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鑫總代理_兩會聲音:關於5G、算力、AI,兩會代表說了啥?

  • 内容
  • 评论
  • 相关

2023全國兩會期間,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們紛紛建言獻策。5G、算力等科技常見詞作為討論熱詞也被不少兩會代表多次提及,並結合行業現狀了發表了諸多看法,對我國科技高質量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接下來,讓我們來聽聽兩會代表的觀點。,如何開展5G建設?,在部長通道上,工信部部長金壯龍分享了2023年5G發展規劃。我國已經建成了超過234萬個5G基站,5G移動電話用戶已經超過了5.75億用戶,在行業應用方面,國民經濟有97個大類,一半以上用了5G。,下一步的重點是保持5G良好發展勢頭:一是2023年將新建開通5G基站60萬個,總數將達290萬個基站。在城市地區要覆蓋得更好,在農村地區覆蓋的更廣,在工業園區要覆蓋的更深。二是擴大5G應用,要實施“5G+”行動計劃。在國民經濟的大類中要擴大應用規模,同時在製造業上下更大功夫。“5G+工業互聯網”的賦能對製造業跨越式發展非常重要,計劃“十四五”期間建1萬個以上的5G工廠。三是總結推廣5G經驗,產學研用集中發力,加強國際合作,加快6G的研發。,全國人大代表,中國鐵塔黨委書記、董事長張志勇指出,在信息通信業跨越式發展過程,深化共建共享是一條重要經驗。在進一步深化5G站址資源共建共享的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5G站址納入國土空間規劃需要進一步落實。二是跨行業資源共享難度大。由於缺乏協同規劃、設計標準差異大、電力容量不足、產權情況複雜等問題,導致資源共享難度大、利用率偏低,導致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三是存量站址資源共享潛力待發掘。我國通信站址規模巨大,僅中國鐵塔就擁有站址資源210萬座,遍布全國各地;但總體利用廣度、深度還不夠,各地、各行業還在大量新建桿塔資源,導致“多塔林立、多桿林立”,造成資源浪費的同時,也影響了城市美觀。,基於此,張志勇提出了以下三點建議:第一,全面落實站址納入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提升站址穩定性,確保網絡覆蓋質量。第二,加強跨行業銜接協同。共同做好跨行業共建共享規劃,推動與基站建設規劃的銜接協同,統一規劃,統一建設,提升建設效率與效益,最大化節約社會資源。第三,盤活存量通信站址資源,變“通信塔”為“数字塔”。,結合中國移動的實踐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認為5G將呈現三大特點:一是5G融入行業的速度將繼續保持超高速增長,智慧工廠、礦山、醫療、教育、城市等多領域將進入全面滲透期;二是5G賦能領域將持續拓寬,海事、核電、物流等多領域將成為5G新藍海;三是5G專網及應用服務企業生產的能力將進一步成熟,5G賦能行業數智轉型的價值將進一步放大。,算力難題怎麼破解?,全國人大代表、中興通訊高級副總裁苗偉認為,“東數西算”工程是推進我國数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能夠有效提升資源使用效率,帶動西部数字經濟產業聚集發展。“大灣區具有優勢產業鏈,也有数字產業的龍頭企業,要更好地參与到“東數西算”工程。他建議,在長遠規劃上謀定而動,根據算力資源與需求分層分級、分類施策,統籌推進相關設備及方案的升級。同時,還要加大超算、智算等新型算力在电子信息、高端裝備、科技教育等領域的應用。”,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表示,應加快我國算力網絡創新發展,推動算力成為像水、電一樣“一點接入、即取即用”的社會級服務。針對發展算力網絡亟需破解的創新研發基礎薄弱、產業現代化水平低、算力需求尚待激發三大難題,楊傑認為可以從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布局、建強原始創新策源能力、加快推動配套產業成熟、培育壯大算力網絡應用生態、加快完善配套政策支持體系五方面推進我國算力網絡發展。,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移動總經理楊劍宇建議,應加強頂層設計,打造社會級算力交易平台,開展社會算力資源交易試點,完善算力交易機制,建立行業認可的算力度量標準和計費標準,創新算力交易模式。與此同時,針對算力網絡關鍵技術亟待突破的現狀,成立國家重點實驗室,廣泛匯聚國內外頂尖科技人才,集中攻克一批制約算力網絡創新發展的關鍵問題。,談及算力網絡具體具體部署,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研究員張雲泉建議成立國家算網管理機構和專家委員會,建設國家級算力調度和交易平台,進一步優化東數西算工程布局,防止出現一擁而上和重複建設造成資金和資源浪費。此外,張雲泉認為,在“十五五”規劃中應同時支持Z級(1000EFLOPS)超算和中國算力網的研究,持續提升系統軟件和應用軟件研發投入力度,徹底解決超算核心器件、系統與應用軟件“卡脖子”問題;在智算中心建設過程中,應依據國產化核心器件成熟度和應用效果,通過給國產設備一定採購比例,扶持和拉動國產算力設備的發展。,在多樣性算力開發方面,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郭國平教授建議儘快提升中國量子計算能力為國家安全建立“量子算力”防線。應多部門協同推進量子計算技術與產業發展,加強量子計算核心軟硬件產品和技術攻關,加快自主量子計算生態圈構建和量超(量子計算與經典超算融合)融合創新平台部署。,此外,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阿里巴巴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認為,算力會成為國家的核心基礎設施,再次激發創新能力,而雲計算是現今提供算力最好的方式。,AI如何良性發展?,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周鴻�t今年提交了三份提案,其中一份是與人工智能有關。周鴻�t認為,以ChatGPT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的巨大躍升將掀起一場新的工業革命,我國理應迎頭趕上。在關注技術層面創新的同時,更要關注技術突破背後所依賴的創新模式。他在提案中建議從兩點着手發展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首先是建立大型科技企業+重點科研機構的產研協同創新模式,打造中國的“微軟+Open AI”組合引領大模型技術攻關;其次是支持設立多個國家級人工智能大模型的長期開源項目,打造開源眾包的開放創新生態。,在今年的“部長通道”上,中國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恰恰也談了ChatGPT。他認為:“ChatGPT要做到算法的實時性和有效性並不容易。我國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布局,也有一些成果,但要達到ChatGPT的效果,可能還有工作要做。科技部此前也推出了智能碼頭等若干場景,通過場景驅動牽引科學技術研究結合用戶需求。”,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今年繼續關注人工智能助力醫療、養老、青少年心理健康、無障礙環境建設等社會民生領域,以及如何應對科技帶來的行業變化及倫理問題等,他認為:“人工智能要以解決社會剛需為出發點,堅守源頭核心技術創新第一線,應當加快推進我國認知智能大模型建設,在自主可控平台上讓行業儘快享受AI紅利,讓每個人擁有AI助手。”,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則建言扶植科創產業鏈,攻關仿生人形機器人核心技術。他指出,國家應該鼓勵扶持相關科創產業鏈參与各方,推進仿生人形機器人產業規劃布局,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並指導行業制定數據安全管理政策制度和標準規範,以此促進創新資源要素高效配置,全面推進仿生人形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對於仿生人形機器人核心部組件和零部件性能優化等關鍵共性技術薄弱、技術與應用脫節等問題,國家應當支持整機企業牽頭創建國家創新聯合體,形成“點面結合”的長期持續創新機制,加強核心技術聯合攻關。此外,針對應用生態發展緩慢等問題,應當鼓勵行業組織建設軟硬協同的通用型仿生人形機器人開源創新平台,以開放的產業生態降低應用技術成本,同時加速智能製造、養老陪護登場景的應用培育。,下一步的重點是保持5G良好發展勢頭:一是2023年將新建開通5G基站60萬個,總數將達290萬個基站。在城市地區要覆蓋得更好,在農村地區覆蓋的更廣,在工業園區要覆蓋的更深。二是擴大5G應用,要實施“5G+”行動計劃。在國民經濟的大類中要擴大應用規模,同時在製造業上下更大功夫。“5G+工業互聯網”的賦能對製造業跨越式發展非常重要,計劃“十四五”期間建1萬個以上的5G工廠。三是總結推廣5G經驗,產學研用集中發力,加強國際合作,加快6G的研發。,2023全國兩會期間,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們紛紛建言獻策。5G、算力等科技常見詞作為討論熱詞也被不少兩會代表多次提及,並結合行業現狀了發表了諸多看法,對我國科技高質量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接下來,讓我們來聽聽兩會代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