愈演愈烈的缺芯潮下,汽車只是最新捲入的一個行業,包括手機、遊戲機、PC等在內的產業相繼捲入旋渦。今年2月,日本索尼公司就曾提到,由於半導體供應問題,其新款PS5遊戲機今年的銷售目標可能無法實現。與此同時,三星也提到,可能會因供應短缺而不得不推遲推出其高端智能手機。要知道三星不僅是全球僅次於蘋果的第二大芯片買家,同時也是全球第二大芯片製造商。,“不可思議的是,三星的半導體年銷售額達到560億美元,其中價值360億美元的半導體用於自身產品,竟然可能不得不推遲發布自己的一款產品。”瑞士米拉博證券公司媒體和技術分析師尼爾・坎普林如此說道。坎普林稱,芯片就是一切,一場由供求因素導致的完美風暴正在上演。但從根本上說,現在需求達到了供應跟不上的新水平,每個人都處於危機之中,情況正在變得更加糟糕。,風暴的源頭起於疫情。去年初,全球新冠疫情暴發,工廠停工導致的暫時性供應延遲出現。然而居家辦公又導致個人電腦、遊戲機等產品的需求急劇增加,供應減少需求擴大,芯片產能自然緊張。而當芯片製造商開始轉投消費類电子領域的客戶懷抱時,在疫情初期銷售大幅下滑的汽車製造商,自然成了“最下游”,市場復蘇之際,汽車芯片需求回升,但芯片生產的長周期也意味着,汽車芯片的產能不是說恢復就能恢復的。,今年以來,芯片產業鏈又遭遇多起意外事件。比如今年3月,一場大火讓日本汽車芯片廠商瑞薩电子遭遇停工,也讓本就短缺的全球車用半導體雪上加霜。本月初,日本旭化成公司還透露,關於去年10月因火災而停產的宮崎縣延岡市的半導體工廠,現在正在討論放棄修復現有廠房,原因是受損嚴重。據了解,旭化成遭遇火災的工廠生產用於音響等的大規模集成電路,被音響廠商和汽車廠商等採用。,此外,創道投資諮詢合伙人步日欣也對北京商報記者分析稱,除了產能以外,主要還是供應鏈整個環節的問題。目前產業恐慌,中間商囤貨、炒作,貨品都壓在手裡面。而廠商也在備貨,甚至超出了正常需求,加劇了供應鏈的不穩定。,何時緩解,芯片短缺的事實已經擺在了面前。不久前,私人金融公司Susquehanna Financial Group的研究報告显示,3月半導體交貨周期增加至16周,表明芯片的短缺正在加劇。更重要的是,由於芯片生產周期較長、成熟製程芯片產能不容易增加等因素,美國半導體產業協會的統計專家稱,獲取新的芯片訂單可能就需要6個月左右,而完成訂單或許也將花費相同或更久的時間。,所以眼下迫在眉睫的問題就是如何破解這一局面。目前,拜登已經要求國會通過立法,為芯片的研發提供資金,這一提議得到了兩黨的支持。企業方面也已經有所行動了。,上個月,英特爾剛剛宣布將斥資200億美元在亞利桑那州的奧科蒂洛新建兩家芯片工廠。彼時英特爾便提到,有些公司專註於半導體設計,但需要一家公司來實際生產芯片,英特爾將充當它們的“代工者”或製造夥伴。此外,台積電也計劃在未來三年投資1000億美元來增加產能,並且支持高端製程技術的研發。,通信專家項立剛預測,芯片缺貨到今年下半年才能漸漸緩解。步日欣也認為,目前的狀況應該有望在今年內緩解。不過步日欣進一步分析道,緩解並不是來自產能擴張。因為建廠投產在短時間內很難完成,從採購到爬坡提升的過程都不會很快。最終應該還是要靠產業鏈整個供給恢復,炒作才能得到平息。,增加產能,恢復產業鏈正常運行,這似乎是解決這一輪芯片短缺問題的關鍵所在。但如果從長遠角度看,情況可能也沒有那麼簡單。“雖然半導體的預訂情況近來看上去非常火爆,但我們對長遠形勢正變得越來越謹慎,因為行業發貨量可能超過了真正的需求。”不久前,Susquehanna分析師Chris Rolland在研究報告中如此寫道。據了解,目前平均16周的交貨周期遠遠超出了2018年的峰值水平,而在交貨周期於2018年見頂后,2019年半導體行業銷售下滑。,產能如此擴張,後期是否會造成產能飽和的局面?步日欣覺得是很有可能的,他指出像台積電、中芯國際這種大廠,建廠都是比較謹慎的,也是怕產業鏈的波動會造成影響。,
4月12日,A股上市公司順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低開低走,截至收盤,已下跌9.38%。4月6日至4月12日的5個交易日內,順豐控股累計下跌逾20%。從2月中旬至今不到2個月,順豐累計跌幅約50%,市值蒸發超過2000億元。,,股市的反饋與4月8日晚順豐公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相關。公告显示,順豐控股一季度預計虧損9億元至11億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預計虧損10億元至12億元,而2020年同期歸母凈利潤和扣非凈利潤則分別盈利9.07億元和8.32億元。,順豐控股在公告中稱,虧損主要來自幾方面原因:一是對物流賽道的多元布局導致成本增加;二是疫情後用戶需求增加導致2020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成本承壓;三是公司整合業務線的資源投放,存在資源重疊投放;四是春節期間不打烊,對一二線城市在崗員工補貼創新高,導致經營成本攀升;五是拓展下沉市場,電商件毛利承壓。,順豐的解釋與外界認識是否相符?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快遞行業價格戰加劇,造成快遞單件利潤顯著下降,甚至部分公司出現階段性虧損。廣發證券統計显示,2021年2月單票快遞(每一單快遞)的價格連續12個月同比下滑,1月至2月平均單票價格為10.69元,同比下降19.08%,反映出整個快遞行業價格競爭的激烈程度。,隨着電商巨頭競爭進入阿里、拼多多、京東“三足鼎立”階段,目前國內的快遞企業根據持股及股東關係分為幾大陣營:阿里系(圓通、申通、百世)、京東系(京東物流)、獨立性較高的第三方(順豐、中通、韻達)。由於電商混戰,獨立性第三方快遞相對更容易取得對下游的議價權,獲得相對較好的經營效益。但從長遠來看,若電商總需求趨於穩定,則背靠電商支持的快遞企業可能獲得更為穩定的流量支持,而相對獨立的順豐等快遞公司業績只能“靠自己”。,中信證券研究部首席交通運輸分析師扈世民認為,順豐業績壓力較大與資源投入增加、成本壓力加大、春節補貼增加等幾方面因素有關。雖然今明兩年順豐處於資源投入高峰期,但投入都是為了進一步夯實順豐的“護城河”,未來順豐有望步入業績快速成長期。,上海交通委郵政快遞專委會副主任趙小敏認為,2020年至今,快遞行業面臨兩方面挑戰:一是受疫情影響,“無接觸”配送增加,使快遞價格戰更加激烈,外部環境變化對快遞行業自身的經營提出新挑戰,加上很多電商平台促銷規模加大,使快遞公司價格戰加劇;二是部分已上市四五年的快遞企業尚未進行內部轉型或轉型乏力,網絡結構等運營管理面臨很大問題。順豐從上市開始就推動轉型,初步轉型已告一段落。對很多快遞企業來說,現在是防守或收縮態勢。順豐在國內同行業競爭中佔據相對優勢,利用這一“窗口期”主動出擊是預料之中的。,關於快遞行業的“單一”快遞價格戰模式,趙小敏預計,今年6月份前後可能告一段落,因為單純依靠價格戰可能導致上市公司股債雙殺、市場份額很難提升,快遞網絡波動加劇。快遞業健康發展的根本還要靠提升公司治理、完善裝備、提高利潤率等方式。由此看來,順豐主動轉型升級、下沉渠道的做法也是順勢而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数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表示,順豐在二級市場股價回落主要與近期的業績預告有關,但順豐股價的下跌不大可能持續太久,市場層面依然對順豐有一定信心,因為順豐在快遞業依然具有獨特競爭力。未來,順豐在很多細分領域的努力可能會開花結果。更好的物流服務是順豐的價值所在,但更好的服務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如何在提高服務品質的同時壓低成本,是順豐未來面臨的挑戰。
種種信息表明,2021年註定是中國反垄斷史上不尋常的一年。,立法提速――《反垄斷法》修訂草案已被納入“初次審議的法律案”,這意味着這部13年前出台的法律將在今年啟動第一次修訂。,司法強化――最高法院表態,要做好垄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司法審查,尤其加強涉互聯網平台經濟反垄斷審判,適時制定反垄斷民事訴訟司法解釋。,執法常態化――對平台經濟領域將依法持續加強監管,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推動平台經濟規範健康持續發展,促進形成高效規範、公平競爭的國內統一市場。,此外,構架反垄斷司法與執法的雙軌制監管銜接機制,也將成為一個重要方向。,4月22日,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反垄斷工作會議指出,2020年是反垄斷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一年,2021是反垄斷“大年”,將進一步加強反垄斷監管執法,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完善公平競爭制度體系,提升反垄斷監管能力水平。,那麼,反垄斷“大年”該如何理解?專家指出,在目前執法資源和力量有限的情況下,反垄斷會將重心向大案要案轉移,專註於對競爭、民生有着重大意義或影響案件的調查處理。,01,反垄斷“新常態”,4月22日,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反垄斷工作會議在雲南省昆明市召開,市場監管總局副局長甘霖出席會議並講話。,會議指出,2020年是反垄斷工作具有標誌性意義的一年。會上通報2020年反垄斷成果:全年辦結垄斷案件109件、罰沒金額4.5億元,經營者集中案件立案485件、審結473件,附條件批准4件。,同日,市場監管總局在官網公布了2020年反垄斷報告。報告稱,“反垄斷執法取得突破性進展”。報告專門提及強化平台經濟領域反垄斷監管方面的內容。,比如,依法對阿里巴巴投資收購銀泰商業、騰訊系閱文集團收購新麗傳媒、豐巢網絡收購中郵智遞3起平台企業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件作出行政處罰,釋放互聯網不是反垄斷法外之地的強烈倍號;加強平台企業經營者集中案件反垄斷審查;召開線上經濟秩序行政指導會和規範社區團購秩序行政指導會;發布《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垄斷指南》;查處阿里巴巴集團實施“二選一”垄斷案等。,南開大學法學院教授許光耀分析,近期中國反垄斷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反垄斷執法能力有很大突破,尤其在平台經濟領域显示強監管的態勢。,許光耀指出,新興經濟領域往往體量巨大,其中一些大型企業甚至可能成為巨無霸,因此會成為反垄斷關注的重點。從工業時代到現在的数字時代,都能看出這一趨勢,比如工業時代的標準石油公司,軟件產業的微軟。“歷史都是有規律性的,新的經濟形態容易產生新的問題,給反垄斷分析能力帶來挑戰”。,許光耀認為,在歷史上,歐美都出現過偏差,比如歐盟在2007年的微軟案中,就沒有能夠準確把握軟件產業的特點,判決出現偏差。他進一步解釋,該案中歐盟初審法院認定微軟在Windows系統中搭售其媒體播放器,對播放器市場產生排斥,認定其構成支配地位濫用行為。但實際上這種搭售是免費的,因此並沒有對其他播放器產生排斥,安裝其他媒體播放器也並不存在技術上的困難,“我認為歐盟的這個判決可能是有疑問的。”他表示,平台經濟是更新型的經濟形態,比軟件產業更具複雜性,但從近期對若干案件尤其是“二選一”案件的處理結果來看,中國的執法能力成功地應對了挑戰。,浙江理工大學法學院院長、國務院反垄斷委員會專家組諮詢專家王健表示,反垄斷法在促進經濟體制改革和鼓勵創新方面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這些反垄斷執法行為實際上是貫徹“強化反垄斷和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重大決策的必然要求, 也是中國強化競爭政策一以貫之的舉措,充分體現了競爭政策的基礎地位。,在王健看來,這預示着反垄斷將成為“新常態”。,02,雙軌并行,在4月22日舉行的最高人民法院(下稱“最高法”)新聞發布會上,最高法知識產權法庭副庭長�A中林表示,依法支持和監督反垄斷行政執法部門履行職責,促進形成行政執法和司法合力,依法制止和打擊互聯網領域垄斷行為。,�A中林表示,反垄斷法是保護公平競爭、制止垄斷行為、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基礎性法律。中國反垄斷法確立了行政執法和民事司法雙軌并行的反垄斷執法體系。行政執法和民事司法各具特點、各有所長,二者相輔相成、同向發力,都是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手段和力量。,據王健介紹,反垄斷執法有私人執法和公共執法兩種路徑。私人執法就是通過原告起訴、法院審判來實施反垄斷法,也稱反垄斷司法;公共執法則是反垄斷機關依職權或舉報,啟動反垄斷,也稱反垄斷行政執法,“我國反垄斷法的體制是行政主導,行政執法機構是主要實施主體。所以在實踐中,中國反垄斷行政執法案件比反垄斷司法案件要多。”,據�A中林介紹,《反垄斷法》自2008年實施以來,為依法制止非法垄斷行為,最高法亦制定專門司法解釋。2012年5月,即頒布了《關於審理因垄斷行為引發的民事糾紛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明確了反垄斷民事訴訟的基本框架,對於指導法院正確適用反垄斷法,依法公正高效審理垄斷民事糾紛案件發揮了重要作用。,�A中林介紹,截至2020年底,全國法院共受理垄斷民事一審案件897件,審結854件,其中,2020年新收垄斷民事一審案件61件,審結107件,知識產權法庭成立以來受理垄斷民事二審案件42件,審結29件。,2014年10月,最高法對“奇虎360訴騰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案”公開宣判,這也是該院首次依據《反垄斷法》直接審理的案件,因此被稱為“互聯網反垄斷第一案”,該案對互聯網企業市場支配地位認定具有深遠的意義。,在這起案件中,法院首次確立了平台經濟領域相關市場界定、市場支配地位認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認定的裁判規則。相關裁判規則被納入國務院反垄斷委員會於2021年2月發布的《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垄斷指南》中。,03,修法加速,在強化反垄斷監管的背景下,反垄斷立法也相應提速。,2021年4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布2021年度立法工作計劃,《反垄斷法》修訂草案被納入“初次審議的法律案”,這意味着《反垄斷法》實施13年後,將迎來首次大修。,2020年1月,市場監管總局公布《〈反垄斷法〉修訂草案(公開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明確了互聯網垄斷相關細則,還新增“國家建立和實施公平競爭審查制度,規範政府行政行為,防止出台排除、限制競爭的政策措施”“禁止經營者之間達成垄斷協議”等條款。,市場監管總局2020年反垄斷報告亦提到,要完善相關立法工作,去年完成《反垄斷法》修訂草案、完善反垄斷配套立法。圍繞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加強平台經濟反垄斷監管、健全反垄斷制度規則、強化《反垄斷法》實施等作出修訂,進一步強化反垄斷執法的法律基礎。,上海交通大學法學院教授、國務院反垄斷委員會專家諮詢組成員王先林在接受《財經》E法採訪時表示,“從去年12月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到今年3月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再到‘十四五’規劃,都明確提到反垄斷,中央層面多次強調強化反垄斷,這在很大程度上會推動甚至加快《反垄斷法》的修訂。”,�A中林在最高法的發布會上亦表示,將結合反垄斷法修訂和有關行政監管法規的完善,針對垄斷民事案件審判實踐反映出來的法律適用問題,特別是互聯網平台領域反垄斷前沿疑難複雜問題,開展深入調查研究,適時出台司法解釋,积極構建法律、行政監管法規以及司法解釋協調一致、有力高效的反垄斷法律規範體系。,04,反垄斷“大年”的意義,王先林指出,反垄斷不但具有全球大背景,也是中國國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高質量發展要求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而競爭機制又是市場機制中非常重要甚至是核心的組成部分,垄斷行為會直接破壞競爭機制。”他認為,為促進市場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反垄斷是必不可少。從現實角度來說,不管是在傳統經濟領域還是當下的数字經濟領域,都存在各種形式的限制競爭或者垄斷行為,也都要求進行反垄斷。,那麼,未來反垄斷將走向何方?,在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反垄斷工作會議上指出,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也是反垄斷工作“大年”。會議要求,要以保護市場公平競爭和維護消費者利益為主線,堅持支持發展和依法規範並重、堅持治“果”和治“因”並重、堅持監管執法和制度建設並重,進一步加強反垄斷監管執法,強化競爭政策基礎地位,完善公平競爭制度體系,提升反垄斷監管能力水平。,對於反垄斷“大年“的說法,王健認為,“強化反垄斷會是新常態,今年會重點辦理大案要案,今年到目前已經開出四個過億的反垄斷罰單,显示出反垄斷執法的新動向”。2020全年的反垄斷罰沒金額為4.5億元,而今年開出的反垄斷罰單則創造了新的記錄。,1月22日,先聲葯業因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被罰1億元;1月28日,山東8家水泥企業達成並實施垄斷協議案被罰款超2.3億元;4月10日,阿里巴巴因“二選一”被罰182億元;4月15日,揚子江葯業因實施垄斷協議被罰7.6億元。,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國務院反垄斷委員會專家諮詢組成員時建中在接受《財經》E法採訪時表示,“在法治社會,反垄斷執法將會呈現常態化趨勢”。他指出,在平台經濟領域強化反垄斷監管是未來的重點,對於平台經濟的發展應該秉承支持與規範並重的原則,平台的發展要符合法治和自身發展的規律,而不是一味的強監管。在他看來,在司法實踐中,反垄斷執法要在創新、競爭和消費者利益中實現平衡。,05,重點辦“大案”,今後,反垄斷執法將呈現何種趨勢?,王健告訴《財經》E法,提高罰款金額並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發出了一個信號,反垄斷執法機關將會加大具有重大影響案件的反垄斷執法力度。,官方此前的表態印證了王健的說法。在4月15日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市場監管總局認證監管司司長劉衛軍表示,市場監管總局將根據反垄斷法的規定,加大對重大案件的查辦力度,充分發揮典型案件的引領示範指導作用。,全球的反垄斷路徑各異,但都致力於抓“重點”。歐盟委員會集中關注對共同體有着特別重要的政治、經濟或法律價值的案件;美國司法部僅處理一些重大案件。由於公共機構預算資金的有限性,反垄斷執法不可能處理所有的反競爭行為。,王健表示,目前的國內外形勢對於強化反垄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實踐中反垄斷舉報和案件線索也呈現了爆發性的增長,“在這種情況下,中國有限的反垄斷執法力量和資源也應該進行有效配置,將重心向大案要案轉移,要專註於對競爭、對民生有着重大意義或有重大影響案件的調查處理。”,王先林告訴《財經》E法,從近期反垄斷涉及的執法領域來看,執法者非常關注與民生關係密切的行業和領域(如醫藥、自然垄斷行業、数字經濟領域等),“從這些執法行動釋放的信號來看,未來會繼續加大在關係民生領域的反垄斷執法,特別是跟平台經濟相關的領域。”,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九次會議上提即到“充實反垄斷監管力量,增強監管權威性”, 王健認為,“充實監管力量就是要增加執法人數”,他透露:“目前中央已經在做調研,將會增加執法人員的配置。”,在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的要求下,加強反垄斷除了推動立法、行政執法和司法,亦意在凸顯守法的意義,即企業等經濟主體應當加強反垄斷合規建設。,王先林表示:“把法律規則變成一種企業自覺的行動,我認為這是最理想的一種法律實施狀態,也是成本最低的一種法律實施方式”。他建議,企業在從事市場經營和競爭的時候,要嚴格遵守相應的法律法規,加強內部的合規管理。,王先林還特別指出,加大反垄斷力度,要強調在法治框架下推進,嚴格遵循相應的實體規則和程序規,其中包括保障當事人依法享有的抗辯和救濟的權利
01,由守轉攻,開城南非,是滴滴首次進入非洲市場,這也意味着,滴滴的海外市場版圖完成了全球六大洲的連接。,僅僅在六、七年前,Uber剛剛進入中國市場不久的時候,和滴滴提出過一個傲慢的條件――大比例入股滴滴,讓滴滴成為Uber的中國代言人。,當時的滴滴面臨着內部與快的剛剛合併的團隊整合憂慮,同時也在和風頭正勁的Uber展開勢頭懸殊的博弈。,“對我們來講,只是在跟他(Uber)的一個觸角搏鬥,怎麼能保證最後贏呢?所以我們第一步國際化的思考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程維在幾年前接受吳曉波採訪的時候,將早年滴滴的海外布局形容為一場為了生存的被動舉措――投資Uber在全球的所有對手。吳曉波將程維的打發描述為滴滴的全球狙擊戰。,北美的Lyft、印度Ola、東南亞Grab和歐洲Bolt(Taxify)……這些投資項目,成為滴滴在海外市場的第一批試水工程。,2016年11月,Uber敗走中國,幾個月後,國內再無戰略意義上的敵手,滴滴確立國際化的發展戰略,2017年1月,戰略投資巴西最大的本土網約車公司99,直到2019,滴滴的國際業務逐漸落地生根,開始推進外賣業務。,如果說2017年之前,是出於給對手Uber在海外施壓而被動國際化,那麼之後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操作,完全是滴滴的主動擴張,在戰略轉折的那一刻,程維曾激動地說:“如果你在8億用戶上碰到瓶頸,那就國際化,就像突破第一宇宙速度一樣,從地球到太陽系,那裡有60億用戶。”,程維口中的“太陽系”,不單單是網約車業務,滴滴在海外業務的版圖,不再拘泥於縱向發展,除網約車業務,本地生活服務、金融支付,以及新能源、Ai交通等網絡技術正在其海外市場形成新的業務閉環,尤其是那些亟待完成互聯網基建的國家,讓程維的“無限遊戲”有了一個真正沒有“邊界”與“終局”的戰場。,02,從拉美到全球,滴滴當年對Uber的反攻,現在正在拉美國家再一次上演。,據《晚點LatedPost》報道,2020年第三季度,Uber在拉美地區的收入降低40%,其中既有疫情原因,也有競爭對手滴滴的因素。,早在2018年1月,滴滴就已經完成了對巴西的出行平台99Taxi的收購,這也是拉美地區創投領域史上最大的一筆投資案例,99的估值也突破10億美金,成為拉美的第一家獨角獸科技公司。業內人士稱,過去巴西市場對Uber非常偏袒,而這筆收購打破了Uber過去在巴西的霸主地位。,滴滴在巴西的入場,也充分激活了當地網約車市場,滴滴和Uber在巴西的博弈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延續了價格戰策略,通過價格補貼和便利性來贏得市場份額,同時也有一些細分市場的網約車平台進入戰局,在“巨頭”競爭的細分領域,完善巴西的移動互聯網出行市場。,巴西的人口、國土面積、經濟發展程度,都決定了這個國家對互聯網企業具有重要意義,而且巴西的大城市人口集中,人口數超過千萬級,“即使增長一個百分點,也是非常大的市場。” 一位滴滴員工在接受《南華早報》採訪中說。,巴西是眾多國內出海企業搶佔的“灘頭”,滴滴沒有鬆懈的理由。,然而滴滴在巴西的補貼力度相比過去在國內更加慎重,據《晚點LatePost》報道,前滴滴國際高管在採訪中表示:“當時明確了把市場份額做到20%到25%之間。”“短期內絕對不能打得再高,更不能像當初國內那樣燒錢。”,目前,99已經在巴西1000多座城市提供網約車服務,2019年12月在巴西米納斯州推出99自有品牌的外賣服務――99Food。,一位滴滴管理層人士稱,在巴西,Uber在叫車服務的市場份額在疫情前一度超過60%,目前Uber與滴滴在巴西的叫車市場份額基本持平。,2019年以來,滴滴在拉美地區的發展極其活躍,相繼進入智利、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巴拿馬、多米尼加、秘魯、阿根廷等市場,升級拉美業務,目前在當地服務數千萬用戶和百萬司機。,其中在進軍巴拿馬、阿根廷、秘魯、多米尼加等國時,全球正處在疫情陰雲的籠罩中。疫情爆發至今,滴滴依然完成了除上述四個拉美國家以外,對俄羅斯、新西蘭的開城。在如此特殊環境下仍然保持激進的擴張,也側面反映出海外出行市場的競爭態勢。,滴滴的開城腳步也因疫情受到了影響,去年3月巴拿馬剛開城沒多久,受疫情影響,當地就進行了封鎖,團隊開城計劃被推遲到11月。,在國內互聯網取得成功並拓展海外的企業,都是打過硬仗的,國內紅海廝殺的經驗,在海外的相對藍海空間,立即顯現出效果。借鑒國內的經驗,國際化團隊對於疫情后司機的狀況和需求也都及時預判。而且對當地很多司機來說,他們都是家裡的頂樑柱,如果不出車,家庭就沒有收入來源,所以滴滴方面必須第一時間做出靈活、機動的應急反應。,早在2019年,柳青就曾公開表示,滴滴部署在拉美的團隊已達1200多人。除了人力投入,滴滴還在2020年進一步提供技術力量,包括在墨西哥投入的一批混合動力和電動汽車。,努力沒有白費,在墨西哥市場,滴滴曾一度反超Uber。,相比其他地區,拉美市場與中國市場有更多的相似之處,同為發展中國家,且大城市人口集中。而藉助在拉美地區驗證的開城方式,以及充沛的資金,滴滴的觸角進一步在全球各大洲展開拓展。,2018年5月,滴滴在維多利亞州吉朗上線,6月進入墨爾本,隨後其業務拓展至新南威爾士州紐卡斯爾,昆士蘭州布里斯班、黃金海岸和陽光海岸、西澳大利亞州珀斯。去年3月,滴滴正式在新南威爾士州悉尼上線,8月,滴滴宣布進駐堪培拉、阿德萊德等地。目前,滴滴在澳洲28個城市運營,擁有數百萬用戶。,2019年11月,滴滴開始在東京部分地區試運營高端叫車服務“DiDi Premium”(已更名為DiDi Special),日本自身有發達的城市網絡,且當地的出租車司機也很專業,同時,疫情導致日本的出租車使用率降低,這也讓滴滴在日本的運營也有相應的針對性。,DiDi Special司機都接受過全面的豪華車服務培訓,選用車型範圍也將逐步擴大到特斯拉、奔馳和雷克薩斯等更多豪華車品類。在日本,法律禁止司機在開車時使用手機,因此滴滴在產品設計上就通過語音交互為司機提供接單、呼叫乘客等功能。同時,滴滴在日本實行局部區域的重運營,這也和滴滴在日本重點服務於中國遊客有關。,俄羅斯是滴滴進入的第一個歐洲國家。2020年8月,滴滴進入俄羅斯市場,在韃靼斯坦共和國的首都喀山市提供快車服務;2020年11月,滴滴進駐俄羅斯中部和伏爾加河流域的15個城市。目前,滴滴已經在俄羅斯16個城市運營。,而就在一個月前,2021年3月,滴滴宣布進軍非洲市場。目前已在南非伊麗莎白港開始運營,並將於近期進入南非第二大城市開普敦。在全球區域的橫向拓展中,雖然各個國家有疫情和當地各種複雜問題需要解決,但滴滴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國際規模似乎排在了更高的戰略優先級上。,03,海外閉環,除了網約車領域,滴滴也在視海外當地市場情況,探索新的發展路徑,甚至新的商業模式。2021年,成立國際化外賣業務線,搭建起國際化外賣Product Operation團隊,以該團隊作為產運中台,支持全球外賣業務增長。目前,滴滴外賣業務主要在巴西(21市),墨西哥(41市)、日本(58市,5個縣)開展,未來也是國際化業務的一個發力點。,外賣對滴滴來說不是一個陌生的生意,2018年,還曾在國內推出自家的外賣平台“滴滴外賣”。當時國內已經證明了外賣業務的巨大市場盤子,而且海外競品也在各國如火如荼地推進外賣市場,對於滴滴來說,都有充分的理由進軍外賣領域。,然而國內外賣市場競爭慘烈,近幾年也有了清楚的市場格局和地推鏈條,海外反倒有更好的發展空間,甚至可以成為滴滴未來曲線救國、殺回國內的一個練兵起點。,誕生在2009年的Uber,如果說是抓住了當時金融危機人們失業的時間窗口,那麼對於滴滴來說,外賣業務正是抓住了疫情時期人們的出行不便,解決當地餐飲服務痛點。,和國內的外賣騎電車配送的外賣小哥不同,滴滴在海外市場的外賣配送員,可以開車配送,網約車司機,也可以兼職做騎手。此外,疫情期間,滴滴在墨西哥、智利、澳大利亞等市場上線的跑腿業務,也是允許網約車司機兼職做,為當地用戶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給司機增加了收入來源。,目前,滴滴外賣平台上有數萬家餐廳,其中85%為中小企業,而在平台上,80%為兼職騎手,他們希望利用空閑時間賺取額外收入。墨西哥人曾經認為外賣是奢侈服務,滴滴通過價格策略和豐富餐品選擇,正逐步轉變當地大眾對外賣服務的認知。,針對拉美地區銀行服務昂貴,第三方支付不發達且有30%的人口完全依賴現金的痛點,滴滴與當地合作,在巴西和墨西哥推出的借記卡和錢包,降低了安全隱患,也讓司機更方便提現補貼家用。巴西99用戶可通過99Pay在線支付出行、外賣、水電費和話費訂單。同時,墨西哥用戶也可以用滴滴支付水電費和話費。據外媒報道,在99Pay使用的城市,現金支付比例從70%下降到60%,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司機的安全性。,無論是基礎的出行業務還是較新的外賣和支付業務,滴滴目前拓展海外市場的重中之重都放在了拉美地區。這不僅是因為拉美地區是新興經濟繁榮和互聯網快速發展的地區,更重要的是這一地區是Uber除北美地區外最大的市場收入來源地。,當初Uber在中國市場或多或少因為缺乏本地化運營的經驗而折戟,這一次,滴滴在進攻拉美市場的時候,堅持了與當地企業合作,從而採取本地化運營的策略,正可謂以不變應萬變,當初與Uber在中國市場正面對決所採用的策略和打法,同樣適用於海外市場。如今,出行市場的主戰場已經從國內轉移到全球各地,滴滴從保衛戰變成了全球戰爭。,十年前,程維就在微博上推薦過《有限與無限的遊戲》,十年後,當滴滴沒有了地緣所保衛的本土區域優勢后,他們面臨的,將是一個更接近“無限遊戲”的探索疆域。
繼阿里巴巴之後,又一家互聯網巨頭被市場監管總局因為“二選一”等垄斷問題立案調查。,實際上,在外賣領域,美團與餓了么的“二選一”交鋒已久,甚至多次互相起訴,背後的目的無疑是通過不正當競爭的手段搶佔更大的市場份額。,不過新浪科技發現,除了外賣,美團在酒店預訂等領域同樣存在着“二選一”的現象,商家對此叫苦不迭。,隨着監管重鎚落下,在生活服務領域佔據一定支配地位的美團,是時候進行反思和整改了。,親述:簽獨家費率8%,不簽18%,市場監管總局公布的信息稱,根據舉報,對美團實施“二選一”等涉嫌垄斷行為立案調查。雖然官方沒有對舉報人和“二選一”的具體領域進行詳細披露,但外界首先想到的無疑是外賣。,,日前,江蘇省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宣判,美團因不正當競爭行為賠償餓了么35.2萬元。據餓了么方面稱,美團為搶佔淮安市地區市場,惡意阻擾、排擠餐飲商戶在餓了么開店,妨礙該地區相關商戶與餓了么正常交易,對於不服從的商戶,採取各種手段不提供訂單或者隱性關店等,迫使商戶屈服。,這並不是今年美團敗訴的第一個案例。今年2月,浙江省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發的民事判決書显示,餓了么指控美團及其金華分公司存在強迫商戶簽署獨家協議的不正當競爭行為。法院對餓了么要求美團賠償100萬元經濟損失的訴請予以支持。,根據判決書披露,美團外賣金華分公司一位銷售員在接受調查時表示,商戶與美團獨家合作的收取18%的服務費,非獨家的則收20%的服務費;如果商戶與美團簽訂了獨家協議之後,又與餓了么合作,會通知商戶違約,讓其限期整改,或重新簽訂非獨家協議,這時該商戶在美團上的網店就不能營業,只有重新簽了協議,待總部審核后,該商戶的網店才得以在美團上正常營業。“這麼做是為了和其他外賣平台競爭。”該銷售員說。,類似的事件還在全國多個城市上演。,一位合肥商家表示,他從2020年開始就遭遇美團外賣合肥城市經理的強制二選一。“威脅我們如果不把其它外賣下掉,有很多種方法關閉我們的店。我們一天美團營銷費100多,就5-6個訂單,還要被威脅,而且我們也沒有簽任何獨家協議。”,而直到今年,這一問題仍舊沒有解決。他表示,如果與美團簽訂了獨家協議,服務費費率是8%,而不簽獨家服務費費率則高達18%。“這算強迫二選一嗎?是垄斷嗎?美團客服卻說不是。”他質疑道。,實際上,美團的強制二選一不只是外賣,有酒店商家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一位酒店商家表示,如果做美團獨家只抽取8%傭金,要是加入了飛豬、攜程等平台,傭金就會被提高到12-15%。,另一位酒店老闆就講述了與美團獨家合作後面臨的問題。從酒店開業至今他一直和美團保持着獨家的關係,沒有上線其它OTA平台。但近期的正常訂單被美團風控人員誤判為刷單,被處罰7天。“因為獨家合作的關係,我們這期間沒有任何客源,要交房租,還要發員工工資。”他說,“呼籲廣大商家千萬不要和美團獨家合作,這簡直就是一個坑。”,處罰:最高可被罰45億元,網經社电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嚴哲�r律師認為,美團涉嫌垄斷被調查,或因與餓了么之間二選一紛爭有關。在他看來,認定垄斷有幾個充要條件,首先是對於相關市場的論證,然後是認定其在相關市場中是否具有支配地位,參照阿里的行政處罰書,美團在中國境內的外賣服務市場中的支配地位是很容易被證明的,同時二選一行為已被明確界定為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美團涉嫌垄斷的概率是非常高的,除非可以找出二選一行為的合理性,否則按照美團千億的銷售規模,數十億的罰款可能是逃不掉的。,此前,阿里被市場監管總局處罰也是因為對平台內商家提出“二選一”的要求。當時,市場監管總局責令阿里巴巴集團停止違法行為,並處以其2019年中國境內銷售額4567.12億元4%的罰款,計182.28億元。,根據我國《反垄斷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對於垄斷協議行為,可以處以上一年度銷售額1%-10%的罰款。2020年全年美團營收達到1148億元,如果最終被認定為垄斷,罰款預計會在11.48億元-114.8億元;如果參照阿里的4%來計算,罰款預計為45.9億元。,互聯網分析師磐石之心認為,互聯網一旦與傳統產業融合形成平台經濟,就會涉及到小企業利益。就會面臨強監管,因為平台垄斷后,可以隨意利用市場支配地位侵害合作夥伴與用戶利益。阿里巴巴和美團其實都是同樣的問題。但是監管不是殺死企業,是為了企業更好發展。所以,不怕監管,就怕沒監管。短期利空,長期利好。,大摩發表報告表示,隨着美團早前已進行股本集資計劃后,相信潛在面臨罰款的影響相對可控。該行認為,鑒於阿里巴巴被調查的先例,預計市場監管總局此次對美團的調查時間將較短,而調查結果將消除市場對美團主要懸而未決的不明朗因素,維持對美團“增持”投資評級及目標價420港元。,今日,美團股價並未出現外界預期的大跌,反而出現小幅上漲。截至4月27日港股收盤,美團股價上漲2.623%,報313港元,市值18431.19億港元。,反思:爭流量一時爽 或不利長遠發展,北京雲嘉律師事務所律師趙佔領認為,反垄斷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確定的今年八大經濟工作任務之一,在阿里巴巴被巨額處罰后,市場監管總局等三部委要求34家互聯網企業在一個月內自查自糾,進行整改。目前監管部門確定的一個月的自查自糾期限尚未結束,市場監管總局即對美團進行反垄斷調查,反映了國內對互聯網行業的反垄斷監管力度不僅沒有放鬆,反而可能進一步趨嚴。因此除了美團之外,不排除還會有其他互聯網巨頭被反垄斷調查的可能。,在他看來,截至目前,對於互聯網企業,以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為由進行的調查或處罰的案件已有三起,均集中在平台企業要求商家二選一這種限定交易行為,說明反垄斷執法機構對於平台要求商家二選一這一行業頑疾給予高度關注和重點整治,試圖根治這一問題。,實際上,外賣行業的二選一不只是存在於美團,餓了么同樣存在。,日前,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餓了么存在不正當競爭行為,令其賠償美團經濟損失8萬元。判決書显示,主要就是因為餓了么客戶經理與商家洽談獨家戰略合作業務,並承諾給予一定優惠。遭到店主拒絕後,餓了么關閉了商家的線上店鋪。,除了外賣領域,社區團購也是美團業務中面臨的監管風險之一。,今年3月,由於涉嫌不正當價格行為,市場監管總局對橙心優選、美團優選、十薈團、多多買菜和食享會五家社區團購企業進行了處罰。其中美團優選被處以15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十薈團創始人CEO陳郢曾在公開場合表示,互聯網巨頭的燒錢補貼破壞了社區團購原有的生態和價值。“美團、滴滴、拼多多等進來之前,我們物流成本已經降的比較低了,一單一元錢。競爭來了之後,不僅件單價降低,倉儲的利用效率也降低,物流成本相應就提高了。”他認為,是資本的競爭,將社區團購不好的一面被放大。,一直以來,美團都以多元化業務布局著稱,涉足了外賣餐飲、到店酒旅、單車打車、電商零售等多個領域。一方面,綜合性的平台服務無疑為用戶提供了便利;但另一方面,用戶也對平台垄斷、大數據殺熟等亂象擔憂不斷。,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的2021年經濟工作中的八項重點任務中,防止資本無序擴張與強化反垄斷為其中並列的一項。有專家就指出,國內一些大型互聯網企業沒有把資金投入到基礎科學研究上,而是在流量爭搶上搞名堂。從長遠看,這些做法對國家的科技進步和長遠發展沒有好處。,而不只是美團,擁有海量數據、先進算法和技術實力的互聯網巨頭們,理應在監管之下進行反思,在原創性和基礎性科技創新方面有更大的擔當和作為。
據外媒報道,福特正在認真對待電動汽車:這家公司依靠電池驅動的SUV Mustang Mach-E已經上市;E-Transit的零排放商用車正在開發中;全電動的F-150也將於明年年中推出。當地時間周二,福特宣布將在密歇根州東南部開設福特離子園區(Ford Ion Park),這是一家全新的全球電池開發中心。,,據悉,該工廠佔地約20萬平方英尺,投資1.85億美元,它將是一個約擁有150人的跨職能團隊的家–包括來自電池開發、製造、質量保證等不同領域的專家。福特Ion Park團隊將應對各種挑戰–從電池集成、回收到電動汽車供應鏈管理。這個工廠將由Anand Sankaran領導,他是福特的一名老將,已經在電氣化汽車領域工作了幾十年。他擁有32項專利,目前是該公司的電氣系統工程總監。截止到目前,他已經參与了一系列電動車型的開發,包括於2004年推出的原始Escape Hybrid。,福特離子園區旨在幫助汽車製造商評估新的電池製造技術、打造新的電池設計和研究創新材料從而能垂直整合其電池設計和製造能力。Sankaran在跟媒體金星的電話會議上說道:“這個工廠將是一個學習實驗室。”另外他還補充說,工廠將支持實驗室規模和中試規模的電池組裝,這將有助於福特了解更多關於如何大規模生產電動汽車電池的知識。,,雖然福特仍將依賴外部供應商,但最近的芯片短缺凸顯了福特對供應鏈擁有更多控制權的必要性。在跟Sankaran的同一次活動中,福特首席產品平台和運營官Hau Thai-Tang表示,公司應該有足夠的規模來考慮進一步的垂直整合,這是一種更像特斯拉的生產電動汽車的方式。,Thai-Tang指出,現有公司駕馭新技術的難度很大,但他堅稱–“我們將領導從內燃機向純電動汽車的轉型。”福特不再是兩面下注,這家公司相信,化石燃料向電力的過渡正在進行中,而且速度將比許多人想象的要快。“我認為我們已經加快了我們的雄心(實施),”他補充道。,福特現有的電池基準和測試實驗室也將通過評估各種電池化學成分來支持汽車製造商的努力。該設施於去年開放,擁有150個試驗室和325個用於開發工作的通道。到目前為止,它已經分析了150多種電池。,,福特離子園區的創建將於明年年底開放,這是該公司一系列重要的電動汽車裡程碑中最新的一個。福特將在電池驅動汽車上投資220億美元,另外它還承諾到2030年在歐洲推出全電動汽車陣容。除此之外,迄今為止,福特已經擁有超2500項跟汽車電氣化有關的專利,另還有4300項正在申請中。,福特宣布,作為其21世紀電動汽車攻勢的一部分,Mustang Mach-E、E-Transit和全電動F-150隻是首批三款電池動力汽車,而且已經取得了成功。Thai-Tang指出,事實證明,Mustang-E非常受歡迎,它在經銷商處銷售不到7天就開始銷售。隨着福特離子園區和將在那裡進行的研發,這個藍色橢圓形的品牌似乎準備在未來的電動汽車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從全球看,交通領域佔到全球碳排放的1/4,而交通領域里的道路交通(以汽車為主)的排放又佔3/4,實現“雙碳”目標,汽車產業義不容辭。從本次上海車展來看,電動化、智能化,成為車企實現“雙碳”最現實的路徑,而從長遠來看,仍有許多環節有待突破。 ,01,電動化是最現實路徑,“2028年實現碳達峰,2050年實現近零排放,2060年實現碳中和。”去年年底,由大眾汽車集團(中國)攜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聯合編著的《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20)》(2020汽車藍皮書)正式發布。汽車產業的“雙碳”目標要走在國家前面。,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牽頭修訂編製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則提出了更為具體的目標:至2035年,傳統能源乘用車要實現100%混動,新能源汽車銷量要達到50%以上。,,“歐洲在80年代就已經碳達峰,美國在2010年前碳達峰,他們到2050年碳中和,歐盟有70年,美國有43年,而我們只有30年,所以壓力非常大。我們不僅要在2030年碳達峰,還要盡可能把峰值降低,為後續的碳中和贏得更多空間。”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侯福深說。,面對迫在眉睫的目標,加速研發電動汽車成了絕大部分車企最現實的路徑。,本次上海車展,業界不僅看到比亞迪、蔚來等新能源車企的動作,還感受到恆大等造車新勢力的入局,更體會到傳統車企的強烈反攻。,跨國公司們改變了原來“油改電”的戰略,而在全新的電動車平台上發力。大眾發布MEB模塊化電動平台下的第二代新車,一汽大眾ID.6 CROZZ和上汽大眾ID.6 X將在夏天上市,長續航版的NEDC續航里程高達588km,比2019年的朗逸純電版足足提高了310km。,,傳統豪強BBA也誓將“豪華電動化”延續到底。在被一眾造成新勢力“圍剿”的7.1館,寶馬發布了基於新純電平台研發的寶馬iX,奔馳和奧迪發布了奔馳EQS和奧迪etron。有趣的是,寶馬此前曾多次表示不會研發純電平台。,,除了國際巨頭,本土汽車企業也在發力,特別是面向高端電動智能化方向。例如,吉利控股成立了吉利科技集團,主攻換電,旗下新品牌極氪汽車集團成立了浩瀚能源,專攻快充。,“傳統車企不僅是走形式,而是真正地進入電動市場,採取了對應的商業模式,並實現了量產。”《21世紀經濟報道》汽車版主編何芳表示。, 02,“車企+互聯網企業”雙打模式,互聯網科技企業如何賦能汽車產業實現“雙碳”目標,也成為本次車展各界的思考題。,2021年初,騰訊宣布啟動自身碳中和計劃。騰訊副總裁鍾翔平表示,騰訊將從三方面實現“互聯網科技企業+汽車企業”的雙打組合模式。,首先,数字化技術能夠為碳排放提供可測算、可規劃的量化參數標準。騰訊正在探索用数字孿生技術進行碳排放的監測、不同減碳方案的試驗和效果評價,為後續碳中和的技術應用推廣做好預判。,其次,数字化技術可以有效減少許多領域不必要的碳排放。例如在智能駕駛的研發過程中,為車企提供虛擬仿真技術,用虛擬測試的方式取代實際道路測試,在汽車生產製造流通等鏈條中,数字化連接會提高各環節間的運行效率,行業也在积極探索供應鏈碳足跡的捕捉。,最後,在用戶服務方面,騰訊希望通過廣泛的用戶服務觸點,倡導用戶更加綠色、低碳的出行和生活方式。目前騰訊的乘車碼服務,已經覆蓋全國150多個城市1.5億用戶。未來騰訊希望有更廣泛的数字化連接,讓用戶使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出行更加連貫、順暢,提高各環節間的銜接效率,減少資源的損耗。,傳統車企在和互聯網企業的合作中以及上下游產業鏈的“雙碳”目標實現過程中,扮演的是“大腦中樞”。,,此次車展,吉利控股旗下6個品牌同時登台,帶來多款新品的同時,也提出了“電動智能出行公司”和“能源服務技術公司”的目標。除了自研三電技術外,吉利還和百度合作,打造智能電動汽車;和沃爾沃繼續加強合作,涉及平台架構開發、三電技術、無人駕駛技術的聯合;和曹操出行合作,打造更高效、更節能的立體化的交通出行。, 03,汽車全生命周期標準待建立,“雙碳”目標給我國汽車產業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業內人士指出,目前碳排放的政策和標準主要聚焦汽車使用環節,但在汽車全生命周期的上下游產業鏈,政策和標準還有待建立和規範,只有全產業鏈行動,明確責任邊界,才能真正實現“雙碳”目標。,,極星全球採購負責人吳慧靜表示,極星成都製造基地目前已經100%地使用了清潔能源,從企業車廠本身來說已經從源頭控制住了製造商的碳排放。但在和供應商做溝通傳達碳中和目標時,往往會碰到窘境,當他們想要獲取清潔能源的時候,可能因為政策扶持、地方整體計劃和策略會受到種種阻力。,目前,我國的首批新能源車已到電池報廢年限,根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和賽迪智庫數據,2020年我國累計退役的動力電池有20萬噸(約25GWh),據推算,2025年我國需要回收的廢舊電池容量將達到137.4GWh,超過2020年的5倍。,如何面對電池報廢潮可能產生的大量碳排放?今年的兩會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加快建設動力電池回收利用體系。,“但是這方面的政策和標準還不夠清晰。雖然理論上電池回收責任要求由整車企業承擔,但我跟許多電池企業老總聊過,他們覺得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電池企業還是要承擔很大的責任。電池回收循環再利用的邊界到底怎麼劃分?這方面的政策、標準出台比較迫切。”何芳表示。,正是由於標準和政策的缺失,動力電池車企在該領域的態度也顯得頗為曖昧。億緯鋰能相關人士向《IT時報》記者表示,電池由整車廠負責回收。而力神電池則表示,電池交由第三方企業回收處理。, 04,新能源汽車積分將成“香餑餑”,“雙積分政策”下的新能源汽車積分(NEV積分)交易漲價也是熱點問題之一。,2020年工信部對“雙積分政策”進行了修改,今年起正式實施。新版政策下,2019至2023年度的NEV積分比例要求分別為10%、12%、14%、16%、18%,逐年提高;而續航里程相同的新能源車,能獲得的NEV積分卻有所減少。,以400公里續航里程的純電動車為例,在各項係數都調整為1的前提下,積分從5.6分降低至2.64分,插電式混動車型則從2分降到1.6。,NEV積分的比例要求提高了,積分供給卻減少了,必然導致NEV積分價格提升。,雖然這會加快傳統車企對新能源車的研發生產,但同時也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今年的積分完成夠嗆。”車展現場的一位傳統車企人士表示。,“目前汽車行業的幾大集團NEV積分都是負值,需要靠購買積分來完成指標。2020年,NEV積分的價格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3000元,而2019年只有800元。如果購買1分導致單車利潤減少3000元,對本來毛利就不高的新車來說是很大的負擔。,以去年負積分最大的合資車企為例,按照3000元/分計算,在碳交易方面購買積分要花4億人民幣。這方面的成本,企業肯定不能轉嫁給消費者,否則競爭力就會下降。希望有一些政策性牽引,實現更合理的碳交易。”何芳表示。
更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