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鑫代理註冊_特朗普:禁止與支付寶、QQ、WPS等8款中國APP進行交易

    杏鑫代理註冊_特朗普:禁止與支付寶、QQ、WPS等8款中國APP進行交易

    據路透社最新獨家消息,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地時間5日簽署行政命令,禁止與包括支付寶在內的8款中國應用軟件進行交易。令據彭博報道,羅斯確定的列入行政令禁止範圍的軟件應用包括:支付寶、掃描全能王、QQ錢包、茄子快傳、騰訊QQ、VMate、微信支付和WPS Office。禁令在45天後生效。,,路透報道稱,這項命令要求美國商務部界定哪些交易將被禁止,而騰訊公司旗下的QQ錢包和微信支付也是目標之一。,報道援引美國官員說法宣稱,此舉旨在遏制中國軟件應用對美國人構成的威脅。,隨後,美國商務部長羅斯在聲明中稱,他將要求商務部開始執行總統特朗普簽署的禁止與多家中國軟件應用有商業往來的行政令。,特朗普去年8月6日曾簽署行政令,稱移動應用程序抖音海外版和微信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將在45天後禁止任何美國個人或實體與抖音海外版、微信及其中國母公司進行任何交易。,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曾在8月7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回答有關提問時說,有關企業按照市場原則和國際規則在美開展商業活動,遵守美國法律法規。美方借口國家安全,頻繁動用國家力量,無理打壓非美國企業,這是赤裸裸的霸凌行徑,中方堅決反對。

  • 杏鑫代理註冊_谷歌員工罕見成立工會 美媒:員工維權行動已席捲硅谷

    杏鑫代理註冊_谷歌員工罕見成立工會 美媒:員工維權行動已席捲硅谷

    美國互聯網巨頭谷歌及其母公司Alphabet的員工4日宣布成立 “Alphabet工會”(簡稱AWU),目前已有226名員工入會,據稱這是谷歌成立的第一個工會。據《紐約時報》4日報道,在硅谷,谷歌成立工會是罕見之舉。新成立的工會是一個最清晰的跡象,表明過去幾年來,員工維權行動已席捲硅谷。,“工人們建設了谷歌,但它已經不再是我們想要效力的那個公司了。”AWU執行主席帕魯爾・柯爾和副主席楚維・肖4日在《紐約時報》聯合發表評論文章,宣布工會成立的消息。文章說,他們已在美國通信業工人協會處挂名,工會將會對所有Alphabet的員工開放,包括臨時工、供應商和承包商,“我們的工會將努力確保工人們了解自己的工作在做什麼,獲得合理的工資,同時不必擔心受到虐待、報復和歧視”。,谷歌工會的成立對科技行業來說極不尋常。過去,硅谷軟件工程師和其他技術人員在社會和政治問題上基本會保持沉默,但如今許多硅谷員工在多樣性、薪酬歧視和性騷擾等問題上變得更加直言不諱。在2018年,谷歌2萬多名員工進行罷工,抗議公司處理性騷擾的方式。還有一些人則反對他們認為不道德的商業決定,比如為國防部開發人工智能等。,谷歌人力總監希爾弗斯坦4日回應稱,公司支持員工的勞工權益,但同時表示“就像我們一直做的那樣,我們將繼續與所有員工直接接觸”。有媒體將此解讀為谷歌公司將來可能會繞過工會,直接與員工談判。報道稱,AWU與傳統工會不同,屬於少數派工會,只代表逾26萬名全職員工和承包商中的一小部分,成立工會不僅僅是為解決工資待遇問題,更是為了讓維權活動保持組織性和長期性。在加入工會的員工看來,這是他們此前努力的一種延伸,從組織架構上對公司管理層保持壓力,讓公司為承諾的變革負責。,美國商業內幕網站曾總結過很多谷歌員工的吐槽,其中有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員工抱怨工作太瑣碎,“公司里有很多員工是從十大名校畢業的,但是他們所做的工作都很瑣碎,比如為谷歌廣告產品提供技術支持,手動刪除YouTube上被舉報的內容,或編寫一些基本代碼來測試網站上的某個按鈕該用哪種顏色……”,還有人表達無力感,“我在這裏工作三年,要離開很難,但一個重要因素讓我做出這樣的決定――作為個體我對這個公司能做出的影響太小了”。有前員工在求職網站上吐槽稱,級別稍高一點的人很難平衡工作與生活,甚至建議管理層找回創業時的初心。

  • 杏鑫招商_盤點2020之5G芯片:老玩家打新副本 無人掉隊

    杏鑫招商_盤點2020之5G芯片:老玩家打新副本 無人掉隊

    5G 手機芯片(下稱 “5G 芯片”),作為 5G 走向大規模商用的核心組件,在 2020 年變幻莫測的國際形勢中,站在風口浪尖,攪動手機江湖。政治因素帶來了劫波,行業仍然繁榮生長。今年前 11 月,中國市場 5G 手機出貨量達到 1.44 億部,全年必然超過 1.5 億部,達到所有市場機構、大廠家去年底的最高預期。,5G 芯片的高性能和成本下降,促進了 5G 千元機的面世和用戶的大規模普及,可謂 “勞苦功高”。雖然不像 5G 手機那樣直接面向消費者,但 5G 芯片 “自帶流量”,始終保持着熱度,吸引着人們的目光。那麼,在這個技術門檻、人才門檻、資本門檻極高的市場,2020 年呈現出怎樣的競爭與發展格局?,老玩家 ・ 大事記,三高門檻攔住了躍躍欲試者。今年的 5G 芯片市場,依然是 4G 時代大浪淘沙后的剩者,包括獨立芯片廠商高通、聯發科、展銳,以及實力最強的三家手機廠商――蘋果、華為、三星旗下的芯片組織,可謂老玩家打新副本。,高通,去年 12 月發布的驍龍 865,今年在高端 5G 手機市場取得了極大成功,一度成為公開市場上的唯一選擇,推出兩個月後獲得 70 多款 5G 手機採用,令聯發科的天璣 1000 系列門可羅雀。而一年之後的今年 12 月推出的驍龍 888,“希望全球都沾沾中國的喜氣,一路發發發”,展現出對中國這個全球最大 5G 手機市場的滿滿誠意,獲得 14 家手機廠商力挺。,聯發科,2020 年低開高走,儘管第一款 5G 芯片天璣 1000 市場表現不如人意,但聯發科很快用覆蓋高中低端的天璣全系產品打開了市場,例如二季度發布的天璣 800 系列,市場表現亮眼。聯發科預計,2020 年天璣系列 5G 芯片出貨量達到 4500 萬套。,整體實力相對弱一些的展銳,在 5G 時代出現了很大進步,商用初期即發布了 5G 基帶春藤 V510 和 5G SoC 芯片虎賁 T7510,與高通和聯發科站在同一條賽道。此外,展銳 2020 年獲得 “大基金”二期等產業資本注資,並將登陸科創板,為 5G 的長遠競爭儲備豐厚的彈藥。,三大手機廠商中,蘋果自研 5G 基帶,三星嘗試對外出售 5G 芯片,都只是初見端倪。悲情主角是華為旗下海思半導體,今年推出的麒麟 990 在中國移動 2020 年智能硬件質量報告中,綜合性能表現極為出色,排名第一。然而強則遭忌,面臨美國國家之力制裁,麒麟系列 5G 芯片何時冬去春來,拭目以待。,無人進場,無人掉隊,5G 創造着一個萬億美元規模的新市場,如同一座閃閃發光的金礦,吸引了各行各業的注意力。整條產業生態鏈的各個環節,入局者眾多,但在手機芯片側,到目前為止,沒有新鮮面孔亮相,依舊是高通、聯發科、紫光展銳三家廠商上演 “老友記”。,無人進場是因為門檻太高,5G 是如何提升手機芯片的門檻的?一方面是技術更加複雜,5G 並非空中樓閣,而是架構在 2/3/4G 技術的基礎之上,架構在這些網絡的積累之上,這要求新玩家不僅投入巨資研發 5G 芯片技術,更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時間去摸透全球數百張通信網絡。另一方面,手機芯片追求最先進的製程工藝,據悉 7nm 流片一次費用為 2 億元,5nm 則高達 3 億元。這種燒錢的玩法,即使博通、英特爾等芯片巨頭也不堪重負。,三家擁有深厚底蘊的廠商,處在熟悉的遊戲規則中,無人掉隊。研究機構 Counterpoint 公布的 2020 年第三季度手機芯片市場報告显示,聯發科以 31% 份額排第一,首次登頂。高通份額落到第二,但純 5G 芯片市場依舊以 39% 份額領先,可謂收之桑榆。展銳份額也從 3% 提升到 4%。,,在 C114 看來,高通對 5G 技術的強大投入,成為最終取得領先的關鍵因素,據悉高通累計研發投入已經達到 660 億美元。這促成高通與華為在今年達成專利和解,贏得了更大的合作可能性。此外,高通對中國市場高度重視,5G 芯片主動降價爭奪市場,相比…

  • 杏鑫平台主管_蝦米老友:口喊“爺青結”,難尋“烏托邦”

    杏鑫平台主管_蝦米老友:口喊“爺青結”,難尋“烏托邦”

    一個月後,運行服務了12年的蝦米音樂,即將結束屬於它的時代,一代人的青春記憶隨之落幕。音樂平台被用戶稱為“精神世界烏托邦”,面對蝦米音樂的關閉,千萬的用戶感慨萬千。但不舍之餘,他們也會自我疑問,要去哪裡尋找下一個承接音樂記憶的“烏托邦”?QQ音樂、酷狗、酷我還是網易雲音樂,亦或者是其他應用呢?,,歌單為何“變灰”了?,時間回溯至2007年,阿里前員工的王皓創辦了蝦米網前身“EMUMO”,取的是EARN MUSIC&MONEY的意思,志在扶持原創音樂,讓清苦的歌者們仍能保持着對音樂宗教式的信仰和追求。2008年蝦米音樂正式上線。,隨着時間推移,蝦米音樂憑藉優質內容、出眾算法和創新服務,吸引力一波粘性強的用戶。當時,用戶還可以在平台上傳喜歡的音頻並編輯主題歌單,而國內外獨立音樂人創作的小眾音樂被發掘、被傳播、被熱愛。,5年後,蝦米遇見了阿里。,阿里收購蝦米是其發展路上最關鍵的節點,搭在巨人肩膀的蝦米也意味着需要承擔更多開疆拓土的責任。,當時的蝦米音樂註冊用戶數超過2000萬,每月被收聽歌曲量超200萬首,是最受歡迎的在線音樂軟件之一。阿里看中蝦米高質量、擁有高購買力的潛在用戶,以及其產品的算法能力。而蝦米也需要阿里這樣雄厚的資金注入,幫助自己解決高昂的版權費用。,在阿里大文娛布局思路中,蝦米音樂需要承擔撬動音樂業務發展的槓桿責任。因此,2015年3月,阿里將旗下的蝦米音樂與天天動聽合併,組建阿里音樂。同年7月15日,高曉松、宋柯、何炅正式加盟阿里音樂,將“天天動聽”改版為“阿里星球”,大刀闊斧進行改革。,(阿里音樂“鐵三角”高曉松、宋柯、何炅亮相),阿里星球自此成為了一款承載粉絲社交、直播、音樂播放器以及交易體系等多功能、重運營的產品。,瞄準粉絲經濟蛋糕、建立音樂生態圈、挖掘打造藝人商業化價值……阿里在音樂上的野心初現。但“阿里星球”這一款飽受用戶詬病的產品,距離正式上線才過去7個月,便宣布全面停止服務。,在阿里星球上耗費心思、傾軋資源的阿里音樂,回過頭來看蝦米音樂,於音樂服務戰場中已失去了一個關鍵節點。2015年7月,國家版權局發布《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要求無版權音樂作品全部下線。版權之爭,才是同行們關注的重點。,在線音樂服務行業騰訊系、阿里系、海洋系三足鼎立的格局從彼時出現拐點,那兩年,本就是音樂版權公司起家的海洋音樂,將酷狗和酷我音樂收入麾下,並與后兩者成立了海洋音樂集團,擁有2000萬首作品。,據媒體報道,後起之秀網易雲音樂在2014年開始公開招募獨立音樂人,2016年推出“石頭計劃”扶持獨立音樂人,至2020年,平台上聚集的原創音樂人總數破20萬,上傳至平台的原創音樂作品總數超150萬首。,據艾瑞諮詢《2016年中國在線音樂行業研究報告》,2016年,酷狗、QQ音樂、酷我音樂在音樂版權的覆蓋率共為90%,而阿里音樂只有20%。失去版權,歌單列表“變灰”,意味着用戶也會逐漸流失。,堅守原創有錯嗎?,在蝦米音樂官微、App評論區,可以看到用戶不斷傾訴自己不舍、難過以及遺憾的情緒。偏愛“小而美”是蝦米成功的標籤,但小眾的音樂往往吸引的群體有限,這也是促使蝦米走向衰落原因之一。,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榮表示,從初創開始,蝦米就致力於扶持原創音樂和音樂人。可以說,國內最早的一批獨立音樂人,都是靠蝦米整個平台,才讓更多人聽到了自己的作品。但是十幾年來,一直缺少創新,始終堅守原創的意識,變成了一個小眾社區。“網絡音樂只是個小眾市場,養活不了太多平台,很容易出現贏家通吃。”,“爺青結”、“恨我沒有更有錢,支持我愛的東西”、“充錢可以讓你留下嗎?”這一句句評論,引起不少網友共鳴點贊。說到底,在線音樂是一項燒錢的產業,高昂的版權費勸退了不少玩家。對比競手而言,蝦米音樂用戶付費率並沒有明顯的優勢。更重要的是,蝦米音樂並沒有找到“造血”商業模式,支持它一直“燒下去”。,自2016年,騰訊與海洋音樂集團合併成立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即“TME”),。可以說,在線音樂服務行業之爭市場已被騰訊佔據大半壁江山。而2014年,騰訊推出的全民K歌為其帶來新的盈利點,促使騰訊音樂可以自我造血、繼續燒錢。,根據2018年TME招股書,報告期內騰訊音樂總營收為人民幣189.9億元,其中社交娛樂服務及其他業務134.5億元,佔總營收比例達70.9%。其中社交娛樂業務的付費率、客單價均高於音樂付費。2020年第二季度,騰訊音樂總營收為69.3億元,同比增長17.5%。其中,在線音樂訂閱收入同比增長64.7%至13.1億元,歸屬於公司股東凈利潤為9.39億元。,,TME崛起,讓蝦米音樂的陣地不斷失守,用戶亦在不停流失。這也體現在一則用戶報告中,據艾媒諮詢報告显示,2019年12月中國主流手機音樂客戶端月活躍數,酷狗音樂為2.68億,酷我音樂為1.17億,網易雲音樂為8千萬,而蝦米音樂擁有2817萬。,誰將承接蝦米用戶?,如果說蝦米音樂是阿里“練廢了”的大號,那麼網易雲音樂可能是它的後手。2019年9月,網易與阿里共同宣布,阿里作為領投方參与了網易雲音樂B2輪7億美元的融資。網易當時表示,融資后網易仍單獨享有對網易雲音樂的控制權。,財經評論員周延聰認為,網易雲音樂的社交能力是成功關鍵,符合當下用戶要求,互動和交友功能是很好的體驗度。另有業內觀點認為,與QQ音樂和網易雲音樂相比,蝦米音樂平台用戶較窄,集中在專業人士領域,缺乏大眾化用戶基礎,可能是被放棄的原因。,雖然網易雲社交功能十分出圈,但用戶使用音樂平台歸根到底還是要聽音樂,是否擁有版權牽動用戶的去向。,從2018年開始,在國家版權局的推動下,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就網絡音樂版權合作事宜達成一致,相互授權的音樂作品達到各自獨家音樂作品數量的99%以上。但業內認為,這剩下的不足1%,往往是具有巨大號召力的歌手的作品,是差異化競爭的關鍵。,從用戶數據上可以看出,即便承接蝦米音樂用戶,網易雲音樂與騰訊系產品間仍有較大差距。此外,網易2020第二季度財報显示,網易雲音樂所在的創新業務二季度的收入為37億元,同比增長38.7%,毛利率由上一季度的15.8%上升至本季度的18.5%。營收來看,僅為騰訊同期收入的一半。,蝦米音樂上千萬月活躍用戶,或許將帶着不舍與難過,繼續在音樂的海洋中尋求“烏托邦”。相信在近期,QQ音樂、酷狗、酷我、網易雲音樂等,必將展開搶奪用戶之戰。,結語:,儘管再不舍,告別的那天終將來臨。,在舊版官網中,蝦米是這樣介紹自己的誕生,2006年的第一場雪,一群愛音樂的人在杭州的一家小咖啡屋開始了他們的追夢旅程。他們有着這樣的音樂煩惱,“聽者和歌者,為什麼巨大的市場需求卻無法很好養活一個為我們帶來生命升華的創作群體?”,也許,在14年後的冬天里,他們疑惑又多了一項,這樣的市場為何也無法養活一個音樂服務平台?

全部加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