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微軟前僱員通過《華爾街日報》爆料,微軟與三星合作的消費級XR項目已被叫停。這也是繼內部XR項目HoloLens 3折戟后,微軟再次在XR領域上的鎩羽而歸。,2016年,微軟趕着全球第一波XR爆發期,推出了初代HoloLens XR頭顯。在XR市場普遍存在產品體驗感不佳、技術不成熟等問題的情況下,HoloLens已實現了去外接設備、內容生態完整,被不少開發者認為是最貼近XR的產品。,三年後,HoloLens 2接棒微軟XR項目,正式發售。但和備受褒揚的第一代頭顯不同,HoloLens 2面對的是有關显示方案的詬病,而微軟團隊也被頂上了虛假宣傳、派系林立的風口浪尖。,微軟推出的XR頭顯HoloLens 2。圖源:微軟官網,而HoloLens 3胎死腹中,上演的是一出“皇后殺了皇后”的鬧劇――與三星的合作項目發布后,HoloLens事業群不少員工都表達了不滿。憤怒集中在:產品路線重合,資金和人才投入被分流。最終微軟兩敗俱傷,兩個項目都被取消,備受爭議的HoloLens負責人Alex Kipman於今年6月離職。,微軟在XR硬件上的鎩羽而歸,暴露出的是硬件技術實力和內部管理能力上的不足。曾在HoloLens事業群工作多年的微軟前員工向《華爾街日報》爆料,XR頭顯和軟件的開發“比任何人預期的都要艱難得多”,微軟對XR硬件這個長期項目似乎已經失去了耐心。,跟不上的光顯技術,派系林立的內部團隊,曾經,燒錢進入市場是微軟慣用的打法。為了推出搜索引擎必應,微軟曾在開發商斥資100億美元,劍指谷歌搜索。在必應實現盈利之前,微軟曾因該項目遭遇巨額虧損,但知情人士解釋“這就是微軟打入市場的方式”。,對XR業務,微軟有的是錢和耐心。作為微軟Azure雲計算服務的應用場景之一,HoloLens的支出遠高於銷售額。內部消息稱,HoloLens甚至創下了Azure相關產品虧損額最高的記錄。,但燒錢換不來真技術,微軟用在必應上的打法在XR上行不通了――微軟的錢沒花在技術的刀刃上。,已經退休的HoloLens工程師Tim Osborne向《華爾街日報》透露,HoloLens一開始就存在技術問題。HoloLens 2發布后,不少消費者發現,這部頭顯的波導系統存在質量和品控問題,不少人的显示屏上出現了“彩虹”,隨着頭部晃動還會有重影。且系統的默認字體過小,不利於閱讀。,AR/VR光學專家Karl Guttag曾多次“起底”HoloLens 2的光學显示內幕。他提到,HoloLens 2採取的LBS(激光束掃描)显示方案的分辨率與宣傳中提到的差距較大,比如宣傳聲稱為47的PPD(空間分辨率),實際使用中僅20,显示效果甚至不如HoloLens 1。為了誇大數據,HoloLens 2的FOV(視場)測量的是頭顯显示面積,而非廠商通常採用的直線距離。,HoloLens 2的显示效果,屏幕出現“彩虹”。圖源:Karl Guttag個人網站,微軟選擇對技術漏洞“掩耳盜鈴”。除了對宣傳參數進行粉飾,HoloLens被爆料用事先創建的效果圖代替實時性能演示,所有的演示都在一個傢具被固定在地板上的演播室中完成,因為微小的偏差也會影響頭顯的追蹤效果。,“如果連可測量的数字都能被公然捏造,那麼(HoloLens 2)其它無法測量的信息就更加沒可信度。”Karl Guttag總結。,即便微軟之後在媒體「RoadtoVR」的回應中對显示問題供認不諱,但從以後幾年對技術路線的規劃來看,微軟並未真正解決技術問題。,2020年,微軟被爆已經獲得了光學方案提供商MicroVision的光學引擎技術使用許可,並挖掘了其中的關鍵技術人員。但據Guttag介紹,MicroVision主要收入來源並非光學開發,而是買股票,且後期開始轉型做LiDAR業務――換句話說,在LBS显示模組的研发上,MicroVison並不那麼專業。,“我們在很多地方都遙遙領先。”Tim Osborne說。除了光學显示方案存在漏洞,HoloLens的人體工學設計一直處於領先水平。但Osborne依舊認為微軟錯失了機會,“公司投入的金錢和人力遠遠不夠”。,與此同時,混亂的內部管理、幾經搖擺的產品定位,讓HoloLens幕後故事的戲劇性遠蓋過產品本身。,2015年,彼時被稱為Kinect的HoloLens在E3展會上首次作為遊戲設備亮相,項目負責人Alex Kipman將其定義為微軟Xbox 360的外接配件。而一年後,HoloLens定位大變,又作為針對一線藍領的toB XR頭顯進行銷售。,此後,有關HoloLens定位混亂的消息一直傳出。知情人士爆料,這與微軟XR團隊派別林立有直接關係,導致HoloLens發展戰略和定位重點的模糊。這些派別之間的爭議包括:應該專註於優化硬件技術,還是軟件平台;接下來的發展重心應該是鞏固現有的企業、軍隊等B端客戶,還是側重於toC市場。,團隊的內耗造成人才的直接出走。2021年,微軟就被爆出HoloLens事業群內部人員流動頻繁,數十名員工跳槽到Meta等企業,其中包括在微軟20年的AR技術研究員、簡單對象協議規範1.1版本締造者Don Box,以及從業26年的計算機工程師Dave Reed。而前HoloLens光學主管Bernard Kress,現在去了谷歌。,時至微軟與三星的XR硬件合作項目Project Bondi啟動,內部的紛爭仍然樹欲靜,風不止。在微軟內部,贊成派認為這部建立在雲上的消費級XR頭顯可以擺脫對Windows系統的依賴,同時分體式的設計還能降低成本和複雜性。,但反對派認為,與三星的合作項目在產品定位上與HoloLens高度重合,無異於分流了HoloLens的市場。在HoloLens還未完善的階段,微軟應該結束合作,專註於自己的項目――最終,反對派佔了上風。,讓利保口碑,回歸軟件舒適區,Meta推出Quest系列VR頭顯,蘋果被傳入局消費級MR市場,不少廠商認為,2021年是消費級XR爆發的窗口期。,不少AR廠商都選擇在去年到今年推出消費級設備,在驗證C端市場體量的同時,利用先發優勢培養用戶習慣、建立品牌認知。此前36氪焦點分析《AR廠商密集發新品,toB廠商加速toC轉型》也提及,不少從toB業務起家的AR廠商,比如亮亮視野、Rokid,也開始對toB領域集體“倒戈”,摸着石頭過toC的河。,在消費級市場發展的風口,微軟選擇先後叫停HoloLens 3與Project Bondi兩個涵蓋B、C兩端業務的項目,似乎也證明,微軟意識到在尚未解決技術Bug、確定產品發展路線之前,微軟貿然將XR設備推向消費市場無異於讓口碑和自身財務狀況雪上加霜。,產品路線很看重企業基因,不少科技廠商總結。而從軟件研發起家的微軟,在硬件上已經摔了不少跟頭。,在世紀初,微軟就率先在智能手錶、平板電腦、手機上進行了業務布局。但智能手錶SPOT和平板電腦UMPC都因功能簡單、體量笨重、售價過高等問題,在消費市場遇冷。而其在2010年推出的手機Kin系列被業內人士稱為“微軟有史以來最大的產品設計敗筆”,在功能、外觀不及iPhone 4的同時,價格卻並不具備優勢。面世不到兩個月,微軟就砍掉了手機線。,回歸舒適區,回歸技術沉澱,兩個XR硬件項目取消后,微軟做出了選擇。在Kipman離職后,微軟XR部門被拆分成了硬件和軟件兩部分,HoloLens、軍事項目等硬件計劃由微軟首席產品官Panos Panay負責。而軟件業務則落到了辦公協作產品Teams的高管Jeff Teper手中。,今年7月的一次公司會議上,微軟首席執行官Satya Nadella表示:“對於元宇宙,我們正在採取一種以軟件為主導的方式。”,近期,Nadella還宣布了一項以軟件為重點的元宇宙戰略,以及為Meta發布的辦公級VR頭顯Quest Pro推出Office軟件。微軟做XR硬件的夢,暫時可能得靠Meta實現了。,微軟推出的XR頭顯HoloLens 2。圖源:微軟官網,近期,微軟前僱員通過《華爾街日報》爆料,微軟與三星合作的消費級XR項目已被叫停。這也是繼內部XR項目HoloLens 3折戟后,微軟再次在XR領域上的鎩羽而歸。,
京麥商家中心今日發布京東眾籌業務調整公告,公告显示,京東眾籌業務將於2022年10月10日起暫停運營。具體安排為:9月30日10點,京東眾籌入口下線,已經上線的項目將繼續眾籌,成功后正常發貨。10月10日眾籌業務暫停運營。,,IT之家了解到,京東眾籌是京東金融建立的九大業務板塊之一,其它業務還包括證券、供應鏈金融、消費金融、財富管理、支付、保險、農村金融等。京東眾籌是京東金融的第五大業務板塊,是互聯網金融屬性的業務平台。2014 年 7 月 1 日,京東眾籌正式誕生。,,值得一提的是,此前還有網友曬出了“京東金融轉賬功能停止服務通知”的截圖,截圖显示,京東金融轉賬功能將於 2022 年 10 月 29 日起逐步停止服務,停止服務前不影響用戶正常使用相關功能。,資料显示,京東金融是京東数字科技集團旗下個人金融業務品牌,京東金融已推出白條、基金、銀行理財、小金庫、金條、聯名小白卡、小金卡等在內的近萬隻金融產品。同時,京東金融與銀行、保險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共同為用戶提供個人金融服務,支持理財(小金庫、明星基金、黃金積存金等)、保險(醫療險、意外險、人壽險、重疾險、車險等)、借貸(京東金條借款,京東白條先消費后付款)。,,京麥商家中心今日發布京東眾籌業務調整公告,公告显示,京東眾籌業務將於2022年10月10日起暫停運營。具體安排為:9月30日10點,京東眾籌入口下線,已經上線的項目將繼續眾籌,成功后正常發貨。10月10日眾籌業務暫停運營。,
美國政府7日將31家中國公司、研究機構和其他團體列入所謂“未經核實的名單”,限制它們獲得某些受監管的美國半導體技術的能力。彭博社稱,新的限制措施旨在阻止北京發展自己的芯片產業和提升軍事能力。對此,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是美國對於中國的“系統性打壓”,目的就是為了防止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做大做強。,彭博社稱,美國商務部將更多實體的名字加入了它認為“未經核實的名單”,這意味着它不知道這些實體的產品最終被用於何處。31家實體均來自中國,這意味着美國供應商在向這些實體出售技術時將面臨新的障礙。《紐約時報》援引熟悉相關計劃的人士的話稱,美國政府還將宣布關於向中國出售先進計算芯片、芯片製造設備和其他產品的新限制,以此削弱北京獲得從超算到武器所需關鍵技術的能力,預計一些中國公司將面臨類似於特朗普政府針對華為所採取的限制措施。,針對這份最新清單,白明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由此可以看出,美國並非在某種高科技產品的生產環節打壓中國,而是試圖在包括支撐高科技產業發展的研發機構等一系列環節“卡脖子”,這是美國對於中國的“系統性打壓”,目的就是為了防止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做大做強。白明說,我們不應該“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而是應該採取系統性的抗打壓措施。以芯片產業為例,彌補整個鏈條上的短板,而非某個局部。這些措施有時雖然未必能立竿見影,但實際上打好基礎也有助於未來的自主研發飛得更高。,此前,路透社6日曾獨家報道稱,美國商務部計劃本周發布對中國技術出口的新限制,恐禁止美國供應商向生產先進DRAM和NAND芯片的中國製造商提供設備。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新限制措施針對在中國的兩種芯片製造商,一種是生產在系統使用時保存來自應用程序信息的DRAM芯片,另一種是生產用於數據和文件存儲的NAND閃存芯片。美國供應商若向中國本土芯片製造商出售尖端生產設備,生產18納米或以下的DRAM芯片、128層或以上的NAND閃存芯片、14納米或以下的邏輯芯片,必須申請許可證並將受到嚴格審查。有專家稱,這些新限制一旦發布,將標志著美國首次通過出口管制打壓中國生產的無專門軍事用途的存儲芯片,而這也代表了美國對所謂“國家安全”概念的再次擴大化。路透社稱,中國的長江存儲技術有限公司和長鑫存儲技術有限公司等將因此受到影響。,路透社稱,中國駐美大使館6日將美商務部此舉稱為“科技霸權”,美國在使用“科技實力”限制和壓制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截至發稿時,白宮、美商務部以及相關公司均未對此事做出回應。,白明表示,美國限制中國企業肯定會對相關產業造成困擾,比如難以購入關鍵零部件,或者數量不多、價格高昂,但這些困難並非無法克服。白明表示,美國對中國實施制裁還會自食惡果,對一些美國供應商造成影響。路透社6日的報道也稱,美國泛林集團、應用材料公司等主要芯片製造設備供應商恐將受到美商務部新限制措施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美國政府或將對韓國在華內存芯片製造商三星和SK海力士“網開一面”,因為向在中國生產先進存儲芯片的外國企業提供生產設備有可能通過美國商務部的審查。“我們的目標是不傷害非中國本土企業。”知情人士表示。一家諮詢公司的數據显示,SK海力士25%的NAND晶圓生產和三星38%的NAND晶圓生產位於中國,SK海力士約50%的DRAM生產位於中國。路透社稱,此舉可以緩解韓國內存芯片製造商的擔憂。然而,他們仍然擔心,這種逐案審查的標準遠遠沒有為美國設備運往中國工廠開出明確的綠燈。韓聯社稱,韓國政府計劃就“批准程序”問題與美國政府進行協商,以確保在華韓企工廠的正常運轉。,白明認為,韓國政府尚未明確表態加入美國強拉的“芯片四方聯盟”,韓方此前還稱,即使加入芯片聯盟也絕非針對中國,美國放風繞過韓企顯然是在拉攏韓國。韓國在中國商業利益巨大,假設強行要求韓國與中國切割,可能事與願違,因此美國有可能對韓國企業採取“差異化政策”。,此前,路透社6日曾獨家報道稱,美國商務部計劃本周發布對中國技術出口的新限制,恐禁止美國供應商向生產先進DRAM和NAND芯片的中國製造商提供設備。路透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話稱,新限制措施針對在中國的兩種芯片製造商,一種是生產在系統使用時保存來自應用程序信息的DRAM芯片,另一種是生產用於數據和文件存儲的NAND閃存芯片。美國供應商若向中國本土芯片製造商出售尖端生產設備,生產18納米或以下的DRAM芯片、128層或以上的NAND閃存芯片、14納米或以下的邏輯芯片,必須申請許可證並將受到嚴格審查。有專家稱,這些新限制一旦發布,將標志著美國首次通過出口管制打壓中國生產的無專門軍事用途的存儲芯片,而這也代表了美國對所謂“國家安全”概念的再次擴大化。路透社稱,中國的長江存儲技術有限公司和長鑫存儲技術有限公司等將因此受到影響。,美國政府7日將31家中國公司、研究機構和其他團體列入所謂“未經核實的名單”,限制它們獲得某些受監管的美國半導體技術的能力。彭博社稱,新的限制措施旨在阻止北京發展自己的芯片產業和提升軍事能力。對此,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這是美國對於中國的“系統性打壓”,目的就是為了防止中國的高科技產業做大做強。,
自三星在2019年發布首款摺疊屏手機Galaxy Fold,網上就有傳言稱蘋果也準備推出摺疊屏iPhone,並且爆出很多渲染圖。然而,三星Galaxy Fold都已經迭代到了第四代,華為、小米、榮耀、OPPO、vivo等品牌也均推出了自家的摺疊屏產品,且少數也升級到第二、第三代,蘋果摺疊iPhone依舊沒有半點消息。果然,蘋果在落後安卓這一塊,從來都不會令人失望。,不過,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Z也曾多次爆料稱,蘋果確實在研發一款9英寸的摺疊屏產品,疑似iPhone和iPad的混合體,不過預計得在2025年後才會發布。近日,網上曝光了蘋果一項新的發明專利,其中提到了可用於摺疊屏設備“自我修復”的技術,很顯然是在為後續的摺疊屏iPhone做準備。,博主@剎那數碼進一步爆料稱, 蘋果研發部門目前有兩台工程機,一台為橫向摺疊,一台為豎向摺疊。前者展開后尺寸為8.9英寸,相當於兩台iPhone 14 Pro Max拼在一起的大小,最終版可能還要比現在更大一圈。後者展開後為7英寸大小,且沒有配備副屏,最終版不確定是否會加上。雖然我們不清楚摺疊屏iPhone何時能上市,但可以大膽預測,蘋果的加入必然使得市場發生一些變化,或許有望推動全球摺疊屏設備的高速增長。,蘋果摺疊屏的優勢,蘋果在智能手機行業的影響力大家都有目共睹,就如iPhone 14系列上推出的“靈動島”設計,這原本是為了遮掩挖孔屏而開發的一種新的通知交互方式,安卓陣營其實很早之前就有類似的功能。但放在蘋果這邊卻引得全民熱議,更是有部分廠商躍躍欲試也想在系統上加入“靈動島”。,蘋果很多技術其實都要比安卓落後很多,如無線充電最早應該是三星推出的,但直到iPhone X支持這項功能后,無線充電才得到普及和發展。5G技術以及120Hz高刷屏依舊是安卓陣營率先支持的功能,蘋果大概晚了一年左右,但蘋果的市場份額卻已遠超安卓廠商。Strategy Analytics公布的數據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蘋果在5G手機市場的佔有率達到29.3%,排名第一。而更早推出5G機型的三星和小米佔比僅為19.2%、15.8%,已經被蘋果拉開非常大的差距,蘋果在佔領市場這方面真的從來不擔心晚。,所以,如果蘋果也進入摺疊屏手機市場,憑藉其影響力讓摺疊屏iPhone迅速佔領市場,似乎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除此之外,蘋果還有其他幾方面的優勢,小雷將其總結為以下幾點:龐大的供應鏈系統、強大的軟件研發實力、令人折服的品牌溢價能力。,蘋果供應鏈之龐大超乎很多人的想象,估計得有幾百上千家,且還有很多廠商擠破頭想進入果鏈。得 益於此,蘋果能輕鬆拿到行業內最領先的產品和方案,也有實力和財力與供應商一同研發定製更加符合蘋果需求的產品,這一點應該是安卓廠商很難做到的。另外,目前市面上已經有不少相對成熟的摺疊屏產品,蘋果也能從中學習借鑒一些設計方案,用以充實和完善自家的產品。,蘋果的軟件研發實力應該毋庸置疑吧,這次的靈動島就大秀了一波。目前,iPhone上的iOS以及平板上的iPadOS都有非常不錯的口碑,兩者在底層架構上其實沒有太大的區別,不同的只是UI界面和部分交互邏輯。 所以,蘋果完全可以把兩套系統完美移植到摺疊屏iPhone上,展開是iPadOS,合上就是iOS,交互體驗應該會遠勝目前的安卓摺疊屏產品。有了強大的硬件及軟件系統,蘋果很可能會改變大家對摺疊設備不好的印象,真正發揮其便攜和大屏的優勢。,當然,摺疊iPhone的價格必然是相當貴,iPhone 14 Pro Max這樣的直板機都能賣到萬元以上,摺疊屏賣2萬一點也不意外。所以,唯一制約銷量的,應該也就是產品的售價了。但是,一直以來蘋果那些價格越貴、越離譜的產品,銷量往往出奇的好,而且這還是蘋果首款摺疊屏,必然會有不少人願意嘗鮮,銷量應該還是相對可觀的,但和iPhone相比就差遠了。,只要蘋果發揮供應鏈、軟件研發等方面的優勢,再藉助其市場影響力,即便首款摺疊iPhone平平無奇也還是有賣爆的可能,安卓廠商拚命爭搶的市場份額也許會被蘋果掃蕩。所以, 留給安卓廠商的時間真的不多了,如果還想繼續佔領摺疊屏市場,就必須在產品創新、交互體驗或者售價上做出突破,否則再過幾年處境會更為艱難。,摺疊屏將引領下一個時代潮流?,很多朋友可能好奇,我們到底需不需要摺疊屏手機,它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多大的改變?就目前來看,摺疊屏更像是一種炫技產品,並未從體驗或生產力方面帶來多大的提升。但是,摺疊屏確實是一種比較有前景的發展趨勢,未來大家對移動設備的功能需求必然會逐漸增加,手機很可能不夠用,大屏化也是必然的一種結果。而且,當前手機發展已經陷入瓶頸,各大廠商需要一種新的方向思路來破局,所以才有了摺疊屏的誕生。,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數據显示,2021年全球摺疊屏手機銷量在900萬台左右,並預測今年銷量可能會達到1600萬台,保持高速增長。今年上半年,國內摺疊屏手機累計銷量達到130萬部,超過了去年全年的總量,同比增長70%。摺疊屏手機的增速確實非常快,隨着更多廠商迭代新品壓低價格,這個速度應該還會更快。 但是,和年銷量十幾億的智能手機相比,摺疊屏的市場份額真的非常小,嘗鮮的意義大於實用性。,想要快速推廣和普及摺疊屏手機,提高其市場規模,或許就需要蘋果這樣具有高影響力的角色加入。蘋果的產品出現后,其上的一些設計亮點或交互方式,也能給安卓廠商帶來啟發,進一步完善摺疊屏設備的形態。儘管三星和華為都已經更新了幾代產品,但仍處於探索和試驗階段,對摺疊屏功能的挖掘還是不夠深入,也沒能將摺疊屏很好地與現實的生活場景相連接,歸根結底還是一台屏幕大一點的手機。,想要讓更多人接受認可摺疊屏手機,並主動去購買它,就必須讓摺疊屏有實際的應用場景,發揮其展開后大屏的優勢。同時,摺疊屏所強調的便攜性,在目前的產品上也很難體現,厚度、重量都很難與便攜力產生關聯,未來仍需要在這方面繼續做突破。安卓廠商沒有如蘋果那般的影響力,想要提高產品銷量,那麼可能需要在價格上保持優勢,這就需要廠商不斷地優化成本,最終以性價比來取勝。,各大手機廠商紛紛進入摺疊屏市場,已註定這將成為下一個潮流,安卓廠商需要面對的問題依舊是如何與蘋果進行爭鋒。經過三四年的發展,安卓摺疊屏手機仍沒有太大的起色,如果繼續維持這種現狀,蘋果摺疊屏iPhone出來后真的會瞬間席捲市場。既然選擇了摺疊屏手機,那安卓廠商就需要好好琢磨產品的應用場景,爭取在蘋果到來前形成一定的影響力,不能再靠着蘋果來引領了。,蘋果摺疊屏的優勢,自三星在2019年發布首款摺疊屏手機Galaxy Fold,網上就有傳言稱蘋果也準備推出摺疊屏iPhone,並且爆出很多渲染圖。然而,三星Galaxy Fold都已經迭代到了第四代,華為、小米、榮耀、OPPO、vivo等品牌也均推出了自家的摺疊屏產品,且少數也升級到第二、第三代,蘋果摺疊iPhone依舊沒有半點消息。果然,蘋果在落後安卓這一塊,從來都不會令人失望。,
在爭議與期許之中,以太坊主網還是有條不紊地完成了近年來最大升級。,北京時間9月15日,OKLink數據显示,世界上最活躍的區塊鏈網絡以太坊在區塊高度15537393觸發合併機制,併產出首個PoS區塊(高度為15537394),自此以太坊共識正式從PoW轉為PoS機制,完成了此次“TheMerge”升級。,最新行情數據显示,以太坊報價來到了1630美元,合併升級對其價格沒有立刻產生影響。本周由於美國通脹數據高於預期,同比增長8.3%,而整體通脹環比增長0.1%,核心通脹環比增長0.6%,致使加密貨幣整體迎來一波下跌――以太坊價格單日下跌6%,跌破1600美元,比特幣也跌至21000美元。,在擔憂美聯儲繼續加息75個bp的背景下,1500至2000美元的區間成為以太坊難以突破的關隘。本次合併升級能否帶領以太坊走出獨立行情還有待觀察。,而以太坊升級后的最大變化就是該區塊鏈網絡的出塊機制將從PoW(工作量證明機制)轉向PoS(權益證明機制),這在區塊鏈出現后是史無前例的一次升級,也正是這個變化在社區中產生了極大爭議,直接改變了生態格局。,作為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以太坊創立於2014年,最初出塊機制與比特幣一樣選擇了PoW(工作量證明機制)。在這種機制下,投入的算力大小成為了獲得區塊獎勵的關鍵,而通過該機制獲取加密貨幣的過程也被稱為“挖礦”。基於PoW的原理,人們漸漸發現GPU在挖礦方面擁有CPU難以企及的高度,這也讓各種型號的GPU成為了挖礦的主力,而加密貨幣價格的水漲船高更是讓挖礦收入暴增,礦工們對礦卡的搶購甚至引發了各廠商的顯卡漲價。,但PoW機制需要投入物理機器,且對電力的消耗數據較高。在一系列考慮后,以太坊官方基金會選擇放棄PoW,轉向PoS(權益證明機制),PoS則是以質押加密資產的數量來獲得區塊鏈記賬權利,從而得到加密貨幣,消耗的算力資源較小。,Chainlink中國區負責人費聯浦告訴界面新聞,短期來看,以太坊升級之後受影響最大的是維護網絡安全的“礦工們”,這些礦工會因為以太坊機制的轉變而向其他區塊鏈轉移。但這種轉移對以太坊生態上的開發者和用戶而言,並沒有太大感受。,目前以太坊代幣的產量來自兩部分,分別是出塊獎勵和信標鏈上ETH的質押獎勵。在本次合併前出塊獎勵歸礦工所有,平均每13.3秒產出2.08 ETH,這樣一年下來的出塊獎勵大約為493萬 ETH。而合併之後,出塊獎勵將被取消。,至於以太坊代幣的質押獎勵,目前總共有約1300萬ETH被質押,一年釋放大約58.4萬 ETH作為質押獎勵。合併前後,質押獎勵都分配給信標鏈上的驗證者。,在ChainFeeds創始人潘志雄看來,以太坊的合併也不意味着PoW的永久消失。他表示,雖然PoW在各方面的安全性都要優於PoS,但如果很多公鏈採用PoW還是會消耗大量能源,所以新的區塊鏈項目不太可能再使用PoW了。而對於歷史上的這些PoW公鏈――特別是比特幣網絡――也不太可能把PoW淘汰,畢竟這是他們最重要且與眾不同的地方。另外,PoW算力還可以有新的用途,不用來維護網絡安全性,而是執行和實現一些具體的業務或者生成密碼學證明,比如GPU算力可以用來實現三維渲染,也可以用來生成零知識證明。,由於合併后以太坊主網上礦工角色直接消失,代表礦工利益的群體也開始用腳投票,在合併進行之時,由礦工推動的一條以太坊分叉鏈ETHPoW也在準備中。但對於大部分項目和用戶來說,新的分叉區塊鏈對他們的吸引力有限,以太坊主網還是生態繁榮的核心。,在擔憂美聯儲繼續加息75個bp的背景下,1500至2000美元的區間成為以太坊難以突破的關隘。本次合併升級能否帶領以太坊走出獨立行情還有待觀察。,在爭議與期許之中,以太坊主網還是有條不紊地完成了近年來最大升級。,
9月15日消息,據知情人士透露,在發布嚴格的復崗政策三個多月後,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正親自監督員工出勤情況。不過,該公司仍然沒有足夠的辦公空間和資源讓所有員工重返辦公室。,今年5月份,馬斯克通過电子郵件發布了重返辦公室政策,要求特斯拉員工“每周至少要在辦公室工作40個小時”。,據知情人士和內部文件显示,在這項政策施行三個月後,特斯拉仍然沒有足夠辦公空間或資源將所有員工帶回辦公室。此外,返崗政策也導致士氣下降,特別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允許員工根據需要遠程辦公的團隊受到影響更大。,總體而言,在疫情爆發之前,特斯拉始終對辦公室員工遠程工作持開放態度。但近年來,隨着員工隊伍擴張,該公司的重點是建設國際樞紐和位於美國得克薩斯州的新工廠,其位於內華達州和加州的現有設施中沒有足夠的工作空間或辦公設備,無法讓所有員工和長期承包商每周工作40個小時。,據幾位目前在這些設施工作的內部人士透露,特斯拉最近希望讓舊金山灣區的員工每周來辦公室工作三天。但事實證明,辦公桌椅、停車位和其他資源都極度短缺。取而代之的是,特斯拉選擇讓員工錯開時間辦公,目前要求他們每周两天回辦公室工作。,即使是像適配器和充電線這樣的簡單設備也供應不足。在安排更多員工回到辦公室工作的日子里,擁擠的環境讓人們不得不在室外接打電話,因為特斯拉從未建造足夠多的會議室和電話亭,以同時容納如此多的員工出勤。,特斯拉目前正在監控員工的出勤情況,馬斯克每周都會收到有關曠工的詳細報告。內部記錄显示,9月初,特斯拉在美國加州弗里蒙特的汽車組裝廠,每天約有八分之一的員工缺勤。在整個特斯拉,情況略好一些,大約十分之一員工缺勤。,自2022年3月以來,這些数字始終沒有太大變化。當然,周末和節假日前後的缺勤率會激增。根據特斯拉的內部記錄和知情人士發給馬斯克的報告显示,特斯拉的缺勤率是根據工人在工廠簽到的數據計算出來的,通過用計劃外缺勤除以計劃內的休假時間,從而得出每天的總缺勤率。,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員工都以同樣的方式被追蹤。例如,直接向斯克彙報工作的員工不會被計入內部報告。,知情人士表示,這項復崗政策已導致許多員工的士氣大幅下降。在疫情之前,特斯拉的經理們通常會計算出有多少遠程工作適合他們的團隊。馬斯克的強硬政策在理論上消除了這種自由,儘管有些高管可能仍然能夠為“傑出員工”開綠燈。,2022年6月初,就在馬斯克要求所有員工在辦公室工作40小時后,特斯拉大幅削減了員工人數。此前被指定為遠程工作,但無法在辦公室每周工作40小時的員工被要求在9月30日之前搬家,否則將被解僱。,在特斯拉內部提出上述要求后,特斯拉人力資源部開始詢問住在距離辦公室稍遠地方的員工,他們是否計劃每周到特斯拉辦公室工作40個小時。內部通信和兩名直接了解解僱情況的人士表示,其中有些人說他們不確定自己是否會搬家。部分員工在6月份被解僱,此前沒有收到任何警告。,強硬的復崗政策也耗盡了特斯拉招聘和留住頂尖人才的部分潛力。知情人士稱,至少有幾名骨幹員工辭職,因為他們想要更靈活的工作模式。此外,有些住得離特斯拉辦公室很遠的員工現在只能搬到更近的地方,以滿足新的要求。,知情人士說,他們最擔心的是特斯拉的移民工人,如果公司突然決定因為出勤要求而終止他們的雇傭合同,他們可能會失去簽證。他們還擔心,特斯拉對遠程工作的封閉態度可能會影響公司實現多元化目標。,在7月份發布的《2022年多樣性報告》中,Facebook母公司Meta披露稱:“接受遠程工作邀約的美國求職員工更有可能是黑人、西班牙裔、美國原住民、阿拉斯加原住民、太平洋島民、退伍軍人或殘疾人。從全球來看,接受遠程工作邀請的人更有可能是女性。”,在特斯拉2022年5月發布的最新《2021年影響報告》中,該公司吹噓其能讓員工在遠程工作時也能保持緊密聯繫。報告說:“在疫情期間,我們非常注重擴大社區參与度,確保員工保持聯繫。具體地說,我們擴大了員工資源團隊(ERG),並確保我們的資源可以在遠程工作環境中訪問。我們確保員工在轉向虛擬活動以促進跨越不同地點、物理邊界和時區的包容性時,感受到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多的傾聽和聯繫。”,特斯拉沒有透露在疫情開始之前和之後允許在距離公司較遠地點遠程辦公的員工人數,也沒有透露這對其員工的構成產生了怎樣的影響。特斯拉還沒有就此回復置評請求。,總體而言,在疫情爆發之前,特斯拉始終對辦公室員工遠程工作持開放態度。但近年來,隨着員工隊伍擴張,該公司的重點是建設國際樞紐和位於美國得克薩斯州的新工廠,其位於內華達州和加州的現有設施中沒有足夠的工作空間或辦公設備,無法讓所有員工和長期承包商每周工作40個小時。,9月15日消息,據知情人士透露,在發布嚴格的復崗政策三個多月後,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正親自監督員工出勤情況。不過,該公司仍然沒有足夠的辦公空間和資源讓所有員工重返辦公室。,
9 月 15 日消息,根據分析公司 Mixpanel 共享的數據,iOS 16 正式版發布兩天後,有大約 11.6% 的 iPhone 安裝了該版本。,,去年蘋果發布 iOS 15 正式版時,两天內的安裝量僅佔8.5% 的 iPhone 設備,這意味着今年人們安裝 iOS 16 的速度更快了。,iOS 16 可能是一個更具吸引力的更新,該版本帶來了可定製的鎖定屏幕和小部件選項,為 iPhone 帶來了視覺上的變化。,不過,有一些 iOS 16 功能已經推遲,例如 iCloud 共享照片庫、Matter 支持和 Freeform 應用,因此這些功能上線后安裝量將進一步提升。當 iOS 系統添加新的 Emoji 表情符號時,通常也會看到升級比例的小幅跳躍。,IT之家了解到,目前,蘋果還為用戶提供了繼續使用 iOS 15.7 的選項,這一舉措也阻止了一部分用戶安裝 iOS 16 更新的想法。在 iOS 15 中,蘋果也曾允許人們在 iOS 14 上停留一段時間,但在 iOS 15 發布四個月後取消了該支持。,Mixpanel 的數據表明,78.41% 的用戶目前仍在運行 iOS 15,還有近 10% 的用戶使用的是舊版 iOS。新的 iOS 16 更新適用於 iPhone 8 及更高版本,蘋果不再支持 iPhone 6s 和 iPhone 7 型號。,iOS 16 可能是一個更具吸引力的更新,該版本帶來了可定製的鎖定屏幕和小部件選項,為 iPhone 帶來了視覺上的變化。, 9 月 15 日消息,根據分析公司 Mixpanel 共享的數據,iOS 16 正式版發布兩天後,有大約 11.6% 的 iPhone 安裝了該版本。,
3500億元,這隻是2022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的預計市場規模,圍繞“雙碳”目標,出行行業各個垂直領域正釋放活力。9月1日,2022年服貿會“未來出行變革論壇”上發布的《2022中國汽車軟件產業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显示,2023年全球汽車軟件市場規模將超275億美元,軟件和服務能力成為未來汽車產業最重要的競爭力,汽車產業鏈已開始重塑。“雙碳”背景下,這一變革的動力更足,涉及的產業鏈更多,尤其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方面,為中國帶來換道超車的機會。,尋找能源與技術變革融合點,“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是能源變革與技術變革相融合的完美交匯點。”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閆建來直言。之所以強調能源和技術,是基於中國2030年實現碳達峰的承諾,前者是老話題,後者代表未來。,今年8月初,工信部聯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印發的《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大力推廣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強化整車集成技術創新,提高新能源汽車產業集中度。到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將達到40%左右,乘用車和商用車新車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分別比2020年下降25%和20%以上。《方案》7次提及新能源汽車。,其實,汽車產業是能源代替和碳排放降低方面的先行者。在閆建來看來,碳壓力下,中國通過新能源車和智能網聯汽車兩個主線,可以實現換道超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國具有極大先發優勢,中國成績等於世界成績。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以‘車路雲網圖’五位一體協同發展的中國方案已經成為全球共識。目前中國汽車正處‘從跟隨性向引領性’發展階段,正在邁向製造業強國目標”。,減排目標也已明確。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預計,到2035年,新能源汽車與油電混合動力汽車將各占當年新車銷量的50%。路線圖還預測,新能源汽車之外的新車平均油耗在2025年、2030年和2035年三個時間點將分別達到百公里5.6升、4.8升和4.0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上述三個時間點新能源車佔全部新車銷量比例分別為20%、40%和50%。,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車無論在中國還是全球,都已成為汽車行業轉型樣本。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显示,2022年前7個月,國內汽車產銷量分別為1457.1萬輛和1447.7萬輛,產量同比增長0.8%,銷量下降2%。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327.9萬輛和319.4萬輛,同比均增長1.2倍。按照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近日披露的數據,今年前7個月,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佔全球市場份額的60.6%,其中7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佔全球銷量的68%。,智能網聯、移動出行先行先試,如果說新能源汽車代表當下,那處在未來的智能網聯已經逼近。“簡單來說,智能網聯就是要讓車、路、城做雙向的信息流動。”百度智能駕駛網聯業務首席產品架構師趙薦雄解釋稱。,位於亦庄的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以下簡稱“示範區”)勾勒出未來出行的模樣,也通過另一個角度尋找碳排放減量的實現路徑。據了解,在示範區60平方公里範圍內,已建成329個智能網聯標準路口,常態化開展測試和商業化服務的各類高級別自動駕駛車輛約300輛。建設效果已實現單點自適應路口車均延誤率下降28%,車輛排隊長度下降30%,綠燈浪費時間下降18%,4條雙線幹線綠波道路車均延誤減少16%以上。,普通居民更熟悉的是以網約車為代表的移動出行領域,也在經歷變革,目前新能源汽車逐漸成為一二線城市網約車標配。相關數據显示,截至2022年5月,成都共計核髮網約車車證12萬本,新能源汽車佔比66.7%。截至2022年5月,成都市共計核髮網約車車證12萬本,新能源車佔比為66.7%。,T3出行CEO崔大勇介紹,“目前T3出行自營車輛中新能源車型佔比達92%。未來兩年,整個網約車行業新能源車型佔比有望超過70%”。,軟件定義汽車時代已至,相比動力來源、路網等基礎設施,汽車的商業模式變化相對隱秘,但帶來巨大市場空間。,“未來,汽車硬件開發成本,無論是絕對值還是比例都會出現逐漸下降趨勢,而軟件開發比例會逐漸上升,但一輛車的總研發比例會下降,不過軟件所帶來的收入和利潤將會大幅提升。”以特斯拉為例,中國軟件行業協會智能網聯汽車行業分會秘書長張健解釋稱。,根據《白皮書》,2018年全球汽車軟件市場規模僅65.4億美元。2022年該數據將達215.17億美元,2023年超過275億美元。具體到中國汽車軟件行業,2018年市場規模為171億元,預計在2022年將達到264億元,到2023年增長至351億元。,張健從另一個維度作出量化比較,“一輛2025年生產的智能汽車代碼量預計將達到7億行,相較於2022年增加2.3倍,汽車軟件開發需求將爆髮式增長,整車軟件成本佔比將大幅提升”。,軟件定義控制、軟件定義汽車、軟件定義出行成為單車智能到車路協同發展的必經之路,智能網聯汽車為汽車軟件高速發展的最佳載體,智能網聯汽車有望成為繼智能手機后新一代超級終端。《白皮書》預計,2022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規模將超3500億元。,不可否認,不論是可見的車輛本身還是無形的智能交通都處在全新發展階段,作為出行的重要一環,“中國正成為引領全球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力量”,中國歐洲經濟技術合作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陳�Z�h表示。,今年8月初,工信部聯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印發的《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大力推廣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強化整車集成技術創新,提高新能源汽車產業集中度。到2030年,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將達到40%左右,乘用車和商用車新車二氧化碳排放強度分別比2020年下降25%和20%以上。《方案》7次提及新能源汽車。,3500億元,這隻是2022年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的預計市場規模,圍繞“雙碳”目標,出行行業各個垂直領域正釋放活力。9月1日,2022年服貿會“未來出行變革論壇”上發布的《2022中國汽車軟件產業發展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显示,2023年全球汽車軟件市場規模將超275億美元,軟件和服務能力成為未來汽車產業最重要的競爭力,汽車產業鏈已開始重塑。“雙碳”背景下,這一變革的動力更足,涉及的產業鏈更多,尤其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方面,為中國帶來換道超車的機會。,
忘了“瘋產姐妹”哪一期的視頻里,有這樣一段對話:,邵雨軒(貝勒爺):我怎麼可能想要單飛啊?,張小花:在你眼裡,我是你朋友么?你把我算作什麼東西了?真正的離開,關門聲永遠是最輕的。,當時可能是為了視頻效果才拍這樣的視頻,如今一語成讖。,今天,短視頻領域最大的熱搜是抖音頭部賬號“瘋產姐妹”兩位主創宣布解體,表示今後不再持續更新兩人的視頻,各自單飛。,目前,“瘋產姐妹”賬號歸攝影師張小花所有,而出鏡人邵雨軒也另外開設了自己的新賬號。在官宣文案的引流下,邵雨軒的個人賬號粉絲數迅速增長至251萬。,如果說小楊哥是抖音上最大的沙雕賬號,那麼,“瘋產姐妹”就是抖音上女版的小楊哥。,短短兩年左右的時間內,在沒有挂號任何MCN機構的情況下,“瘋產姐妹”靠邵雨軒和張小花兩個人,將賬號粉絲做到了4300多萬,單條廣告報價52萬。,有粉絲遺憾地表示,停更兩個多月,粉絲們苦苦等待,沒想到,等來的卻是官宣解散。,,還有用戶表示,對抖音上三大頭部賬號停更意難平,一個是“會說話的劉二豆”,一個是李子柒,一個是“瘋產姐妹”。,也有粉絲開始回憶邵雨軒和張小花從前相處的點滴日常,對“瘋產姐妹”曾經看似堅不可摧的友情感到惋惜。,,儘管兩位主創在官宣文案中表示和平分手,並且尊重各自的選擇,但粉絲和短視頻業內人士還是紛紛猜測分手背後的真實原因。,更多的專業人士分析,比較大的可能是兩人的利益分配不均,畢竟賬號的歸屬權一開始就是張小花的,而邵雨軒的走紅是個意外。,瘋產姐妹不是短視頻領域“分家”的第一個大號。在當今的互聯網流量時代,想要把一個賬號做成頭部,本來就不是一個人能輕易完成的,很多時候都需要藉助他人的力量。在賬號建立初期,創作者一般都能在內容和商業化方面共同努力,而一旦賬號做大之後,各種矛盾就隨之而來。,此前,浪味仙,朱一旦等頭部賬號都發生過類似解散的情況。短視頻領域的網紅,果然是只能共患難,無法同富貴么?,早期的瘋產姐妹還是美食博主,但一直不溫不火,直到2020年五月的一條閨蜜日常,將瘋產姐妹帶到了流量的風口,二人火速轉型,開始發布閨蜜的搞笑日常。,瘋產姐妹因為一顆“獨生桃子”爆紅全網,靠着不修邊幅的形象和耍寶鬥嘴的日常,瘋產姐妹僅用了1個月的時間就圈粉200萬,宣布解散該賬號時已經獲得4394.1萬粉絲量,7.6億點贊量。,與其他千萬級女網紅不同的是,瘋產姐妹的視頻沒有美顏和濾鏡特效,大家甚至經常可以看到邵雨軒滿臉痘痘的模樣,她和張小花並沒有什麼突出的才藝,每天就是一起吃飯、偶爾吵架,說說笑笑的視頻幾乎每一條能獲得上百萬的點贊量。,瘋產姐妹一躍成為了網紅圈內的頂流賬號之一。,她們的視頻中沒有乾貨,只有快樂,讓你從點進去的那一刻就忍俊不禁。瘋產姐妹的日常是嬉笑怒罵,而觀眾的日常是等待她們更新視頻。,邵雨軒因為髮際線太高被人笑稱為“貝勒爺”,但她本人完全不放在心上,反而毫無形象地自黑自嘲頭禿。邵雨軒曾作為模特拍攝平面大片,其中的她神態高冷,表情嚴肅,然而現實生活中的她其實是一個極其護食的快樂吃貨。,為了一碗正宗的螺螄粉,她拽着張小花坐一天綠皮火車去柳州;為了心心念念的一口火鍋,她無視牙科醫生的叮囑,結果第二天牙齦又腫又疼。她還把摳門刻進了DNA里,和張小花住在一起的三年裡,她總是白嫖閨蜜張小花的禮物。,正是這種中二又接地氣、沙雕但有分寸、愛打鬧卻不聒噪的閨蜜日常,引發了網友共鳴,吸引了千萬粉絲的關注。,由於“瘋產姐妹”解散的比較突然,業內紛紛猜測背後的原因。目前比較靠譜的推測有兩種。,一種是,瘋產姐妹背後有高人指點,畢竟樹大招風,最近大網紅頻頻出事,而從高位走下來,可以在稅務方面明哲保身。,此前,比較典型的案例是擁有8000多萬粉絲的抖音一哥小楊哥。在歷經封號風波之後,小楊哥在短視頻發布和直播方面,頻率都大幅度降了下來。,但更多的人認為,其實是台前的邵雨軒和幕後的小花之間存在利益分配不均的問題。抖音網友評論猜測寫道,涉及到利益的友誼都會扛不住。,,瘋產姐妹在賬號簡介里說明,自己沒有團隊和工會。對於大流量時代來說,一個沒有簽約MCN的個人賬號,可以做到4000多萬粉絲,是相當厲害的。,,瘋產姐妹曾經進行過4場直播,累計收穫81.5萬音浪,摺合人民幣為4.1萬元。但這點收入跟廣告比起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瘋產姐妹的主要收入來源還是視頻廣告植入。,與其他千萬粉絲的網紅不同,瘋產姐妹更擅長將廣告產品融入自己風格的日常視頻中,也很少帶產品標題或者在評論區做出相關說明,可以說是將“軟廣”完全拿捏住了。,例如在5月13日發布的視頻中,瘋產姐妹以輕鬆幽默的拍攝準備過程為前期背景,在視頻的後半部分再自然而然地拿出小米civi1s手機,邀請攝影師幫忙拍幾張照,最後展示手機拍攝的成片。這樣的方式既不破壞原有的搞笑氣氛和視頻風格,也起到了很好廣告宣傳的效果。,,瘋產姐妹的視頻中商業植入不明顯,觀眾點擊視頻依然能夠收穫笑料,因此對於接廣告“恰飯”的行為不會太過反感,也是瘋產姐妹商業價值能夠持續升高的關鍵之一。,據媒體公開報道,早在2021年,瘋產姐妹就已經達到4000萬粉絲,成功邁入抖音頭部網紅行列,並且單條視頻報價52萬,目前已經接了59條廣告。據此推算,瘋產姐妹的兩個人一年時間內,廣告收益至少賺了3000萬。,發布視頻兩年多以來,瘋產姐妹賬號中很少低於100萬點贊的作品,基本單條視頻點贊量在200萬到300萬之間。,儘管兩人在官宣文案中一再重申不是互撕,也暗示沒有利益分配不均,但能肯定的是,邵雨軒在離開前的一段時間與小花合作的並不開心。,見慣了大網紅之間,以及大網紅與MCN機構之間的分分合合,瘋產姐妹的解體雖然來的突然,但完全在可承受的範圍內。,大眾熟知的,最早解體的頭部網紅是朱一旦與其幕後策劃張策,因為利益分配不同而分道揚鑣。,朱一旦與張策,在現實中是老闆與下屬的關係。既是員工又是幕後創作者的張策,承擔了導演、編劇、配音等視頻核心內容的製作,相當於一人團隊,成為了推動IP存活的主力;而老闆“朱一旦”,卻僅僅是被推到台前的演員。,與papi醬這種老闆自己做幕後創意,掌控賬號節奏的賬號來說,朱一旦與張策合夥的賬號顯然穩定性差很遠。,無獨有偶,就在不久前,另一位頭部網紅浪味仙與其幕後負責人游絮也在分家之後,因為爭奪賬號歸屬權問題而對簿公堂。,頭部賬號停更和解體的背後各有各的原因,比如有的寵物賬號停更是因為幕後的創作人要考研,停更一年,還有賬號是因為主創人之一懷孕、待產,但大部分都是利益分配不均,或者價值觀的不統一導致的。,比如,全網粉絲超過7000萬,抖音粉絲1400多萬的“大石橋聯盟”在停更7個月後,創始人韓41發了一條自述視頻,裏面提到:“我們一起擼串,一起創作視頻,做喜歡做的事,那是我過的最開心的日子,去年,一些兄弟姐妹離開了我。我迷茫,我自責,作為團隊的發起人,沒有維護好這個大家庭。”,抖音另一個黑馬賬號“知青伙食團”也宣布解散。這個賬號也沒有掛靠任何機構。,他們在此前的一份官方聲明視頻中表示,放棄賬號實屬無奈,當初三人是以股份制計算的,不存在資本糾紛,只是賬號持有人和其他成員在後來的發展方向上和價值觀上存在分歧,因此暫停賬號更新。,這些頭部賬號解體之後,最大的影響一般就是兩敗俱傷:原IP削弱,新賬號的IP做不起來。,目前,朱一旦和浪味仙的賬號都還在,張策和浪味仙也各自開了小號。但不論是影響力還是粉絲增長速度,都難以與之前的賬號相比。,網紅生命周期短已是不爭事實。在擁有億級體量內容的短視頻平台上,新人、新創意層出不窮,網紅一旦出現風格變換或是內容質量滑坡的情況,用戶在巨量選擇面前會毫不猶豫地去尋找同類型的內容替代者,而且平台的創作者扶持計劃、個性化推薦還會幫助用戶找到更多“替代品”。,對於這些大網紅來說,特別想送給他們一句雞湯:人生的路很長,分別是常態,沒有人能陪伴你一輩子,對於身邊的人,要且行且珍惜。,當時可能是為了視頻效果才拍這樣的視頻,如今一語成讖。,忘了“瘋產姐妹”哪一期的視頻里,有這樣一段對話:,
8 月,騰訊、網易依舊沒有等來“准生證”。8 月 1 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公示年內第四批遊戲版號,共計 69 款遊戲拿到“准生證”。除一款頁游(《三國之志 3 》為年內首款獲批網頁遊戲)、兩款端游(《都廣丹青錄》《喵與築》)及兩款主機遊戲(《波西亞時光》《雨紀》為 Switch 遊戲)外,其餘 64 款均為移動遊戲,涵蓋吉比特、中青寶、多益網絡、創夢天地、搜狐暢遊等遊戲廠商。,事實上,自今年 4 月遊戲版號恢複核發至今,單次核發數量分別為 45、60、67、69 款,呈逐漸遞增的趨勢,說明遊戲版號核發正恢復常態化;其次,年內所核發的 241 款遊戲覆蓋米哈游、完美世界、B站、游族網絡、心動網絡、莉莉絲、吉比特、中青寶、多益網絡、炫彩互動(中國電信)等“老中青”三代遊戲廠商。,弔詭的是,連抖音的《軍團大作戰》、快手的《舞動星閃耀》、B站獨代的《長安百萬貫》都拿到了版號,唯獨騰訊、網易兩大頭部遊戲廠商仍未有任何旗下遊戲出現在過審名單上――甚至,自 2021 年 7 月最後一次核發版號至今,騰訊、網易已超過一年未獲得新版號。,騰訊港股五日表現截圖,受此影響,騰訊港股自昨天跌破 300 港元后今天依舊疲軟,截至 8 月 2 日港股收盤股價跌至 295 港元,跌幅 1.54%,最新市值 2.84 萬億港元。,版號何以頻頻“折騰”股價?,騰訊遊戲滾起雪球后,從研發到渠道都有不可撼動的市場地位,所以市場對其預期最大盈利點也是遊戲業務。甚至,很多投資者一度將騰訊視為遊戲概念股的“風向標”,坊間才有了“騰訊之於遊戲好比茅台之於白酒”的說法。,如果將時間軸拉長,縱觀騰訊歷來六次股價大跌,其中四次均與遊戲業務緊密相關。,2008 年缺爆款疊加金融危機衝擊,騰訊股價(不復權)接近腰斬;2010 年遊戲行業增速放緩,騰訊股價高點回撤 30% ;2015 年 iOS 遊戲暢銷榜佔比下滑,騰訊股價再次回撤;2018 遊戲版號暫停核發,騰訊股價幾近腰斬,足見遊戲業務之於騰訊的重要性。,然而,2022Q1 騰訊本土市場遊戲收入下降 1% 至 330 億元,而佔比較大的手游收入更同比下滑3%,屬實“拉胯”。財報稱,疫情期間遊戲行業仍處於下行趨勢,且全球遊戲市場均面臨疫情持續放開后線上娛樂熱度消退的影響,所以騰訊遊戲業務在 2022Q1 表現並不算好。,至於 2022Q1 騰訊遊戲的市場表現,其推向市場的五款新手游《璀璨星途》《延禧攻略之鳳凰于飛》《玄中記》《卧龍吟 2》《重返帝國》長線發展均未達到預期;雖有《金鏟鏟之戰》《英雄聯盟手游》貢獻的增量,但《王者榮耀》《和平精英》早已超過其他手游的生命周期,長線運營下,騰訊急需新爆款拉動遊戲盤子的增長。,再疊加近年來遊戲版號一直處於收緊的趨勢―― 2022 上半年共計核發 241 個遊戲版號,2021 年共有 755 個遊戲版號過審;而 2019 ~ 2020 年,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的遊戲版號數量分別為 1570 個與1405 個。,,這樣的背景之下,騰訊作為頭部遊戲廠商已經連續錯失四次版號核發機會,只要版號審批沒有最新進展,市場上任何唱衰的聲音都會讓喜歡遊戲的資本感受到危機――等於說,騰訊遊戲業務的不確定正在加劇,自然會帶動二級市場股價震蕩。,正應了那句俗話,“市場悲觀時,一根羽毛也足以壓垮信心。”,要知道,版號停發所帶來的不確定性很大程度上會決定整個項目團隊的“生死”,證券日報曾根據天眼查數據做過統計,從 2021 年 7 月到年底的五個月里,共有 1.4 萬家遊戲相關公司註銷,而 2020 年全年的遊戲公司註銷數量是 1.8 萬家。,尤其自 2021 年開始,6 月 1 日修訂后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實施,以立法形式規定實名認證是未成年人進入遊戲的必要前提;8 月,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監管開始大力推動遊戲公司對於未成年保護以及遊戲防沉迷的建設,這無疑讓遊戲廠商更加如履薄冰。,騰訊雖然家底厚,各個項目可以背靠充沛資金以此前上線遊戲支撐營收,但版號遲遲不下發,新項目很可能被其他同類遊戲搶佔市場――畢竟,版號之於遊戲廠商是立身之本,不僅會限制其未來想象空間,而且會一再壓縮其現階段市場議價能力。,對此,浙商證券分析師謝晨就指出,“版號暫停導致近期新游數量較少,一旦有公司獲得版號,將在買量、營銷上獲得較高的 ROI,帶動公司營銷費用率長期下行。”,深層次原因還在於,騰訊之於遊戲的絕對統治力正在鬆動。,一方面,莉莉絲、疊紙、鷹角、米哈游等新銳力量也在通過作品加速對遊戲市場的蠶食,米哈游的《原神》、阿里的《三國志戰略版》、莉莉絲的《萬國覺醒》《劍與遠征》紛紛放棄傳統應用商店轉投 TapTap 均獲得了空前的成功,這在一定程度上印證騰訊正在喪失對渠道的話語權。,某遊戲推廣負責人對虎嗅表示,如果傳統渠道依舊將精力放在築牆上,依舊在利益分配時保持傲慢,那無疑會帶來更強烈的對抗與逃離。“傳統渠道不妥協,會有越來越多的優秀遊戲或主動或被動選擇遠離,長此以往不排除大家會跑出一套新的規則,不和這些傳統渠道玩兒了。”,對此,國信證券研報認為,“隨着移動互聯網發展進入深水區,用戶行為從‘搜索’到‘推薦’,傳統應用商店受到用戶和優質研發商雙方面擠壓,頭部遊戲的示範效應或推動更多內容方的‘反抗’,優質內容的議價能力將持續提升。,另一方面,近年來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等競爭對手明顯加快了遊戲領域的投資布局。而騰訊為了戰略防禦,正不斷拓寬產品線。“無論是 MMO(大型多人在線遊戲)、RPG(角色扮演遊戲)、SLG(策略類遊戲),抑或是卡牌、休閒遊戲,只要是優秀的遊戲研發商統統囊括,從根本上杜絕了新巨頭冒尖的可能性。”某遊戲數據平台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表示。,“大如騰訊、強勢如騰訊,在巨大先發優勢下依舊無法‘絕對垄斷’,因為遊戲說到底是個創意產業,所以它的投資策略越來越激進只是開始,這輪投資狂熱可能要到下一款‘《王者榮耀》’出現才能緩和。”一位獨立遊戲人對虎嗅表示。,甚至,騰訊之於遊戲正在逐漸喪失嗅覺,沒有看到遊戲風向改變的本質――《天刀》不符合最新趨勢,《天涯明月刀手游》《使命召喚手游》收入持續下滑,《原神》《鬼谷》都不是自己的。源於此,僅 2021 年騰訊就投資、增持了 80 家遊戲廠商,整個行業為之側目。,雪上加霜的是, 2021 下半年以來監管部門反垄斷工作正持續深入,先是騰訊主導的鬥魚、虎牙合併被叫停;接着被要求取消音樂獨家版權;然後,核心遊戲業務也迎來了強監管,從遊戲直播、遊戲加速器的限制到騰訊嫡系企鵝電競退市,騰訊在遊戲產業的布局和內容掌控力在一點點被削弱。,“拐點”背後的危險信號,不止是騰訊,整個遊戲產業似乎都面臨着更多的不確定性。,或許,很多人已經注意到了 7 月發布的《2022 年1~6月中國遊戲產業報告》(下稱《報告》),這份由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及中國遊戲產業研究院聯合發布的《報告》其實透漏出了一個危險的信號――中國遊戲市場人口紅利正逐漸消退,遊戲產業或已進入存量時代。,上述《報告》中的兩組數據便能從側面例證這一判斷。,,首先,自 2021 年春節中國遊戲市場用戶規模攀升至 6.67 億高峰后便開始顯現下探的趨勢,2022 上半年中國遊戲用戶規模約 6.66 億,同比下降 0.13% ――這是七年來遊戲用戶規模首次同比下降,至少能例證遊戲市場用戶增長“拐點”正在顯現的事實。,一名證券首席傳媒互聯網分析師認為,這可能說明遊戲行業的人口紅利已經過去,“就算給版號也不見得有什麼業績增量。”,其次,整體市場用戶增長頹勢漸顯同時,《報告》統計期內的中國遊戲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降至 1477.89 億,對比去年同期( 1504.93 億)下降 1.8% ――等於說,用戶付費意願也在下降,進而帶動遊戲市場收入增速放緩。,,對此,《晚點財經》分析上半年遊戲行業不景氣主要受到需求、供給兩端的壓力:,需求端,可以參考浙商證券提出的遊戲行業景氣度時鐘模型,遊戲行業的收入受到用戶閑暇時間及收入預期的影響。今年上半年疫情管控收緊,遊玩時間增多,但受限於疫情對經濟的影響,用戶可預期收入下降,容易出現 “肝而不氪” 的情況;,供給端,版號恢複發放,但目前遊戲研發與更新周期整體偏慢,今年前五個月的新游首月流水榜中,雖然《文明與征服》以超 5 億元排第一,但二、三名僅分別超過 3 億元和 2 億元,而去年同期 5 款新游首月流水超…
更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