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時尚領域,ZARA是個不得不提的存在。,如果說國外的快時尚是由Inditex和H&M這樣的巨頭撐起來的,幾萬淘寶賣家則組成了中國的快時尚。儘管單個賣家每個月就上新20-30款,但数字總和遠超ZARA,還反向“馴化”出工廠“小單快反”的能力。,“柔性供應鏈”,這個網紅經濟時代就被頻繁談論的詞,如今已成為商家和工廠標配。大部分散落江浙的工廠(哪怕小作坊)都能根據賣家預售情況決定生產數量。2020年底,阿里還推出“犀牛工廠”,給小單快反提供了一個樣板:100件起訂,最快7天交付,以此補上賣家們相對薄弱的供應鏈環節。要知道,以前的大工廠不屑去接商家的小訂單,也少有快速反應。,在很多人不了解的海外市場,來自中國的跨境電商SHEIN也在爭奪老牌快時尚的市場份額。,這個最近才在國內曝光的快時尚品牌,在海外連續8年增長超過100%。2020年的營收達到了近100億美元,不到ZARA的一半。,相比不怎麼花錢營銷的ZARA(行業在營銷上的投入成本普遍在3%-4%左右,而ZARA的營銷每年只佔投入總成本的0.3%),SHEIN善於利用社交媒體帶貨。Youtube等視頻網站上,不少紅人和素人都會發布SHEIN的開箱視頻。SHEIN的Instagram賬號擁有超過1600萬粉絲。,ZARA創造了從設計、打樣到上架最快14天的記錄。而SHEIN背後的數百家中國工廠隨時待命,將打樣到生產的流程壓縮到7天。1個月的上新數量,就抵得上ZARA全年的上新數。一件運動衫4美元左右,價格僅ZARA的一半。,體量雖不敵ZARA,但SHEIN的上新量和出貨速度已經略勝一籌。,“快”和“時尚”曾是ZARA擊敗對手的秘鑰,而現在的超越者們顯然已經熟練掌握它的精髓,並做得比它更好。,主要競爭者來自於線上,側面反映了網購衣服的趨勢。為了順應疫情后消費者的購物習慣,這次Inditex的關店計劃中,也包含了投資10億元發力電商業務的計劃。目前,Inditex集團在線上銷售額增幅達76%,在線訪問量增長了44%,達34億次。根據Inditex預計,在線銷售額將從2019年的14%提升到25%。,但這不意味着Inditex要轉向線上。它關掉的是線下面積較小的門店,調整為面積更大、品質更高的門店――2020年10月16日,ZARA還在北京王府井開出了四層樓高的亞洲旗艦店。,“我和你們是一夥的”,2017年,《中國有嘻哈》第一季,隨後一年,《這就是街舞》播出。,儘管嘻哈文化傳入中國已經有20年,但還是第一次脫離“圈地自萌”的狀態。從邊緣的亞文化走入公眾視野,潮服市場的爆發隨之而來:似乎一夜之間,街頭行走的年輕人都穿上了肥大的T恤和褲子。,街頭風潮在全世界蔓延。原本站在塔尖的奢侈品牌都放下身段,跟街頭品牌握手:Dior、Prada和LV爭着跟Nike、Supreme和Stussy們合作,LV 2018年上任的創意總監Virgil Abloh,自己就是潮牌Off-White主理人。,代表邊緣文化的品牌挑戰時尚圈規則?這在過去幾乎不敢想象。但不難理解――,一兩百元能買一件國潮,而且看起來跟rapper們一樣酷。這種平價、易得的時尚屬性,讓街頭風很快就流行起來。這是對快時尚開出的一槍――ZARA們過去最大的吸引力就在於,平價時尚。,儘管ZARA擁有各種風格、適合各種場景的衣服,但它面對的始終都是同一批消費者:剛上班不久的年輕人。它的設計很難偏離主流市場的審美,也因此忽視了小眾市場的需求。,這個時代正在從“產品”轉移到“需求”為中心,街頭潮服、JK、洛麗塔、漢服,都是從小眾市場走進大眾視野中的服裝趨勢。它們都改變了原本自上而下滲透的時尚規則。,從中國不長的時尚史來看,推動潮流的因素從政治轉向商業,再逐漸變成影視劇/綜藝節目的編導或媒體編輯(當然,它們本質也是商業)。而JK、洛麗塔、漢服“三坑”的流行,很大原因是電商平台發現了一組數據呈現出的趨勢,並放大了它。,此前,「電商在線」曾經採訪過淘寶服飾行業負責人喬喬。她在2018年觀察淘寶數據時發現了漢服的銷量,於是開始大量招募商家,“這是個將市場擴大的過程。”,按照ZARA一貫的搬運工路線,它絕對不可能事先預料到這個市場,也不大可能專門生產這樣的服裝線。而這幾類創造流行的服裝品牌,抓住了快時尚的靈魂,自己創造“流行”。同時,它們切入細分市場,並具有社群性。,“我和你們是一夥的”,一件衣服如果能幫自己傳遞出這樣的信息,說明它已經能在年輕人當中立足。因為這屆年輕人對穿衣的需求,已經從求新、求好看之外延伸到了個人主張。衣服不止於功能性,還是某個圈層的社交貨幣和價值表達。它們是年輕人與這個世界打交道的方式。,大部分宣揚價值主張的品牌,大部分跟運動、性別和環保相關:,賣瑜伽褲的Lululemon,用一條緊身褲為女生帶來愉悅感,做出了超過阿迪達斯的市值;Calvin Klein和內外等內衣品牌,都在用廣告讓女性接受不完美身材;上文提到的Bosie,主打的是無性別服飾,還踩中了火熱的寵物經濟,專門推出寵物衣;國內包括江南布衣和素然在內的服裝集團,都推出了自己的環保服裝線。,而穿上一件ZARA,或許只能收穫一句“還挺好看”。但沒人認為你是個酷小孩。,甚至,更具道德潔癖的年輕人,會抗拒一直以來背負着“抄襲”、“不環保”污名的ZARA,轉而買下一件用蟹殼做的貴价環保T恤。,但中國服裝消費者,複雜而多面。生活在一線城市的年輕人,已經在追求品牌主張,下沉市場的青年們,或許還在求價格、款式和品質平衡的階段。這對ZARA是個機會嗎?,事實上,ZARA過去一直懷着進軍下沉市場的目標,但顯然,在它還未來得及鋪設線下門店時,來自批發市場的服裝直播更快搶佔了市場。,ZARA在中國還剩什麼,有人唏噓,曾經風光無比的ZARA將在中國市場單打獨鬥了。事實上,Inditex旗下的幾個姊妹撤退了,但跟ZARA一同留在中國的還有中高端品牌Massimo Dutti、家居品牌ZARA Home和內衣服飾Oysho。,根據Inditex以往的財報,Oysho和Massimo Dutti的銷售額加起來,約等於一個Bershka。,,但它們逃過關店命運,最大的共同點就是特點鮮明:提起Massimo Dutti,大家腦海中會浮現一個高級白領的形象;Oysho,是個在“性感可愛”和“冷淡”中平衡的內衣家居服品牌,(這很符合當下都市女性對內衣的需求);而ZARA home百來塊的花瓶,和上千塊的床上四件套,提供了一種還算精緻的生活方式。,很顯然,ZARA不會是集團的獨苗。留在中國的這些中端品牌在細分市場表現不錯,正好能滿足部分人消費升級的需求。這和快時尚的衰落,同時給了我們一些啟示。,行業老大的地位,往往不是被第二名擠占,而是被斜里殺出的新玩家幹掉。,一項新技術、一個新平台帶來前所未見的風潮,舊江湖的大佬走向餘暉時,挑戰地位的人或許還未出生。柯達衰落、諾基亞走下神壇……寓言常在商業史重演。,而挑戰者們送給ZARA的第一顆子彈,是比它更便宜;第二顆,是比它反應更快速。ZARA或許可以通過改造供應鏈或是削薄利潤的方式,做到更快更便宜。但第三顆子彈,是它無論如何也接不到的。,ZARA依舊龐大,但其他品牌們已經從四處湧來,在它難以覆蓋的細分市場主導流行。,而追隨潮流的人,永遠沒法比創造潮流的人更快。
長視頻行業的爭戰依然持續,甚至更加激烈。,在2020這個特殊的年份,相較於影視行業所面臨的倒閉危機,長視頻行業卻在不斷湧現新玩家。其中,年初上線《�媽》的西瓜視頻和年中投資歡喜傳媒推出《風犬少年的天空》的B站成為業內新星,與優愛騰芒爭奪現有市場。,新玩家讓整個行業競爭加劇,也推動着各大平台不斷進行戰略升級。,今年的傳統長視頻平台不但繼續深耕短視頻,還開始進軍中視頻,而以中短視頻起家的B站和西瓜視頻則開始涉足長視頻,並將目光聚焦於自製劇綜。除此以外,在看到直播帶貨的風口后兩大陣營均投身其中,以明星直播帶貨和綜藝直播帶貨的方式挖掘該金礦。這些舉動成為2020年視頻行業發展的新方向。,今天,我們以“優愛騰芒”、B站、西瓜視頻這6大頭部企業為對象,分析它們在2020年具體的布局方案和布局初衷。,自製影視劇新玩家:,B站、西瓜視頻踏上新征程,儘管B站和西瓜視頻早已進入長視頻賽道,但真正被外界關注到卻是在2020年。,2020年初,西瓜視頻藉助疫情創造的利好條件,通過買下《�媽》版權並以免費觀看的形式成功吸引到一大批用戶,過去積攢的影視劇資源也一併免費開放。這些舉動成功打破了外界的刻板印象,西瓜視頻原來不只有短內容。,但買買買並不是西瓜視頻的核心戰略。在布局長視頻方面,西瓜視頻選擇借鑒優愛騰的過往經驗以自製為主,而在缺乏自製能力的情況下,西瓜視頻背後的字節跳動在2020年3月,以1.8億人民幣戰略投資藝人經紀公司泰洋川禾,該公司不僅涉及短視頻、娛樂營銷等業務,還投資過多部影視劇,包括《流浪地球》《麥路人》《鎮魂》《春風十里不如你》等9部影視作品,參投電影整體票房超50億元。,但字節跳動的自製劇業務發展的並不順利,據深燃報道,有知情人士對其表示,字節跳動旗下西瓜視頻的自製劇內容已經自2020年6月起已全面暫停,但字節跳動接連投資網文閱讀平台的舉動意味着其不但沒有放棄自製劇,還切入到產業鏈源頭。,近幾年小說IP改編劇成爆款的案例不斷,《盜墓筆記》、《慶余年》、《隱秘的角落》的成功促使視頻網站不斷押注網絡文學,字節跳動也成為其中一員。,從2019年年初推出免費閱讀產品“番茄小說”到年末成為吾里文化(旗下擁有六大閱讀網站)股東,再到2020年6月先後入股秀聞科技(逸雲書院為其重要資產)、鼎甜文化(旗下擁有三家閱讀網站),字節跳動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獲得網文資源,接着便在9月份設立經營範圍包括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的平安百草公司,不斷完善對產業鏈的布局。,相比之下,B站眼界雖然沒有那麼遠,但通過與歡喜傳媒合作,已經推出口碑和播放量雙豐收的《風犬少年的天空》(以下簡稱《風犬》)。,在這之前,B站製作的內容均為紀錄片和綜藝,包括已經出圈的《人生一串》、《說唱新世代》等作品,但具有同等分量的影視劇還是一片空白。為了拿出像樣的作品,B站在今年8月以5.13億港元戰略投資了出品過《瘋狂的外星人》、《港�》等一系列優質電影的歡喜傳媒。成為歡喜傳媒的股東后,B站馬上拿出了自己的代表作。,今年9月份,B站上線了與歡喜傳媒合制的《風犬》,這部劇讓B站的長視頻業務迅速進入公眾視野。,該劇第一集便在B站獲得8.6的高分,播放期間還一度上漲到9.3,播放量很快破億。在熱度最高的時候,該劇帶動B站下載量攀升,使得APP一度登上iOS免費排行榜第二名。B站副董事長李旎就在十一期間稱,《風犬》對於整體站外拉新、會員增長都產生了促進作用。,但和優愛騰一樣,在自製劇上B站想要爭取更多自主權。在《風犬》成功后李旎就表示B站戰略投資歡喜的操作是非常態化的,在獲得初步經驗后,接下來B站會邀請專業團隊加入,更多主導自製內容的製作和創作。,可見發力自製劇早已不是優愛騰等老玩家的專屬策略,新入局的西瓜視頻、B站都在积極嘗試,B站甚至已經交上了第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從兩個“新人”的舉動可以看出,以自製為主發展長視頻已經成為行業共識。,建立長中短內容矩陣,無論是新入局者還是老玩家,今年各大平台都有一個共同的舉動,就是進軍中視頻。,除了已經在該領域成為佼佼者的B站,所有缺乏這類內容的視頻網站都投入了大量資源扶持該業務,包括通過重金吸引並鼓勵創作者創作。而在這之前,平台關注的焦點還集中在短視頻。,從2018年開始,以抖音、快手為主要力量的短視頻平台便不斷搶佔用戶時間,經過幾年時間發展,其勢頭不但沒減弱反倒越來越強。據Quest Mobile數據显示,截至2020年6月,用戶20%的時長被短視頻佔據,成為僅次於即時通訊的第二大行業。而在線視頻則以7.2%的份額被遠遠甩在了身後。,這刺激了長視頻平台的神經。過去兩年,優愛騰芒紛紛大力度布局短視頻,希望在起到防禦作用的同時開闢一番新天地。直到今年,四大長視頻平台仍在积極探索短視頻的發展空間。,優酷就在今年打造對應業務板塊“快看”重點布局該賽道;愛奇藝從2020年年初連推兩款短視頻APP“晃唄”和定位潮流彩妝的內容電商平台“斬顏”;騰訊視頻則在今年內容生態大會上首次發布“2020騰訊視頻百大短視頻創作者”榜單,鼓勵創作者進行內容創作;芒果TV除了在去年啟動“大芒計劃”,還在今年主站增設“有料”短視頻板塊,內部孵化的短視頻APP“茄子”也在持續優化中。,就連B站也開始抖音化。此前有網友稱,近期在嗶哩嗶哩App內觀看視頻時,並不是像以前那樣橫屏播放,而是可以豎著播放,並且能夠上下切換視頻。,在設計上,B站與抖音將功能欄統一設置在右方,都設置了點贊、評論和轉發等功能,視頻播放時長集中在5分鐘以下。,在發展短視頻的同時,各大視頻網站還有新舉措。,2020年5月,以中視頻模式為主的B站市值第一次超過了愛奇藝。這些由up主製作的時長高於3分鐘的內容受到了用戶的廣泛認可和傳播,使得羅翔、小艾大叔以及被封禁的馬保國等up主本人連同內容一起火出圈,B站也被看做是中國版YouTube。,這讓敏感的長視頻網站看到了新契機,其中第一個反應過來的是市值被B站超越的愛奇藝。,2020年年初,愛奇藝CEO龔宇對外發表了自己對於中視頻的看法,稱視頻播放平均時長在七分鐘到十幾分鐘的中等時長視頻在國內的市場份額還很低,全行業DAU只有1億左右。這之後愛奇藝便推出“隨刻”,致力於打造中國版YouTube。,隨後,騰訊、愛奇藝、西瓜視頻以及微博、微信、知乎等不同賽道上的玩家相繼在2020年投入重金和流量在中視頻賽道上布下棋子。其中西瓜視頻在當年8 月稱之後會拿出20億元補貼創作者。,為了獲得優質創作者,西瓜視頻向B站重量級up主發起了猛烈的“進攻”。去年三月,老四趕海、玉平趕海等一批趕海UP主集體告別B站,轉而與西瓜視頻獨家簽約,這些up主在B站有大批的忠實粉絲,一度被粉絲稱為“B站的趕海天團”。,這隻是剛開始,趕海天團出走後,巫師財經、科技袁人,捕月說等來自科技、財經等各個領域、粉絲數從幾千到破百萬的UP主也陸續簽約西瓜視頻。微博也曾多次發布招募抖音、B站的視頻創作者,此外,愛優騰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布局中視頻。而眾多平台參与其中的原因與中視頻暗藏巨大潛力密切相關。,比如在B站之前,優酷就已經藉助此類內容吸引了大批用戶。,2013年優酷土豆分別推出“優酷分享計劃”和“土豆播客分成計劃”發展該業務,在向作者提供獨立頁面,視頻發布、粉絲管理等服務的同時提出視頻分成的變現機制,這期間大批優質創作者入駐,包括火爆一時的“暴走漫畫”、“Big笑工坊”等。其中《暴走大事件》在2018年下架前播放量超過25億,整個“暴走”系列前期的視頻播放量則超過50億。,但後來因為一系列負面新聞,暴走漫畫逐漸沒落,“Big笑工坊”等吐槽節目也走上下坡路。但看到風口的優酷並沒有放棄該業務線,尤其是在B站獲得階段性成功后,優酷又在2020年7月推出支持15分鐘以內短視頻的優酷號,再度挑戰中視頻。,從短視頻到中視頻,各大平台正在挖掘下一塊價值窪地,在內容上形成長了中短的內容矩陣,綜合性視頻平台已經成為各大視頻平台未來的發展趨勢。,直播帶貨:,內容平台努力培育的搖錢樹,除了在內容探索層面走上了同一條道路,各大視頻網站在商業化層面也入局了相同賽道,即直播帶貨。,近幾年直播帶貨火熱,淘寶、快手已經通過該模式獲得千億年成交額。這隻是被挖掘出來的一部分市場,在這背後還蘊藏着巨大的發展空間。,艾瑞諮詢企業直播分析報告显示,中國企業直播服務進入發展快通道,2019年市場收入規模達到14.8億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企業直播迎來第二波發展機遇,預計2020年企業直播服務市場有望達到35億以上的市場規模。,但在電商直播不斷髮展之際,消費者疲勞的問題逐漸成為話題。,中國網在2020年9月份報道稱,隨着直播帶貨玩法的逐漸同質化,消費者開始對單一的直播模式展現出疲憊的心態,面對固定場景長達幾個小時的高密度推銷,許多人已經做不到在直播間堅持幾十分鐘。,為了留住用戶同時提高購買率,電商直播逐漸從單純帶貨向內容化發展。淘寶直播在2020年5月就推出了直播綜藝《向美好出發》,直播內容主要以科普為主而非產品推薦,產品僅以“軟植入”的方式穿插其中。在直播的4小時里,節目嘉賓汪涵促成的總交易達到1.6億元,直播間觀看人次超2000萬。,嘗到甜頭后,淘寶開始在618活動中大規模採用該模式帶貨,並彙集了各路明星、品牌總裁輪番上場,聚划算官方直播間甚至把直播綜藝作為主攻方向。,這也讓視頻平台看到了新的商機。,2020年下半年,愛優騰芒四大平台將上線《爆款來了2》、《紅人日記》、《女人的秘密花園》等多檔以帶貨為核心的綜藝節目。有節目甚至邀請薇婭搭檔多名頂流明星為節目中的產品帶貨。其中,芒果TV更是將平台綜藝IP《乘風破浪的姐姐》搬到抖音,進行總計12期的抖音獨家直播帶貨。,而對於擅長通過選秀節目造星的愛奇藝來說,綜藝直播帶貨只是平台發力該賽道的方式之一。2020年7月,愛奇藝公布了明星+KOL的帶貨矩陣,稱將高效運用明星影響力,打通愛奇藝內容的消費力、明星/KOL影響力、直播消費轉化的完整路徑,打造邊看邊買的內容+消費模式。愛奇藝2020年Q2財報显示,今年通過愛奇藝自製選秀節目《青春有你2》出道的THE9成員劉雨昕、虞書欣為近20個品牌帶貨直播。,此外,稍顯落後的B站在2020年6月布局直播帶貨,並在7月初上線內測招商,西瓜視頻也在2020年大力提倡直播帶貨。,“優愛騰芒”、B站、西瓜視頻等具有代表性的視頻平台在2020年的一系列舉動向標志著整個行業的未來走向。在內容層面上,無論新老玩家都將以自製為主並構建長中短內容矩陣,商業化層面,直播綜藝的商業模式將成為未來重點探索的商業模式之一。
1月12日上午消息,據報道,2014年蘋果啟動了造車項目,自此之後,該公司經歷了很多次錯誤,在2016年至2019年間,該項目裁掉了數百名員工,原因是成本快速膨脹,該公司也改變了其重點,從開發電動汽車變成了開發自動駕駛技術,之後他們又將目標改了回來,希望繼續自主造車。,如果蘋果CEO蒂姆・庫克(Tim Cook)決定繼續推行這個項目,他將會面臨一個艱難的抉擇:如何進入這個以利潤率微薄著稱的市場?,雖然在股市中,特斯拉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該公司已經展示了缺乏汽車製造經驗所帶來的隱患,例如屢屢出現質量問題、未能實現生產目標等。因此,毫無疑問,蘋果不會自己生產汽車,而是會將生產工作外包給第三方,例如麥格納,此前已經有媒體撰文指出了這一點。,現代汽車似乎也印證了韓國媒體的報道,該公司表示他們正在與蘋果進行對話,但是隨後該公司又撤回了聲明。類似這樣的合作可以幫助蘋果解決之前所遇到的一些零部件問題。,但是對於汽車來說,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這一點蘋果在2016年的時候就已經有所了解。如果真的推出蘋果汽車,在第一年內蘋果能賣出多少輛車,誰也說不清楚,因此供應商幾乎沒有動力為蘋果專門提供零部件,畢竟供應商有着大型的穩定客戶,例如大眾這種成熟車企,他們當年可以穩定地賣出1000萬輛汽車。,因此,對於蘋果來說,如果想要造車,那麼與成熟車企達成合作是有意義的做法,當前有5家車企存在與蘋果合作的可能:大眾、雷諾-日產-三菱聯盟、沃爾沃和其中國的母公司吉利、通用汽車,以及現代起亞集團。上述車企都擁有足以促使供應商爭奪合同的電動汽車平台。一些公司還曾表示,願意為其他品牌生產汽車,例如大眾已經與福特達成合作,通用已經與本田達成合作。,儘管如此,雖然與成熟車企合作可以幫助蘋果降低固定成本水平,但是在盈利方面,蘋果依然面臨着挑戰。汽車諮詢公司Car Lab的總裁埃里克・諾貝爾(Eric Noble)表示,與自己生產汽車相比,與合同製造商合作的成本通常要高出10%左右。,而汽車製造領域的利潤率,本就比iPhone低得多。2018年的報道显示,特斯拉Model 3電動汽車的毛利率在30%左右,而相比之下,蘋果iPhone的毛利率幾乎是其兩倍。,電動汽車最主要的成本來源於電池,由於原材料成本固定,因此電池無法享受規模經濟效益。,在特斯拉Model 3中,電池成本約佔總製造成本的三分之一以上,約為1.3萬美元左右。如果真的如媒體報道的那樣,蘋果可以通過新的電池技術降低其成本,那麼在蘋果看來,生產汽車就會變得非常具有吸引力。,如果能讓電池的成本降低50%,那麼即使蘋果汽車的價格與特斯拉價格相同,其盈利能力也會達到與iPhone幾乎相同的水平。,價格是縮小差距的最顯而易見的方法。蘋果不會生產面向大眾市場的汽車,它一定會是一款豪華汽車,而且其定價很可能會在10萬美元以上,特別是如果這輛車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話,因為這樣的汽車將使用複雜、價格高昂的激光雷達感應器。,理論上,蘋果汽車的定價策略將與iPhone相似,但是實際上,它所針對的是一個完全不同的消費階層,因此銷售汽車對於蘋果來說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此前,吸塵器製造商戴森也希望能夠造車,但是在意識到其車輛的價格將高達20萬美元以上時,他們放棄了這個計劃。,與戴森相比,蘋果成為真正的汽車製造商的機會更大。在軟件和設計方面,蘋果比現有的車企更有優勢,甚至在電池技術上也更有優勢,儘管這些優勢並不會永遠地持續下去。蘋果最好的戰略,是生產高端汽車,與法拉利成為競爭對手,而不是與菲亞特去爭奪市場。
在互聯網巨頭的不設限“燒錢”投入下,社區團購迅速侵佔了現代人的餐桌。原本從菜市場新鮮採購的蔬菜肉類,被人們放進了手機App的購物車裡:下單購買,送貨上門。代表傳統生活方式的菜市場在呼救。“3塊兩份,3塊兩份,今天賣完收工!”5點半,下班高峰期剛開始,廣州東山肉菜市場攤主羅姐就開始降價促銷了。,攤位后的丈夫打着配合,從擺放整齊的菜心堆里抓起一把,放入台秤里稱量,重量差不多了,便按份擺放在檯面。“這肯定虧本。”羅姐說,一份菜心差不多有7兩至1斤重,原價就得4塊。不止菜心,還有“貴价菜”油麥菜、菠菜,一律“3塊兩份”。,留給羅姐去存貨的時間不多。2020年春節前夕以來,菜市場一到下午6點半就要下閘關門。要是賣不掉,蔬菜的新鮮減半,貨物損失也就相應增加。,生意慘淡的不止羅姐,還有廣州620餘家菜市場。,上半年,受“宅經濟”影響,菜市場客流減少;下半年,社區團購補貼大戰打響,對本就艱難經營的菜市場來說犹如雪上加霜。“市場不像是以前的單一選擇了。”廣州肉菜市場協會相關工作人員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社區團購大熱前,廣州菜市場就面臨來自餐飲外賣、社區生鮮等多重競爭的挑戰。近3年來,廣州菜市場以平均每年5家左右的趨勢消失。,偏愛新鮮的老廣捨不得。菜市場曾經是他們追求新鮮極致的唯一去處。如今,在這座崇尚飲食文化的城市裡,菜市場衰落論、消失論日益突出。,營業額降至冰點,和往常一樣,68歲的廣州人黎姨拉着小推車來到東山肉菜市場買菜。自跟隨丈夫在越秀區東山口安家以來,20餘年光陰,黎姨的身份從媽媽變為奶奶,始終掌勺着一家人的三餐,菜市場也成了她每天必逛的地方。,理由很簡單。“吃的東西一定要親力親為,自己看着,特別是買魚買肉,一定要親自去挑。”黎姨就像是菜市場的“死忠粉”,即便兒子勸她去生鮮電商平台上買菜,她也不為所動,篤信“最重要的是,新鮮”。,黎姨對菜市場的執着,代表着相當一部分老廣。他們對新鮮的講究,無形中維持着菜市場的正常運轉。,堅持有堅持的理由,離開也有離開的理由。,“問10個老顧客,9個都說在網上買菜。”在番禺番山市場開檔8年有餘的李勤(化名)苦笑道,面對平台給出的優惠與折扣,顧客很難招架得住。“別說他們,我們自己都會貪點小便宜,自己都在平台里買東西,‘平台新人’第一次買東西送一包米、一瓶油,就買了。”,究竟有多少人被社區團購“挖走”,檔主們說不清,但銳減的收入不會騙人。,劉叔總是愁眉苦臉望着菜市場門口。即便是在下午5點半前做好一切準備,將紅色番茄對半切開,萵筍提前去皮露出鮮嫩的綠色,用來吸引來往顧客,他大部分時間都只是空望。,“一天500塊都沒有!”劉叔用力打開小抽屜,拿出一疊薄薄的現金。他計算着,加上手機支付收到的三四百塊,開工14小時,營業額只有800塊左右。開檔足有15年的他說,生意越來越難做,“比起往年2000塊左右的營業額,足足少了一大半,生意還不如上半年”。,在東山肉菜市場擺攤不易。今年,菜市場租金就比去年提高了8%。劉叔的檔口位於過道拐角,不到3平方米的攤位月租7000塊,一天下來基本開銷就要230塊。“每斤菜毛利也就30%,一天也就賺200來塊,租金都補不回來!”劉叔無奈地說。,菜市場周邊的士多、洗衣店,悄悄分走了“劉叔們”的毛利。以東山肉菜市場為定位,某互聯網平台上显示方圓1公里內有20個社區團購自提點。以番山市場為定位,則显示方圓1公里內有79個社區團購自提點。,劉叔賣的本地番茄,1斤3.5元。在某平台的限時補貼優惠活動里,1斤番茄只需1.39元。這麼一比,劉叔的價格毫無優勢可言。,不公平競爭被擺在檯面上。,2020年12月,關於社區團購低價傾銷擠壓就業等問題被廣泛討論,官方出台多項政策限制低價傾銷。2020年12月22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聯合商務部約談6家互聯網平台企業,明確要求企業遵守“九不得”新規,包括不得通過低價傾銷、哄抬價格、價格欺詐等方式濫用自主定價權。,檔主並未因此放鬆心情,客流未見提升。馬上進入寒假,人們相繼返鄉,春節前後客流量可能達到最低點。李勤已經有兩年沒有回家鄉廣西柳州,儘管明白春節就算開檔也掙不了多少錢,但他還是選擇留下來守着檔口。“一家四口,高鐵來回都要兩三千塊,哪裡有錢回去。”,“一年比一年難做”,檔主們記起過去的熱鬧,“人潮湧涌”。,東山肉菜市場位於東山口街區的中心位置,距離繁盛一時的東山百貨大樓僅200多米遠,是幾代人的共同回憶。廣州肉菜市場協會向時代周報記者提供的資料显示,東山肉菜市場建於1954年6月,前身是規模相對較小的龜崗市場。在街坊們看來,兩個市場是一體的,只有裡外的區別。,陽光正好,80歲高齡的老兵劉伯穿着厚實棉衣,坐在菜市場馬路對面的台階上看人來人往,遇到善意搭話的路人,很容易說起往事。從入伍上戰場到回鄉工作、退休,東山肉菜市場始終是劉伯心中的家鄉地標。年事已高,即便腿腳不便,但在家附近逛逛,到菜市場里買買菜,累了在台階上歇會兒,已是劉伯以及居住在附近的老人多年的習慣。,愛逛菜市場,似乎是廣州人的獨特秉性。20世紀80年代,日本人來廣州拍攝《中國之食文化》紀錄片時,看着人流密集的菜市場,也不得發出感嘆,“好像每個人都是以美食作為人生的幸福目標”。,老廣人對新鮮食材的獨特偏好,一度讓廣州菜市場的經營權很搶手。2007年,為實現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越秀區5家老字號肉菜市場進行拍賣,擬轉讓物業經營。其中,東山肉菜市場就以2580萬元高價拍出,成為熱議話題。劉叔還記得,2008年菜市場擴建,增加10多個檔口,本來自己靠近市場大門的菜檔一下子轉移到中間。“檔口還沒建好,就已經有租客了。”,2010年,珠江新城獵德肉菜市場競標檔口,塘魚檔拍出21萬元天價,豬肉檔最高入場費18萬元,活雞檔最高拍出15萬元。,客流是攤販生意最好的保障。八九年前,街坊拉着小車“瘋狂”購物的場景,經營水果檔的林姐記得很清楚:“那會賣馬蹄,隨便擺在角落,一天都能賣出百來斤。”,菜市場,這一新鮮的代名詞在2014年受到挑戰。,2014年5月,廣州在越秀區全區、荔灣區、番禺區與天河區部分片區的菜市場試點銷售冰鮮雞,禁止活禽交易。2017年,禁止交易範圍進一步擴大。以“看得見的新鮮”為優勢的菜市場,失去了“新鮮”利器。當時,檔主擔憂,廣州街坊講究,向來不喜歡吃超市的冰鮮雞,只賣冰鮮雞的檔口還能開下去嗎?,時間證明,只賣冰鮮雞的菜市場做得下去。只是社會生活方式的快速變動,讓菜市場面對的挑戰越來越多,檔主普遍感受,“一年比一年難做”。,2016年開始,劉叔察覺到來逛菜市場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但搶市場的對手越來越多:外賣市場競爭白熱化,迅速培養了年輕人吃外賣的習慣;2017年,比菜市場更靠近街坊的社區生鮮品牌數量達到高峰,超一半品牌配備線上銷售業務。,也是在那一年,番山市場迎來3年一次的簽約期。只不過,蔬菜檔口無需繳納投標費用,因為沒人競爭。然而,租金每月還是要提升500元。,3年一過,番山市場全面取消投標費,租金每月再漲500元。“收入撐不起租金,走了一大半檔口。”讓李勤痛心的是,檔口一空,市場就徹底冷清了,“來買菜的客人只會越來越少。”他算了一下,上午9�10點,只賣出了10單。,自救,傳統的菜市場在自救。,外部環境劇烈變化,推着菜市場進行環境升級改造。昔日布局雜亂、污水橫流的菜市場變得敞亮、整潔。,菜市場還有網絡配送服務。下午,東山肉菜市場客流量減少,檔主有了更多的閑暇時間。90后廣東茂名人華仔依然忙碌,奔波於各個檔口採購。三年前,為了分擔媽媽在菜市場擺攤的壓力,他加入了某電商買菜平台。前兩年,一周才接寥寥幾單,到了2020年,接單量直線上升,月售1000餘單。,“10個雞蛋!”“1斤紅薯!”華仔匆忙經過檔口,喊一聲就當是下單。檔主隨即按照要求稱重、裝袋、記賬,包裝好的食材放在顯眼位置,等華仔來取。一放一取,雙方不需要過多交流。,作為新的銷售渠道,檔主會開出比市面低的價格與華仔合作,譬如利潤為1塊,就讓利5毛。上架到平台的菜品價格將提高約40%,差價由華仔和平台各分一半。,“不做電商,我就不會來守攤了。”華仔坦言,市場大門因為裝修越開越小,攤位到了下午幾乎無人問津,但租金貴得離譜,根本賺不到錢。,網店作用始終有限。華仔發現,即便熬過了貼錢打口碑的階段,收入仍算不上樂觀。“店鋪每天都要上線各種秒殺活動,時不時還會遇到菜品臨時漲價,虧本風險難以把控,也就只能賺個吃飯錢”。,電商時代,菜市場早就變了。,2017年11月,廣州越秀區啟動轄區內肉菜市場再升級改造,推廣送貨到家服務。2020年,受“宅經濟”影響,被視為樣板市場的珠江新城獵德新街市與平台公司合作設立配送服務。,不變的是,十年如一日的情感在菜市場傳遞。,李勤看到熟悉的面孔就會打招呼。“這市場20多年了,有些街坊懷舊,搬走了都會回來買。即使樓下有超市,對市場有感情的也會來這裏買。”,“雖然網上買菜很便宜,但還是喜歡面對面,到信任的檔口買。“黎姨就是每天都要去一趟菜市場的街坊。,“菜市場的轉型與升級,需要找到差異化與服務性,挖掘文化底蘊。”暨南大學經濟與社會研究院教授劉詩�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廣州菜市場有文化底蘊和歷史沉澱。但菜市場只是發揮簡單的買菜功能,隨着科技的發展,必定會被淘汰。“為什麼說一定要在線下才能得到更好的服務體驗呢,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菜市場才具有不可替代性。”,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武文傑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線上銷售平台契合年輕消費者的需求。他建議,菜市場可以社區或街道為單元建立線上平台,組織團購活動等形式吸引年輕消費者參与。另一方面,進一步優化菜市場的經營環境,結合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化元素,將其融入菜市場的改造過程中,打造既有文化創意、又具有商業價值的新型菜市場。
全部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