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逐漸見頂的大背景下,電商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看似穩定的格局下實際正暗流涌動。,一方面,抖音、快手、小紅書們高舉 ” 興趣 “、” 種草 ” 的大旗侵入傳統電商平台的地盤,淘寶、京東、拼多多們對抗着共同的 ” 外敵 “,用核心優勢加築城牆的同時,藉助短視頻、直播發起反擊。,內部來看,馬雲、劉強東兩位創始人雖已經不在聚光燈下,但在外界普遍看來,二人此前的多次公開互嗆似乎早已決定淘寶 / 天貓與京東的模式將長期處於對立面。,而隨着外部環境的變化,淘寶和京東實際上正越來越像。京東不再固守單一的自營模式,而是與更多第三方商家共存,淘系電商則開始發力自營業務,且更注重配送服務質量,劍指京東腹地。,京東布局多年的線下實體生意,淘寶同樣正卯勁追趕,其線下服裝品牌集合店淘寶時尚(iFashion)已在上海落地。,多維度防守和進攻,兩大巨頭之間的火藥味,正越來越濃。,01,死磕線下生意,2016年,馬雲在雲棲大會上預測,純電商時代很快就會結束,未來10年、20年,新零售將取代电子商務。只有將線上、線下和物流結合在一起,才能誕生真正的新零售。,在這之後,越來越多的電商平台提出了關注線下市場的策略,例如京東提出 ” 無界零售 “,蘇寧的 ” 智慧零售 ” 等等。,2017年7月,劉強東在發表署名文章《第四次零售革命》時,首次提出了無界零售的概念。在劉強東看來,這包括 ” 場景無限、貨物無邊、人企無間 “。,因此在同一年,京東就表現出進軍線下市場的野心,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選址開設京東便利店。彼時京東預計到2022年京東便利店規模將達到100萬,且50% 將會建立在農村地區。,如今五年過去,京東便利店的擴張不算成功。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1年中國便利店TOP 100》榜單上,甚至沒有京東便利店的身影,TOP100的最後一名,門店數為132家。,做便利店生意,京東在基礎物流體繫上有一定優勢,但這一業態內核中並沒有太多京東屬性。,在那之後,更多與京東主營的家電、數碼業務有關的線下門店不斷出現在二三線城市的商圈中。,截至今年第一季度,京東已布局京東MALL、京東電器超級體驗店、京東家電專賣店、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京東之家、京東大藥房、七鮮超市、京東便利店、京東京車會等數萬家的線下門店。,今年7月,京東最新的線下項目――京東新百貨全國首家旗艦店也已在成都市正式開啟運營。與京東電器、京東電腦數碼專賣店相比,京東新百貨深度融合了美妝、服飾、居家、運動戶外等多種類商品,不再束縛在此前聚焦的品類中,明顯野心更大一些。,不同於一開始就自建物流體系、傾向實體化的京東相比,阿里進軍線下市場的方式更委婉一些。,京東剛開始建立京東便利店,阿里就花了224億港元獲得高鑫零售36.16% 的股權,當時高鑫在中國內地開設有446家實體門店,其中最知名的是大潤發。在此之前,阿里已成功入股蘇寧、收購銀泰。,也就是說,早在2017年,阿里龐大的實體布局就已經基本成形。,但使用 ” 鈔能力 ” 之外,淘系電商真正對打通線下市場的嘗試並不算成功。,例如早在2016年,淘寶就在杭州星光大道開了家名叫 ” 就試試衣間 ” 的品牌集合店,兩年後便悄悄關閉;2019年3月時,淘寶又在杭州嘉里中心開設了一家 ” 腔調taostyle” 品牌集合店,2020年年底卻也不見蹤影。,如今在上海落地的iFashion模式與以上兩者類似,即線下集合淘寶孵化多年的時尚品牌,以增加小品牌的影響力。,對比來看可以發現,京東與淘寶線下店的重心和目的都不相同,前者多以3C數碼為重心,線下店既能導流,也是一大營收來源,後者則以服飾為主,更多是為了打響新品牌的知名度,並進一步引流至線上。,02,京東進攻,淘寶防守,早年馬化騰接受採訪時曾表示,中國商業的發展就是一個不斷借鑒、創新的過程。這句話同樣適用阿里與淘系電商,在商業的世界里,從來沒有先來後到之分。,因此儘管馬雲2015年便直言 ” 京東將來會因為方向性問題(指重資產、重人力的自營模式)成為悲劇 “,如今的阿里卻在不斷 ” 抄 ” 京東的作業。,例如今年3月,天貓正式推出 ” 貓享自營 “,在 ” 天貓會員店 ” 之後再次嘗試自營模式。,至於天貓做自營的背後原因,既有電商逐漸高度發達化,也離不開競爭對手的擠壓和自身主營業務的疲軟。,電商高度發達的表現,是服務水平和用戶體驗感的極致化,而其結果之一,便是要求平台通過類似自營的模式,提升整個交易流程的標準化程度。,外部來看,拼多多對下沉市場的強勢爭奪以及京東對看重商品質量、服務水平用戶群體的吸引力都給淘系電商帶來巨大壓力。,今年第一季度,淘寶天貓客戶管理收入同比下跌了10%,對應的淘寶天貓GMV同比下跌了5% 左右。,陸續推出淘特、淘菜菜等產品,是阿里對拼多多從下沉市場攻入的防守,天貓推出自營業務、菜鳥力推送貨上門服務則是阿里對京東步步緊逼的防禦。,如今再次布局線下店,同樣有些抵禦京東逐漸完善的線下商業體系的進攻之意。,阿里在防守,另一邊的京東則是在沉澱多年後主動出擊,且觸手開始伸向電商市場以外的細分賽道。,在主營的電商業務上,京東正有意擴大第三方賣家入駐數量和商品種類,補齊短板。,” 二選一 ” 不再可行后,京東順勢吸收了不少其他平台的商家流量,去年第四季度,京東零售的第三方商家新增數量超過了前三個季度的總和。,去年全年,京東新品發布規模同比增長超150%,若將時間線拉長來看,過去五年中,京東銷售的商品品類擴充了83%,新品牌增加了40%。,主營業務之外,京東在外賣、即時零售賽道上同樣行動不斷。,去年10月,京東對外發布了 ” 小時購 ” 業務,以達達的運力整合京東零售和京東到家的同城電商資源,數據显示,京東到家已經成為中國商超即時零售市場份額第一的平台;今年6月,京東零售首席執行官辛利軍在接受採訪時透露,京東正在考慮推出外賣服務。,03,結語,馬雲、劉強東此前的多次互嗆似乎都在反覆強調,雖然都屬於電商平台,阿里和京東最初設定的定位卻截然不同,前者做平台生意,後者巨虧近十年也要自建物流和堅持自營。,如今的 ” 二代目 ” ――京東集團新任CEO徐雷與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CEO張勇也是兩個風格迥異的人,一個相對狂放,一個較內斂。,但二人也有一定共同點,例如均曾幫助公司度過困難時刻,張勇通過出售廣告位、打造雙十一購物節等一系列措施,成功幫助淘寶解決長期虧損的難題;徐雷則是在劉強東經歷明州事件后被推上台前,帶領京東走出用戶增長減少、股價暴跌的困境。,如今流量紅利見頂,自帶流量優勢的新选手們大有攪局之勢,兩位老牌巨頭又踏進了同一條河流。,掉頭做自營、接納更多第三方賣家、入局外賣 …… 阿里京東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應對新競爭環境,對線下生意鍥而不舍,可以說是自救或長期戰略布局,似乎也可以說是一對老戰友的默契選擇。,而隨着外部環境的變化,淘寶和京東實際上正越來越像。京東不再固守單一的自營模式,而是與更多第三方商家共存,淘系電商則開始發力自營業務,且更注重配送服務質量,劍指京東腹地。,流量逐漸見頂的大背景下,電商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階段,看似穩定的格局下實際正暗流涌動。,
微信支付寶測試信用卡取現 ,微信、支付寶近日與部分銀行合作上線了“信用卡取現”功能,目前正在小範圍向用戶開放測試。目前,微信和支付寶的信用卡取現功能均免除了手續費,相比銀行目前1%-2.5%的手續費,從微信和支付寶取現更為優惠。綜合多方信息來看,銀行信用卡業務與微信、支付寶合作,為信用卡取現找到了流量入口。微信、支付寶對應的取現頁面上,也均有提到取現資金僅限於消費,不得用於投資理財、購房等。,:-0 多渠道擴大信貸規模,共享充電寶行業運營模式生變從直營轉向代理 ,近期,#共享充電寶漲至4元每小時#等話題頻頻登上微博熱搜。對於上述現象,有共享充電寶行業從業者表示,近期共享充電寶租用價格整體並未出現明顯上漲,但不同場景的價差確實有拉大的跡象,這與共享充電寶行業的分潤模式有關。業內人士還表示,共享充電寶價格出現這些變化,與行業格局調整有關。在共享充電寶行業發展之初,經營以直營模式為主。疫情發生后,“輕資產化成為業內的優選項。龍頭公司的代理比例加速提升,快速布局下沉市場成為行業新的增長點。”,:-0 吃相難看。,超七成觀眾願接受付費直播大結局,8月25日,中國消費者報發布《2022長視頻平台用戶滿意度報告》。報告显示,七成以上消費者願意為優質內容買單,更傾向於開通半年以上時長的會員。隨着“視頻內容也是商品”的觀念深入人心,消費者需求逐漸多元化,六成用戶希望平台能夠分層級收費,提供更多元服務。平台提前告知規則的前提下,其中超七成觀眾願意接受付費直播大結局,可見消費者對於喜愛的影視內容“解鎖提前觀看”的訴求強烈。,:-0 就每天穩定更新兩集不行嗎?不想當大冤種,又要開會員還被引導二次付費。,中國老年人才網正式上線,據新華社24日報道,記者從中國老齡協會獲悉,中國老年人才網8月24日正式上線,這標志著我國老年人才信息服務平台啟動建設。據中國新聞網,官方數據显示,截至2021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逾2.67億,佔全國人口總數的18.9%,其中60歲到69歲的低齡老年人口佔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半數以上。他們中的相當一部分人仍有工作意願和能力。,其中,在一則麥當勞服務員招聘需求中可以看到,北京一麥當勞可招收退休人員做服務員,要求女50歲、男60歲以上(需要退休證),實行彈性工作制,每周上4到5天班,每天4到8小時,每月工資在1800/3500元。,:-0 真正有效的解決老年人就業就好。,蘋果官宣秋季發布會時間,8月25日凌晨,蘋果發布邀請函,官宣秋季發布會將於北京時間9月8日凌晨1點舉行,地點位於蘋果加州總部的喬布斯劇院,並將在官網進行直播。本次發布會預計發布四款iPhone 14機型、Apple Watch Series 8和新款iPad。有媒體分析,蘋果邀請函或暗示iPhone14三大功能:衛星連接、天體攝影、AOD 息屏显示。,:-0 一波新款要來了。,共享充電寶行業運營模式生變從直營轉向代理 ,微信支付寶測試信用卡取現 ,
在韓國,經濟的不平等催生出了《寄生蟲》、《魷魚遊戲》這樣的優質影視劇。許多韓國散戶投資者也希望拿到一張通往致富之路的入場券,於是他們開始瘋狂押注特斯拉股票。,賣房子炒股,朴成賢(Park Sunghyun,音譯)和她的丈夫賣掉了他們在首爾的房子,帶着7歲的兒子搬進了一間出租公寓,並把家裡23萬美元(約合160萬元人民幣)積蓄投資到了特斯拉股票上。,在韓國,把所有賭注都押在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電動汽車公司身上的並非只有朴成賢一家。在新冠大流行期間,韓國散戶們湧向特斯拉股票,使得他們的總持有量增加至之前的100多倍,價值超過150億美元(約合1000億元),成為了特斯拉的關鍵股東之一。,據計算,馬斯克目前是特斯拉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4.8%。而現在,韓國散戶投資者總計持有的特斯拉股份達到1.6%,是特斯拉第七大股東,甚至超過了甲骨文創始人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或美國資產管理公司普信集團。他們往往是逢低買入者,在股市回落時進場,協助抑制了股市的下跌。,豪賭特斯拉背後的無奈,但是,這種高漲的投資熱情背後暗藏着一股不如意的暗流。隨着韓國貧富差距的擴大,許多投資者將高風險的股票和加密貨幣押注視為實現財務自由的唯一現實途徑。,特斯拉是世界各地散戶投資者的最愛,但是在韓國,馬斯克在苦苦掙扎的工薪階層中贏得了一批近乎狂熱的追隨者。他們稱自己為“Teslams”,也就是“特斯拉”(Tesla)和“伊斯兰教”(Islam)的混合詞,以展示他們在特斯拉身上的信仰。有些人還在發布推文時以“Temen”作為結尾,也就是“特斯拉”(Tesla)和“阿門”(amen)的結合詞。,朴成賢和她的丈夫在大學畢業后在金融行業找到了工作,然後結婚成家,原本沒有打算把一切都押在特斯拉上。但是隨後,新冠肺炎疫情在2020年暴發,韓國央行將利率降至創紀錄低點,使得本已火熱的房地產市場達到了沸點。,他們在2019年底賣掉了自己的房子,希望買一套更大的房子,但由於房價上漲超出了他們的借貸能力,他們陷入了困境。同樣的故事最近在許多國家上演,但它在韓國具有象徵意義。,過去五年,首爾大都市區的公寓價格翻了一番,房價漲幅比工資漲幅超出了80多個百分點。根據韓國國民銀行的數據,一套普通的,最受歡迎的三居室公寓在首爾的平均價格為12.4億韓元(約合630萬元)。,“我原本以為,大學畢業后在一家好公司工作就能過得很好,但現實是,我們是我們社區里最窮的,”40歲的朴成賢說,這種沮喪情緒正是奈飛熱門韓劇《魷魚遊戲》的靈感所在,“作為一名上班族,生活有太多的限制。”,馬斯克的個人魅力,然而,這筆投資到處都是危險信號。馬斯克與監管機構公開發生糾紛,對Twitter的收購時斷時續,進而導致特斯拉股價出現波動。,但是,像朴成賢這樣的投資者卻從這種戲劇化事件中找到了刺激。雖然特斯拉的股價已經從2021年的高點下跌了25%以上,但在過去三年裡仍累計上漲了1900%。相比之下,韓國投資者持有量最多的股票三星电子的股價只上漲了大約40%,而韓國綜合股價指數的漲幅更小。,“有這個人(馬斯克)在,我認為我們可以賭上一切。”朴成賢說。她當初以平均每股668美元的價格買入的特斯拉股票,遠低於特斯拉8月22日的870美元收盤價。她和她的丈夫認為馬斯克是一個有遠見的人,能夠繼續成功地改變汽車行業。“他正在做以前沒有人想過的事情。”她表示。,外媒根據韓國中央證券託管機構的數據計算,截至8月17日,韓國散戶總計持有大約1.6%的特斯拉股權,這比他們在Google母公司Alphabet、蘋果、微軟和英偉達身上的投資總和還要多。,目前還沒有官方數據显示美國散戶持有的特斯拉的總股份。不過,鑒於特斯拉本土市場的投資者規模更大,估計散戶持有的特斯拉股份更多。新加坡追蹤散戶交易的萬達研究(Vanda Research)的數據主管吉亞科莫・皮耶安東尼(Giacomo Pierantoni)估計,除馬斯克和埃里森外,全球散戶持有大約15%的特斯拉股份。,年輕人買不起房,特斯拉在20多歲、30多歲的年輕人群體中的吸引力更大,因為與朴成賢夫婦相比,他們的創業資本更少。年輕的韓國人認為沒有機會像他們的父母一樣進入房地產市場,越來越擔心會像祖父母那樣遭遇經濟困境。雖然韓國老一輩一生都在苦幹,幫助韓國成為出口大國,但韓國老人的貧困率在經合組織38個成員國中是最高的。,“我陷入了恐慌,感覺可能永遠都買不起房子,”27歲的叉車司機孫吉洪(Son Gilhun,音譯)說。他住在首都東南郊區的河南市(Hanam),“我沒有放棄,而是決定跟隨前輩們買股票。”,他在特斯拉身上選擇了豪賭,在疫情期間採取節儉的生活方式,將每月2000美元薪水的一半投資於股票,積累了價值大約10萬美元的股票組合。今年6月,當特斯拉股價跌破700美元時,孫吉洪減少了對韓國股票的投資,增持了特斯拉股份。他的近期目標是買一輛特斯拉。如果他能賺到足夠的錢,最終目標將是買一套房子。,馬斯克最近出售了大約792萬股特斯拉股票,以防法院強制他收購Twitter。在韓國,特斯拉Teslams擁簇們對此反應不一。一些人在社交媒體上發泄了他們的失望之情。其他人則希望再次出現逢低買入的機會,但沒有如願。,孫吉洪持樂觀態度,他認為馬斯克這麼做“雖然不太可取,但考慮到Twitter收購案的情況,這是可以理解的”。,朴成賢一開始很生氣,但她堅持自己的選擇。“像我這樣的Teslams不會改變我們的投資,”她表示,“我們立場堅定。”,在韓國,把所有賭注都押在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的電動汽車公司身上的並非只有朴成賢一家。在新冠大流行期間,韓國散戶們湧向特斯拉股票,使得他們的總持有量增加至之前的100多倍,價值超過150億美元(約合1000億元),成為了特斯拉的關鍵股東之一。,在韓國,經濟的不平等催生出了《寄生蟲》、《魷魚遊戲》這樣的優質影視劇。許多韓國散戶投資者也希望拿到一張通往致富之路的入場券,於是他們開始瘋狂押注特斯拉股票。,
騰訊拋售美團是不是空穴來風?我看未必。,為什麼? 我們先看威力:15分鐘股價下跌近10%,小1000億市值被蒸發,美團下跌甚至帶崩了港股。一切盡在不言中。,那傳言究竟是什麼?來自路透社的消息稱,騰訊計劃出售美團的全部或大部分股權,而且如果市場條件有利,將在今年內開始出售。敲重點,傳言越短事兒越大,當然,緊接着,接近騰訊人士稱,傳聞並不屬實,騰訊目前沒有計劃出售美團股份。,只是,空穴未必不來風。我們來破破題:,馬化騰之前對外發聲很能點題,“不要在需求里迷路,我們還要結合自己的長處去解決關鍵問題。形成長處也要專註,長時間專註,把優勢兵力集中在一個有價值的問題上,才能不斷突破。”,出售方面,騰訊確實在不斷大手筆地持續地出售和減持手頭上的股票,海瀾之家、京東、知乎、sea、新東方在線、步步高等,眾多前車之鑒已經非常明晰;,投資方面,騰訊當然也在不斷投資,不過投資方向不斷收窄,金融、企服、文娛位列其投資標的的前三,以遊戲為例,2021年騰訊收購和投資了超過100家遊戲公司,且幾乎可以稱之為每3天就投資一家遊戲公司。,所以傳言之所以能成為帶動投資者情緒的傳言,說明是有群眾基礎在的。至少騰訊堅持社交+文娛主業,拓展產業互聯網半條命的戰略早已深入人心。此次“東興局”的分崩離析正是騰訊戰略轉身的最好註解。,騰訊不斷套現減持,其實,自京東大手筆之外,騰訊就被猜測,持續調倉的究竟是哪家?尤其以美團和拼多多的傳言為多。,畢竟,在騰訊投資系中,美團17.2%,拼多多15.6%,貝殼11.5%,滴滴6.4%,快手21.49%。這其中,騰訊是美團、58同城、快手的第一大股東;是拼多多、B站、蔚來的第二大股東。,這也是為何騰訊減持美團僅僅傳聞就引起股價動蕩的原因:騰訊曾經在美團2016年E輪融資、2017年的戰略融資和2018年Pre-IPO輪次的融資中深度參与,乃至最近2021年4月騰訊投資還參与了美團的定向增發。,當下,即便現在減持或者出手,騰訊的賬面回報已經有了,而且從中獲得了大筆可以騰挪的流動資金。這一點,在騰訊之前的動作中非常明顯:,2021年12月,騰訊大幅減持京東,持股比例由17%縮水至2.3%,騰訊總裁劉熾平也卸任京東董事;對應的是,2014年3月,騰訊以2.14億美元獲得京東IPO前15%的股份。,今年6月,騰訊迅速以“清倉”的方式出手了占自己持倉總數的82.5%,持股佔比從9.04%降至1.5%,套現7.20億港元。,其他更有騰訊小幅減持Sea,持股比例從21.3%降至18.7%;從步步高套現約8423萬元;以及最近的減持華誼兄弟8163.8萬股,占華誼兄弟總股本的2.94%。,具體到美團,據公開信息,騰訊一共投資了美團大概40億美元,當下持股價值約合1600多億人民幣,即便美團股價下行,騰訊的投資也翻了6倍左右。,第二個層面,騰訊也在不斷大手筆地回購自己的股票,今年年內,騰訊已經累計回購1776.44萬股,累計耗資約70.03億港元,遠超去年全年26億港元的回購規模。,騰訊2021年年報显示,2021年第四季度,騰訊營收為1441.88億元,同比增長8%,創下近16個季度以來的歷史最低增速。這也間接推動騰訊選擇和部分投資公司切割,來止盈或是止損。,美團的王興此前就曾對內表示,美團要以未來三年融不到新錢的預期做準備。而在這個極端假設中,王興也認為,企業自身的經營現金流才是美團未來過冬的方法論。騰訊當然也同理可證,總是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第三層面,財報相關,騰訊一季度包括投資收益在內的其他業務凈收益“只有”131億元,而僅處置冬海集團股份所得收益就高達185億元。騰訊總是要考慮業務協同之上的長期回報,才會在號稱“投資公司”時不會只是徒有其表。,這是為何?美團一直長期堅持的路線是,以投入換增長再換利潤,這是其所在生活場景所註定的,也就是用虧損促增長,只不過,加註新業務后,美團的虧損從2020年第四季度至今,已持續好幾個季度。,尤其是,美團的新業務包括美團閃購、美團買菜及美團優選等零售業務及其他,需要前期補貼和大額投入的業務,十分燒錢,過程還很漫長。,除了財務回報之外,另一輿論層面,早在騰訊減持京東之時,就有分析人士表示,騰訊減持與監管不無關係,監管層對互聯網公司的反垄斷監管措施逐漸嚴格,京東很有可能不是最後一個被騰訊減持的互聯網公司。,當然,需要指出的是,即便減持,騰訊和美團的戰略合作應該還會繼續:去年減持京東之後,騰訊表示京東仍將是重要戰略夥伴,京東也在今年發布公告,已經與騰訊續簽了為期三年的戰略合作協議。而作為開始就在微信支付上擁有三個不同入口的第三方服務提供商,相信騰訊美團合作應該一如既往。,新“雙反”下,回歸主業是宿命,互聯網巨頭們正在新“雙反”(反垄斷+反無序擴張)之後,不斷瘦身,不斷更加專註和聚焦回到自己的主賽道中,並希望藉此尋找到更多的增長曲線。騰訊的投資策略和自身業務發展,都非常能說明問題。,用馬化騰的話來說,騰訊是一家務實的公司,這麼多年來一直堅持的是以正為本,遇到問題解決問題。面對新形勢下CBS三位一體、跨界創新的藍海,企業需要做的是認真投入,下場去做。,那如何做?就需要“不要在需求里迷路,我們還要結合自己的長處去解決關鍵問題。形成長處也要專註,長時間專註,把優勢兵力集中在一個有價值的問題上,才能不斷突破。”,這話可能有點繞,我們來從投資層面說的更清楚些。,此前騰訊的現狀是什麼?毫不誇張地說,此前相關數據統計中,2021 年中國 295 家獨角獸公司中,有 59 家背後有騰訊投資的身影,中國20%的獨角獸都被騰訊投資過了,而且不是投的一點半點。,自2011年開始做CVC之後,從2014年起,騰訊連續8年排名國內最活躍CVC投資方第一。此時的投資階段是,涉及領域不斷穩步增加,各種早期和成熟期的企業數量也正在逐步增多,並利用自身業務為有投資關係的合作夥伴貢獻了微信支付頁面的入口。,這其中,包括京東、美團、轉轉、拼多多、貝殼等不同領域的成熟企業都贏得了寶貴的一席,背後是騰訊投資了京東、拼多多、小紅書、唯品會等60餘家電商領域相關企業;以及美團點評、永輝超市、萬達商業、餓了么、58同城約50家本地生活領域企業。,但風向在2018年騰訊成立CSIG時有所轉變,騰訊自身指出,“互聯網的下半場屬於產業互聯網,實體產業將成為產業互聯網的主角,騰訊要做實體產業数字化轉型的工具和助手”。,馬化騰對於騰訊的變革也曾表示:“此次主動革新是騰訊邁向下一個20年的新起點。它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戰略升級,互聯網的下半場屬於產業互聯網,上半場騰訊通過連接為用戶提供優質的服務,下半場騰訊將在此基礎上,助力產業與消費者形成更具開放性的新型連接生態。”,因此,自2018年調整戰略之後,騰訊也開始傾向於支持硬科技企業,以及更偏愛支持“科學家創業”,2020年至今,其所投資的科技企業就已經超過了100家之多,以企服為例,騰訊截至如今已經投資了包括boss直聘、深信服、塗鴉智能、東華軟件等在內的100多家企業服務公司,此前投中還專門寫了一篇騰訊愛企服,此次不再贅述。,我們也可以看到,騰訊也在藉助投資不斷築高自己主業的護城河:金融+企服、社交、文娛。以對騰訊2021年眾多的投資回顧為例,騰訊對10來個項目連投兩次。而且在騰訊併購的12項目中,有4個是遊戲項目,4個是文娛項目。,以青瓷遊戲為例,騰訊連續和阿里兩次合投不說,還在青瓷遊戲上市的時候以基石投資人的身份出現。再以今年騰訊對 藝畫開天的投資來看,以一次近25億的估值增持16.22%的股份,投資近4億不說,這也不是一次騰訊對其的投資。,甚至在對動漫堂的併購中,騰訊不斷在1月和4月增持動漫他,甚至7月繼續追加投資,已經基本完成了對該公司的全資併購。,只是在一出一進之中,當下騰訊的傾向更加明顯:,第一,遊戲和文娛不減反增,遊戲和文娛層面,騰訊都投資了200家左右的公司,且會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收購;第二就是更大力度地轉向科技創新以及更多的基礎設施層面的項目。,前者是為了在Web3.0到來之前,抓住下一個流量載體的時代紅利,集中完成流量轉變的核心任務,後者就是為了在更廣闊的中國經濟前進進程中保持和經濟發展脈絡的一致性。也因此,砍掉其他旁枝末節的投資,回籠資金,支持兩者的齊頭並進就在所難免。,關於當下的投資,此前騰訊方面也表示,其投資策略是:投資處於發展階段的公司;支持及分享投資公司的增長;並於投資公司可為其未來計劃自行籌集資金的適當時候退出投資。而且未來,騰訊的投資策略會採取更加均衡的措施。,我們仍以案例來說明,最近見諸報端的,騰訊剛投資了一家名為Hadean的英國元宇宙初創公司,一家汽車智能網聯繫統供應商“銀基科技”,一家側重AR显示光芯片研發的光舟半導體……,所以看來,是騰訊要摒棄掉此前的“東興局”,重新再做一個“騰訊系”。當然,所有一切等騰訊盤后財報見分曉吧。,只是,空穴未必不來風。我們來破破題:,騰訊拋售美團是不是空穴來風?我看未必。,
說起直播電商,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淘、抖、快”三大平台。,而同為電商平台第一梯隊的京東和拼多多,似乎在直播電商領域處於失聲狀態。,打開京東APP,首頁上確實有着“京東直播”板塊。但排在前面的內容都是品牌自播,完全看不到達人主播的身影。隨着不斷上滑頁面,才逐漸有帶着“紅人”標識的直播間出現。,進一步了解後會發現,京東為達人主播建立了“超A紅人圈”榜單,根據成交、訂單和時長為達人主播進行排名。只不過,即使是時段排名靠前的主播,其粉絲量也不過百萬級別,和“淘抖快”的頭部主播相差甚遠。同時,達人主播的排行榜也設置在了較為隱秘的位置,用戶如果不是刻意尋找,基本很難發現。,至於拼多多,則完全沒有直播板塊。用戶只能通過點進帶有“直播中”標識的商品,才能進入商家的直播間。如果想找達人直播,基本只能憑“緣分”――在“多多視頻”板塊,短視頻推送中偶爾會有直播間出現,其中也有少部分達人主播。,和京東一樣,拼多多給帶貨達人設置的榜單也相對隱秘。與其說這些榜單是為了讓用戶能更快找到熱門直播間,不如說它們只是同行間相互“較勁”的戰場。,由此可見,京東和拼多多似乎對達人直播並不上心。就像拼多多創始人黃崢曾經說的那樣,直播電商的“工具屬性”更加突出。因而它們更多是將直播間嵌入到商品和店鋪之中,起到為消費者講解產品的作用。,然而我們知道,直播電商這幾年漲勢兇猛、熱度不減。2021年直播電商行業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2.36萬億。根據網經社預測,其2022年的市場規模更是會達到3.49萬億。,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京東和拼多多為何還能不為所動?又或者,它們是心有餘而力不足?,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2016年3月,淘寶率先開啟直播試運營。5月,淘寶直播平台正式上線,吹響了直播電商的號角。,同年“雙十一”前夕,京東直播誕生,可謂緊隨淘寶其後。然而一步慢,步步慢。京東與淘寶直播電商的差距越來越大。,2017年底時,淘寶直播的單日直播場次已達上萬規模,單日累計觀看量也已破億。京東直播則未引起太多反響。,2019年,直播電商徹底迎來爆發。這一年淘寶直播的GMV突破2000億元,累計用戶達到4億。同時,李佳琦、薇婭等頭部主播也從中脫穎而出。至於京東,一直未公布其直播GMV和用戶具體數據,也沒有全網知名的主播誕生。,當時,淘寶直播前負責人趙圓圓評價京東“還沒搞清楚怎麼做直播,起了個大早,趕了個晚集”。一語成讖,早早布局的京東,即使此後嘗試了各種“花樣”,也始終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隨着抖音、快手也相繼在直播電商領域斬獲高額GMV,2020年的京東終於按捺不住,開始投入大量資源扶持直播電商業務。,這一年的京東直播,可謂是“眾星雲集”。彼時董明珠於4月首次在抖音開啟直播帶貨,卻慘遭滑鐵盧,銷售額僅有23.25萬。半個月後,董明珠轉戰快手,在平台大力傾注資源的情況下,創下了三小時3.1億銷售額的紀錄。幾天後,董明珠趁熱打鐵,在京東的一場直播將格力的人氣推向了最高峰。,2020年5月15日晚,京東直播邀請科技測評博主王自如和董明珠一起開啟了直播帶貨。格力和京東兩大家電巨頭的共同背書之下,董明珠在京東的直播首秀銷售額突破7億。要知道,即使是在今天看來,高達7億的銷售額也是眾多頭部主播所望塵莫及的。在當時,這更是相當於格力一年的總銷售額。,同年7月,汪峰以“京東秒殺首席直播官”的身份,在京東開啟直播帶貨首秀。京東公布的數據显示,當晚汪峰帶貨總金額超2億,觀看人數超915萬。,而這一年的“雙十一”,也是京東直播最為輝煌的時期。為期22天的活動中,超300位明星走進直播間,超500場創意總裁直播在京東開啟。雙十一當晚,一場“2020京東直播超級夜”更是將京東直播的熱度推向頂峰。,然而,狂歡之後,京東直播更顯落寞。步入2021年後,京東直播再無聲響。這時再回頭望去,京東直播的每一次熱度,都來自於明星和總裁自身的流量。至於專註直播帶貨的達人,則很難從京東直播中脫穎而出。,歸根結底,這跟京東對待直播的態度是密不可分的。2020年6月,京東現任CEO徐雷在接受採訪時說道:“直播的供應鏈零售不是常態的供應鏈,所以直播不是零售,更多是營銷行為,目的是拉新、清庫存、推新品、直播商品C2M”。,這番言論和黃崢不謀而合,都是只將直播視為工具,而非值得更多重視的增長點。,相比京東,拼多多入局直播電商的時間要晚上很多。2020年4月,拼多多邀請NBA傳奇球星馬布里進行了一場明星直播的嘗試。但結果是,一小時的直播中,總觀看人次僅2.1萬。無論是跟哪個頭部直播電商平台相比,這個数字都顯得格外慘淡。,此後的拼多多,似乎是坐實了直播“工具屬性”的定位,開始更多地將流量傾斜於商家自播。至於達人主播,拼多多則是抱着“放養”的態度,沒有進行過太多額外的激勵和扶持。,對於拼多多的選擇,其實也很好理解。它當初之所以能在淘寶京東盤踞的電商市場脫穎而出,靠的就是價格優勢。而直播電商的觀眾,大多就是抱着“撿便宜”的心態去觀看的。,如果拼多多的直播還是打價格牌,很容易和平台的定位產生衝突。本就薄利多銷的商品,再度壓價的話,只會損害商家的利益。最終極易導致同行間的惡性競爭。,現在看來,拼多多似乎已經放棄了對直播電商進行新的嘗試。而和它同樣落後一截的京東,則是在今年重新燃起了對直播電商的興趣。,主播能帶貨,不如商家能賺錢,今年618當晚,京東開設了一場名為“新物種實驗室”的直播。這場直播中,京東試驗了其“場景化直播”的構想。幾位年輕主播走進廚房、客廳、露營地等場景之中,在暢聊生活方式的過程中,以場景套裝的形式向觀眾推銷商品。,京東零售平台業務中心負責人林琛表示:“我們不需要吆喝式帶貨,而是需要能給大家帶來知識價值的主播與新技能增量的達人”。直播期間,控卡零食套組售出超4000套,預製食品套組售出超2000件。雖然銷量還是不及其它頭部平台,但至少驗證了場景化直播的可行性。,前不久的8月7日,京東發布“新物種首發計劃”,再次探索場景化直播。京東認為,依託數智化能力和供應鏈優勢針對場景化直播進行探索,將會是京東直播的重要創新方向。或許通過這樣的差異化競爭,京東也能建立起自己獨有的直播電商生態。,此外,京東也沒有放棄對直播達人的培育。近期,京東直播連續發布多條達人主播招募和激勵政策,看起來仍有孵化平台自有頭部主播的想法。,但是整體規劃上,京東還是傾向於做品牌自播。即使是“場景化直播”的嘗試,也沒有走低價戰略,或刻意凸顯主播形象。而是把重點放在“貨”上,強調生活方式的升級,培養消費者的心智。,對於京東而言,其最寶貴的財富是平台信譽度和大量品牌商家。如果為了直播而破價的話,只會引起品牌方的反感,長期來看是得不償失的。,而品牌自播更多則是為了講解商品,即使採取優惠策略,也是商家掌握定價權,不會超過其自身承受能力。,更重要的是,商家選擇平台的依據也不是能否促成更多交易,而是哪個平台能賺到更多錢。依靠達人帶貨或許能贏取一時的熱度,但長期走薄利多銷路線,最終反噬的還是品牌自身的形象。,因而從京東和拼多多的角度來看,它們根本不需要什麼頭部主播,也不用在意“直播達人榜”上是否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只要平台能讓商家賺到錢就夠了。所有直播帶貨的GMV,都悄悄隱藏在了它們逐年上漲的營收之中。,進一步了解後會發現,京東為達人主播建立了“超A紅人圈”榜單,根據成交、訂單和時長為達人主播進行排名。只不過,即使是時段排名靠前的主播,其粉絲量也不過百萬級別,和“淘抖快”的頭部主播相差甚遠。同時,達人主播的排行榜也設置在了較為隱秘的位置,用戶如果不是刻意尋找,基本很難發現。,說起直播電商,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都是“淘、抖、快”三大平台。,
這個夏天,雪碧飲料經典的“綠裝”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從8月1日起,雪碧放棄了標誌性的綠色瓶子包裝,轉為更加環保的透明容器,從而結束了綠色瓶子60多年的歷史。,這個夏天,雪碧飲料經典的“綠裝”徹底退出了歷史舞台。從8月1日起,雪碧放棄了標誌性的綠色瓶子包裝,轉為更加環保的透明容器,從而結束了綠色瓶子60多年的歷史。,
據此前報道,從8月15日開始,騰訊會對部分外包員工取消餐廳福利,已有夜宵券可以正常使用,但後續使用食堂需要收費。當時曝光的內部通知提到,目前外包員工還可以享受騰訊免費班車,暫不受影響。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新浪科技最新報道,除了取消免費早晚餐,騰訊近期又取消了一項福利。,,報道中的照片显示,從8月16日起,公司餐廳的打包盒要收費了,不再提供免費的餐盒,同時也不再提供隨餐免費水果,若需要需自購。,此外,還將對餐廳的午/晚餐菜品價格做相應下調。,通知中沒有對正式員工和外包員工做出區分,也就是說將全員統一,而此前的早晚餐等則是至針對外包員工。,據悉,騰訊的公司有不少外包員工,他們會將一些非核心業務外包給第三方公司去做,第三方公司的員工得去騰訊辦公,但不是騰訊的正式員工,雖然工作在同一棟大樓,但福利待遇跟騰訊正式員工沒法比。,此外,還將對餐廳的午/晚餐菜品價格做相應下調。,據此前報道,從8月15日開始,騰訊會對部分外包員工取消餐廳福利,已有夜宵券可以正常使用,但後續使用食堂需要收費。當時曝光的內部通知提到,目前外包員工還可以享受騰訊免費班車,暫不受影響。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新浪科技最新報道,除了取消免費早晚餐,騰訊近期又取消了一項福利。,
法拉第未來獲新融資 正商談潛在追加融資,8月15日,法拉第未來宣布執行一項新的融資工具的協議。新的融資工具將提供5200萬美元的初始承諾資金,並考慮在可轉換擔保票據結構中高達6億美元的潛在資金總額。美國機構投資者ATW Partners管理的基金主導這項交易。此外,法拉第表示正與多個投資者积極商談潛在的追加融資事宜。,:-0 賈老闆真厲害,總能找到接盤的。,美團單車將加強未成年人監管,製作未成年人禁止騎行安全掛卡,近日,為了完善未成年人交通安全保護措施,美團單車將製作未成年人禁止騎行安全掛卡,安裝在車輛上加強提示。同時,美團將在APP端上線保護未成年人騎行安全提示性彈窗,開鎖鈴聲也會做出提醒。據美團單車介紹,美團單車禁止12歲以下的未成年人騎行,實名註冊的用戶必須年滿16周歲。,:-0 支持。,幻核停售用戶可自願退款,今日騰訊幻核發布公告,表示基於公司聚焦核心戰略的考量做出業務調整。即日起#幻核將停止数字藏品發行#,所有通過其平台購買過数字藏品的用戶可自行選擇繼續持有或發起退款申請。幻核於2021年8月2日上線,是市場上為數不多未開放轉贈功能並禁止二級交易炒作的数字藏品平台。據騰訊內部人士透露,本次幻核調整不涉及團隊人員裁撤。,:-0 處理方式合理。,月餅標價499元運費600元,距離今年中秋節不足一個月,各式各樣的月餅禮盒開始在線下商超、電商平台等渠道上線。近日,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市場上,有不少月餅禮盒的售價在500元監管紅線下徘徊,部分商家更是大打“擦邊球”,將禮盒標價定為499.99元,但運費卻高達600元;甚至還有商家在線下偷偷賣着價格高達2000元的月餅禮盒。,:-0 送的是人情世故。,共享單車違規停放32人被限行,近期,北京將逐步加嚴對違規停放共享單車的限制標準,連月多次違停將增加限制騎行天數。今天,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公示了6月份北京區域違規停放聯合限制騎行名單。,6月份共享單車主要違規行為包括:在環路和高速路主路違停,在核心區16個禁停區違停,惡意破壞共享單車、私自佔有共享單車等行為,共有32人被納入限制騎行名單。其中,2人被限制騎行15天,30人被限制騎行7天。據悉,截至目前,共514人被納入北京區域違規停放聯合限制騎行名單。,:-0 也是無奈之舉。,美團單車將加強未成年人監管,製作未成年人禁止騎行安全掛卡,法拉第未來獲新融資 正商談潛在追加融資,
近日,共享單車企業陸續上調用戶騎行費。有專家指出,作為用戶“最後一公里”的重要交通工具,一味地漲價恐怕會造成用戶的流失,用戶的體驗始終是該行業持續發展的關鍵。,近日,美團單車宣布,從8月10日23時起,單車“騎行暢騎卡”無折扣價將進行調整:7天卡無折扣價調整為15元;30天卡無折扣價調整為35元;90天卡無折扣價調整為90元。調整的價格與哈��單車無折扣卡價格持平,略高於滴滴青桔。,目前,共享單車已成為解決廣大消費者尤其是城市用戶通勤“最後一公里”的重要工具。記者採訪了解到,此次調價不僅在数字上觸動了消費者,也讓一些消費者對後續價格趨勢產生擔憂。,無折扣騎行卡最高漲幅達50%,8月12日下午下班后,小於走出北京海淀區成府路的一棟大廈,習慣性地掃了一輛共享單車,騎到1公裡外的六道口地鐵站再乘地鐵回家。,“如果坐公交,兩頭都還要步行,夏季氣溫高,騎車更快、更方便。”對小於而言,地鐵站到上班地點的1公里路程,選擇共享單車再合適不過。此前,她花費35.8元購買了美團單車90天無限次騎行卡,折算下來每天不超過0.4元,比坐公交划算,平時外出也能隨時隨地掃碼使用。,據報道,美團單車“騎行暢騎卡”無折扣價調整前,7天、30天和90天卡的價格分別為10元、25元和60元,調整後分別為15元、35元和90元,最高漲幅達50%。,記者對比多家共享單車平台發現,經此次調價,在7天、30天和90天的“暢騎卡”價格方面,美團單車與哈��單車價格持平,高於青桔單車的10元、25元和75元。記者同時注意到,各平台會隨機給予消費者各類減免優惠。記者將定位設為北京,打開各平台看到,疊加優惠后的“暢騎卡”實際購入價格為原價的5折左右。,騎行卡無折扣價上調,引發了網友對單次騎行價格上漲的討論。根據頁面显示,哈��單車、青桔單車等共享單車平台的計價規則均為每30分鐘1.5元,同時對不符合停車規則的單車加收2元至20元不等的調度費或管理費。據此,共享單車的單次騎車價格趕超公交車起步價。,頻頻漲價背後的成本考慮,對於共享單車平台此次漲價,小於認為儘管漲價針對的是無折扣卡價格,實際購入價格平攤到每天並不多,但漲幅還是比較大,而且會擔心後續是不是還會漲。,實際上,這也並非是共享單車行業的第一次漲價。據了解,今年1月起,哈��單車的7天騎行卡漲至15元,30天卡漲至35元。哈��單車方面此前回應漲價原因時表示:“行業中的運維人力投入和產品折舊成本增長是主要因素。”,硬件和運維成本的增加,同樣被業內人士認為是此次美團單車調價的因素之一。6月17日,中國自行車協會在線上舉行新聞發布會,有關負責人在發言中提到,“今年以來,受原材料漲價、用工成本上升、物流不暢等外部因素影響,行業運行面臨較大下行壓力。”,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由於運營維護管理、車輛折舊成本等因素,使得共享單車很難成為賺錢的工具。同時,隨着“免押金”模式的普及,共享單車收入渠道單一的困局進一步凸顯,而隨着成本的不斷抬升,共享單車平台只能通過漲價這種形式來維持運營。,該人士表示,互聯網企業發展過程中,逃不開前期低價競爭、跑馬圈地、後期漲價“收割”用戶的邏輯。一味地漲價不是長久之計,嚴重的還可能造成用戶的流失。因此,如何在市場價格與用戶留存之間尋找平衡點,也成為共享單車平台需要思考的問題。,用戶體驗是持續發展的關鍵,據悉,經過激烈的市場競爭后,共享單車平台近年來趨於穩定,逐漸開始在提升用戶體驗、適應城市管理方面實施改善舉措。例如,目前美團單車、哈��單車、青桔單車3大平台均已實現“免押金”騎行,並均對不符合停車規範的行為予以處罰。,1月26日,北京市自行車電動車行業協會會同美團、哈��、滴滴青桔3家共享單車運營企業共同簽署了《北京區域互聯網租賃自行車行業規範用戶停放行為聯合限制性公約(試行)》,對存在多次違規停放共享單車等不文明行為的用戶實施聯合限制措施。自4月起,對北京區域違規停放聯合限制騎行名單進行公示,共同營造安全、文明、有序的騎行環境。,艾媒諮詢此前發布的《2021年上半年中國共享出行發展專題研究報告》分析指出,中國共享單車規模於2017年實現大幅度增長,用戶規模突破2億人,此後保持穩定態勢。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共享單車在面對公共交通時並沒有價格優勢,用戶選擇共享單車的理由還是作為短途的環保健身代步工具。,有業內人士表示,消費者會平衡價格因素,考慮繼續付費或選擇其他替代方案。因此,對於平台來說,在給共享單車漲價的同時,也應該通過加強運維管理等方式不斷提升用戶體驗。對於消費者來說,平台為其提供了出行便利,消費者也在使用上愛護車輛,共同構建共享出行環境。,同時,該人士也提到,為解決盈利焦慮,各共享經濟企業亟須構建新的增長路徑,一方面通過精細化運營降本提效;另外,還可考慮基於海量用戶建立強大網絡渠道,在數據、流量、場景上深耕,尋找新的增長極。,無折扣騎行卡最高漲幅達50%,近日,共享單車企業陸續上調用戶騎行費。有專家指出,作為用戶“最後一公里”的重要交通工具,一味地漲價恐怕會造成用戶的流失,用戶的體驗始終是該行業持續發展的關鍵。,
一輛“中國紅”塗裝的Model Y懸挂“1000000”字樣“綠牌”,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第100萬輛下線整車很“中國”。“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發文祝賀,還附帶再次強調“特斯拉全球累計銷量已超300萬輛”。投產不到三年,“中國造”特斯拉邁入百萬輛俱樂部,“上海速度”繼續。同時,兩年多時間,特斯拉狂奔,競爭對手們狂追。犹如特斯拉公布的兩張今夕照片:2019年,“1號”國產Model 3下線,身後產線空空,“鯰魚”來了;2022年,“中國紅”Model Y身後產線繁忙,但已“眾敵環伺”。 1/3“中國造”,8月15日一早,特斯拉CEO馬斯克發微博稱:“祝賀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生產第100萬輛車!特斯拉全球累計生產已超過300萬輛。”隨後,特斯拉副總裁陶琳在評論區搶到“沙發”並附上一張2019年特斯拉上海工廠開工儀式上的照片,並表示:“兩年多時間,不僅僅是特斯拉,整个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都有了巨大發展。致敬由99.9%的中國人組成的上海工廠團隊,感謝所有合作夥伴,我們的供應鏈本地化率已經超過95%。”,2018年7月,特斯拉與上海市政府、上海臨港管委會共同簽署純電動車項目投資協議。2019年11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進入試點生產。從一片空地到建成投產,僅用時10個月。2020年1月,國產Model 3開啟交付。,隨着上海工廠跑出“上海速度”並相繼交付Model 3和Model Y兩款車型,特斯拉也進入“中國時間”。數據显示,2020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為49.96萬輛,產量為50.9萬輛,其中上海超級工廠產量為14.4萬輛;去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升至93.6萬輛,其中上海超級工廠交付量超過48萬輛。,隨着“中國造”車型產銷提升及本土化率的提升,上海超級工廠已成為特斯拉全球戰略的一塊關鍵拼圖。去年,特斯拉汽車業務毛利率達29.3%,其中單車毛利率超過30%,而29.3%的毛利率也讓特斯拉成為全球最賺錢的汽車品牌。特斯拉相關人士表示,“Model Y車型為特斯拉提升利潤率的關鍵,而上海工廠的本土化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對於上海工廠的重要性,馬斯克近日表示:“上海超級工廠很難被超越,我必須說上海團隊真的非常棒。”,“100萬輛的達成,充分證明‘上海+特斯拉’組合的傑出性。上海超級工廠是特斯拉首座在美國以外的工廠,對特斯拉深耕中國和全球市場有着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特斯拉相關人士表示,自上海超級工廠投產以來,其在特斯拉體系中的季度“生產冠軍”頭銜幾乎從未易主,是特斯拉不折不扣的全球出口中心,助力特斯拉實現150萬輛的年化量產速度,並在今年6月創下全新單月產量紀錄。,“喂不飽”的產能,雖然上海超級工廠已進入百萬輛俱樂部,但並不能緩解特斯拉的產能焦慮。此前,陶琳表示:“去年上海超級工廠向全球用戶交付超過48萬輛純電動汽車,貢獻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的半壁江山。”但是,面對特斯拉的高產能預期,上海超級工廠50萬輛的年產能仍捉襟見肘。,按照特斯拉的規劃,2030年的產量目標高達2000萬輛。為此,近兩年特斯拉開始跟產能“着急”。今年,特斯拉美國得州與德國柏林工廠相繼投產,並與中國上海、美國內華達州及加州等超級工廠共同分擔交付任務。不過,目前得州和柏林超級工廠還未能扛起交付重擔。,今年6月,馬斯克表示,由於電池短缺和物流問題,得州和柏林超級工廠難以增加產量,目前“正虧損數十億美元”。同時,今年二季度電話會議上馬斯克直言:“特斯拉的困難集中在生產端,有些客戶的新車甚至要等到明年才能交付。特斯拉需要關注例如商品價格變動、量產爬坡速度等,但需求不是特斯拉擔憂的問題。”,產能問題已影響到特斯拉訂單。目前,特斯拉在其美國和加拿大官網已關閉Model 3長續航車型預訂入口,訂購頁面底部註釋信息為“2023年可訂購”。對此,馬斯克解釋稱,暫停接受訂單的原因為特斯拉已積壓太多訂單。而在中國市場,一位特斯拉直營店工作人員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現在訂購特斯拉車型提車周期已超過兩個月,其中Model 3車型訂單已排到今年底。,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成員顏景輝認為:“從訂單情況看,特斯拉車型依舊受市場追捧,但在多重客觀因素疊加下,特斯拉產能受限導致訂單量難以釋放,因此對於馬斯克來說亟待持續提升產能。”,事實上,目前針對旗下各工廠正加緊擴產。財報显示,今年二季度美國得州和德國柏林超級工廠產能繼續爬坡,其中柏林超級工廠在二季度首次單周產量突破千輛。“今年內有望實現單周4萬輛的產能,目前的產能已實現單周3萬輛。”馬斯克表示,今年底能夠實現190萬輛的產能規劃,雖然有挑戰但特斯拉仍在努力,得州、柏林超級工廠的產能正快速爬坡。此外,今年7月,上海超級工廠也開始進行大規模產線升級改造。特斯拉方面在二季度財報中表示,上海超級工廠在近期已完成產能升級,年產能超過75萬輛。,提升現有工廠產能的同時,對於未來的產能計劃,馬斯克則提出,最終特斯拉將擁有10-12座超級工廠,每座工廠的年產能將達150萬-200萬輛。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有消息稱,特斯拉正在就加拿大建廠事宜积極遊說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搶銷量進行時,值得一提的是,持續擴產消化訂單的同時,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環境的變化已給特斯拉帶來不小挑戰。,數據显示,今年7月,特斯拉中國批發量為2.8萬輛,環比下滑64.2%。其中,在華銷量跌至8461輛,同比下滑1.9%。對此,外界將原因歸結為佔全球1/3產能的上海超級工廠進行升級,導致7月產量受限交付量未達預期。,儘管7月特斯拉在華銷量敗給客觀因素,但與此同時眾多車企開啟的銷量“收割”模式,也給特斯拉敲響警鐘。數據显示,今年7月,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滲透率高達51.7%。從月度國內零售份額看,7月主流自主品牌新能源車型零售份額為73%,同比增加9個百分點;合資品牌新能源車份額為6.5%,同比下降0.9個百分點,特斯拉份額為1.7%,同比下降2.2個百分點。,據統計,今年7月,特斯拉中國批發量已被擠到第四位,前三位分別為比亞迪、上汽通用五菱和吉利。此外,今年上半年,比亞迪以累計64.14萬輛的銷量超越特斯拉坐上全球電動車銷冠位置。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國品牌產品更新快,更貼近消費者需求。同時,在續航、三電、智能化上的實力也不斷提升,獲得不少消費者認可。這也讓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越來越多的品牌與特斯拉開始爭奪市場份額。,不僅在中國市場面臨激烈競爭,比亞迪、長城、蔚來、小鵬等自主品牌也開始“出海”,其中歐洲成為眾多自主品牌的首選。而在特斯拉大本營的美國市場,通用、福特等傳統頭部車企也加快電動化轉型,與特斯拉同屬造車新勢力的lucid和Rivan,也與特斯拉直接對位,特斯拉正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環境。,此外,“高光”下不時出現的維權和事故,也持續考驗着消費者對特斯拉的消費信心。去年上海車展,一名身着白色T恤的女子爬上特斯拉展車車頂進行維權;今年林志穎駕駛特斯拉撞車發生起火事故……外加穿插其間的剎車失靈報道,特斯拉從不缺熱搜。,今年初,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的《2021年十大消費維權輿情熱點》報告中显示,“特斯拉車頂維權事件暴露車企服務漏洞”成為2021年社會影響力第一大話題。中消協稱,“車頂維權事件”引起各界反思的社會影響力指數達100.9,登上榜首位置。而在林志穎事件后,有媒體報道稱,某二手車平台則出現不少轉讓特斯拉訂單的用戶。該報道显示,這些用戶由於看到林志穎事故后產生轉讓的想法。,業內人士認為,不斷攀升的交付量,是全球消費者對特斯拉的認可。但相比傳統車企,特斯拉等造車新勢力不僅產品受關注,企業本身也是關注話題。追趕產能的同時,如何穩定消費信心也是特斯拉麵臨的問題。,隨着上海工廠跑出“上海速度”並相繼交付Model 3和Model Y兩款車型,特斯拉也進入“中國時間”。數據显示,2020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為49.96萬輛,產量為50.9萬輛,其中上海超級工廠產量為14.4萬輛;去年,特斯拉全球交付量升至93.6萬輛,其中上海超級工廠交付量超過48萬輛。,一輛“中國紅”塗裝的Model Y懸挂“1000000”字樣“綠牌”,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第100萬輛下線整車很“中國”。“鋼鐵俠”埃隆・馬斯克發文祝賀,還附帶再次強調“特斯拉全球累計銷量已超300萬輛”。投產不到三年,“中國造”特斯拉邁入百萬輛俱樂部,“上海速度”繼續。同時,兩年多時間,特斯拉狂奔,競爭對手們狂追。犹如特斯拉公布的兩張今夕照片:2019年,“1號”國產Model 3下線,身後產線空空,“鯰魚”來了;2022年,“中國紅”Model Y身後產線繁忙,但已“眾敵環伺”。 1/3“中國造”,
更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