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主管註冊_AR眼鏡:下一代平台級入口?
拿出口袋裡的眼鏡,就能隨時隨地看一場巨幕電影;聽力受損的老人藉助眼鏡可以與外界更暢快交流;騎車時不需要停下來看手機屏幕,眼鏡鏡片就能實時導航……伴隨着今年元宇宙概念走熱,能輔助人們在虛擬和真實的體驗之間自如穿梭的AR(增強現實)眼鏡火熱起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AR終端將成為繼智能手機之後的下一代計算平台。但AR眼鏡想實現市場爆發,道阻且長。,消費級AR眼鏡降至3000元,將一副重量約70克,形態與普通眼鏡幾乎無異的AR眼鏡通過數據線插在手機上,戴上眼鏡、打開手機,就能隨時隨地觀看一場IMAX大片。如今,在日韓、歐美等地,不少消費者已經用上了由中國科技企業研製的這款AR眼鏡。,一個多月前,總部位於北京的太若科技發布了兩款消費級AR眼鏡,售價分別為4299元、2299元。消費者在居家、辦公、地鐵、飛機、露營等多種場景下,只需要將手機連接上眼鏡,就能隨時隨地感受口袋裡的空中巨幕。首銷當日,據企業宣布,在國內單日銷售額達1200萬元。,從誕生起就頗具科幻感的AR眼鏡,其應用場景遠不止於娛樂。戴上眼鏡,聽力受損人群能夠一邊感受眼前說話者的情緒,一邊通過眼鏡鏡片上的文字獲取原本因聽覺障礙難以獲取的信息。9月21日,亮亮視野發布業界第一款量產的AR字幕眼鏡,也是全球第一款重量小於80克的雙目波導無線一體機AR眼鏡。儘管字幕是显示在透明的眼鏡片上,但只有佩戴者才能看到眼鏡中的內容,從外界完全窺視不到显示畫面,私密性得到充分保障。,“用於安防,它可以進行車輛識別和人臉識別;用於醫療,它可以為聽障用戶提供實時聲音轉換文字显示;日常生活中騎車時也能用於導航,降低了一邊騎車一邊看手機導航的危險係數。”靈犀微光市場總監周星愷介紹,目前其光波導AR显示方案已在教育、醫療、安防、工業維檢、特種行業等專業領域投入使用。,自去年開始,針對消費級市場的AR眼鏡就很活躍,但當時國內外一些品牌的產品價格動輒在萬元以上,大多數消費者難以承受。今年以來,多家企業推出的AR眼鏡價格降至3000元以內,攪熱了市場的同時,也吸引了更廣泛的關注。,巨頭搶灘“下一代計算平台”,作為人們體驗“元宇宙”的重要手段,將虛擬與現實結合的AR增強現實技術正逐漸受到科技公司的重視。風口之下,AR增強現實設備成為時下備受科技巨頭和資本熱捧的領域。,“有什麼比手機離人更近?我們覺得就是眼鏡,這也是我們認為在大腦植入芯片之前,人類需要的最後一塊屏。”太若科技創始人兼CEO徐馳說。徐馳認為,電腦、手機的出現推動了信息技術的發展,但同時也將人們與数字信息的交互局限於二維屏幕。下一代計算平台的使命是推動移動互聯網到空間互聯網的升維,讓数字化信息和現實世界深度融合,回歸人類世界原生的三維空間體驗,他認為,這個方向將是AR眼鏡。,另據媒體報道,蘋果將在2022年秋季推出首款AR頭戴設備,並於2023年推向市場。另一大國際科技巨頭Meta公司也正爭分奪秒地欲在2024年發布其第一款AR眼鏡。,市場調研機構Strategy Analytics 8月公布的最新報告显示,消費級AR終端市場營收規模在2020年到2021年間增長了兩倍。AR將成為繼智能手機之後的下一代計算平台――這似乎已經成了智能終端領域公認的事實。,市場爆發仍需多重突破,“在AR引領的下一代計算領域,創業公司要想脫穎而出,中國是唯一的機會。”徐馳說。5年前,在海外留學與工作多年後,徐馳選擇回到中國創業。他認為,在歐美,中小公司做終端創業是毫無機會的,而由於供應鏈完備、人才充裕等原因,在中國創業,蘊藏着大機會。,蓬勃生長的元宇宙與数字經濟,給AR等終端設備帶來了無盡想象空間。2022年服貿會期間發布的《中國元宇宙發展報告(2022)》显示,我國元宇宙上下游產業目前產值超過4000億元,主要體現在遊戲娛樂、VR和AR硬件等方面,未來五年,國內元宇宙市場本身的規模至少將突破2000億元大關。,不過,當前的AR眼鏡距離成為獨立的平台級入口顯然道阻且長。“目前整個行業的硬件水準還無法大規模商業化,功耗、發熱、重量、續航時間等,離普通消費者能接受還差得遠。”此前宣布投身AR創業的羅永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記者注意到,投屏看電影、打遊戲是目前消費級AR眼鏡主打的應用場景,其他更進一步的互動功能尚不成熟。此外,出於便攜性考慮,目前消費級AR眼鏡本體只負責傳感器、显示等功能,計算、供電等功能則交給手機。在使用形式上,用戶需要將AR眼鏡與手機或電腦相連接才能體驗。耗電、卡頓嚴重等問題也是制約其發展的阻礙。,將一副重量約70克,形態與普通眼鏡幾乎無異的AR眼鏡通過數據線插在手機上,戴上眼鏡、打開手機,就能隨時隨地觀看一場IMAX大片。如今,在日韓、歐美等地,不少消費者已經用上了由中國科技企業研製的這款AR眼鏡。,拿出口袋裡的眼鏡,就能隨時隨地看一場巨幕電影;聽力受損的老人藉助眼鏡可以與外界更暢快交流;騎車時不需要停下來看手機屏幕,眼鏡鏡片就能實時導航……伴隨着今年元宇宙概念走熱,能輔助人們在虛擬和真實的體驗之間自如穿梭的AR(增強現實)眼鏡火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