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鑫總代_蘋果華為 台下的硝煙

    杏鑫總代_蘋果華為 台下的硝煙

    在先聲奪人方面,蘋果和華為誰都不想輸給對方。9月6日,華為Mate50將與iPhone14狹路相逢。而社交媒體圍繞兩款新產品的討論,已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了。,王者相遇,手機市場好久沒有像最近這麼大水花了。闊別兩年,華為Mate50終於“回來了”。而面對蘋果,人們總是一邊罵它,一邊又難以拒絕它。,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華為Mate50姍姍來遲,其他手機廠商一個都不能打,蘋果在沒有了重量級的對手時,也變成了缺乏競爭力的蘋果。,高端手機必有一戰,只是這一戰讓人久等了。社交媒體上的論戰比真機來得更熱烈,外觀、配置已經被大家猜得大差不差,剩下點小懸念,留給當事人自己揭曉吧。,智能手機發展到今天,對於大多數普通用戶來說,功能進化對應日常使用早就綽綽有餘。高手對決,打的是技術應有之戰,市場佔有之戰,還有社交心理戰。,站在消費端,我們總是都抱有期待,又總是留有遺憾,前所未有的關注,反覆地對比,在新品身上有心理作用、情緒價值。,從企業本身,一場新品發布,不僅是面向消費者,面向同行,也是面向企業自己的。華為有自己的難處,美國幾輪制裁之後,面向公眾市場的手機業務最先看到“波瀾”。,在手機業務遭遇變局的時候,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說過:“華為高端市場讓給了蘋果,中低端讓給了國內手機廠商。”從Mate40開始,肉眼可見的,華為在海外市場的亮相越發簡約。而到了Mate50,華為迫切需要一場找回士氣之戰。,同場競技,有何不可。這些年,華為重新排兵布陣,加碼雲服務、切入汽車市場、拓展能源軍團。儘管手機銷量大減,榮耀又被剝離,華為消費者業務中手機始終不能丟。,大多數群眾普遍認為,從iPhone開始,才是智能手機時代的開啟。這些年失望常在,罵聲常有,但始終被偏愛。,數月來關於iPhone14的產業鏈動態消息接連不斷,早已將這款尚未問世的新機型扒了個“底朝天”。就在新品發布之前,打開蘋果官網,“爽心特惠,和夏天很對味”,一次突如其來的關於iPhone13優惠活動,都是在為新的iPhone上市變相造勢。,蘋果需要新的故事,也需要強勁的對手,這些都是社交網絡上容易被大眾捕捉的。像一場賽跑,每當感受到了來自國產手機的壓力時,尤其是高端機的衝擊,蘋果便會努力做出升級,而在國產手機快要追趕上的時候,就會找一個此前已經積累的技術下放。,無論是科技達人的專業剖析,還是吃瓜群眾的外圍點評,這是一次外界期待已久的同台,但所有的硝煙未必都在台上。,高端手機必有一戰,只是這一戰讓人久等了。社交媒體上的論戰比真機來得更熱烈,外觀、配置已經被大家猜得大差不差,剩下點小懸念,留給當事人自己揭曉吧。,在先聲奪人方面,蘋果和華為誰都不想輸給對方。9月6日,華為Mate50將與iPhone14狹路相逢。而社交媒體圍繞兩款新產品的討論,已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了。,

  • 杏鑫代理開戶_名創優品為曾以“日本設計師品牌”自居道歉:2023年完成整改

    杏鑫代理開戶_名創優品為曾以“日本設計師品牌”自居道歉:2023年完成整改

    8月18日消息,名創優品發布致歉聲明,對其早期以“日本設計師品牌”自居的營銷行為道歉。聲明稱,2015年底至2018年,名創優品處於全球化發展初期,聘請日本設計師三宅順也擔任首席設計師,對外宣傳為“日本設計師品牌”,公司發展初期在品牌定位和營銷行為上走過彎路。,,名創優品稱,早在2019年就已經在做“去日化”整改,將在2023年3月31日前完成全球所有門店裝潢和宣傳物料的整改工作。,此前,名創優品在其西班牙Instagram賬號上發布了一則有關“公主系列公仔盲盒”的帖文,裏面將穿着中國旗袍的公仔們稱為“日本藝伎”,引發眾怒。,此前,名創優品在其西班牙Instagram賬號上發布了一則有關“公主系列公仔盲盒”的帖文,裏面將穿着中國旗袍的公仔們稱為“日本藝伎”,引發眾怒。,8月18日消息,名創優品發布致歉聲明,對其早期以“日本設計師品牌”自居的營銷行為道歉。聲明稱,2015年底至2018年,名創優品處於全球化發展初期,聘請日本設計師三宅順也擔任首席設計師,對外宣傳為“日本設計師品牌”,公司發展初期在品牌定位和營銷行為上走過彎路。,

  • 杏鑫招商_多家上市公司臨時限電停產 專家:不會讓企業停產太久

    杏鑫招商_多家上市公司臨時限電停產 專家:不會讓企業停產太久

    中國氣象局消息,今年入伏以來,全國有141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極端高溫天氣帶動電力負荷激增。為了確保電網系統平穩運行,保證居民用電,浙江、安徽、江蘇、四川等地相繼啟動有序用電模式,提倡節約用電,要求工業企業錯峰生產“讓電於民”。,8月16日,時代周報記者調查了解到,限電也對各地區企業產生不同程度的限制和影響,不過總體在可控範圍內。,“我們是8月12日接到的通知,讓執行避錯峰用電,倡議我們在接下來的两天將企業用電負荷降至運行容量的20%。”8月16日,江蘇江陰市某机械製造企業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工作節奏會避開用電高峰,生產經營並沒有影響。,8月16日,時代周報記者致電通威股份(600438.SH)董秘辦。其工作人員表示,目前限電停產並沒有對公司造成太大的影響,目前正按照政府的要求調減各個基地的負荷,如若後續評估發現存在較大的新影響,公司會按要求發出公告。,多地發布節電倡議,由於浙江多地持續高溫以及疫情后產業的復蘇,用電負荷相比去年再創新高。據浙江省能源局統計,僅7月11日,浙江省全社會最高用電負荷達10190萬千瓦,創歷史新高,較去年最高負荷增加168萬千瓦。,持續的高負荷用電,使得浙江啟動有序用電模式。,8月8日,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關於同意啟動C級有序用電的函》,文件指出:浙江省將根據用電缺口實際情況啟動C級1250萬千瓦有序用電措施。8月9日,再視情況調整有序用電等級。,浙江之後,安徽受異常偏高的氣溫影響,發布了節約用電倡議書,通過錯峰負荷等方式,確保社會用電秩序。,據時代周報記者梳理髮現,截至8月12日,安徽省內所有獨立電爐設備已經停產。長流程鋼廠也存在產線部分或全部停產的情況。除此之外個別鋼材市場也已經發布分時段停電通知。,安徽之外,江蘇南京市也發布節電倡議書,要求機關事業單位帶頭節電、工業企業嚴格科學用電、加強公共場所合理用電、提倡家庭生活節約用電。,而在之前,受高溫天氣影響,8月8日下午,江蘇省政府曾召開過迎峰度夏能源保供電視電話會議。會議上要求,嚴格執行調度指令,穩妥有序實施錯峰避峰措施,引導全社會節約用電,空調製冷溫度不低於26度。,同樣處於高溫天氣中的四川省,率先擴大了工業企業“讓電於民”的實施範圍。8月14日,四川省經信廳和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發布緊急通知《關於擴大工業企業讓電於民實施範圍的緊急通知》。,通知提出,從8月15日起,在全省(除攀枝花、涼山)的19個市(州)擴大工業企業讓電於民實施範圍;對四川電網有序用電方案中所有工業電力用戶(含白名單重點保障企業)實施生產全停(保安負荷除外),放高溫假,讓電於民,時間從8月15日零時開始,至8月20日24時結束。,對企業影響有限,“限電”消息引發各界關注,究竟影響幾何?不少上市公司紛紛作出回應。,四川省是我國光伏製造產業重鎮,此次限電停產的企業內就包括諸多光伏企業。此外,部分建材、化工、鋰電等企業也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國泰君安發布研究報告稱,四川地區鋰鹽產能佔比全國鋰鹽產能接近30%,佔比全球鋰鹽產能20%。此次為期至少6天的限電減產,對於四川地區的碳酸鋰產量減少約1120噸(占行業比重3%),對行業的供給產生快速收縮影響。但考慮到時間短促且價格提升,對業績負面影響有限。,作為四川本土光伏企業,通威股份主要從事水產飼料、畜禽飼料等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以及高純晶硅、太陽能電池等產品的研發、生產、銷售為主。財報显示,2021年,公司已形成高純晶硅年產能18萬噸,太陽能電池年產能45GW。,通威股份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目前正按照政府的要求調減各個基地的負荷。但目前限電停產並沒有對公司造成太大的影響。,同日,四川雙馬(000935.SZ)董秘辦工作人員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本次限電停產在短期內不會對公司的生產經營造成重大不利影響,公司將通過調整檢修計劃的方式,积極做好復產準備。,財報显示,四川雙馬建材生產製造企業業務的產品包括水泥、商品熟料、骨料等,公司建材生產製造業務中,水泥年產能200餘萬噸,骨料生產線年產能500餘萬噸。,瀘天化(000912.SZ)、國光股份(002749.SZ)等化工企業也受到影響。,據瀘天化公告表示,公司瀘州納溪區生產裝置自15日起全部停車,預計導致尿素產量減少約3.5萬噸、甲醇產量減少約1萬噸,影響歸屬於上市公司凈利潤減少約0.3億元。,主營化學農藥和化學肥料製造的國光股份也發布了停產公告,其位於成都簡陽市的全資子公司因供電緊張臨時停產。,除了四川,江蘇的部分企業也在執行錯峰用電,目前來看對企業影響有限。,據相關媒體報道,國電南自(600268.SH)工作人員表示,正值夏季用電高峰,公司在用電方面受到一定的額度限制,但只是暫時性的安排,並且目前可以保證正常生產所需,但社會用電負荷增加暫時對公司訂單刺激並不明顯。,在南京地區,南鋼股份(600282.SH)、南京化纖(600889.SH)、雲海金屬(002182.SZ)等多家製造業上市企業均表示,暫時沒有受到限電影響。,錯峰用電減少尖峰負荷,今年多地啟動有序用電,與去年下半年發生限電的原因並不相同。,2021年8-9月,由於用電需求大增疊加電煤供應緊張,以及受到“能耗雙控”政策影響,多地出現了供電缺口,出台了限產限電措施。華北電力大學教授,能源互聯網研究中心主任曾鳴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多地啟動有序用電,與去年下半年發生限電的原因並不相同。,“今年全國電力需求量繼續增高,大面積區域持續高溫酷暑,使得尖峰負荷增長太快。部分地區採取有序用電等措施,通過電力需求側響應,利用市場化方式引導電力用戶主動錯峰、避峰,可以達到減少尖峰負荷的目的。”曾鳴說道。,除此原因之外,廈門大學管理學院教授、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表示,今年多地有序用電,原因於長時間的極端性高溫及乾旱天氣,局部地方雨水較少,影響水力發電量,同時將激增電力需求,造成了用電負荷大增。,據中國氣象局消息,今年6月中旬開始,長江流域降水由偏多轉為偏少,7月偏少三成多,尤其是長江下游幹流及鄱陽湖水系偏少五成左右,為近十年同期最少。截至8月11日,長江中下游幹流及兩湖出口控制站水位均較常年同期偏低5至6米。,高溫、乾旱少雨、激增電力需求,主動錯峰、避峰,可以達到減少尖峰負荷的目的。然而,對於鋰電、化工、汽車等產業在內的多家企業,是否會因為限電措施而產生影響。,對此,曾鳴表示,限電措施對於水泥、粗鋼、涉及石油、煤炭及其它燃料加工的高載能、高耗能相應的企業影響較大,因為這些企業在生產過程中的用電需求量是龐大的。,林伯強認為,對於這些企業來說,高溫天氣的持續性不強,錯峰用電、限電也不會使得企業停產很久,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因此,要想解決這個居民用電的緊張,要把限制用電量大的高載能、高耗能企業,調配一些電量用於居民用電,就可以達到供電平衡。,“我們是8月12日接到的通知,讓執行避錯峰用電,倡議我們在接下來的两天將企業用電負荷降至運行容量的20%。”8月16日,江蘇江陰市某机械製造企業負責人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工作節奏會避開用電高峰,生產經營並沒有影響。,中國氣象局消息,今年入伏以來,全國有141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達到40℃以上。,

  • 杏鑫代理開戶_元宇宙還沒來 你的錢先被圈走了

    杏鑫代理開戶_元宇宙還沒來 你的錢先被圈走了

    過去一年,隨着Facebook更名為Meta,元宇宙等数字概念被市場熱炒,成了各路牛鬼蛇神都可以來摻和一腳的新風口。“炒房”“買地”“炒鞋”等各類投機行為,也開始在虛擬世界中開花。,不過,雖然打着互聯網新式概念的旗號,但玩的都是詐騙圈錢的老套戲碼。日前,元宇宙平台相繼出現数字資產縮水、背後公司圈錢跑路的案例。,以“元宇宙炒房”為例,不斷刷新高的虛擬房地產交易金額頻頻吸引外界目光。,今年,虛擬現實平台Decentraland上一塊虛擬房地產以240萬美元價值的加密貨幣成交,金額突破紀錄。,去年11月,歌手林俊傑宣布在Decentraland上購買了三塊虛擬地皮,共花費7萬餘美元,近50萬元人民幣。今年2月,有媒體報道稱,中國地產大亨鄭志剛耗資3200萬元,購買了The Sandbox中最大的一塊土地。,這些購買來的数字土地,所有者可以在上面建造房子、裝修、出租、開設店面等,還可以買賣交易。 但不比現實中的房地產行業,能夠帶動產業鏈上下游的增值,這些虛擬資產並不產生實質性的價值。,不過,繁榮景象沒有持續太久,日前就有數據显示“元宇宙房價”出現大幅縮水,諸多高位買入的人,可能將血本無歸。,根據WeMeta平台數據,上述林俊傑購買的三塊虛擬地皮,資產價值暴跌。當前估值分別為4183.19美元、5095.11美元、5076.02美元,分別下跌81.5%、80.1%和80.4%。,有數據显示,Decentraland、The Sandbox、Voxels等幾個主流元宇宙平台的交易數據從今年5月開始,平均成交價格大幅下降。,比如NFT Worlds、Decentraland、The Sandbox三家在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達到平均成交價格最高點,在3.5萬美元至4.5萬美元區間。,半年後,除了7月Decentraland平均交易價格超過1萬美元外,其餘平台平均交易價格均低於1萬美元,跌逾7成。,“元宇宙炒房”概念之外,隨着亞瑟士、耐克、阿迪達斯、李寧、特步等頭部運動品牌推出“虛擬跑鞋”,“元宇宙炒鞋”的概念也被帶火。,早在去年7月中旬,亞瑟士便在OpenSea上線9款NFT跑鞋,每款20個NFT限量款加1個黃金限量版。,去年12月,耐克通過收購加密潮牌RTFKT Studios布局NFT,今年年初RTFKT Studios便與18歲加密藝術家Fewocious合作推出3款虛擬跑鞋,定價分別為3000、5000和10000美元。,據悉,全部621雙鞋在上架7分鐘內即售罄,RTFKT Studios和Fewocious凈賺310萬美元。目前,RTFKT的一雙NFT球鞋大概為10枚以太坊(17萬元),價格遠超耐克高端鞋數百倍。,競爭對手阿迪達斯也與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合作,在Sandbox Metaverse中購買大約144個虛擬土地,並推出相關虛擬產品。國產運動品牌李寧、特步,也都發布了自己的NFT球鞋。,在這些營銷噱頭之下,不少公司趁機推出虛擬跑鞋,將其作為投資工具。不過目前來看,和“元宇宙炒房”類似,這些基於数字概念的交易活動,營銷噱頭大於實質性價值,收益模式並不清晰,甚至存在詐騙風險。,此前,洛陽市處非辦發布提示,警惕投資遊戲公司的虛擬跑鞋,避免淪為被收割的韭菜。,在其公布的相關案例中,澳大利亞一家互聯網遊戲公司發布的虛擬跑鞋的售價高達4萬元,因其宣揚“跑步就能賺錢”,引發投資者熱炒,其中不乏中國大陸用戶。,該公司宣稱,玩家購買的虛擬跑鞋越貴,後期收益越高。遊戲平台還允許用戶在遊戲內的市場上出售虛擬跑鞋換取代幣。5月27日,這家公司發布公告稱,將停止對中國大陸用戶提供服務。,在公告發布兩天後,虛擬跑鞋的價格跌幅達90%,不少玩家血本無歸。此舉被不少中國網友稱為“web3.0版的龐氏騙局”。,洛陽市處非辦提示,虛擬跑鞋的賺錢模式存在致命傷,即虛擬跑鞋並非實物,跑步又無法直接創造財富,為了維持賺錢假象,平台需用新用戶繳納的費用補貼老用戶,這意味着只有不斷地拉新玩家,遊戲才能運轉下去。,除了早期進場的玩家可能賺到錢,後面跟風加入的投資者,極有可能因高位接盤而淪為被收割的“韭菜”。,今年5月,出售虛擬鞋子並打出“跑步就能賺錢”旗號的web3鏈游企業StepN宣布退出中國市場,相關用戶可能面臨虛擬資產難以變現的風險。,今年2月18日,國務院處置非法集資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發布了《關於防範以“元宇宙”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風險提示》,提醒民眾警惕打着“元宇宙”概念,宣稱“邊玩遊戲邊賺錢”“投資周期短、收益高”,誘騙參与者兌換虛擬幣、購買遊戲裝備的欺詐行為。,今年,虛擬現實平台Decentraland上一塊虛擬房地產以240萬美元價值的加密貨幣成交,金額突破紀錄。,過去一年,隨着Facebook更名為Meta,元宇宙等数字概念被市場熱炒,成了各路牛鬼蛇神都可以來摻和一腳的新風口。“炒房”“買地”“炒鞋”等各類投機行為,也開始在虛擬世界中開花。,

  • 杏鑫平台主管_104億熱錢湧入 RPA廠商難逃“內卷”

    杏鑫平台主管_104億熱錢湧入 RPA廠商難逃“內卷”

    “電商行業,策劃要會排版會做圖,運營要懂用戶懂產品,還要對接倉儲物流。員工很容易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產生消極情緒。”在深圳做亞馬遜運營的Amy說道。,聖誕及黑五前後,海外電商平台訂單量暴增,僅修改地址這一項就工作量巨大。處理不及時會增加售後及物流成本,Amy不得不額外招聘臨時客服。,如果把這些繁瑣重複的工作交給機器人呢?,流程自動化機器人(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簡稱RPA)公司正在解決這樣的問題。尤其在電商領域,海量的信息收集、數據遷移、表單填寫、票據統計,與RPA的設計初衷幾乎吻合。,今年初,Amy採購了RPA相關產品。她認為,RPA機器人的最大功效在穩定“軍心”,與其讓人承擔無聊的工作,不如讓機器接手,通過提高員工工作體驗,最終提高留存率。行情越是不好,越需要將員工從佔用其80%精力、產出20%效能的瑣碎工作中解脫,才能集中力量辦大事。,相應地,RPA公司也迎來資本市場的熱捧。企查查显示,截至日前,擁有RPA相關商標和專利的國內企業數量超過300家。億邦動力據公開資料整理髮現,截至今年6月,全球共發生24起RPA融資事件:海外融資17起,國內融資7起,A、B融資事件約佔六成,融資總額約為104.64億元人民幣,其中國產RPA融資比例約佔19%。,隨着頭部RPA廠商陸續獲得C輪融資,國產RPA半隻腳邁入“准上市期”。一位常年關注企服及雲業務的投資人表示,未來兩年,國內RPA廠商或將集中湧入二級市場,但誰會摘得“中國RPA第一股”,格局尚且成謎。,資本競相追逐,被投企業熱度高漲。拋開這些光環,RPA幫助企業解決了什麼問題?迎來“上市潮”之前,能夠躲避“內卷之年”的困擾嗎?在上市之前,國產RPA還有哪些未解難題藏在水面之下?,01,跨境風暴下的花小錢辦大事,在Forrester企業調研報告中,2019年末,RPA技術在企業自動化系統部署中排名最低;到了2020年,RPA技術的排名則上升到了第一位。Gartner預計,截至今年底,全球90%的大型組織將以某種形式應用RPA;到2024年,RPA市場仍將保持兩位數高速增長。,在歐美,流程挖掘技術已經相對成熟並廣泛應用於電信、金融、保險等多場景,例如:電信業的客戶信息更改、產品及功能更新提醒;金融業的信用卡訂單處理等。在國內,除了上述領域,電商、能源、物流行業也是國產RPA廠商的試驗田。,以Amy為代表的跨境電商從業者,使用RPA的直接推動力來自疫情之後的經營壓力。,由於封控頻繁,Amy的囤貨面積比以往大,店鋪里上架10款3C小家電,每款產品囤100件,每件成本200元,最終花掉20萬元。產品不光需要錢壓貨,還要在平台上投廣告。,她坦言,自己的團隊人數兩隻手數得過來,要技術沒技術,要資金沒資金,客服除了要處理繁雜的客訴和諮詢外,還要幫忙店鋪上新、數據分析;運營同事除了要盤算數據,還要承擔部分財務收付款職能。她認識到,電商行業門檻低但日常工作繁雜,收入一旦銳減,傷及公司命脈不說,員工的倦怠心理也在加劇。,“我們合作工廠對面有個家用燈具製造廠,疫情之初他們便轉型生產紫外線消毒燈,在海外賣得特別好。”Amy發現,這家生意本不算太起眼的燈具廠,早在2019年便小範圍試上線了RPA系統,專註於協助運營人員針對電商平台相關數據進行收集、整理、篩選及分析。通過改變銷售思路,兩年間,用戶留存率提高了5%,利潤提升25%。隔壁廠的“嘗鮮”,給了Amy啟發。,在Amy看來,過去用小成本人力替代機器的時代已經過去,隨着短視頻、直播、小紅書等渠道的增加,運營、客服、財務、商務等崗位人員工作必須更細分、繁雜,要想在逆境中存活下來,必須做精細化管理;而精細化管理,離不開数字化。,另外一位跨境電商從業者劉偉松,他所在出口數控機床、年營收過億公司部署RPA,關鍵在於省錢。,劉偉松則坦言,受政策環境、供應鏈、匯率波動、平台政策、合規經營等外在因素影響,今年市場購買力衰弱,企業客戶對未來行情缺乏預判能力,反向加劇了供應商的焦慮。,“我們公司今年營收相較疫情前下滑了10%,成本卻增加了26%。”劉偉松描述道,疫情及物流運力不足並非效益走低的根本原因。“需求量沒有改變,變的只有企業獲客及留存的方法。”劉偉松認為,過去,老牌電商企業憑藉經驗和資源積攢了第一、第二甚至第N桶金,但現在仍在延續老方法,管理者、員工對数字化不理解、不認同,管理理念“路徑依賴”嚴重,導致資金向有数字化實力的年輕企業集中。,這兩年,攜自動化解決方案登門拜訪的技術服務商不在少數。劉偉松坦言,相比ERP或者CRM,RPA廠商給出的解決方案性價比最高。,一方面,RPA服務主要聚焦工作流程,對企業敏感數據牽連不深。他舉例道,作為業務負責人,經常要接手賬目數據。下載銀行流水、核對應付賬款表單、生成催收單、發送催收短信等操作必不可少卻繁瑣惱人。“如果將這部分工作交由RPA,機器人不僅不需要入侵企業內部系統,而且能夠自動集成到包括ERP、瀏覽器、CRM、微信、釘釘等內外部應用程序中。”,另一方面,RPA機器人部署價格優廉。劉偉松告訴億邦動力,當時公司僅拿出20萬元左右招標,卻吸引了將近20家RPA廠商參与。在為期兩周的選型測試階段,各廠商工程師紛紛進駐公司,加班加點梳理業務流程。兩周后,一家頭部廠商以個位數報價中標。,一位從業人員表示,去年雙11,僅寧波保稅區跨境電商進口成交量就達到571萬單,包裹貨物放行量510萬個,貨值近15億元;貨品多且分散,且無法即時完成訂單狀態修改,一不小心就容易發錯發漏,繼而引發售後糾紛。,這些問題在RPA機器人上線后,都可以得到解決。一方面,機器人能夠自動監控多平台,獲取客戶地址信息,實時匹配、修改地址;另一方面,機器人能夠通過用戶操作動作分析,自動打開供應鏈系統、取消發貨、重置訂單狀態,確保訂單信息100%準確。,2021年雙11,影刀RPA共部署48381個機器人全天候服務電商客戶;弘璣及雲擴也分別部署了上千餘個RPA機器人全天候工作。,02,國產RPA,資本潮起始末,來自羅馬尼亞的RPA廠商UiPath於2021年4月在納斯達克上市,以當日收盤價69美元計算,UiPath市值達到358億美元。,UiPath的創始人Daniel Dines原為微軟軟件工程師,2011年辭職創辦DeskOver,2014年推出一款桌面自動化產品UiPath。,6個月過去,UiPath成功激活過萬名活躍用戶及250餘家企業客戶,拿下全球500強企業中63%的大客戶訂單,成為RPA領域的絕對領導者。2019年,Gartner發布《RPA魔力象限研究報告》稱,UiPath位居RPA賽道全球第一的位置。,其實,UiPath的產品設計思路並不複雜,就是由系統依照人的指令,發送按鍵或將鼠標移至何處、模擬擊鍵、鼠標移動,或單擊啟動應用程序、打開文件夾、運行命令等,從而節省重複性的勞動時間。只不過,在UiPath涉足之前,工作流程自動化還是一片荒蠻,類似嘗試主要集中在測試場景下。,從業務模式上看,UiPath對企業級客戶的滲透往往從局部項目開始,主打小場景應用,當口碑、數據及信息對接完善後,再拓展至具體部門乃至全公司上下,通過按年收取訂閱費用、授權收入及維護費用,穩固續費率。,有人總結,UiPath的走紅,驗證了人手一個機器人的時代到來。其通過降低產品使用門檻,以“平民IT”的方式,為普通員工打造出小而美的数字化工具,把軟件公司的格局打開,不僅賣出了更高價格,而且在全球範圍里,掀起了“数字員工”資本浪潮。,2021年,Gartner報告显示,RPA是全球增速最快的細分軟件市場;IDC數據表示,2023年,全球RPA市場規模將增至300億美元。,UiPath在二級市場的表現,也給國產RPA廠商和投資機構打了一針興奮劑。,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共有25家國產RPA廠商於公開渠道發布融資消息,就連傳統ERP廠商金蝶,也參与了藝賽旗數億人民幣戰略融資,意將RPA技術融入ERP生態之中。如今,國內RPA賽道已形成由自主創業公司、軟件廠商孵化、互聯網巨頭孵化三方共建的陣營。IDC數據显示,2023年,中國RPA市場規模將達到70億元人民幣。,金智維創始人廖萬里透露,2019年關注RPA的資本還不是很多,多數都在觀望。到了2021年,主動找上門來的投資機構至少有100多家――平均每2-3天就有投資人前來接洽。,藝賽旗創始人唐琦松認為,傳統RPA技術已出現多年,最早可追溯到1994年微軟發布的Excel 5.0時期。近兩年頗受資本關注的原因在於,一方面,相關技術已經相對成熟;另一方面,隨着“低代碼/無代碼”環境在RPA領域的應用,弱化了編程需求,讓不懂技術的普通人也能迅速上手,使得RPA市場邊際擴大。,他認為,低代碼技術的普遍應用,為RPA機器人增加了更多想象空間。以往,RPA更適用於大型企業,中小企業應用RPA的成本相對較高,而低代碼技術可以補足缺陷。,張鴻亮站在投資人角度,分析了自己看好國產RPA的原因:“RPA廠商的KPI考核指標很明確,就是究竟能為企業節約多少人工小時數。這通過在套件里設置控制器就能精準校驗。只要程序運行完成,控制單元返回了所節約的人工小時數,控制器就能再做微調。”,可以說,UiPath的成功上市,為國產RPA廠商驗證了商業模式及落地場景的適用性。而疫情及無人辦公場景進程的加速,也進一步為RPA“出圈”助攻。,2022年上半年,國內RPA已經誕生了7起融資:,3月,達觀數據以5.8億元C輪融資額,刷新了國內RPA廠商在NLP(自然語言處理與知識圖譜)領域的融資記錄;,4月,來也科技宣布完成C++輪7000萬美元融資,C輪累計融資額超1.6億美元,成為C輪累計融資金額最高的國產RPA廠商;,同期4月,影刀RPA以1億美元C輪融資,刷新了國內RPA領域單筆最高融資紀錄。,2022年僅過半,國產RPA廠商便成功“吸金”20億人民幣。來也科技副總裁Phantom透露,行業的爆火,讓許多初創公司順利拿到融資,具體融資金額可能遠超披露数字。,03,同質化,價格戰,RPA已經開始“內卷”?,過去兩年,幾位程序員、幾名銷售組成的“草台班子”,以低廉的銷售成本,養活了大批RPA廠商。,針對RPA廠商“不要錢”的架勢,業內人士解答道,必須要承認,儘管RPA技術已經實現與AI及流程挖掘等智能技術融合,但能夠成熟運用並被市場接受的,尤其是數據錄入與統計工作,並不需要複雜技術加成。,唐琦松坦言,國內RPA廠商發展晚但速度快,仍處於搶佔大客戶,尋找“最佳實踐”模型的機會。一般來講,在數據側,要有清晰的來源和相對標準的結構化數據,在流程側,有較固定規則、高頻重複、業務操作固定的場景,才適用於部署RPA機器人。,弘璣相關業務負責人也表示:“目前,RPA在實施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挑戰,如何選擇正確業務流程是我們實施RPA的第一步,也就是說我們要判斷哪些業務流程適合通過RPA的方式來實現,從而才能確定RPA項目的範圍、邊界與周期。”,站在這個維度上看,資本競相追逐,被投企業熱度高漲的國產RPA,“一人一機”的理念似乎更傾向於資本故事和業務理解。融資熱火朝天的同時,另一種聲音也冒了出來:RPA在“上市潮”之前,恐先進入“內卷之年”。,這一徵兆同樣來自UiPath。UiPath公布2021年財報显示,營業收入為8.92億美元,同比上漲46.84%,但歸屬於母公司普通股東凈虧損達到5.26億美元。,不僅是UiPath,RPA三巨頭之一的BluesPrism,今年3月以16.5億美元低價賣給SS&C科技;另一巨頭Automation Anywhere則被傳可能在市場壓力下推遲上市計劃。,UiPath等RPA廠商受質疑背後,是微軟的正面出擊。,如唐琦松所言,傳統RPA技術已出現多年,最早可追溯到1994年微軟發布Excel 5.0,其批量處理腳本及觸發器等技術皆為現代RPA雛形,目前市場上大部分RPA廠商的底層框架,依舊建立在微軟的系統之上。,去年,微軟正式切入RPA賽道,宣布將其RPA軟件(Power Automate)集成到Windows 10中免費提供給企業及個人用戶;同時推出每月僅109美元的Attended RPA方案,方案中除了Power Automate外,還包含其他自動化及檢測工具,直接將RPA拉入“千元機”時代。,價格戰在國產RPA“戰場”上也正同步進行着。,一位不願具名的投資人表示,這兩年,從AI到流程挖掘,RPA賽道“造詞”速度驚人。這是因為,RPA與AI技術的融合進展、商業化落地進度不及預期,“‘價格戰’是遲早的事,RPA廠商將不得不接受‘被內卷’的事實。”,相較海外,國產RPA發展時間不長,市場成熟度不高,相較美國RPA廠商客戶年流失率7%的中值,國產RPA廠商客戶年流失率平均在30%。,“自動化到底能夠普及到何種程度?”是RPA廠商們首要面對的質疑。由於技術追不上企業需求,成模塊化的操作系統難以靈活應對各種場景,一旦複雜流程有所變動,仍需要工程師駐場維護,也會受到企業IT運維環境的影響。,從市場成熟度來講,中美RPA賽道大概相差10倍左右,與美國、歐洲等人力成本大的國家和地區相比,本土RPA廠商的市場滲透速度本就更慢,在客戶留存方面,還要面臨產品同質化嚴重問題。,上述投資人指出,RPA產品通常包括三大件,A廠商的組件,B廠商也可以很快複製;產品功能趨同下,價格競爭成了搶佔市場的唯一方法。儘管每家廠商定價方式不太一樣,但授權費多在2-5萬/年。“價格戰”的結果就是,市場規模擴大十倍,營業額還是1億。,產品解決方案單一,“跟風”現象嚴重,RPA廠商在招標過程中,也難抵擋企業客戶的“靈魂三問”:你能解決什麼問題?你對這個問題的產生了解多少?為什麼我們一定要解決這個問題,不解決行不行?,一位國產RPA廠商在訪問中透露,就算自己“自降身價”接了項目后,也會在數月後,遇到定製化難題。他曾在部署機器人兩三個月後,同時被兩家客戶要求進行定製化研發。並坦言,這是一個兩難的決定:做定製,成本hold不住,不做,可能會流失客戶。,現階段,大部分國產RPA廠商會盡可能配合企業需求,將部分產品以項目制方式,進行模塊化、定製化封裝。,然而這種方法的弊端也很明顯:定製化操作離不開RPA研發人員與企業人員共同對業務流程進行梳理、拆解,從中提煉可被自動化的流程后,再判斷部署RPA的可行性。這過程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人力成本,效率不高,顯然與RPA“降本提效”的本質相違背。,他也隱約表示,除了本土競爭外,未來,一旦UiPath、Automation、微軟等海外巨頭有意進軍國內市場時,自己並沒有太多信心與之抗衡。,流程自動化機器人(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簡稱RPA)公司正在解決這樣的問題。尤其在電商領域,海量的信息收集、數據遷移、表單填寫、票據統計,與RPA的設計初衷幾乎吻合。,“電商行業,策劃要會排版會做圖,運營要懂用戶懂產品,還要對接倉儲物流。員工很容易在日復一日的工作中產生消極情緒。”在深圳做亞馬遜運營的Amy說道。,

  • 杏鑫代理開戶_視頻網站,不再是好生意

    杏鑫代理開戶_視頻網站,不再是好生意

    曾幾何時,中國互聯網公司流傳兩個重要文件,一個是GoogleOKR,另一個是《奈飛文化手冊》。2009年,當《奈飛文化手冊》的“母本”PPT上傳到網絡,被下載1500萬次成為熱門現象時,Netflix已經有超過10萬部DVD可供觀賞,平台訂閱用戶達到1000萬,成為美國第一流媒體平台。,2018年,《奈飛文化手冊》推出中文版時,Netflix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全球流媒體大佬,股價10年暴漲60倍,市值突破千億美元。,當時,所有視頻平台和流媒體服務商,都只想干一件事――複製Netflix的成功。,當然,就連Netflix的創始人里德・哈斯廷也想不到,4年之後,公司會在市值突破3000億美元大關之後,又在半年內蒸發2000億美元,一夜跌回解放前。,,7月,在最新一季財報里,Netflix公布了自創業以來,最嚴重的一次用戶流失,付費訂戶減少97萬,也是Netflix自創業以來,連續兩個季度訂戶負增長。,“增長就是一切”,即便對於Netflix這樣創業20多年的流媒體巨擎來說也是一樣,一旦增長放緩,投資者馬上用腳投票,暴跌的股價就是證明。,另一方面,蘋果、亞馬遜和Google以“人傻錢多”的氣勢殺入內容賽道,不考慮投入產出比的“生態打法”,也給昔日的流媒體巨頭帶來山大壓力。,即便新一季的《愛・死亡・機器人》和《怪奇物語》依然是現象級作品,但Netflix的敗退依然清晰可見。,Netflix的衰退,標志著“流媒體”不再是一門好生意,它的好時代,已經日薄西山。,01,Netflix的大手術,訂閱用戶是Netflix的生命線。,Netflix這門生意簡單得有點單純:用戶每個月付錢看劇,訂戶數乘以單價,就是Netflix的全部收入來源。,自創業以來,Netflix的單季度訂戶數量一直保持着增長,而進入2022年,連續兩個季度,Netflix都遭遇了訂戶流失。一季度流失20萬,二季度97萬。,其中一季度用戶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俄烏戰爭,Netflix關閉了在俄羅斯的服務,導致70萬訂戶歸零。至於二季度,最大的出血點在北美,減少了130萬訂戶,歐洲、中東、非洲地區的訂戶也減少了76萬,靠亞太地區100萬的增長,才勉強挽回一點損失。,Netflix在全球有2.2億訂戶,真正的難題並不在於這一兩百萬的增減。擋住Netflix增長的天花板,其實是“用戶行為”。,目前Netflix提供三種付費方案:基礎、標準和高級,價格分別為8.99、13.99和17.99美元。級別越高,視頻清晰度越高,且高級方案允許用戶在4台設備上同時觀看,也就是說,4人一起拼一個“高級車”,不僅有更好的觀看體驗,分攤下來的價格反而更低。,這是全球各地用戶使用Netflix的常態,也是Netflix過去10年公開的“增長秘技”。拼車機制的存在,給Netflix提供了天然的傳播勢能:用戶在找人拼車的同時,也是在幫忙拉新。,但這給Netflix的增長帶來了隱患。一個賬號可以在4塊屏幕上同時觀看,而很多時候,一塊屏幕前坐着的,還不只一個人。靠分享密碼拼車,一個Netflix賬戶甚至可以覆蓋4個家庭,十幾個人。,目前,Netflix在北美有約7500萬訂戶。這個数字其實早在2018年就達到了6500萬,至今4年,增長一直乏力,難以突破。背後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按平均每個賬戶覆蓋4個觀眾,7500萬訂戶足夠覆蓋3億人,而美國和加拿大的總人口還不到3.7億。Netflix在北美的滲透率,早已接近飽和。,這個問題至少5年前就存在,只不過在國際化高歌猛進的大背景下,北美的飽和,被新興市場的增長所掩蓋。現在發達國家的增長停滯,甚至衰退,新興市場的增長也開始減速,Netflix才終於急了。,同樣是在7月的財報會上,Netflix直面了“密碼共享”的問題,掀開底牌,準備拿用戶開刀。,Netflix正在拉美地區測試一種方法,通過檢測IP地址、設備ID和賬戶活動情況,識別賬戶的登陸地點,分析同一家庭賬戶下的不同用戶,是否真的“同住一個屋檐下”,進而限制“異地登陸”,打壓用戶間分享密碼的拼車行為。,這套機制很複雜,距離全面落地也還需要一段時間,但可以確定的是,它的最終目標還是提升付費率:那些偶爾找朋友借個Netflix賬號看某一部劇的用戶,也必須交錢。,但事情並非逼人交錢這麼簡單:過去10年,Netflix用戶已經養成了分享密碼的習慣,要改掉這種習慣,無異於對產品進行一次“器官移植”級別的大手術。被限制的“拼車”用戶,到底是選擇乖乖交錢,還是就此離開,仍是一個未知數。,而且,Netflix每每有劇大火,都依賴於觀眾口口相傳的病毒傳播,很多人都是懷着“害怕錯過社交談資”的心態,去追看某一部熱門劇。可以說,Netflix從誕生的第一天起,就希望用戶“多看”,至於分享密碼,也是過程中關鍵的一環。,2017年,Netflix官方Twitter曾發推說,“愛就是分享你的密碼”(Loveissharingapassword)。,Netflix曾經暗暗支持賬號分享|Twitter,現在,一切已成往事,Netflix自我改造的手術刀已經切下,過去兩個季度的失血,只是一個開始。,02,巨頭來了,在流媒體戰場上,與Netflix困境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另外兩家財大氣粗的巨頭。,7月下旬,據報道,蘋果和亞馬遜,正在與美國頂級體育賽事聯盟談判,希望買下體育比賽的轉播權,談判的對象包括NFL(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MLB(美國職業棒球大聯盟)和F1方程式賽車。,科技巨頭的殺入,直接抬高了轉播權的價格水位。據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和亞馬遜都參与了一場針對NFL周日常規賽轉播權的競標,最終的成交價可能會落在每年25-30億美元。,在此之前,AT&T旗下的網絡電視平台DirecTV拿下這份合同的價格僅為15億美元。相當於蘋果和亞馬遜殺入后,價碼直接翻倍。,而DirecTV放棄這份合同的原因,是“賺不到錢”。即便以15億美元的價格拿下合同,DirecTV每年也會在這個項目上虧損約5億美元,因為對應的付費用戶規模只有200萬而已。所以這一次,DirecTV直接放棄了投標,競標者變成了蘋果、亞馬遜和迪士尼。而且Google對這件事也充滿興趣,正嘗試通過YouTube,參与後續NFL其他轉播權的競標。,此前,體育內容,特別是實況體育內容,被視為流媒體領域“不值得投資”的典型。特別是Netflix,很早就公開對外表示過,對體育、新聞內容不感興趣。因為這部分內容用戶“只看一遍”,無法形成長尾效應,成為平台上長期的內容資產。買一年轉播權,如果在當年無法把錢賺回來,那這個虧損就幾乎無法挽回了。這也是DirecTV放棄這份合同的原因。,,但蘋果和亞馬遜的邏輯不一樣。,蘋果一年的收入、利潤,公司現金儲備,都在千億級別。對它來說,即便是NFL幾十億美元的天價合約,買過來,也只不過是給自己的“內容城堡”多壘上一塊磚而已。在此之前,蘋果已經買下了MLB周五夜賽、以及美國足球聯盟的轉播權,前者的價格是8500萬美元一年,後者是10年25億。,其中MLB的棒球節目已於今年6月正式上線。令人驚訝的是,蘋果甚至沒有將這個節目和TV+付費訂閱捆綁在一起,而是直接限時免費提供給用戶。,對任何一家傳統媒體公司來說,這個做法都難以想象。此前DirecTV針對NFL比賽的收費標準是294美元一年。但對業務布局足夠廣闊的蘋果來說,事情就沒那麼複雜,一句“培養用戶粘性”就足夠概括。,在AppleTV+棒球專題頁的底部,用戶可以探索與棒球相關的新聞、音樂、體育評論播客,以及書籍,間接帶動了AppleMusic等四條業務線。這就是為什麼,蘋果不需要過分糾結單個項目的盈虧。,至於亞馬遜和Google,他們或許和蘋果有着不同的邏輯,但這些巨頭買內容的前提是一樣的:買內容的資金,來自於其他業務的供血,有一套完全不同的ROI(投資回報率)評估方式。,迪士尼前董事長BobIger在評價科技巨頭買內容的邏輯時就說:“(傳統媒體公司)很難和那些有一套完全不同財務規則的對手競爭。”,,除了棒球橄欖球,科技巨頭還在同時接觸一系列職業體育聯盟,包括賽車、籃球、曲棍球、冰球……價碼也集體水漲船高。據報道,亞馬遜在美國F1方程式轉播權的競標中雖然輸給了迪士尼旗下的ESPN電視台,但合同的價格相比之前,已經抬高了15倍。,戰局或許才剛剛打響,但未來的道路已經顯現:科技巨頭靠着鈔能力,完全有能力買下整個影視界+體育界,但傳統的媒體分發渠道,卻永遠無法攻破科技巨頭的護城河。,而對Netflix這種單純的流媒體平台來說,外部環境正變得令人窒息。它沒有蘋果、亞馬遜那麼豐富的業務供血,也沒有傳統媒體公司,比如迪士尼,那麼深刻的行業積累。,以往市場認為,Netflix是好萊塢和科技的結合。有一種主流觀點認為,Netflix通過挖掘用戶數據,形成一套投資內容的方法論,會是它的技術護城河。但實際上,在巨頭的堅船利炮,動輒溢價10倍買內容的“鈔能力”面前,Netflix比想象中要脆弱得多。,面對白熱化的競爭,Netflix依然能產出爆款,比如最新一季的《愛・死亡・機器人》和《怪奇物語》都收穫了不少好評,也很大程度上帶動了用戶熱情。但如何應對外部越來越大的壓力,突破困局,Netflix始終沒有給出一個答案。,03,黃金時代的終結,過去10年,流媒體服務,連帶着“訂閱制”這種服務模式,被一步步推上神壇。而Netflix,則是皇冠上最亮的明珠。,“訂閱制”的初衷很美妙。用一個統一的月費,把一切內容都開放給你,減少選擇成本,讓注意力回歸內容本身。對當年那些花10美元買一張CD、30美元買一張DVD的用戶來說,每個月花10美元就可以聽一切、看一切,聽起來完美得有些過分。,在這10年裡,增長成了絕對的主旋律。互聯網的用戶基本盤在增長,每個流媒體服務的用戶量在增長,收入當然也在增長。,這一背景下,為了增長,一切都是值得的:比如為一部劇瘋狂投流量直到出圈,盡全力買下最多的奧斯卡奪冠大熱,只為上一次新聞頭條;又比如,在付費方式設計上留下明顯“漏洞”,鼓勵用戶訂購最貴的高級方案然後分享密碼,直到這種模式變成了限制增長的天花板。,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新討論Netflix的市場潛力,並調低預期。此前Netflix經常對外宣傳的一個数字是10億訂戶。但現在,有投資分析師透露,當下投資機構對Netflix市場潛力的評估,已經降到了4億左右的水平。,近幾年,Netflix已經在削減預算:類似《紙牌屋》、《超感獵殺》、《怪奇物語》這樣的大製作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更便宜的綜藝真人秀。到好萊塢之外投資也成了一劑良藥――韓國、日本的內容都要便宜很多,而且也有成為爆款的潛力。,如果沒有《魷魚遊戲》的成功,此刻Netflix的處境只會更艱難。,,除了削減預算,Netflix還準備為平台引入廣告,擴大收入的同時,也為觀眾提供相對更廉價的一檔套餐。在此之前,包括Hulu在內的多個流媒體平台都有“廣告+廉價套餐”的選項,但Netflix一直堅持不上廣告,因為“窩在沙发上一口氣看一整季電視劇”曾是Netflix的核心體驗之一,廣告會打斷這種體驗。但時代不同了,Netflix也在動搖自己服務的根基。,削減預算的公司不止Netflix一家,整個行業都在“節衣縮食”。彭博社曾援引一位娛樂行業經紀人的話:“像喝醉了一樣亂花錢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當然,科技巨頭例外,像蘋果,從一開始就不靠收訂閱費賺錢。行業整體蕭條的背景下,蘋果在科技領域的投資少了,反而有了更多錢來投內容。,流媒體的黃金時代已經落幕。不只是Netflix陷入困境,幾乎所有純粹的流媒體平台,甚至“訂閱制”這種付費模式,都在受到質疑。,以往經常用來解釋“訂閱制”的一個話術是:訂閱制模式,能幫助開發者、創作者、內容平台獲得更穩定的收入,做長期投資、規劃,為用戶提供更好的體驗。但現在,訂閱費逐漸變成了內容平台躺在功勞簿上不思進取,亂花錢的底氣,也成為了用戶肩頭的負擔。,今天的用戶,普遍訂閱了過多的服務,消費不完、消化不了。這是一個內容不再稀缺的時代,用戶不會“沒東西看”。人們逐漸意識到,訂閱過多的服務並沒有什麼意義,開始只願意為真正的好內容付費。,流媒體依然是未來,只不過對Netflix來說,他終於要看到,在過去增長的繁榮表象之下,掩蓋了多少錯誤。,如何糾正這些錯誤,將決定它能走多遠。,當然,就連Netflix的創始人里德・哈斯廷也想不到,4年之後,公司會在市值突破3000億美元大關之後,又在半年內蒸發2000億美元,一夜跌回解放前。,曾幾何時,中國互聯網公司流傳兩個重要文件,一個是GoogleOKR,另一個是《奈飛文化手冊》。2009年,當《奈飛文化手冊》的“母本”PPT上傳到網絡,被下載1500萬次成為熱門現象時,Netflix已經有超過10萬部DVD可供觀賞,平台訂閱用戶達到1000萬,成為美國第一流媒體平台。,

  • 杏鑫總代理_消息稱騰訊計劃出售美團全部股權 價值約1650億元

    杏鑫總代理_消息稱騰訊計劃出售美團全部股權 價值約1650億元

    北京時間8月16日消息,四名知情人士稱,騰訊控股計劃出售其所持外賣公司美團的全部或大部分股份,將一項八年的投資變現。目前,騰訊持有17%的美團股份。按照周一的美團市值計算,這些股份價值243億美元(約合1650億元人民幣)。,三位知情人士稱,騰訊近幾個月來一直在與財務顧問接觸,以研究如何執行對其所持美團股份的大規模出售交易。2014年,騰訊首先投資了美團的競爭對手大眾點評。一年後,大眾點評與美團合併成了現在的公司。,兩名知情人士稱,如果市場條件有利,騰訊將尋求在今年內開始出售。騰訊可能會通過公開市場大宗交易的方式出售所持美團股份,這種交易從營銷到完成通常需要一两天的時間。與派息轉讓股份或與私人買家談判相比,這將是一種快速而平穩地出售股份方式。,騰訊、美團不予置評。騰訊最近一直在減持對其他公司的持股。去年12月,騰訊以派息的形式減持了所持京東股份的86%,價值164億美元。一個月後,騰訊又出售新加坡遊戲和电子商務公司SEA的2.6%股份,套現30億美元,此舉被視為在調整業務戰略的同時將其投資變現。,美團股價午後持續走低,跌幅現擴大至10%,截至發稿,報價164.7港元。,除此之外,港股科技股出現異動,快手跌超4%,現報71.25港元;騰訊跌2%,現報297.2港元,恒生科技指數跌超3%,現報4194.11港元。此前有市場消息稱,騰訊計劃出售美團的全部或大部分股權。,騰訊、美團不予置評。騰訊最近一直在減持對其他公司的持股。去年12月,騰訊以派息的形式減持了所持京東股份的86%,價值164億美元。一個月後,騰訊又出售新加坡遊戲和电子商務公司SEA的2.6%股份,套現30億美元,此舉被視為在調整業務戰略的同時將其投資變現。,北京時間8月16日消息,四名知情人士稱,騰訊控股計劃出售其所持外賣公司美團的全部或大部分股份,將一項八年的投資變現。目前,騰訊持有17%的美團股份。按照周一的美團市值計算,這些股份價值243億美元(約合1650億元人民幣)。,

  • 杏鑫主管註冊_小紅書“小眾旅遊”孤掌難鳴

    杏鑫主管註冊_小紅書“小眾旅遊”孤掌難鳴

    為了搭建起電商交易閉環,小紅書可謂不遺餘力。在平台着力打造露營消費后,近日,部分露營商家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較之旅遊類成熟平台,小紅書的引流能力仍不太明顯,下單人數不足15%。從跨境、直播到開線下店,小紅書仍未停止探求廣告以外的盈利可能性。轉做小眾露營市場,就能突破種草易、拔草難的魔咒嗎?,下單不足15% 引流難達預期,小紅書以露營場景切入旅遊打造商業閉環的心思越來越明顯了。近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用戶若是點擊參与平台“夏日露營企劃”活動的營地主頁,不僅能線上預訂,加入粉絲群,還能瀏覽詳細門店信息。很顯然,小紅書不想止步於種草引流,還要圈住更多成交。,資料显示,“夏日露營企劃”是小紅書在8月推出的官方活動,平台以發放“露營券”的優惠方式吸引用戶參与,涵蓋露營套餐和帳篷、炊具等露營相關產品。,可以說,露營出遊的火熱其中也有小紅書的一份功勞。北京商報記者在平台搜索發現,關於“露營”的筆記總量達到417萬,已經超過了平台過去第一大種草品類美妝416萬的筆記數量。根據小紅書官方公布的數據,今年清明假期中,“露營”搜索量同比增長427%,“露營”相關筆記發布量則同比增長了271%,瀏覽量同比增長170%。,“露營基本上可以算小紅書一手帶火的。”據一位接近小紅書露營項目的人士透露,去年3月,小紅書就開始做露營市場的相關調研,5月進行實地考察,8月正式切入。“小紅書是最早進入國內精緻露營市場的平台。在小紅書之後,攜程、飛豬、美團等平台才跟進。”上述人士指出。,市場聲量增加,也吸引更多人擠入賽道。作為最早和小紅書合作的露營商家之一,LIGHT露營創始人張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今年3、4月,本地露營行業中的入局者是原來的2-3倍。,頗顯尷尬的是,如此浩蕩的營銷陣勢,取得的效果卻難及預期。“小紅書雖然是目前露營市場聲勢最大的,但平台內的成交率卻沒有想象中的高。來到露營基地的客人里,在小紅書下單的不足15%。”張怡表示。,交易鏈過長 流量易遭分食,實際上,為了讓用戶在平台內完成交易,小紅書已經煞費苦心。,據了解,在今年上半年,小紅書將旗下自營電商項目“小綠洲”的定位進行簡化,從原先售賣美妝、護膚、時尚家居等綜合品類,轉變為以“戶外生活方式”為主題的平台,主要售賣露營相關的戶外運動商品,Slogan也變為了“發現你的戶外人生”。,與此同時,小紅書也在盡全力將主站的流量往露營業務傾斜,包括將“戶外中心”頻道移至購物頁面的C位,內嵌“小綠洲”商品,整合營地預約入口等,從而打造用戶從線上種草到下單預約,再到線下體驗、線上反饋的完整交易閉環,實現商業變現。,然而,小紅書的用戶們似乎很難買賬。“相比攜程、飛豬、馬蜂窩等平台,小紅書內的交易鏈路其實更長。消費者要在小紅書上看完種草推文,看完推文之後再去買產品,最後去預訂營地。用戶習慣還未養成。”張怡向北京商報記者坦言。,“小紅書作為內容平台,用戶規模較小,且基於平台內部的消費心智還需培養,供應鏈體系也不夠完善。”零售電商行業專家、百聯諮詢創始人庄帥認為,小紅書基於平台種草屬性切入旅游業,卻沒有提供基礎的機票、酒店預訂功能性設施,商業交易閉環不完善。就算露營的交易閉環已經建立,在整個商業生態的構建中也屬於“孤掌難鳴”。,不僅如此,露營作為小眾出遊項目,市場體量與熱度持續性均受一定局限。這也意味着當其他旅遊平台依次推進露營業務時,流量大盤明顯不夠分了。,張怡對此較有感觸:“去年國慶和中秋的時候,基本上有50%的客人在我們營地結束遊玩之後,都會到小紅書上分享體驗筆記,但今年分享的人數明顯少了很多。”他認為,一方面是因為此前的“濾鏡事件”影響了平台口碑,其次也是因為小紅書不敵其他平台的分流。,據了解,在去年國慶假期時,因部分用戶吐槽小紅書筆記圖片與真實情況不符,一時被頂上微博熱搜。為此,小紅書針對“濾鏡景點”道歉稱,將鼓勵發布者做有用而非美化的分享,並對“避坑”等內容進行更多展示。,那麼,“小綠洲”未來會擴充除露營外的商品類目嗎?小紅書是否會接入機票、酒店等預訂功能?對此,截至北京商報記者發稿,小紅書相關負責人暫未向記者回應。,電商遇阻 旅遊待突圍,無論如何,小紅書似乎要堅定探索旅游業務商業變現的可能性。天眼查資料显示,在今年7月,小紅書全資持股的璞真鄉里(上海)旅遊文化有限公司成立,經營範圍含露營地服務、遊覽景區管理、遊樂園服務等。此外,小紅書還申請註冊了包括“小紅書文旅”“小紅書露營地”“小紅書營地”等多個商標,目前均處在“等待實質審查”的狀態。,在此之前,小紅書在電商領域已經折騰許久。據了解,在2014年,小紅書瞄準跨境電商,推出自營業務“福利社”。2019年,其又做起直播電商,並於2020年正式上線直播功能,卻不敵飛速起量的抖音和淘寶。據艾媒諮詢的一份報告显示,同年抖音的直播電商GMV突破5000億元,淘寶超過4000億元,而小紅書電商整體GMV未超過70億元。,2021年,小紅書切斷淘寶外鏈,宣布建立“號店一體”的電商運營模式,但結果仍不太理想。一份來自頭豹研究院的《2021年小紅書品牌調研報告》提及,2021年小紅書的廣告收入占整體收入的80%,電商營收不足20%。,“小紅書做電商很大的難點在於交易鏈路較長,而網購很多時候是需要‘激情下單’的,用戶‘種了草’,但需要有一定的激勵機制或便捷入口去推動用戶下單,在短時間內完成交易。所以會看到一種現象,就是很多用戶在小紅書上獲得了推薦,便跳轉到其他電商平台比價購買。”一位資深電商從業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电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趙振營認為,“小綠洲”算是小紅書在文旅產品電商銷售方面的一次試水,但難以形成行業壁壘。“與攜程、飛豬、馬蜂窩等不同,小紅書做文旅是構建自己的受眾資產的貨幣化路徑,主要通過自身服務內容和產品矩陣的擴充,提升受眾的平均貢獻值,是內生流量資產的變現方式的增加。”,相比淘寶電商的用戶規模和抖音電商的算法優勢,流量購買成本低也是小紅書的獨特優勢。“小紅書是一個用戶消費體驗種草平台,掌握了龐大的用戶體驗數據,針對體驗數據的挖掘賦能生產企業可能是其最大的優勢所在。當然,小紅書也可以基於用戶體驗數據的挖掘,介入上游裝備的研發與生產,從而構建起自己的行業壁壘。”趙振營說。,資料显示,“夏日露營企劃”是小紅書在8月推出的官方活動,平台以發放“露營券”的優惠方式吸引用戶參与,涵蓋露營套餐和帳篷、炊具等露營相關產品。,為了搭建起電商交易閉環,小紅書可謂不遺餘力。在平台着力打造露營消費后,近日,部分露營商家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較之旅遊類成熟平台,小紅書的引流能力仍不太明顯,下單人數不足15%。從跨境、直播到開線下店,小紅書仍未停止探求廣告以外的盈利可能性。轉做小眾露營市場,就能突破種草易、拔草難的魔咒嗎?,

  • 杏鑫平台主管_投融快訊 | 享道出行完成10億元B輪融資;錦源晟完成10億元新融資;奇異摩爾獲億元天使輪融資

    杏鑫平台主管_投融快訊 | 享道出行完成10億元B輪融資;錦源晟完成10億元新融資;奇異摩爾獲億元天使輪融資

    【投融快訊 8月15日】享道出行是上汽集團投資組建的一家互聯網專車服務平台。公司利用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創新交通出行服務模式,整合市場資源,搭建起商務用車的信息服務平台,為用戶提供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商務專車用車體驗。近日完成超10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該輪融資過後公司估值約為10億美元。,錦源晟主營新能源關鍵金屬礦產資源(銅鈷鎳鋰錳)的開發、冶鍊及深加工,鋰離子電池正極前驅體及正極材料的研發及製造,動力電池與材料的回收及梯次利用,致力於打造“全球領先的新能源關鍵金屬與鋰離子電池正極前驅體材料製造商”。近日獲得超10億元新融資。,奇異摩爾是一家芯粒方案及服務提供商,基於面向下一代計算體系架構,提供全球領先的2.5D及3DIC Chiplet異構集成通用產品和全鏈路服務。近日奇異摩爾完成了億元天使輪融資。,,,【投融快訊 8月15日】享道出行是上汽集團投資組建的一家互聯網專車服務平台。公司利用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創新交通出行服務模式,整合市場資源,搭建起商務用車的信息服務平台,為用戶提供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的商務專車用車體驗。近日完成超10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該輪融資過後公司估值約為10億美元。,

  • 杏鑫主管註冊_網劇播放量動輒幾十億?造假的“神話”該收場了

    杏鑫主管註冊_網劇播放量動輒幾十億?造假的“神話”該收場了

    網劇上線,一天就斬獲數億播放量?這樣的“神話”,以後可能不多見了。 “網生”已成為中國影視的新坐標,互聯網思維正在重塑着影視行業的傳統格局。,然而,在創造一系列奇迹與驚喜的同時,某些“網生”劇不僅繼承了收視率造假這樣的沉痾痼疾,而且將其演繹到令人嘆為觀止的地步。編劇汪海林曾吐槽說,某網劇點擊量超400億次,“全球哺乳動物加起來都不夠用”。,當不少人津津樂道於“網生”內容正在成為新“風口”的時候,不容迴避的現實問題是,因為缺乏有效管理,網絡劇片正在成為數據造假的“重災區”。近年來,“網生”劇動輒宣稱點擊率破百億,實則暗藏着各種“注水”玄機,催生出刷播放量、刷互動的黑色產業鏈。雲山霧罩的數據造假,除了營造出一派自欺欺人的“数字繁榮”之外,還炮製出大量粗製濫造的“視聽垃圾”。更為嚴重的是,劣幣驅逐良幣的市場環境,本身就是對優質內容的擠兌和打壓。,6月1日,國家廣電總局對網絡劇片正式發放《網絡劇片發行許可證》。由此意味着,網絡劇片只有正式獲得“網標”,才能在相應的網絡平台上線。在此基礎上,《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製作經營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進一步明確了網絡劇片的“地位”和“義務”:“網上網下一個標準、一體管理”,意味着網絡劇片獲得了傳統影視劇的同等地位;與此相對應的是,網絡劇片也必須接受同等的約束和監督。,在監督管理方面,“徵求意見稿”明確了廣播電視行政部門管理職責和有關機構、個人的配合義務,違法行為投訴、舉報制度。在法律責任方面,明確了對具體違法行為的處罰措施。遏制影視行業的數據造假,不僅需要有法可依,而且需要執法必嚴。在網絡視聽快速發展的當下,更加科學規範的大數據監測平台不可或缺。除此之外,不妨建立更加多元化的評價體系,以熱度指數、作品評分等數據為依據,擺脫唯播放量是舉的路徑依賴。,打擊數據流量造假,不得不提到流量明星。編劇是影視劇的靈魂,一部優秀的影視作品,首先依託於精彩的劇情設置,優秀的導演和演員因此才能得到釋放才華的空間。但在流量至上的市場氛圍中,某些內容提供者只重“後期”,不重“前期”,他們熱衷於將重金砸向流量明星,熱衷於刷流量、買熱搜,而數據造假往往與天價薪酬如影隨形。對此,“徵求意見稿”明確提出:從事節目製作經營活動的機構應當按照廣電總局有關指導規定,合理確定節目製作成本配置比例和主創人員片酬額度,着力提高節目質量,形成主創人員片酬與節目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掛鈎的片酬結構體系。,以節目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片酬依據,意味着節目方和主創人員必須回歸作品質量本位。如果說打擊數據造假立足於當下,以質量論成敗無疑着眼於未來。如此雙管齊下、多策並舉,有助於撇去“数字繁榮”的虛幻泡沫,為影視劇行業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6月1日,國家廣電總局對網絡劇片正式發放《網絡劇片發行許可證》。由此意味着,網絡劇片只有正式獲得“網標”,才能在相應的網絡平台上線。在此基礎上,《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節目製作經營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進一步明確了網絡劇片的“地位”和“義務”:“網上網下一個標準、一體管理”,意味着網絡劇片獲得了傳統影視劇的同等地位;與此相對應的是,網絡劇片也必須接受同等的約束和監督。,網劇上線,一天就斬獲數億播放量?這樣的“神話”,以後可能不多見了。 “網生”已成為中國影視的新坐標,互聯網思維正在重塑着影視行業的傳統格局。,

更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