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kTok英國站已陷入0.99磅包郵的價格戰,中國賣家用力過猛。”啟林跨境負責人林維告訴虎嗅。7月6日,《Financial Times》的一則題為TikTok放棄歐美直播帶貨擴張計劃的新聞進入人們視線。儘管深耕歐美TikTok的Newme CEO顧俊告訴虎嗅該消息並不屬實,但也再次引發跨境圈對英美TikTok電商的關注。,,這段時間,關於TikTok電商的消息頻頻傳出。7月6日,據彭博社及雅虎財經報道,字節某消息人士稱,2022年,TikTok電商業務的交易總額目標是20億美元,到2023年,年度電商交易總額的目標要達到230億美元,增長10倍多。,但在如此“宏大”的願景之下,英國市場的表現並不亮眼。據報道,在當前TikTok的日均GMV中,東南亞的貢獻佔7成,英國僅占約3成。,儘管TikTok放棄歐美直播帶貨業務擴張的消息並不屬實,但英國站的實際經營環境,卻令不少從業者擔憂。,經營歐美短視頻公司多年的安迪向虎嗅坦言, “ 英國的TikTok市場目前很混亂,不少人都在虧本維繫。”,為何短短一年時間,TikTok英國站卻得到如此結果呢?,0.99英鎊包郵的價格內卷,“英國TikTok shop一開始門檻太低,導致湧入的賣家魚龍混雜。”林維告訴虎嗅。在英國開店的政策不斷在改,一開始政策是較為寬鬆的,這也導致許多倒賣店鋪的灰產大量進場。TikTok英國站一度幾乎都是中國賣家,大家也展開了激烈的內卷。,“0.99英鎊包郵的情況隨處可見,客單價太低了。”安迪對虎嗅說。 這其中不少產品甚至比國內價格還低,經營多年假髮生意的武青在國內一頂假髮還能賣幾十元,到了TikTok上,即使降到0.99英鎊包郵,還有不少賣家與其競爭。大家本意是想先降價把市場培養起來,但沒想到卻陷入極度內卷的價格戰中。,侵佔利潤空間的不只是客單價,主播成本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多位歐美TikTok經營者告訴虎嗅,國內的外籍主播比本地主播價格要貴得多。,“在國內,外籍主播有時要到100美金/時,但英國十幾英鎊/時、美國二十美元/時的情況並不少見。”安迪說。現在國內的外籍主播基本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由於疫情這個市場基本處於凈流出的狀態,人才儲備並不充裕,他補充道。但在當地找主播並不是所有中國TikTok玩家都具備的能力,若只能找到國內的外籍主播,其成本就會大幅度攀升。,即使能找到當地主播,人效也成為關鍵。在林維等國內跨境電商從業者的眼裡,英國人甚至比美國還要懶散,自然更比不上“異常勤奮”的中國人。英國當地的主播多數為家庭主婦或剛畢業的大學生,他們很多人只接受三四小時的工作時間,對加班非常排斥。且因直播這類模式在英國剛剛起步,他們適應成熟的直播流程就要消耗一段時間。有的主播對選品的要求也很高,中國賣家的“便宜貨”有時入不了主播的“法眼”。,對於不少中國賣家而言,最頭疼的還不是組建主播團隊,而是英國消費者對直播買貨的接受度還並不高。武青告訴虎嗅,其開設的假髮直播間兩個月只賣出了零星幾單,在他眼裡,英國的TikTok用戶多數還是為了休閑娛樂,並沒有看直播購物的習慣,國內常見的直播憋單、降價的玩法英國用戶並不感冒。“他們彷彿更重視消費體驗,而不是只盯在性價比上。”武青說。,但不少TikTok英國站玩家與武青想法不同,他們認為本質原因是英國的消費能力在下降。安迪告訴虎嗅,不少英國人失業在家,經濟狀況並不樂觀。中國賣家捲起來的0.99英鎊包郵模式,也“養刁了”英國消費者的口味,他們四處比價,令中國賣家們的客單價更難提升。,然而,最令賣家感到恐懼的,並不是客單價低、成本高等因素,而是流量的減少和不精準。多位從業者都提到,英國的流量匹配度相較國內要差很多,且流量推送並不穩定,最開始,還能獲得一些官方扶持的流量,但之後也在慢慢減少。林維坦言,很多中國賣家來到TikTok英國站就是看重TikTok的流量以及算法機制,試圖再現國內抖音的造富神話,但目前的狀況並不樂觀。,有的賣家將其歸結於TikTok英國團隊的不穩定。此前,TikTok被爆出英國工作人員因無法接受996而大批辭職,團隊規模也迅速“縮水”。“流量推送和匹配是需要大量作業的,團隊不穩定,流量穩定反而奇怪。”武青表達了他的擔憂。,由此可見,價格內卷、主播成本、英國消費者的能力以及流量的不穩定,成了影響TikTok英國賣家的重要因素,許多英國站賣家苦苦維繫,對於前景十分迷茫。,放棄還是堅持?,是該放棄英國站了嗎?這是擺在不少賣家眼前的選擇難題。,一些願意等等看的英國站賣家仍相信TikTok的實力。,“TikTok也許已意識到英國站的問題,開始調整策略。”林維說。首先,有的賣家反映再次感受到一些流量紅利,比如TikTok shop的搜索入口,出現流量扶持的情況,藉此機會多上架產品,會有一些出單的機會。另外,TikTok還宣布要在英國實行“海王計劃”,幫助賣家在倉儲物流環節有更好的體驗。除此之外,TikTok對於英國站點違規情況的整頓也愈發嚴格,黑五類產品、黑科技玩法在英國站愈發行不通。,不同賣家對待TikTok也需要有不同的思路。,武青告訴虎嗅,若小白想嘗試一下TikTok市場,可以先來英國站點,這可以幫助小白儘快熟悉TikTok的一整套流程和套路。 但若想在TikTok英國站做直播的賣家,建議放棄,短視頻帶貨或許更有發展前途。武青給虎嗅分享了一個細節,其假髮生意此前靠短視頻帶貨時,反而一天能掙幾千英鎊。,而對於品牌玩家以及靠亞馬遜、速賣通等搜索電商起家的傳統賣家而言,TikTok英國站是不能放棄的“戰場”。品牌玩家可以借TikTok的活躍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加品牌勢能,傳統賣家若利用好TikTok的免費流量,對其生意也是“錦上添花”。,當然,不少賣家已將目光放在其他市場的機會上,美國站成為焦點。,據eMarketer數據显示,2022年美國零售市場的電商銷售額預計將會時3572億美元,這個數值是東南亞2025年電商預測規模的2.5倍之多,單從體量來看,美國才是有更高天花板的電商市場。TikTok也發力於此。,目前,TikTok還未在美國站開通shop,在TikTok美國站做生意的中國玩家們多數還是引流到獨立站上。此前,關於美國TikTok shop的開通時間傳言甚多,2022年8月、10月都是猜測時間。 不過,安迪告訴虎嗅,美國shop的開通相對英國要複雜得多,美國對於TikTok總是“額外關注”,反垄斷、侵犯隱私等話題圍繞其左右。“這關係到美國政治經濟等問題。”安迪說,所以進度更為緩慢。,除政治關係這一宏大因素之外,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美國Shop遲遲還未開通,與TikTok看到英國的前車之鑒有關。,“ TikTok肯定不想美國站再重蹈英國的覆轍。”安迪說,TikTok更希望大品牌進駐美國站,令美國站點的門檻提高一些,避免賣家陷入低價競爭這一惡性循環中,他補充道。,在安迪等賣家的眼裡,TikTok美國站流量更大、消費能力更強,潛力更大。安迪稱, 在美國的TikTok上,其客單價有時比亞馬遜還要高一些。而在傳言TikTok要放棄擴張歐美市場時,顧俊在朋友圈更新道,美國單一直播間單場仍有幾千美金收入,有時貨都發不完,急缺打包發貨的小時工。,如此看來,在TikTok英國站將自己“捲成”拼多多的時候,美國站仍成為不少TikTok中國玩家眼裡的潛在金礦。TikTok能否在2023年如願實現其GMV翻10倍的願望,也成了中國賣家們的關注焦點。,不過,對於林維、安迪們而言,在TikTok擴張的時間也更為緊迫,在大玩家入場之前,他們要搶先佔領一席之地,或許才有更多生機。,但在如此“宏大”的願景之下,英國市場的表現並不亮眼。據報道,在當前TikTok的日均GMV中,東南亞的貢獻佔7成,英國僅占約3成。,“TikTok英國站已陷入0.99磅包郵的價格戰,中國賣家用力過猛。”啟林跨境負責人林維告訴虎嗅。7月6日,《Financial Times》的一則題為TikTok放棄歐美直播帶貨擴張計劃的新聞進入人們視線。儘管深耕歐美TikTok的Newme CEO顧俊告訴虎嗅該消息並不屬實,但也再次引發跨境圈對英美TikTok電商的關注。,
11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當地時間周四,推特新老闆埃隆・馬斯克表示,將從下周開始恢復推特上以前被禁的賬戶。,當地時間11月23日,馬斯克在推特上就是否讓大多數被封禁的賬戶“回歸”發起投票。投票結果显示,72.4%的人支持讓那些被封禁的賬戶“回歸”。,此前,馬斯克也曾在推特上就是否解封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賬號的問題發起過投票,最終支持票數以微弱優勢取勝。,在正式收購推特不到一個月後,也就是在當地時間11月19日,馬斯克根據網民投票結果,恢復了特朗普被關閉的推特賬號。,據報道,當特朗普的推特賬戶被恢復時,显示他有100萬粉絲。在不到30分鐘的時間里,這個数字迅速增長到210萬。在賬號被恢復24小時后,特朗普重新漲粉8700萬,遠遠多於他在社交媒體平台Truth Social上的粉絲數量(450萬左右)。,在正式收購推特不到一個月後,也就是在當地時間11月19日,馬斯克根據網民投票結果,恢復了特朗普被關閉的推特賬號。,11月25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當地時間周四,推特新老闆埃隆・馬斯克表示,將從下周開始恢復推特上以前被禁的賬戶。,
11月24日消息,密碼管理工具NordPass現已發布2022年全球最常用的密碼名單,結果显示用戶仍在使用眾所周知的弱密碼。,統計數據显示,今年全球最常見的密碼是“password”,黑客只用了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就破解了它;第二個和第三個最常見的密碼同樣如此,分別為“123456″”和“123456789”。,NordPass在獨立網絡安全研究人員的幫助下編製了這封名單,研究人員分析了一個3TB的數據庫。其中,全球有近500萬人使用“password”作為密碼。在前20個最常用的密碼中,有18個密碼在一秒內被猜出。,IT之家了解到,開源密碼管理公司Bitwarden在2022年密碼管理調查中發現,美國31%的受訪者在過去18個月內經歷過數據泄露。為了避免這一問題,NordPass建議使用至少12個字符的複雜密碼,包含各種大小寫字母、符號和数字。,此外,用戶還應避免為多個賬戶重複使用同一個密碼,儘管這一做法很常見。Bitwarden發現,超過80%的美國用戶在網站上重複使用密碼。,以下為NordPass公布的2022年全球最常用的20個密碼名單:,password、123456、123456789、guest、qwerty、12345678、111111、12345、col123456、123123、1234567、1234、1234567890、000000、555555、666666、123321、654321、7777777、123。,IT之家了解到,開源密碼管理公司Bitwarden在2022年密碼管理調查中發現,美國31%的受訪者在過去18個月內經歷過數據泄露。為了避免這一問題,NordPass建議使用至少12個字符的複雜密碼,包含各種大小寫字母、符號和数字。,11月24日消息,密碼管理工具NordPass現已發布2022年全球最常用的密碼名單,結果显示用戶仍在使用眾所周知的弱密碼。,
“下周回國”的賈躍亭又有錢支持他的造車夢了。,近日消息,法拉第未來(FF)官宣,其已與投資管理服務公司Yorkville Advisors Global LP的一家關聯公司達成新的備用股本信貸額度(equity line of credit,或ELOC)協議。,該投資公司初始承諾投資2億美元, 可根據FF的選擇增加到3.5億美元,FF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此次ELOC協議將顯著提高法拉第未來的財務靈活性,並繼續推進FF91的量產。,不過即便是有了這最新的注資,FF的前景依舊不容樂觀。,據法拉第未來最近公布的報告显示,截至9月21日,公司持有現金3900萬美元,低於8月底的大約4700萬美元,儲備量進一步下降。,為了保證現金流,上個月早些時候,FF已經辭退了幾十名員工,同時從本月起將所有員工的薪水降低25%。,FF預計,從2022年9月1日至12月31日,公司將消耗2.93億美元的運營現金,而2022年全年將消耗約7.08億美元,也就是說, 即便拿到3.5億元最新融資,在支付了2.93億美元的運營現金后,基本上就不剩下什麼了。,沒有錢,FF91自然也就無法得到量產,該司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FORM 8-K文件中稱,旗下首款車型FF 91電動汽車將再度延期交付,而按照規劃,該車原定於今年第三或第四季度交付。,那麼很多人會有疑問,為何賈躍亭總是能拿到錢呢?專家表示稱: 是因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整體吸金能力較強,各路資本都在找尋機會進入這一賽道。也就是說,只要賈躍亭講好了故事,就不愁要不來錢。,不過即便是有了這最新的注資,FF的前景依舊不容樂觀。,“下周回國”的賈躍亭又有錢支持他的造車夢了。,
北京時間10月26日早間消息,據報道,賈躍亭創辦的美國電動汽車創業公司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目前正在為發布新車尋求新的資本注入,為了在此期間保存更多現金,他們將從下月起對所有員工降薪25%。,該公司在上周發給員工的郵件中宣布,將從11月1日至年底期間實施全員降薪。據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在本月早些時候剛剛裁員數十人。,法拉第未來發言人尚未對此置評。,法拉第未來的現金儲備正在快速萎縮。最新的報告显示,截至9月21日,該公司現金餘額為3900萬美元,低於8月底的4700萬美元。,該公司在电子郵件備忘錄中表示,員工將於12月獲得與降薪金額相等的限制性股票。法拉第還允許員工主動接受更大幅度的降薪,以換取更多的限制性股票。但法拉第未來表示,如果員工被解僱,所有的限制性股票都將被收回。,法拉第未來2021年7月通過一筆合併交易成為上市公司,融資約10億美元,但自此之後卻遲遲難以完成電動汽車的商業化生產。他們至少已經將首款電動汽車的上市時間推遲到2023年,並且在過去幾個月里陷入了與多個大股東的鬥爭,其中之一是由其聯合創始人賈躍亭管理的一個團體。,法拉第未來的現金儲備正在快速萎縮。最新的報告显示,截至9月21日,該公司現金餘額為3900萬美元,低於8月底的4700萬美元。,北京時間10月26日早間消息,據報道,賈躍亭創辦的美國電動汽車創業公司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目前正在為發布新車尋求新的資本注入,為了在此期間保存更多現金,他們將從下月起對所有員工降薪25%。,
9月29日消息,美國當地時間周三,零售巨頭亞馬遜舉行了2022年度秋季新品發布會,推出了大量升級和新款硬件設備。美媒認為,此舉標志著亞馬遜正加速進軍醫療保健、安全和汽車行業,致力於將其技術融入到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此次發布會上,亞馬遜推出了名為Halo Rise的新床邊設備、多款升級版Echo智能音箱、Kindle电子閱讀器,同時其子公司Ring也展示了新的增強型安全技術。,儘管亞馬遜在硬件技術方面仍落後於蘋果等公司,但其正在迅速擴大觸角。新的健康產品是對亞馬遜向醫療保健行業加速擴張的補充,該公司在這個領域已經擁有一家在線藥店、一款可穿戴健康設備,以及一系列將數據分析工具應用於醫學科學的實驗項目。,亞馬遜在7月份宣布了收購One Medical的計劃,交易價值約34.9億美元。One Medical的母公司名為1Life Healthcare,在美國25個市場經營着182個醫療診所。,Halo Rise是一款環形床頭設備,配有環形燈、數字鐘面,它是睡眠跟蹤器、燈和鬧鐘的組合。亞馬遜表示,這款設備將於今年晚些時候上市,售價為140美元。,亞馬遜解釋稱,Halo Rise使用低功率雷達來分析距離它最近的人的睡眠情況。與亞馬遜的許多家用电子產品不同,Halo Rise既沒有揚聲器,也沒有麥克風,但它可以確定用戶的呼吸頻率,並有環境傳感器來確定溫度。,這款產品還集成了Alexa語音助手和Echo智能音箱的功能,可以執行播放音樂和調暗燈光等命令。,亞馬遜周三發布會上的其他重要公告包括:,1)升級版Echo Studio,支持改進的3D音頻(即空間音頻)功能。亞馬遜表示,這款設備還增強了低音,整體音質更好。其中有些改進將通過對現有Echo Studios進行軟件更新來免費進行。這款新機型的售價為200美元,今年就能發貨。,2)新款Echo Dot和Echo Dot with Clock機型,在不增加設備尺寸的情況下添加了改進的揚聲器和兩倍的低音。Echo Dot with Clock搭載了改進的屏幕,可以显示歌曲信息。這兩款新產品也都有傳感器來確定房間的溫度。更重要的是,新產品內置了Eero技術,允許它們充當Wi-Fi路由器擴展器並消除信號死角。Echo Dot售價50美元,Echo Dot with Clock售價60美元。,3)貓頭鷹和龍版Echo Dot Kids,售價都在60美元。這些設備可以通過Alexa發出問候、講笑話等。,4)升級版Echo Auto,售價55美元,體型更為小巧,允許客戶在他們的汽車上添加Alexa支持。這款設備可以幫助用戶控制音樂和處理短信。它還增加了新功能,可以用來請求路邊援助。初代Echo Auto在發布后因存在漏洞、功能有限而受到批評,並且是客戶對亞馬遜电子設備評價最低的設備之一。,5)亞馬遜和寶馬聯合宣布,後者正在開發基於Alexa的新版語音控制系統。近年來,亞馬遜始終在努力擴大其語音助手的覆蓋範圍,方法是向其他公司提供基礎構建模塊,讓它們創建自己的定製軟件。,6)新款Fire TV Cube,在更快處理器的支持下,它可以將高清晰度內容轉換為4K內容。該設備還配備了升級的麥克風陣列,以改進語音輸入和布料包裹設計。它具有專用的以太網和USB端口,用於連接其他設備和HDMI輸入控制。這讓客戶可以對電視的其他部分使用語音控制,比如他們的有線電視服務。,7)新版Alexa Voice遙控器增加了“找回”功能,以便用戶任何時候都能找到它。這款設備將於11月推出,售價35美元。,8)新款QLED Fire電視實體显示屏,起價800美元,有65英寸和75英寸兩種規格。,亞馬遜沒有披露其設備部門的收入細節,但這項業務被認為只佔該公司總銷售額相對較小的比例,遠遠低於电子商務、第三方賣家服務和雲計算服務的收入。不過,這些產品可以幫助增加用戶對該公司的忠誠度,而且購買一款設備往往會刺激用戶購買更多亞馬遜產品。,有了新的睡眠跟蹤器,用戶可以通過亞馬遜帶有屏幕的智能設備Echo Show查看報告,比如他們的深度睡眠時間。2020年,亞馬遜推出了活動跟蹤器Halo Band,與訂閱的健康服務配套使用。,亞馬遜在7月份宣布了收購One Medical的計劃,交易價值約34.9億美元。One Medical的母公司名為1Life Healthcare,在美國25個市場經營着182個醫療診所。,9月29日消息,美國當地時間周三,零售巨頭亞馬遜舉行了2022年度秋季新品發布會,推出了大量升級和新款硬件設備。美媒認為,此舉標志著亞馬遜正加速進軍醫療保健、安全和汽車行業,致力於將其技術融入到消費者生活的方方面面。,
去年國慶假期期間,不少電動車車主在高速服務區等待充電的時候,充分意識到了什麼是“電動爹”, 半天的路程,卻在服務區花了1天時間等待充電。而在今年中秋假期期間,又出現了同樣的“場景”,中秋節不少朋友都會選擇自己駕車出行,隨着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的增加,現在跨市、跨省出遊的,除了我們的燃油車的車主,也多了不少新能源車的車主。,但是有不少新能源車主反映,每到節假日出行高峰,服務區的充電樁經常不夠用,為了排隊充電往往要等上一段時間。,為了求證,有媒體記者也駕車到服務區親自探查一番,其從廣州駕車,來到了鶴山市雅瑤服務區。,,通過探訪可以看到,不少服務區依舊停滿了新能源車等待充電, 有車主介紹,平均等待充電時間一個小時至一個半小時,屬於“一樁難求”。,而在實地探訪的另一個服務區則相對有所緩解,不過如果是國慶或春節假期或也會迎來高峰。,,,去年國慶假期期間,不少電動車車主在高速服務區等待充電的時候,充分意識到了什麼是“電動爹”, 半天的路程,卻在服務區花了1天時間等待充電。而在今年中秋假期期間,又出現了同樣的“場景”,中秋節不少朋友都會選擇自己駕車出行,隨着新能源汽車續航里程的增加,現在跨市、跨省出遊的,除了我們的燃油車的車主,也多了不少新能源車的車主。,
最近除了“火爆全網”的雪糕刺客,“充電寶刺客”也是衝上了風口浪尖。我近期經常在網上看到有人在網絡上吐槽自己使用共享充電寶遇到的一些遭遇,首先是瘋漲的價格,其次是使用體驗上槽點。,講實話,我本人不是一個手機重度依賴者,對共享充電寶和個人充電寶的需求也沒有那麼大。所以對這一亂象的體驗也沒那麼深,但最近經常有人和我聊到充電寶的各種“趣事”。,前段時間,我公司的一位同事和我吐槽:最近共享充電寶這類產品盡量少碰,不然在扣錢的時候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搶劫”。借用了兩個小時的充電寶,由於充電速度慢,只能保證不掉電,手機電量一點沒漲,而錢卻花出去7、8塊。這還不算完,從一個地兒借到充電寶容易,還充電寶則需要跑十萬八千里,實在是離大譜。,在共享充電寶這個東西剛出來的時候,王思聰曾發朋友圈斷言共享充電寶成不了,並且放下了一些“狠話”,雖然話糙了點,但也能看到他對於這一類項目的否認。,圖源:來自微博,當時我覺得還是觀望一下,這麼快下斷言沒什麼道理,畢竟這東西萬一真成了,也是一件利民的好事。不過在充電寶在前些年出現漲價風波之後,我就感覺這項目越來越不靠譜。當然,我覺得不靠譜的是這些企業,而非這個項目。,在同事和我說完這件事之後,我就從各種渠道去了解了一下這個行業目前的情況,看看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不了解不知道,一了解,真是嚇一跳。,共享充電寶高價亂象,共享充電寶漲價這件事早在2019年就已經有媒體進行過報道了,價格從早期的一塊錢一小時,變成兩塊、三塊、四塊一小時,也是在那時候,共享充電寶的“差異化定價策略”被大眾熟知。,所謂的差異化定價策略,通俗一點說就是“看人下菜碟”,比如在一些客流量不大的地方,共享充電寶的定價可能依舊一兩塊錢,但如果在飯館、KTV、酒吧或者景區,借用充電寶的價格就會成倍的上漲。,除此之外,在當年的媒體報道當中,關於漲價這一方面問題,官方還有一個說法,那就是“收費標準是根據市場情況有所調動,這個價格並非公司統一制定”。,我們換個角度理解這句話,那就是在公司定價和店家價格之間,還有這麼一個人,負責某個地區價格的高低,他才是造成“差異化定價策略”的罪魁禍首,這個行為跟公司無關。,針對這個人的身份到底屬於公司、店家還是個人,我撥通了某品牌共享充電寶的合作電話,並且以合作者的身份對這一情況進行了解。,根據對方所提供的信息,在店家和公司之間確實有這麼一個人存在,而這個人並非公司和店家,而是屬於一個“中間商”的角色,在公司的口中,也就是“代理”。,值得一提的是,代理這個角色有着極高的權限,比如定價權。,代理有權限為某個機櫃的價格進行定價,比如說某餐館鋪設了這個代理的充電機櫃,他可以決定這個機櫃一個小時到底是兩塊錢,還是三塊錢。如果是酒吧、KTV、浴池等長時間活動地點,定價甚至可以達到10塊錢一小時,上不封頂。,對於代理來說,一個充電寶從機櫃出去之後,在沒有到下一個機櫃之前的所有時間,利潤都是由他所有。,那這裏就有一個有意思的地方了,也就是說這個充電寶離開機櫃的時間越長他們掙得就多。就這樣,如何鋪設充電機櫃的位置也變成了一門學問。,此前有用戶在網上表示有商家在消費者借走充電寶之後,拿出了新的共享充電寶塞進原孔位,導致網友多走了好幾公里路才還上充電寶,白白增加了不少的使用時間,多花了不少錢。從我的了解來看,在一些共享充電寶高單價的地方,比如酒吧、景區這些地方,這種情況確實會出現。,代理還有一個權利就是利益分成,代理可以決定自己和商家的分成,目前比較常見的是三七分,代理三、店家七。也就是說店家是和共享充電寶的利益掛鈎的,並非是按月付給店家一筆費用。如果是一些酒吧、景區等地方,可能這個分成還要有所變化,代理要更多的讓利給店家。,那換句話說,如今的上游的公司只是一個平台,他們真正在做的是賣共享充電寶、充電機櫃、設備維護的生意。而真正和店家、消費者在做交易的是卻這些代理商,他們每年只需要付給共享充電寶公司5%~10%的利潤就夠了。,目前我所溝通的幾家公司分別為某獸和某搜、某街,某團共享充電寶由於有着自身的渠道優勢,利益分成有所不同,不過邏輯大體相似。,共享充電寶問題多,說完了共享充電寶的價格亂象,我們再來聊聊產品本身上的各種花式問題。,在和對方進行溝通的時候,對方明確和我表示一個共享充電寶機櫃能夠服役五年左右,並且貼心的為我算出了五年內的產品收益。這看似很美好,但在對方所承諾“超長產品服務周期”的背後,我看到了產品所存在的諸多問題。,首先就是充電效率老化。,手機電池我們都有所了解,如果我們長時間使用手機,在一兩年之後整體電池的老化程度就比較嚴重了。那充電寶同理,本身共享充電寶的電池容量就只有4000-5000毫安時,算上充電損耗,再加上長時間服役導致的經常性充放電,一個充電寶從滿電到沒電,充滿一台手機動輒4000+毫安時的旗艦手機可能性微乎其微。,再一個就是充電線經過長時間的使用磨損后,還能否達到足夠合格的充電速度和充電功率。在最近吐槽“共享充電寶刺客”的話題里,有很多問題是出在充電線的老化和磨損上,經常性無法穩定的給手機充電,一碰就會斷開充電,浪費了很多時間。,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朋友遇到了充電寶歸還時的一些問題,比如說、明明已經插會機櫃里了,但平台還是在繼續進行扣費,造成一些體驗上的影響。,這一問題的出現也很可能是產品老化所導致的,共享充電寶機身上的觸點接觸不良,導致產品無法歸還。,圖源:黑貓投訴,圖源:黑貓投訴,如果遇到無法正確歸還的情況,客服還會要求用戶對充電寶進行“賠償”,這個價格普遍為99元/台。,雖說這是幾年前的定價,不過如今這充電寶已經白菜價的時代,99元的價格着實也是“刺”了消費者一下,有這錢完全夠買一些大品牌更大容量的充電寶了。,網上類似這樣的吐槽還有很多,這也從側面表示了目前很多消費者對共享充電寶的糟糕體驗產生了抵觸心理。在黑貓投訴上,搜索關鍵字“共享充電寶”能夠得到14686條結果,很多投訴都是上游公司和代理商面對投訴不作為、計費混亂、產品質量不過關等等。,圖源:黑貓投訴,目前整個共享充電寶行業都處於一種混亂到不能更混亂的狀態,或許這麼說有點不具體,那換個說法:,大家都在撈金,沒有人在為消費者的體驗負責。,共享充電寶的立意是好的,和共享單車一樣,都是為了消費者應急而誕生的產物,不過兩者的套路也都類似,都是先燒錢“跑馬圈地”,然後再瘋狂漲價賺錢。,漲價的確是提高收益的最好辦法,但在多收了錢之外,能否提高精細化運營的能力,讓消費者重新對產品擁有信心,這才是決定一個行業能否長久生存的根本。,所有企業全都躺平漲價,整個行業如同一潭死水,這本身就是對消費者的一種不負責任。,除此之外,共享充電寶每台機器的單時價格不同,卻並沒有明顯的標識告知消費者每台機器的具體價格以及漲價策略,這是否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再回到我們今天的產品上來,如今共享充電寶的使用體驗在短時間內很難有所提升,所以我的建議是各位出門還是隨身帶一塊充電寶出門,不然幾次試錯下來,花費的錢都夠買一塊新充電寶了。,圖源:品玩 LU攝,你還會繼續使用共享充電寶嗎?,在共享充電寶這個東西剛出來的時候,王思聰曾發朋友圈斷言共享充電寶成不了,並且放下了一些“狠話”,雖然話糙了點,但也能看到他對於這一類項目的否認。,最近除了“火爆全網”的雪糕刺客,“充電寶刺客”也是衝上了風口浪尖。我近期經常在網上看到有人在網絡上吐槽自己使用共享充電寶遇到的一些遭遇,首先是瘋漲的價格,其次是使用體驗上槽點。,
日前,據央視新聞消息,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新能源汽車將免徵車購稅政策延至2023年底。近年來,在政策支持下,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增長。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显示,201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僅為7.5萬輛,2021年銷量超過350萬輛。今年前7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327.9萬輛和319.4萬輛,同比均增長1.2倍。,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行業呈井噴式發展時,新能源車企的現狀卻是“賣一輛車虧一筆錢”。日前,理想汽車發布了2022年中期業績公告,數據显示,理想汽車經營虧損去年上半年為9.44億元,但今年上半年則增加47.5%至13.9億元;無獨有偶,北汽新能源的上市公司北汽藍谷2022年上半年業績虧損公告显示,預計2022年上半年凈虧損18億-22億元。,一邊是新能源市場的高歌猛進,一邊是車企哭訴“不賺錢”。那麼問題來了,買新能源車的錢到底是誰賺走了?,錢去哪兒了,作為新能源汽車的心臟,高成本的動力電池成為眾矢之的。,“動力電池成本已經佔到新能源汽車的40%-50%,甚至60%。”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在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表示。不過,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認為,是上游原材料的資本炒作,給動力電池產業鏈帶來了短期困擾。,自去年開始,新能源汽車發展駛入高速路,鋰、鈷、鎳等動力電池核心原材料價迎來漲價潮。據上海鋼聯數據显示,今年4月電池級碳酸鋰價格一度突破50萬元/噸,2021年初碳酸鋰價格僅5萬元/噸。原材料大幅漲價導致車企的利潤進一步虧損加大。,與此同時,受疫情等因素影響,汽車銷量下滑,也影響了利潤。,事實上,供應鏈漲價和疫情並非隻影響一兩家,除了理想、北汽藍谷外,蔚來、小鵬等車企也處於虧損狀態。蔚來汽車去年一年凈虧損 40.16 億元,去年銷量為 91429 輛,相當於每賣一輛車就要虧損 4.29 萬元;小鵬汽車去年凈虧損 48.6 億元,銷量 98155 輛,相當於賣一輛虧 4.95 萬元。,在資本湧入、政策補貼、銷量大增的背景下,這場都不賺錢的能源革命該如何走下去?在脈脈上,“高速增長的新能源汽車在虧錢”登上話題熱榜,一眾脈脈網友認為(新能源汽車)企圖複製互聯網經濟大戰,先爭搶市場再吃飯。,,“看來大家對造車還是充滿幻想和誤解,現在是拼技術儲備和市場的時候,說白了就是在造底盤,製造業本來就低利潤,這個階段就是很容易虧錢的。”討論如是說。,但是,無論是從汽車整體產業來說,還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前景而言,原材料價格過高並不利於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健康發展。,漲價小高潮,自2021年以來,由於上游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疊加芯片短缺等綜合因素影響,新能源汽車今年上半年悄然開啟了多輪漲價潮。據公開信息显示,在漲價潮中,各個車企表現不一,少則漲幅幾千元,多則漲幅高達數萬元。,7月下旬以來,哪吒、零跑汽車、江淮汽車、smart中國等多家車企相繼官宣上調部分車型的售價,上調幅度在1000元到10000元不等。哪吒汽車更是在17天內,接連對旗下2款熱銷車型進行漲價。,與價格上漲同時出現的,還有車型的停售。8月初,幾何汽車宣布,EX3功夫牛因芯片和電池供應等影響,為避免觸及用戶購車、用車利益,於2022年8月起停止接單。據悉,吉利、長安新能源也於今年內相繼宣布停售了部分新能源車型。,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底,實施多年的新能源車國家補貼政策將於今年年底到期。購車補貼下降疊加車企加價,以“高性價比”優勢著稱的新能源車正在失去以往的吸引力。,在脈脈、小紅書等社區平台上,網友們积極發表着自己的看法。,比如在脈脈汽車同行交流圈,不少網友認為,“通過政策的調整,壓縮新能源車企的生存空間,迫使一些沒有核心技術的車企退出新能源汽車市場,集中資源與市場到這場競爭中活下來的頭部新能源車企,對提高國內新能源車企整體實力至關重要。”當然也有網友指出,“(電車漲價是將)補貼的消退轉嫁給消費者。”,(圖片來源:脈脈),所幸的是,新能源汽車購置稅免征政策將會繼續延長。否則,在補貼退坡、漲價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新能源汽車的購車成本與日俱增,這將會大大降低車市的消費熱情。,如何破局,儘管遭遇疫情影響,但新能源汽車的迅猛發展勢頭,在整個汽車行業中一枝獨秀。2022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完成260萬輛,同比增長115%,滲透率高達21.6%,而我國汽車產業銷量同比下滑6.6%,為1205.7萬輛。,但事實上,目前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整車生產企業中僅有特斯拉和比亞迪兩家處於賺錢狀態;動力電池領域的盈利狀況也並不樂觀。,為了改善盈利狀況,各家新能源品牌都在积極探索出路。一方面,車企、電池企業加大力度向上游延伸,採用加快自研自產電池、買礦等方式減少動力電池成本;另一方面,動力電池回收行業開始駛入“高溫”賽道。,曾慶洪透露,廣汽集團已經在製造電池,還在考慮買鋰礦,進行全產業鏈布局。據悉, 廣汽埃安目前正在籌建動力電池公司及動力電池量產生產線,推進電池自研、自產的產業化布局,實現自主可控的動力電池供應。馬斯克也曾公開呼籲加大對鋰礦開採的投資。,此外,動力電池回收也成為眾多企業的搶奪地。自2022年以來,包括寶馬、比亞迪等在內的多家企業相繼布局。今年5月,寶馬集團宣布與浙江華友循環科技有限公司攜手打造動力電池材料閉環回收與梯次利用的合作模式。據寶馬集團介紹,回收電池是對動力電池進行拆解,提煉電池中鎳、鈷、鋰等核心原材料,然後提供給電池供應商,用於生產全新動力電池。,廣闊的市場前景之下,動力電池回收已成為當下的熱門行業。東亞前海證券發布的研報显示,至2030年,需要回收處理的動力電池總規模或將達到237萬噸,其中包括153萬噸磷酸鐵鋰電池和84萬噸三元鋰電池,屆時動力電池回收市場空間將達到1074.3億元。,不過,在實際操作中,動力電池的回收利用還有較長的路要走。身處行業中的脈脈網友指出,“現在各家廠商所用的電池形態各異,大小和規模都不太統一,甚至有的是三元鋰,有的是磷酸鐵鋰,對於電池回收和二次利用會有些難度。”,但不置可否的是,在這場“錢究竟被誰賺了”的羅生門裡,新能源汽車產業供應鏈正在重塑。長遠來看,在全球共同推進‘雙碳’目標的背景下,在更多的通力合作和良性競爭中,新能源行業發展不會因為這些短期波動而變化,前景依然廣闊。,錢去哪兒了,日前,據央視新聞消息,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對新能源汽車將免徵車購稅政策延至2023年底。近年來,在政策支持下,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增長。近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數據显示,201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僅為7.5萬輛,2021年銷量超過350萬輛。今年前7個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327.9萬輛和319.4萬輛,同比均增長1.2倍。,
8月11日晚間,叮咚買菜發布截至6月30日的2022年第二季度財報。,報告期內,叮咚買菜總營收為66.34億元,同比增長42.8%;凈虧損3450萬元,上年同期為19.374億元。GMV方面,叮咚買菜二季度達到71.152億元,較上同期的53.781億元增長32.3%。,凈虧損方面,不按美國通用會計準則(Non-GAAP),叮咚買菜2022年第二季度凈利潤為2060萬元,2021年同期凈虧損17.285億元。,,從這一層面而言,叮咚買菜首次實現階段性盈利。,在同為生鮮電商玩家每日優鮮備受爭議的當下,叮咚買菜的這一消息令人振奮。前置倉模式,終於開始賺錢了?,01. 盈利能力初步驗證,反觀叮咚買菜財報,其66.34億元的總收入分別來自產品收入和服務收入。,其中,產品收入為65.5億元,較2021年同期的46億元增長42.4%,主要受客單價提高推動。服務收入為8040萬元,較去年同期的4270萬元增長了88.1% ,主要由於訂閱叮咚買菜會員項目的客戶數量增加。,疫情期間客單價上漲、人們線上購買生鮮商品的頻次增加、線上購物的習慣進一步強化,無疑對生鮮電商的營收增長起到推動作用。不過從消費者反饋看,叮咚買菜所提供的產品為其帶來的便捷性、食品安全的可信度更高。,叮咚買菜創始人兼CEO梁昌霖不止一次強調對產品質量與商品力的重視。,就在去年,叮咚買菜明確了“商品力是第一推動力”的策略,並不斷打磨市場洞察與研發能力。,據悉,2022年,叮咚買菜預製菜全線產品中,已布局超過1000個SKU。本季度,“人無我有”的特色商品SKU數達到217個,自有品牌商品銷售額佔比已達到17.5%。,同期,叮咚買菜不斷加強基礎建設,其中包括已有的最大面積的高標準半自動化大倉、10多家食品工廠,以及正在建設的三個3F工廠。,而對產品研發與上游工廠的投入,也進一步提升了叮咚買菜二季度的產品成本,但公司的運營成本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具體來說,公司二季度總營運成本及支出為66.3億元,僅同比增加0.8% 。其中,銷售和營銷支出為1.5億元,比去年同期的4.1億元下降了64.2%,履約費用佔總收入的比例也從36.5%下降到23.2%。,叮咚買菜表示,履約費用率降低主要受客單價提高及一線員工勞動效率提高的驅動。銷售和營銷支出的下降主要由於“產品開發能力成為主要的增長動力,從而更有效地吸引客戶。”,截至二季度,叮咚買菜利潤率已經連續多個季度大幅優化,該季度毛利率為31.6%,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7.0個百分點,環比一季度提升2.9個百分點;Non-GAAP凈利潤率相較去年同期優化37.5個百分點。,區域市場上,長三角地區作為叮咚買菜較早開展服務的市場,有着更加突出的表現。今年上半年,長三角區域營收同比增長47.9%,並實現了3.7%的正向經營利潤率。,此外,截至該季度末,叮咚買菜資金充足,包括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短期投資等在內的餘額為60多億元。,可以肯定的是,叮咚買菜的商品力策略和盈利能力得到了驗證,整合供應鏈的成效也初步顯現。對於整個行業而言,叮咚買菜的階段性盈利,終於讓飽受爭議的前置倉模式看到了曙光。,02. 前置倉模式行不行?,實際上,前置倉語境下的生鮮電商模式是每日優鮮首創,這家“先行者”的驟然傾覆也讓整個行業蒙上了陰影。,更早前,盒馬CEO侯毅就對前置倉模式表達過不同觀點。,在《每日經濟新聞》的報道中,侯毅表示,前置倉模式不合理,除非大規模收回物流成本才有可能實現盈利。“資本進來以後,通過補貼去爭奪市場是不健康的。供應鏈再造、流程優化、全球採購、差異化競爭,才是做生意的真本事。”,從商業模式看,盒馬為“倉店一體”的模式。以線下商超為錨點、所有數據與支付行為集中於数字系統。履約模式上,盒馬設計了懸挂鏈技術,幫助門店打通店內倉儲、分揀及配送分發等諸多環節,以實現“30分鐘達”的配送效率。,再看以叮咚買菜、美團買菜為代表的前置倉模式,購買、支付行為均在線上進行,總倉把生鮮產品運送到各前置倉再進行配送,可覆蓋送貨的“最後一公里”、同樣30分鐘即達。,兩個模式相對比,各有優劣。,倉店一體的SKU更多、客單價更高,線下商超也更能觸達消費者。但盒馬“30分鐘達”的配送服務更多局限於圍繞商超的一定範圍內,且線下大型超市的前期投入更高、擴張速度更慢。或也因此,盒馬一直在探索F2便利店、盒馬mini等新的商業模式,但水花不大。,現如今,生鮮電商的前置倉面積更多在300平方米或以上,相較早前有所擴大,SKU數有一定提升。疫情之下,用戶的客單價與粘性都有所提升,相對倉店一體,前置倉的模式在擴店過程中更靈活,但仍需更為縝密的運營與成本計算。,不同的平台基因,註定有不同的道路選擇。,梁昌霖始終認為,前置倉模式有最高的效率、最快的配送速度,能夠更好地控制生鮮品質,這種模式滿足了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滿足了年輕一代不一樣的消費習慣。,在他看來,商業模式好不好,不取決於一家企業的成敗,更重要的是看能否滿足用戶需求、順應消費者行為的變化趨勢。“只有用戶的取捨,才決定商業模式的成敗。”,鎖定前置倉模式后,叮咚買菜始終專註於這一模式,堅持其認為的正確道路。深耕供應鏈,挖掘商品力,並十分注重對於產品品質的把控,在自有品牌、商品研发上不斷投入。畢竟對於生鮮這門生意來講,“得供應鏈者得天下,品質好才有未來。”,,2021年Q4財報發布時,叮咚買菜也宣布,得益於商品力和效率不斷提升,上海地區於12月份實現整體盈利,整個長三角地區於Q4實現UE翻正,整體虧損率得到大幅優化,提效成果顯著。,本季度財報溝通會上,梁昌霖也表示,將繼續加大自身的研發和生產能力,開發出和市場具有差異化的叮咚特色商品。,今年6月,叮咚買菜就兒童食材推出了“寶媽嚴選”2.0的產品標準。隨後還正式推出另一場景品牌“輕養星球”,為追求身體輕盈和健康生活的人群,提供從主食到零食的、一站式解決方案。零針對時下流行的空氣炸鍋,叮咚買菜也專門研發了相應的產品。,03. 暫時性盈利,然後呢?,中國生鮮電商市場擁有無比廣闊的前景。,艾媒諮詢發布的《2022年中國生鮮電商運行大數據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显示,2021年,中國生鮮電商行業市場規模為3117.4億元,同比上升18.2%。預計2023年,中國生鮮市場規模將達4198.3億元。,報告也指出,生鮮電商行業處於多種商業模式共存的局面,不同模式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短時間內不會“一家獨大”。生鮮的渠道變革也會是一場持久戰,且不論哪種模式,盈利始終是難題。,此前有數據統計,在4000多家生鮮入局者中,只有1%實現了盈利、4%實現了盈虧平衡,但這也無法阻擋入局者的腳步。,艾媒報告也显示,截至2022年4月底,生鮮電商相關企業總註冊量達27047家,是2017年10315家的近三倍。與此同時,65.4%的中國生鮮電商消費者較2021年消費次數增多,51.6%的消費者消費金額增多,消費者線上消費頻次和金額出現上漲趨勢。,業內普遍的觀點是,生鮮生意鏈條更長、管理更複雜,線上化是大趨勢,市場需要給到更多耐心與時間。,有聲音認為,叮咚買菜二季度虧損收窄幅度明顯,一定程度上與它的大量撤城或疫情有關。實際上,個別城市調整的目的是為了優化響應城市分選中心的運營效率,對經營影響極其有限。有接近叮咚買菜的人士對36氪透露,其撤前置倉比例僅為3%左右,實際GMV佔比不到1%。,實際上,剔除疫情嚴重的3個月,叮咚買菜已連續10個月持續改善虧損率,也就是說,即使沒有疫情的影響,年底的盈利也一直在預期之內。,梁昌霖也坦言,“有信心在今年期末實現全面、持續盈利。”,從財報數據來看,2019年至2021年,叮咚買菜的凈虧損分別為18.73億元、31.77億元、64.29億元,已經累計虧損約115億元。儘管已經“回血”,在未來,叮咚買菜仍不能有片刻的鬆懈,繼續提升商品力、降本增效、提高利潤才是關鍵。,,8月11日晚間,叮咚買菜發布截至6月30日的2022年第二季度財報。,
更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