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北京商報記者向小紅書確認得知,近日小紅書在站內發布《關於MCN機構買賣賬號及刷量作弊行為公示》(以下簡稱《公示》),處置存在買賣賬號、發布水文、利用非正常手段獲取粉絲和為筆記刷贊等作弊行為的機構和作者。不止小紅書,北京商報記者還注意到,今年抖音和快手也紛紛對內容生態強化管理,對部分發布主體以“虛假種草”謀求商業轉化的行為拉起警戒線。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除了平台治理,用戶服務質量管理與精細化運營應雙管齊下。,處置4家MCN,據了解,在《公示》中,小紅書點名提及美趣文化、杭州鄰家網絡、聚微傳媒、熊小嬰等4家MCN機構及其旗下部分作者存在上述作弊行為,嚴重傷害小紅書用戶體驗、品牌方利益以及社區生態。,事實上,就在今年1月,小紅書正式宣布對微媒通告、成寶、南京貽貝等4家通告平台和MCN機構提起訴訟,點名後者從事“代寫代發”虛假種草筆記的業務,幫助商家及博主進行虛假推廣。小紅書還提及,近一個月,平台通過三輪治理累計封禁了81個品牌及線下機構,處理“虛假種草”筆記17.26萬篇、違規賬號5.36萬個。,據公開資料显示,截至去年11月,小紅書月活已經達到2億,其中72%是“90后”。作為熱門“種草”內容社區,小紅書用戶規模逐步龐大的同時,更是吸引商家、MCN、品牌商等各類主體爭相湧入,企圖以內容“種草”分得一杯羹。“小紅書的垂直類KOL相對較多,投放轉換率也比較高。”一位健身類新消費品牌從業人士對此坦言。,然而,這些內容到底加了多少“濾鏡”,經過多少“剪裁”?曾經跌過“坑”的用戶們對小紅書上的信息已經頗為謹慎和猶疑。“以前在小紅書上看完功課就可以直接下單,現在我還會去搜一下其他消費者的評論,判斷一下內容的真實性。”消費者張女士向北京商報記者指出。,維護內容根基,毫無疑問,內容電商平台持續產出具有高趣味性、豐富度的內容,是其盤活用戶池並證明自身商業價值的重要砝碼。無論是小紅書,還是抖音、快手這類短視頻平台,其發展曲線均是以內容起家,在形成龐大用戶體量和社區氛圍后,再接入電商業務形成生意閉環,向品牌商、MCN機構等收取一定的入場費和廣告等費用。,不過,這也導致進入的各類角色魚龍混雜。去年國慶節期間,小紅書便因為用戶發布的一篇“粉紅沙灘”筆記與現實風景大相徑庭被頂上微博熱搜,一時獲得3.8億的閱讀量和2.5萬的話題討論。而平台在消費者層面信譽度下降,久而久之,便會陷入用戶流失,內容生態失衡的惡性循環中,甚至對商業經營的信任度也產生連帶影響。,“‘虛假種草’屬於虛假營銷內容範疇。”电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趙振營向北京商報記者強調,“雜草”叢生,損害的終究是用戶的合法權益,它會把真正的用戶種草信息淹沒在虛假信息的海洋里,引導用戶作出錯誤消費判斷。,除了提升准入門檻,並對入場者身份和發布內容採取貼標等手段進行公示,當前平台對於涉及食品、醫美等領域的商業規範也進一步趨嚴。例如在6月16日,抖音電商發布《關於調整醫療健康類認證創作者商品分享功能的公告》,宣布將關閉醫療健康類認證創作者賬號的商品分享功能。快手則在今年3月發布《醫療器械及醫療健康服務行業宣傳規範》,規範平台帶貨達人推廣內容和行為。,刺破虛假繁榮,維護海量內容的真實性,保護創作者的作品權益,於內容電商而言無疑是一場漫長的整治肅清之路。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在小紅書上搜索“推廣引流”,便有超過1萬條筆記彈出。而在抖音,仍有不少賬號在評論區中詢問不同粉絲量級的賬號報價。,另一方面,作為公眾娛樂和消費的重要傳播載體,內容電商將面臨更為嚴厲的監管政策。據了解,在去年12月底,中央網信辦召開全國網信系統視頻會議,部署開展“清朗・打擊流量造假、黑公關、網絡水軍”專項行動,提及將緊盯短視頻、直播、電商平台等商品營銷環節,治理製造虛假銷量、虛假好評等問題。,此外,上述行動還強調,將重點整治雇傭專業寫手和網絡水軍虛構“種草筆記”“網紅測評”,或通過“養號”、佔領前排好評、勸刪差評等方式。,“虛假營銷是品牌在自討苦吃。”一位美妝品牌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在當下的電商營銷環境中,不僅造假的成本變高,消費者的敏感度和消費理性也在提高。,趙振營則建議稱,除了平台治理,關鍵是平台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創造新的利潤來源節點,提升單個用戶貢獻值,從而降低對用戶增長數據的依賴性。中國互聯網已經過了“跑馬圈地”的年代,需要對用戶進行精細化運營,在提升服務質量的基礎上,求得更大的用戶讓度價值。,事實上,就在今年1月,小紅書正式宣布對微媒通告、成寶、南京貽貝等4家通告平台和MCN機構提起訴訟,點名後者從事“代寫代發”虛假種草筆記的業務,幫助商家及博主進行虛假推廣。小紅書還提及,近一個月,平台通過三輪治理累計封禁了81個品牌及線下機構,處理“虛假種草”筆記17.26萬篇、違規賬號5.36萬個。,6月20日,北京商報記者向小紅書確認得知,近日小紅書在站內發布《關於MCN機構買賣賬號及刷量作弊行為公示》(以下簡稱《公示》),處置存在買賣賬號、發布水文、利用非正常手段獲取粉絲和為筆記刷贊等作弊行為的機構和作者。不止小紅書,北京商報記者還注意到,今年抖音和快手也紛紛對內容生態強化管理,對部分發布主體以“虛假種草”謀求商業轉化的行為拉起警戒線。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除了平台治理,用戶服務質量管理與精細化運營應雙管齊下。,
“特斯拉交付的速度,遠沒有漲價那麼快。”仍在等待提車的李先生告訴《次世代車研所》,為了提一輛Model 3,他等了大約13周的時間。在過去的13周時間里,特斯拉已經經歷了多輪漲價。3月10日和3月15日,特斯拉一周內在中國市場兩次調整不同車型的價格。最近一次是在6月17日,中國製造Model Y部分車型價格上調。,划重點:,1、 自4月19日復工后,特斯拉由於訂單積壓,交付效率雖然略有改善,但仍沒有實質性提升,不少暢銷車型仍需要20周的交付周期。,2、 漲價疊加交付周期延長等因素,催生了特斯拉訂單轉賣的交易鏈條,一些二手車中介由此獲利;二手平台也出現了很多訂單轉賣的信息。,有人因此持幣觀望,而那些已經支付定金的買家,有一部分也只能保持觀望――正如李先生那樣,他們的車輛可能還在工廠,或者在運輸途中,而特斯拉一再提醒他們,交付被推遲了。,也有一小部分車主,在特斯拉漲價周期內並不願意提車。“他們或許在等待新一輪漲價,手中的訂單會更值錢一點。”一位二手車中介迎來了新的業務,為那些支付定金的特斯拉准車主尋找訂單的新買家。,從20多萬到上百萬,特斯拉車主在等車,在接受《次世代車研所》採訪的所有特斯拉准車主中,最特殊的無疑是郭女士。2021年5月,她預訂了一輛Model X Plaid版,車價超過100萬。當時,特斯拉預計這輛車能夠在2021年第四季度交付。,但如今,這輛車的交付已經推遲了超過半年時間。而這輛車何時能交付,沒有人能說清楚。,“我也到特斯拉芳草地店問過,但沒有人能夠告訴我這輛車大概什麼時候可以交付。”一直在等待提車的郭女士得到的唯一反饋只有一句話,“如果等的時間實在太長,退款也行。”,郭女士所訂購的車輛在目前特斯拉的在售車型中比較特殊――高價車型Model S/X的銷量在特斯拉的總銷量中比例很低。官方數據显示,特斯拉全年總銷量為936172輛,但Model S/X僅有24964輛,佔比不足3%。,也正因為如此,在特斯拉已經投產的四座超級工廠里,只為Model S/X設計了一條產線,位於加州的弗雷蒙特超級工廠,其餘三座工廠,包括中國上海、德國柏林和美國奧斯汀,均主要用於生產Model 3和Model Y。,但由於后兩座工廠分別在2022年3月和4月才投產,產能非常有限。官方數據显示,2021年,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向全球用戶交付超過48萬輛車,在特斯拉的交付量中佔比過半。,受到上海疫情複發的影響,從3月16日到4月18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先後停產兩次,累計停產天數達到24天,如果按照該工廠平均日產量2000輛計算,停產期間損失的產量約為4.8萬輛。,據報道,一直到6月16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才恢復到100%的產能。“疫情停產對於交付的影響確實很大,2月初的訂單有一部分是最近幾天才開始交付,2月底的訂單有很多還沒交付。”一位特斯拉銷售告訴《次世代車研所》。,上海工廠的產能恢復是影響交付周期的主要因素,但並非唯一因素。一位負責交付的工作人員指出,一個訂單從排產,生產,運輸到交付,有很多影響因素,隨着上海工廠的產能復蘇,現在最大的問題之一是車輛的運輸效率仍有待提升。“在疫情影響不大的地區,交付不會延遲太多。”,但早在2021第四季度,特斯拉的車輛交付周期就已出現被延長的情況。杭州的徐先生在2021年9月19日通過舊車置換的方式訂購了一輛Model 3,原計劃將新車用作2022年元旦結婚的婚車。,徐先生和特斯拉銷售的聊天記錄显示,原本這輛車預計的交付周期為4-6周,但後來,特斯拉的銷售通知他,該輛車的交付周期被延長到了6-10周。,在受到疫情防控影響停產前,特斯拉在中國的交付狀況也並沒有改善。3月初,特斯拉中國官網显示,Model 3的交付周期最長可以達到20周,Model Y的交付最快也需要10周,最長則需要大約20周。,停產進一步拖慢了特斯拉的交付效率,其中Model 3的交付周期一度被延長到24周。4月19日上海工廠復工復產後,到6月中旬才實現100%產能,特斯拉的交付效率也略有改善,目前預計的交付周期與3月初基本相同。,前述接受採訪的特斯拉銷售和交付人員均強調,官網显示的依然是預期交付時間,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交付周期依然有被延長的可能。《次世代車研所》向特斯拉中國了解交付緩慢的原因及改善措施,截止發稿前,並未獲得回復。,但在一個特斯拉車友群里,並非所有準車主都對特斯拉不斷延長的交付周期感到不滿,甚至有一些人已經轉向選擇其他品牌的車輛。而在過去半年中,受到原材料漲價等因素的影響,特斯拉全系車型均進行了多次漲價,這對那些下單越早的准車主來說,未交付反而成了利好。,特斯拉漲價,未交付訂單待價而沽,一位二手車中介告訴《次世代車研所》,自己第一次接觸特斯拉訂單轉賣是在3月底,但一些同行則更早。,主要原因是特斯拉最受歡迎的車型之一Model Y在3月進入了快速漲價通道。以中國製造Model Y長續航版為例,從3月10日到3月15日的短短5天時間里,分別漲價1萬元和1.8萬元。,6月17日,特斯拉中國再次宣布Model Y長續航版售價從37.59萬元上調至39.49萬元,漲幅達1.9萬元。經過2022年的三輪調價后,Model Y長續航版現在的售價已經比2022年1月1日的售價上漲了4.7萬元。,在3月10日漲價之前,這一車型的交付周期最短也需要16周。這也意味着,不少在3月10日之前兩周下單的用戶,目前仍不少人有可能未提到車,但他們的最終售價不會受到漲價的影響,這也就產生了訂單轉讓的獲利空間。,“3月底那時候並不是賣家找我,而是有來賣二手車的人問我,能不能找到漲價前的特斯拉訂單,他想買一輛Model Y。”前述接受《次世代車研所》採訪的二手車中介表示,自己從事二手車生意多年,也是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最終成交雖然只是賺了2000元,但發現了這是一個有利可圖的交易,“只是撮合,比二手車收車、代辦過戶輕鬆多了,收入也高一點。”,“越早的訂單,獲利空間越大,如果是1月的訂單,就更好了。”另外一位二手車中介劉先生說,最多曾一周撮合了3單的特斯拉訂單轉賣。,,對於買家來說,這樣的訂單好處在於價格比官網售價更低,也能更快提車,但風險同樣存在。前述接受《次世代車研所》採訪的特斯拉銷售表示,除了購車人的直系親屬之外,特斯拉禁止購車人轉賣,並且在合同中有明文規定,一經發現這樣的情況,特斯拉可以單方面解除合同,“發生這種情況的話,損失就會全部集中在購買他人訂單的用戶身上。”,還有另外的一則風險是,這樣的訂單轉賣,最終購車人擁有的是一輛已經過戶一次的“二手車”,會影響車輛未來再次出售的價格。,前述接受採訪的特斯拉交付人員則指出,如果在交付過程中發現存在訂單轉賣的情況,特斯拉將會拒絕交付車輛,且可以單方面解除購車合同,屆時所有的損失都會由購買他人訂單的人承擔。,這樣的情況並非沒有發生過。2020年8月,新浪科技曾獨家報道了特斯拉拒絕向一位湖北的消費者交付車輛,後者在拼多多上的宜買車旗艦店團購Model 3成功,因為有活動商家的補貼,價格比官方直營便宜2萬元。但特斯拉發現該訂單存在轉賣情況后,拒絕向該用戶交付車輛,引起廣泛關注。,但在有利可圖的情況下,不少人也不會在乎這樣的風險。《次世代車研所》在某二手平台上發現,不少人均願意出售自己的特斯拉訂單,主要集中在Model Y長續航版,價格均在8000元以上;也有用戶願意出價5000-6000元求購特斯拉訂單。,2、 漲價疊加交付周期延長等因素,催生了特斯拉訂單轉賣的交易鏈條,一些二手車中介由此獲利;二手平台也出現了很多訂單轉賣的信息。,“特斯拉交付的速度,遠沒有漲價那麼快。”仍在等待提車的李先生告訴《次世代車研所》,為了提一輛Model 3,他等了大約13周的時間。在過去的13周時間里,特斯拉已經經歷了多輪漲價。3月10日和3月15日,特斯拉一周內在中國市場兩次調整不同車型的價格。最近一次是在6月17日,中國製造Model Y部分車型價格上調。,
百元價格就能記錄運動、刷卡、檢測睡眠……曾經佔據腕上可穿戴設備市場大半份額的“智能手環”,如今已出現了“日薄西山”的衰退跡象。根據Canalys發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的全球腕上智能可穿戴設備報告显示,該季度全球共出貨了4170萬隻智能手環和智能手錶,其中智能手錶3200萬隻、智能手環只有970萬隻,不到手錶出貨量的1/3。,其實,2020年第四季度前,全球智能手環的出貨量是超過智能手錶的,但其銷量已連續六個季度持續下跌。,為什麼只有一二百元的手環銷量卻被數百甚至上千元的智能手錶打敗了呢?,有分析認為,相比智能手錶,智能手環的功能無論在豐富程度、還是使用體驗上,都有着一定的差距。比如手環屏幕很小,显示內容極為有限。,除此之外,較小的機身和更低的成本,也無法容納一些較為高級的傳感器,而且無法自動識別很多常見的運動類型,提供給用戶的數據量也比較貧乏。,更嚴重的是,智能手錶的價格也不斷下探,某些輕智能手錶的價格也才四五百元,雖然被調侃為“手錶外形的大手環”,但在外人看來已經是手錶,更加上檔次一些。,手環份額被手錶蠶食,也說明大家的消費升級,以及對智能穿戴設備的廣泛接受,渡過了嘗鮮階段。,你有腕上穿戴設備嗎?手環還是手錶呢?,,有分析認為,相比智能手錶,智能手環的功能無論在豐富程度、還是使用體驗上,都有着一定的差距。比如手環屏幕很小,显示內容極為有限。,百元價格就能記錄運動、刷卡、檢測睡眠……曾經佔據腕上可穿戴設備市場大半份額的“智能手環”,如今已出現了“日薄西山”的衰退跡象。根據Canalys發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的全球腕上智能可穿戴設備報告显示,該季度全球共出貨了4170萬隻智能手環和智能手錶,其中智能手錶3200萬隻、智能手環只有970萬隻,不到手錶出貨量的1/3。,
趁着股價大漲,騰訊控股毫不猶豫拋售新東方在線。6月20日,港交所披露文件显示,騰訊控股於6月15日至6月16日,出售了新東方在線7460萬股。本輪減持后,騰訊控股對新東方在線的持股比例,從9.04%降至1.58%。,其中,6月15日,騰訊控股出售了3561.25萬股,出售均價為9.618港元/股。6月16日,騰訊控股再次出售了3899.14萬股,出售均價為9.6755港元/股。,測算显示,6月15日和6月16日,騰訊控股分別從中套現3.42億港元和3.77億港元。通過本輪減持,騰訊控股共套現7.19億港元。,入股成本,根據新東方在線IPO披露的文件,騰訊是2016年入股新東方在線,距今已有6年多。,2016年2月1日,新東方網全體股東與林芝騰訊簽署增資協議,同意林芝騰訊以3.2億元的投資價款對新東方網進行溢價增資,認購公司新增428.57萬元註冊資本。其中 428.57萬元計入註冊資本,以取得增資完成后12.5%的股權,剩餘部分計入資本公積。,新東方在線上市前,騰訊旗下公司林芝騰訊持有新東方在線12.29%股份。新東方為新東方在線第一大股東,持股66.72%;Dragon Cloud持有新東方在線6.87%股權;俞敏洪通過Tigerstep持股1.85%;員工持股平台Auspicious持股7.11%;孫暢通過First Bravo持股1.97%;潘欣通過Nova Max持股1.25%;尹強通過Perfect Go持股0.45%。,新東方在線上市時,增發融資所得款凈額15.67億港元, 2019年3月28日開盤,最高漲幅超過2.28%,市值超90億港元。新東方在線公開發售獲超額認購約8.18倍。,騰訊入股成本為3.2億元人民幣,如今拋售套現7.19億港元,已有約一倍盈利,還有少部分股權沒有出售。,從K線圖上可以發現,騰訊拋售的两天正好是新東方在線股價近期高點,成交有效放量,不過最低價為12.34港元/股,騰訊兩日減持均價均大幅低於該最低價,不知是何原因。,騰訊入股眾多公司,基本上都是在上市前入股,也收穫了投資收益。不過,騰訊投資的節奏已放緩,目前已通過分紅減少持有京東,對海外投資成功的SEA,也已宣布開始減持。,除此之外,騰訊較少減持所投公司,基本上都是長線投資者,此番趁股價高漲減持的行為也比較罕見。,騰訊對A股公司以認購增發和從二級市場入股為主,部分投資出現虧損。,失意與火爆,因相關政策變化,新東方原有教培業務收縮較大,俞敏洪提出農產品帶貨,並在去年年底創立東方甄選。,近期,新東方在線旗下直播平台,因採用“雙語帶貨”火爆全網,平台粉絲快速突破千萬規模。,與此同時,新東方在線股價也一路飆漲。其中,6月15日和6月16日兩個交易日,新東方在線股價漲幅均超過50%。一周時間內,新東方在線股價漲幅近6倍,5月以來股價漲幅一度超過10倍。,具體來看,6月15日,新東方在線大漲54%,收報16.56港元/股。6月16日,新東方在線更是暴漲72%,股價突破20港元,收報28.60港元/股。,不過,從6月17日開市,新東方在線股價開始下跌。近兩個交易日,分別下跌12.59%、32.08%。,6月20日,新東方在線開盤即跌超8%,截至收盤,報16.98港元/股。目前市值170億港元。,面對暴漲,投資者也立場迥異。,據Choice數據統計,6月9日~6月17日,包括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花旗銀行、法國巴黎銀行、德意志銀行、盈透證券等在內的多家境外大行,對新東方在線進行了大幅減持。其中,6月9日還持股7252萬股的摩根士丹利,已近乎實現了清倉式減持;不過,高盛、瑞銀卻在股價大漲過程中選擇了繼續加倉,尤其高盛的加倉幅度較大。,入股成本,趁着股價大漲,騰訊控股毫不猶豫拋售新東方在線。6月20日,港交所披露文件显示,騰訊控股於6月15日至6月16日,出售了新東方在線7460萬股。本輪減持后,騰訊控股對新東方在線的持股比例,從9.04%降至1.58%。,
【投融快訊 6月20日】科默生物是一家醫藥研發解決方案提供商,是創新型CRO平台公司,致力於為全球生物科技及製藥企業提供一站式、可定製化醫藥研發解決方案。近日完成1.5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一知智能是一家專註於人機語音交互領域的人工智能公司,通過自主研發的語音語義算法引擎,向全行業輸出AI中心、人機協作、智慧服務、AI工廠等多個產品體系。近日已完成超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XYZ Robotics星猿哲是一家自動化分揀機器人研發商,專註於從事工業自動化領域機器人產品的研發業務,旗下依託深度學習和機器人操縱技術研發的倉庫分揀機器人可將揀選和包裝之間的分撥流程自動化,將混雜無序的貨品依照訂單要求進行揀選,致力於幫助提高倉儲和貨物分揀配送領域的效率。近日宣布完成近4000萬美元B+輪融資。,,,【投融快訊 6月20日】科默生物是一家醫藥研發解決方案提供商,是創新型CRO平台公司,致力於為全球生物科技及製藥企業提供一站式、可定製化醫藥研發解決方案。近日完成1.5億元人民幣A輪融資。,
618結束了,彷彿沒來過。但京東還是公布了一個“同比”增長戰報。 根據京東官方數據,今年618活動期間平台累計下單金額超3793億元,同比增長10.3%。,這個增速放緩了,而且更有意思的是,雖說是“同比”,但統計口徑其實多出了4個小時――去年的數據統計區間為2021年6月1日0時至18日24時,今年提早了4小時,從5月31日20時開始計算。,當然,京東也成了少數還在公布整體“戰報”數據的平台。,與這種偏執一體兩面的,是京東在直播形態探索上的掉隊。,如果不說,你可能並不知道618晚上,京東辦了個歌唱晚會――當人們都在討論微信視頻號開始用直播方式加入618,搶奪直播電商的蛋糕;抖音靠着新東方直播間的董宇輝又搞了次現象級購物浪潮;淘寶直播如何想盡辦法走出大主播統治階段時,京東跟“直播”倆字最大的關係卻是一台在電視上辦的“晚會直播”。,在早已沒有狂歡味道的購物節里,還要辦一場當初配合狂歡概念而誕生的晚會,是京東在直播這個越來越重要的電商新形態里“失語”的縮影:,只有搞不懂直播的電商平台才仍然需要618。,當然,京東也在做直播購物,但引發討論的卻是各種尷尬。,今年618因為各家平台的大力度扶持,iPhone 13迎來自上市以來優惠力度最大的一段時間,但當摩拳擦掌準備換手機的用戶在6月17日晚上8點準時打開京東的蘋果自營旗艦店的直播間,卻發現直播間iPhone 13的價格還沒有月初賣得便宜。,“價格比六一還貴確實不應該被叫做618。”開始有用戶在社交媒體控訴。,而直播沒多久就有大量網友發現,蘋果京東自營旗艦店正在放的“直播”還是一場錄播。一度彈幕區齊刷刷只有“停播”兩字。,不只是手機,有想買微星遊戲顯卡的用戶也發現,6月17日當天下午6點時,京東該款商品還显示無貨,可到晚上十點卻在直播間出現了,被質疑是在搞飢餓營銷。,在其他平台一片熱鬧的直播間映襯下,這些都更顯尷尬。,圖源:微博用戶@是沁影小一吶,事實上,直播這個形態,在經歷了這半年以來一系列的外部整頓和各平台自我調整后,在今天已經有了完全不同的意義。在逐漸擺脫了幾個大主播垄斷收益的燥熱階段后,直播在今天更多成了一種持續刺激需求並保證需求發生在自己平台上的手段。在整體需求疲軟的今天,它的重要性卻前所未有展示出來。,然而,直播業務在各家快速找到它真正定位的同時,京東對直播一直以來或被動或主動的“不懂”仍在繼續着。,某種程度上,京東不懂直播,正因為京東從來不太懂需求側。,需求首先是指一種流量。電商平台一直是流量的終點,因此流量從何而來一直是老牌平台每天睜眼就要思考的問題。在尋找解答時,一部分電商平台選擇了直播――近幾年淘寶直播的崛起顯然解決了淘寶很大一部分問題;而另一部分電商平台的解法是找幫手,比如京東就選擇了“投靠”騰訊。,2014年,騰訊和京東化敵為友,騰訊入股京東,一起聯手抗衡阿里巴巴在電商領域的霸主地位。騰訊在將旗下所有電商資產打包交給京東的同時,京東也擁有了騰訊旗下微信和手機QQ的一級入口位置,並成為騰訊在若干業務領域中的優先合作夥伴。京東自此與騰訊完成了深度綁定,來自國民級應用微信的源源不斷的流量,一度也解決了京東的燃眉之急。,但這個解法隨着騰訊對京東的大幅減持而宣告失效,事實上它也從來沒有發揮過期待中的效果――相比京東,拼多多才是那個真正利用了騰訊流量的電商平台。在和京東解綁的同時,微信視頻號也開始轉向帶貨直播,儘管名義上京東和騰訊仍是戰略合作關係,但在流量導向上,京東顯然已經沒有了優勢。,於是,在直播度過大主播時期,開始成為一種常態流量創造手段的今天,京東卻丟失了幫手。,其次,今天電商領域更深刻的改變是,國內市場明顯進入存量競爭時代,接下去要比的是用戶體驗,而需求是用戶體驗的重要一環。,但從京東的發展歷史就可以看出,它所理解的用戶體驗,一直指的是重投入帶來的供給側的優化,比如自營、配送、倉儲等建設。這些確實給京東提供了競爭力並積累了良好的口碑,但卻同樣有着明顯的“偏科”問題――如果不明白作為電商平台來說,需求和供給兩端的建設都是在服務用戶體驗,也就不會明白,直播也是用戶體驗的重要部分。,換句話說,京東的視角一直是從自己,而不是用戶出發,這也是強調“自營”必然伴隨的思路。不久前上海疫情期間京東保供直播引發的爭議就很能說明問題――直播間訂單爆,履約跟不上,引發口碑危機。這一方面反映出京東在履約時缺乏對用戶感受的感知,只是看到供應鏈理論上的改善可能,就樂觀許諾;而另一方面,京東沒有意識到直播能激發出如此高的需求,也更沒有對應的靈活承接模式。這些對需求的認知短板險些反噬了自己的護城河。,事實上京東並不是不清楚消費零售整體需求的疲軟。反而,他們是表達的最直白的公司之一。京東CEO徐雷在上季度財報電話會上,談到他看到的服裝行業現狀時稱:“因為疫情和消費原因,我們了解整個服裝行業的春裝庫存是積壓的,夏裝很多工廠直接就沒有生產。”,各家感受到的冷暖也都相似,也正因此,沒人再執迷於任何方式粉飾出來的絕對值的增長,而開始精細化運營捕捉每一點可能的轉化。跨過了大主播垄斷利益的階段的直播,正在被廣泛定義為直接刺激需求的最佳手段。但在這個關鍵的轉折時期,因為種種原因,京東卻在這個浪潮里缺席了。,徐雷對京東的未來給出的最重要定義就是“新型實體企業”。實體經濟是值得擁抱的未來,這無可置疑,但是,保證不了需求誕生在自己平台,京東與“新”的距離只會更遠。況且,實體企業不是你說自己是就是,但平台模式的優勢離你而去時,則不會跟你打一聲招呼。,今天的京東依然追逐着活在“戰報”里的618,也很可能會繼續追逐下去。這最終拖累的只會是京東自己。,與這種偏執一體兩面的,是京東在直播形態探索上的掉隊。,618結束了,彷彿沒來過。但京東還是公布了一個“同比”增長戰報。 根據京東官方數據,今年618活動期間平台累計下單金額超3793億元,同比增長10.3%。,
慘烈崩盤!超7萬人爆倉18億,華人首富“一夜返貧”,6月18日晚,比特幣跌破2萬美元(約13.42萬元人民幣)關口,為2020 年12月以來首次。其中,“華人首富”趙長鵬身家縮水90%,全球首富馬斯克也被套牢。,另據Coinglass數據,截至6月18日23時,数字貨幣領域共有7.7萬人在過去24小時內被爆倉,爆倉總金額為2.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億元)。而後有所回升,據中國基金報報道,加密貨幣的熱潮使趙長鵬、山姆・班克曼・弗里德(Sam Bankman-Fried)、邁克・諾沃格拉茨(Mike Novogratz)和其他一些数字資產持有者成為了億萬富翁。但現在他們的財富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從11月9日比特幣歷史高點6.9萬美元至今徘徊於2.1萬美元附近,與加密貨幣有關的七位億萬富翁總共損失了1140億美元。,:-0 剩下的10%的身家也是普通人無法企及的。,曝iPhone14全系漲價,據供應鏈消息稱,蘋果預計會在7月中旬開始iPhone 14系列的最後試產,爆料內容提到,目前全球通脹,對應的各種原材料上漲,同時還有人力成本的提高,這倒逼蘋果不得不提高iPhone 14系列的售價,蘋果也會拉大同系列產品間的配置,來引導用戶購買。,有美國媒體也表示,不管台積電代工費用是否會對蘋果提高,但是蘋果芯片所需要的原材料已經大幅漲價,這就倒逼他們不得不提價,從而向消費者傳導下去。,:-0 果粉不在乎~,超100萬人618成功退差價,618期間天貓共有1900萬款商品支持一鍵價保服務,支持價保服務的商品,不僅包括同店同品,也包括同店同款。數據显示,使用該保價功能的用戶最多累計退差價12681.3元,你有留意商品的價格變動情況嗎?,:-0 趕快打開自己的訂單算一算!,手機銷量大幅下滑,機海戰術涼了?,2022年前四個月,國內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三成有餘,市場一片悲觀。但與此同時,國產品牌卻狂發新機,4月份發布的新機更是同比超過50%。這背後的邏輯是什麼?狂發新機能夠拯救慘淡的市場嗎?618又能帶來多大幫助?,2022年上半年,手機銷量大幅下滑 ,但是新機發布速度卻屢創新高 。根據信通院的統計,2022年1-4月國內手機出貨量共計8742.5萬部,同比下降30.3%。而且沒有回暖趨勢――4月份出貨量為1807.9萬部,同比下降34.2%。傳聞ov、小米紛紛下調預期或者訂單量砍單,幅度大概在兩成。但與此同時,國產手機發布新機卻屢創新高。根據信通院的統計,2022年4月單月,國產手機上市新機型有39款,同比增長50%。,:-0 機海戰術似乎真的不奏效。,樂高8月將漲價:近百款熱門產品將提價5%-25%,不久之前,樂高集團在海外宣布,今年8、9月樂高積木將迎來新一波漲價。據海外媒體整理的漲價清單显示,“法拉利”“樹屋”“打字機”等近百款熱門產品將提價5%-25%。樂高集團方面對此回應北京商報記者稱:中國市場的價格變動將在8月1日開始生效。與此同時,代購市場也開始聞風而動,精明商家早已開啟停售囤貨模式。,:-0 漲價的幅度有點多。,據中國基金報報道,加密貨幣的熱潮使趙長鵬、山姆・班克曼・弗里德(Sam Bankman-Fried)、邁克・諾沃格拉茨(Mike Novogratz)和其他一些数字資產持有者成為了億萬富翁。但現在他們的財富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從11月9日比特幣歷史高點6.9萬美元至今徘徊於2.1萬美元附近,與加密貨幣有關的七位億萬富翁總共損失了1140億美元。,慘烈崩盤!超7萬人爆倉18億,華人首富“一夜返貧”,
軟銀集團董事長、投資人孫正義有一套被廣泛引用的“時間機器”理論:所謂時間機器,指美國、日本、中國等分處IT行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在日本、中國IT行業尚不成熟時,優先前往較發達市場如美國開展業務,累積經驗。伺機再回到日本、中國市場,就可以復用此前的先進經驗。,某種層面上,香港電商此刻正在搭乘“時間機器”,復刻着阿里、京東的成功路徑。,“小巧”的香港電商市場,6月10日,香港最大消費电子、家用電器電商平台“友和”集團成功於香港聯交所上市。開盤價2.28港元,當天報收2.1港元(6月17日收盤價1.97港元,總市值9.85億港元)。這是香港聯交所最大的本土電商IPO(首次公開募股)。,招股書显示,2020/21財年(2020年3月31日―2021年3月31日),“友和”商品交易總額(GMV)約5.23億港元。網站月活180萬人(當月有打開網站行為人數),用戶規模超80.7萬人。而即便是香港本土電商龍頭“HKTV mall”(香港科技探索公司旗下),2021年商品交易額也只65.73億港元,用戶規模近128.7萬人。,對比阿里、京東、拼多多們,GMV、用戶規模、市值,任一方面,香港本地的電商平台都顯得有些“微不足道”。這一方面緣於香港本土電商仍處在“混戰”階段,頭部玩家未能具備足夠的市場話語權。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統計,香港電商行業有逾7500名參与者。以反映行業競爭程度的行業集中度(Concentration Ratio)數據為例,目前香港本土電商平台CR5僅為21.5%,按份額排序分別為“HKTV mall”、“百佳超級市場”、“友和”、“屈臣氏”及“Zalora”,其中除“HKTV mall”超過了10%,其餘2―4名的份額均不足3%。而在成熟的電商市場,CR5甚至能超過80%。,香港開放的營商環境,吸引了淘寶、京東、亞馬遜、易趣、蘇寧等眾多平台在此設置新業務,2021年,阿里上線了服務本地消費者的“天貓香港”,京東也曾在2017年推出“限時達”服務,部分自營商品下單后可配送至香港。這些電商巨頭將香港視為拓展亞太地區市場的重要布點。,“大家購物主要還是線下實體店,但電商平台也有很多。追求經濟實惠的會用淘寶,尤其從內地過來的。本地也有用亞馬遜、HKTV mall等。”在香港工作的王俊告訴“電商在線”。,據香港電商協會數據,2020年香港電商交易額約495億港元。香港零售業銷售額3327億港元,計算可得,其電商在零售業的滲透率約15%,而內地這一數據接近30%。,市場蛋糕有限,競爭之激烈可想而知。以“HKTV mall”為例,2021年四季度,其用戶平均下單僅4.61次。缺乏用戶忠誠,以至於平台在私域搭建上,都略顯“懈怠”。對比內地電商平台在2016年前後都已完成無線化轉型,“友和”至今還在用PC端、手機端兩個網站服務客戶,自有應用程序,預計最快於2022年二季度才會上線。,除零售業規模與電商滲透率的局限,影響因素還有:1、香港被稱為“購物天堂”,線下消費業態高度豐富,用戶的信用卡、現金消費心智較強;2、人力、地租成本較高,使得香港電商的倉儲、物流等固定成本居高不下,且難以通過規模化攤薄。,以地租成本為例,過去5年,香港倉儲空間每平方米的平均月租成本年複合增長率為2.7%,比如九龍地區,2015年每平方米月租成本為179港元,而2020年為207港元,即每平米的年租成本在2484港元左右。對比京東物流,據2021年財報數據,其倉儲網絡總面積約2400萬平方米,年租金約為95億元,摺合每平米年租金約395元,差距昭然。,“HKTV mall”曾於2020年12月9日完成了一筆價值5.409億港元的募資,主要用途也在於搭建配送中心以及採購配送貨車。需要說明的是,內地配送常用的三輪電動車,在香港早已納入管制,需要採用更高規格的專用貨車。人力、倉儲、車輛等共同推高了香港電商的履約成本。,但香港電商市場,或又處在其爆發的前夜。首先,香港電商交易額於2020年錄得了近8年來的最高增速,達18.6%,而同期香港零售業銷售額額已經連續兩年錄得負增長。其次,香港15―65歲的消費者平均每年電商消費15004港幣,高居亞太區第二。對平台而言,每用戶平均收入(ARPU)已初具想象力,潛力在於頭部參与者需要做高行業集中度。,反映到公司財務,“友和”招股書显示,其整體收益及純利一直維持可觀的升勢:,於18/19財年、19/20財年、20/21財年及21/22前八個月,友和總收益分別約為1.35億港元、2.60億港元、5.23億港元及4.97港元。純利分別為1230萬港元、1830萬港元、2870萬港元以及凈虧損1390萬港元。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的三個年度,收益的複合年增長率約96.5%。,“HKTV mall”為其2022年度定下的目標也显示出其對香港電商市場的信心:訂單總商品交易額目標為80億港元至85億港元之間,按年增長21.7%至29.4%。,“小阿里”和“小京東”,“友和”的創始人徐嘉瑩和胡發枝都為金融專業出身,各自家庭、工作涉及外貿背景,為日後一同創立“友和”,提供了基礎。創業的100萬本金,兩人當時各出了一半。,創立“友和”的動機,源於傳統零售渠道在海外商品獲取上的不足,以及香港本土電商平台的匱乏。徐嘉瑩曾回憶:“早期的Amazon Kindle在當時屬顛覆性的新產品,在美國、日本等地十分熱賣,但是香港傳統的零售渠道根本買不到。”,曾經“友和”的供應鏈,基本依靠創始人遊說海外品牌以獲得代理權。比如在“友和”累計賣出9萬台的日本Iris Ohyama除塵滿吸塵機,徐嘉穎在採訪中表示最初因為自己對塵蟎過敏,才主動找到對方進行代理合作。,“友和”招股書显示,線上、線下自營零售(B2C)及線下批量銷售(B2B模式,主要面向貿易公司,及家電、消費电子零售商)總收益中,超過95%來自电子產品的銷售。,目前,友和上有超過23000個SKU,由590個品牌提供,主要涵蓋5個種類,為电子產品、美容及護理电子產品、家庭電器、電腦及周邊產品和生活時尚產品。,电子產品及家用電器,也是香港零售电子商務行業的主要產品類型之一。截至2021年3月底的最近一年,其佔香港零售業網上銷售總額的31.3%。其中“友和”市場佔有率約5.6%,略高於“HKTV mall”,為行業第一。,“自營”模式,涵蓋絕大部分的香港本土電商平台。“豐澤”、“百佳超市”、“屈臣氏”等基於線下商超向線上轉型,依靠自有供應鏈,都不出意外地選擇了自營模式。商品主要涵蓋电子產品、家用電器、美容及護理、家庭百貨等。,普遍的自營,也與香港繁榮的進出口貿易密不可分。香港2021年的商品整體出口貨值較2020年上升26.3%,商品進口貨值上升24.3%,2021年全年商品貿易總額達102684億港元。作為對比。2021年上海市進出口總值創歷史新高,達4.06萬億元人民幣,但與香港仍有不小差距。,加之香港作為自由貿易港特殊的關稅政策,讓“友和”們得以從全球市場,以較有競爭力的價格採購商品。,招股書显示,B2C自營占“友和”線上零售額的比重,於18/19財年、19/20財年、20/21財年及21/22前八個月,分別為48.6%、64.0%、76.2%及77.9%。,綜合來看,“友和”就像是“小京東”。,邀請第三方商家入駐的“平台”模式反而不受青睞,但並非沒有成功案例。香港電商龍頭“HKTV mall”即是平台、自營雙輪驅動,且平台佔比更高。其64.94億港元的商品銷售總額中,有21.17億元來自於自營業務,43.77億來源於特許銷售收入及其他服務收入(平台入駐的第三方商家)。,對比自營,平台有其獨特優勢,不止於更輕的運營成本。財報显示,“HKTV mall”供應規模已從2020年的50萬種產品,擴展到2021年的80萬,囊括雜貨、美容、电子產品、家用電器等。合作商戶也從4200家,擴展到超5500家。對比“友和”23000個SKU,優勢明顯。網站上,我們也能直觀地看到,“HKTV mall”有更豐富的商品供給,這也是其能佔據更大市場份額的差異化優勢之一。,如果把“友和”比作京東,那麼“HKTV mall”則更接近阿里。與此同時,香港本土電商們,也正感受到自營模式的局限性,開始嘗試向平台發展。“友和”招股書显示:,我們擬於22/23財年推出線上平台業務,第三方商戶可在此平台向消費者銷售產品,而我們將賺取傭金收入。與此同時,我們亦主張擴大电子商務平台上提供的產品組合至电子產品及家庭電器以外的全新類型。,“HKTV mall”則強調將繼續加大對第三方商戶的支持力度,推進“平台”模式進一步發展:,2021年對於香港許多線下商戶來說是艱難的一年,尤其是對中小型企業而言,我們認為降低傭金率和回贈傭金獎勵計劃,能領商戶更具勇氣去建立一個可行的業務個案,將業務重點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從推進“平台”的搭建,到對商戶進行傭金減免,這一系列的舉措,都可以看到香港電商平台對阿里、京東成功路徑的借鑒。甚至在“大促節點”的設置上,同樣有諸多參考。比如“友和”從2014年開始,即跟進了“雙11”,目前還有“雙12”、“818VIP節”等。當然,也有其基於自身特色的“313周年慶”。,在“HKTV mall”上,能看到對“電商直播”先進經驗的學習。2021年其入駐的健康品牌“維特健靈”與運動品牌“PUMA”在平台上進行了兩場直播,觀看人次分別為4.2萬、3.7萬,後者訂單成交額增長60倍(對比過去30天日均商品交易額)。,本土化改造,借鑒內地電商先進經驗之外,香港電商也有其“本土特色”。,“友和”在招股書中頻繁強調其主打的“OMO模式”,本質即我們所熟悉的線上、下融合的新零售。這在內地早有先例,比如“蘇寧易購”早年即是線上平台和線下門店雙輪驅動。全國最知名的“十元店”名創優品,其天貓旗艦店、微信小程序千萬級會員規模,及超10%的線上營收佔比,都得益於線下超4000家門店的引流作用。,據“友和”招股書,其“線下零售店”(觀塘店、長沙灣旗艦店)銷售額佔比,18/19財年、19/20財年、20/21財年及21/22財年前8個月,分別為27.4%、18.2%、14.8%、16.7%。線下銷售額呈增長態勢,但增速整體不及大盤,原因在於香港線下零售業年複合增長率低於線上。,在疫情反覆的環境下,堅持線下門店的意義在於:1、香港本土電商需要線下門店提供“消費者信任”;2、作為物流履約最後一公里的自提點。,徐嘉瑩創辦“友和”之初就開了“觀塘店”,當時花了3萬元的裝修費,創始人帶頭鋪地板,自行採購壁紙。她表示對更習慣於線下購物的香港消費者來說,線下門店是電商的“背書”。,“友和”也提到,顧客可選擇將已訂購產品運送上門,或按其意願自全港各區逾2000個提貨點提取已訂購產品。招股書显示,20/21財年及21/22前八個月,客戶選擇到零售店收取已訂購項目的網上訂單數目,分別佔網上訂單總數的27.8%和19.4%。,“自提”是香港電商的常規操作,“屈臣氏”依靠線下門店,編織起了密集的線上、下零售網絡。而即便是“HKTV mall”,其最新財報显示,首間“超級市場”線下店於2021年10月開業,提供超3000款商品,同時作為網上客戶訂單的自取點、現場銷售點和極速送服務,推動線上、下協同效應。,香港電商重視自提,主要因為上文提到的高居不下的履約成本。“友和”自2022年前“包郵”門檻為滿400港元,今年以來提升到了500港元。而付費配送價格在30―200港元之間。好在其主營的高價值电子產品、電器,提高了平台平均客單價,20/21財年為1463港元,最新8個月則為1623港元。,當然,作為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自提未嘗不是更效率的一種物流方式。,從香港,走向全球?,上市后,“友和”們需要給投資人講出更動聽的新故事。,“友和”招股書显示:預計將本次IPO募資所得的資金中的8.6%,用於拓展大灣區客戶(港粵澳),注資約3百萬港元(或所得款項凈額約3.4%),以支持擴大跨境电子商務業務營運的規模,包括建立在中國主要电子商務門戶網站(根據目前的業務計劃,應包括將於2023年第二季度開始運作的天貓及京東)設立旗艦店。,“HKTV mall”表示,考慮到香港市場的局限性,待疫情緩和后,仍將大力發展全球市場,其中包括倫敦等大城市。,從香港走向更大的市場,似乎已成香港本土電商的共識。它們可以循着阿里、京東的成功路徑,從香港走向大灣區,甚至全國,乃至全球市場。但其間,無疑也會遭遇數百倍、千倍於它們規模的對手,以及“水土不服”的問題。,將“全球化”的野望寫進財報,不難。難的或許是,將文字的表達,轉化為財報上切實的數據。,6月10日,香港最大消費电子、家用電器電商平台“友和”集團成功於香港聯交所上市。開盤價2.28港元,當天報收2.1港元(6月17日收盤價1.97港元,總市值9.85億港元)。這是香港聯交所最大的本土電商IPO(首次公開募股)。,軟銀集團董事長、投資人孫正義有一套被廣泛引用的“時間機器”理論:所謂時間機器,指美國、日本、中國等分處IT行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在日本、中國IT行業尚不成熟時,優先前往較發達市場如美國開展業務,累積經驗。伺機再回到日本、中國市場,就可以復用此前的先進經驗。,
疫情的反覆與跨省游的不確定,讓今年“旅遊6・18”的核心暑期大促鎖定在了本地游和遛娃團。6月14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髮現,今年旅遊企業的“6・18”促銷戰依舊非常激烈,不少景區、酒店企業紛紛放出“大力度”的優惠產品,暑期本地游、親子游產品也成為了今年大促的新趨勢。不過因為退改簽的不透明、不便捷,部分消費者快速下單的同時也吐槽不止。行業下行階段,疫情反覆之時,如何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給消費者以便利,是以服務著稱的旅遊企業們更應考慮的問題。,瞄準暑期“放福利”,一年一度的“6・18”年中盛會再次敲響,各旅遊企業也加入到促銷戰中,紛紛亮出自己的“招牌”產品。,北京商報記者看到,希爾頓、萬豪、洲際等國際酒店集團針對“6・18”大促相繼放出了“海量”的優惠產品。其中,萬豪酒店推出了“1元享早餐”活動,消費者預訂酒店時只需多花1元,即可兌換入住期間的單人或雙人自助早餐;洲際酒店方面則推出了兩款重磅通兌產品,分別為洲際全國百店大通兌與千島湖四店通兌;另外,希爾頓酒店從6月1日開始以“團長集結,嗨囤盛夏”為主題,開設了七大超級團,由各隊團長甄選各團產品,為消費者選尖貨、拼福利。,除了各大酒店集團,各景區以及主題公園也開始瞄準暑期親子游“放福利”。天津海昌極地海洋公園開啟每日限量秒殺,“6・18”成人秒殺單次票99元;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則上線了“6・18”特惠雙人半年暢玩卡,限時599元。,飛豬方面表示,今年“6・18”針對暑期旅遊設計的新品集中首發。適合集中“囤貨”、靈活安排出遊時間的套餐類商品依然是主流,並從酒店向樂園、博物館、露營等新玩法延伸。同時,近期爆火的露營也出現了套餐產品,房車、郵輪亦有套餐玩法在飛豬“6・18”首發。,有效期放寬至年底,在囤貨經濟的背後,各家旅遊企業為的是在暑期以及下半年能夠加速“回血”。,北京商報記者從飛豬官方旗艦店看到,有部分產品的銷量比較高。例如,“洲際酒店集團百店2晚含早餐”的產品月銷突破1萬筆;悅榕集團全國多店2晚連住通兌套餐的月銷為4589筆……,雖然銷量“不容小覷”,但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大部分酒店產品的可入住日期截止到9月底,甚至還有酒店、民宿把可入住有效期直接放寬至12月底。,某參加“6・18”大促的酒店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雖然參与‘6・18’大促的確可以獲得一定的銷量,但除去平台的傭金以及主播的提成后,給我們剩的利潤也就沒多少了。再加上我們售賣的商品本來就是打折促銷的優惠價,所以想緩解業績壓力還是十分困難的。”,“當下旅遊企業的現金流吃緊,而加入‘6・18’大促還能夠產生一定的交易額,所以不管怎麼樣,盡量先維持企業運轉,活下去才是目前的第一要務。”上述酒店負責人還談道。,在業內人士看來,由於疫情的影響,今年上半年的旅遊市場基本處於暫停狀態,而“6・18”正處年中並且也是個重要的節點,所以各旅遊企業爭先恐后入局,抓住機遇积極布局暑期以及下半年的旅遊市場,盡量回收一定的現金流。,消費者需看清退改規則,針對當前疫情變化,也有消費者正猶豫不決。消費者崔先生說道:“本想着在‘6・18’囤囤貨,買點海濱城市的旅遊產品,打算孩子放暑假后帶他去海邊度假。但是由於現在疫情還在不斷變化,我們也有所猶豫,正在考慮是否要下單呢。”,目前,有所顧慮的還不止崔先生一個人。孫女士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現在確實有點擔心疫情,但是錯過了‘6・18’就要再等5個月,這麼優惠的價格真的很難不讓人心動,但又怕買完之後,因為疫情取消行程,而且退改的規則弄不明白也很麻煩。”,在資深旅遊專家王興斌看來,現在疫情還在變化,所以消費者在購買旅遊產品時一定要注意,商品是否能夠在疫情期間隨時退改,不需要附加條件、扣押金等。而對於商家來講,要考慮到目前的消費情況以及部分遊客猶豫不定的心理狀況,怎麼能夠隨時滿足遊客的不同需求,並保證服務質量是最重要的。,針對旅遊企業應該更多地推出什麼樣的旅遊產品,王興斌還表示,目前還是要以近郊的、本地的休閑度假產品為主,更多地掌握家庭游、親子游等產品的研發。,北京商報記者看到,希爾頓、萬豪、洲際等國際酒店集團針對“6・18”大促相繼放出了“海量”的優惠產品。其中,萬豪酒店推出了“1元享早餐”活動,消費者預訂酒店時只需多花1元,即可兌換入住期間的單人或雙人自助早餐;洲際酒店方面則推出了兩款重磅通兌產品,分別為洲際全國百店大通兌與千島湖四店通兌;另外,希爾頓酒店從6月1日開始以“團長集結,嗨囤盛夏”為主題,開設了七大超級團,由各隊團長甄選各團產品,為消費者選尖貨、拼福利。,疫情的反覆與跨省游的不確定,讓今年“旅遊6・18”的核心暑期大促鎖定在了本地游和遛娃團。6月14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髮現,今年旅遊企業的“6・18”促銷戰依舊非常激烈,不少景區、酒店企業紛紛放出“大力度”的優惠產品,暑期本地游、親子游產品也成為了今年大促的新趨勢。不過因為退改簽的不透明、不便捷,部分消費者快速下單的同時也吐槽不止。行業下行階段,疫情反覆之時,如何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給消費者以便利,是以服務著稱的旅遊企業們更應考慮的問題。,
這是抖音直播間罕見的一幕――,董宇輝面前放着幾塊牛排,觀眾們期待着他介紹商品,但他卻拿起了白板,寫上了“12 pieces of steak”,教大家說起了英文。,他一口氣不停地說:“當你背單詞的時候,阿拉斯加的鱈魚正躍出水面;當你算數學的時候,南太平洋的海鷗正掠過海岸;當你晚自習的時候,地球的極圈正五彩斑斕。但少年夢要你親自實現,世界你要親自去看。”,董宇輝過去是新東方的金牌教師。現在,他是正兒八經的帶貨主播。剛剛過去的周末,東方甄選終於倚靠着“雙語”和“有文化”的直播標籤火了,“上過你們的課,買過你們的菜。”這種火爆延伸到了股市。今日,新東方港股盤中漲約15%,而新東方在線大漲74%,報10.84港元/股。本月至今, 新東方在線累計漲幅超過180%。,今年60歲俞敏洪,在耳順之年遭受人生最大挫折,依舊不願躺平,轉而放下面子率領新東方轉型直播帶貨。無獨有偶,當年的羅永浩破產負債6個億后,放下身段走進直播間,今日已經東山再起。,“如果你能好,那一定是有人希望你好”。悄然間,我們看到一個失意中年男人不屈不撓的創業者形象。,新東方直播火了,一天賣1500萬,市值大漲50億,俞敏洪終於可以松一口氣。,6月10日,“東方甄選”直播間在抖音迅速走紅,起因是帶貨主播使用中英雙語講解產品,同時進行英語教學並在題板上進行單詞和詞組的書寫解讀,時不時地還會拋出一些段子抖包袱,有趣而生動。,這樣令人耳目一新的雙語直播風格與其他直播間里的劇本與嘶吼形成了鮮明對比,引來無數網友駐足。10日晚,其直播間粉絲剛剛突破100萬,而到了今天(13日),這一数字已超330萬。換言之, 這個“有文化”的直播間短短三天內漲粉超200萬。,網友紛紛感慨:“夢回新東方課堂”、“優秀的人在哪都會閃閃發光且令人尊敬”、“文化人的直播間,這簡直就是一股清流”,一位上海的朋友如是評論道:“這樣的直播帶貨很有意義,沒有大喊大叫、沒有相廝相殺,沒有低俗惡語,有的是詩情畫意,文明、浪漫、舒服、雅緻。”,,火熱難擋,這也為東方甄選帶來了有史以來最爆成績單。數據显示,東方甄選直播間10日晚間直播,峰值人數達到10.8萬,粉絲突破100萬,直播商品數共125件,直播銷量19.8萬件,直播銷售總額超1500萬元,而在此48小時之前,其單日銷量總額才一兩百萬。 相較首播成績翻了近三倍,一度登榜抖音帶貨TOP 1。,旗下主播董宇輝在直播帶貨的過程中穿插英語、歷史、哲學、語文、生物、地理等學科知識,幽默而風趣,一度衝上了熱搜。這位年輕的陝西小伙還有另外一個身份――新東方前英語名師,8年裡曾帶過超50萬名學生。由於熱度大漲,自嘲“長得像兵馬俑”的董宇輝還收到了一些脫口秀節目的邀請,但他在直播中表示眼下不會參加。,東方甄選是新東方在線旗下農產品直播電商平台,由掌門人俞敏洪去年年底組建而成。直播間大火,也順勢拉動了新東方在線的股價。6月13日上午開盤,港股新東方在線高開高走,股價盤中一度漲超100%,總市值曾衝破110億港元,較上一個交易日大漲超50億港元,甚至有股民爆賺20萬元。截止收盤,公司股價漲 超40%,總市值90億港元。,為此,俞敏洪現身表示:“這是新東方老師們非常關鍵的轉型,老師轉型做帶貨主播,受到了大家的關注和部分的肯定,感謝網友的包容寬容和支持。”,俞敏洪放下面子,60歲,頂住崩潰尋找希望,而在半年前,俞敏洪和新東方還處在冰冷的低谷時刻。,2021年,因政策、疫情、國際關係等原因,在線教育大踩剎車,在種種不確定性中,新東方遭遇有史以來最大變故――公司市值下跌90%,營收減少80%,員工辭退6萬人,加上員工賠償、退學費、教學點退租等現金支出近200億元。,創業路上無數次走在崩潰邊緣,俞敏洪並未放棄,他曾在《開場白》節目中直言:“我可以一走了之,但新東方的五萬名兄弟姐妹怎麼辦?”重創之下,俞敏洪決定在寒冬中擁抱變化,毅然率隊轉型――帶着老師們跨界,走進抖音直播間,開拓一條和教育不太相關的農產品之路。,這年11月7日晚,俞敏洪在直播時表示,新東方計劃成立一個大型的農業平台,自己將和幾百位老師通過直播帶貨幫助銷售農產品,支持鄉村振興事業。一個月後,新東方推出“東方甄選”,主要集中於水果、牛羊肉等農產品的帶貨,並於12月28日首次開播,俞敏洪親自坐陣,收穫了480萬元的銷售成績。,正如俞敏洪自己所慨嘆:“ 一切都不容易,就像我們突然一頭扎進了迷霧之中”,相比羅永浩等知名創業者,新東方顯然入局已晚,甚至有人嘲諷認為這又是一場情懷買賣。質疑也紛至沓來,“產品價格貴”是自東方甄選開播以來最為網友吐槽的地方之一。,這也直接影響了東方甄選的銷售成績,直播間也常常冷冷清清。新抖數據显示,正式開播的頭2個月以來,東方甄選共直播26場,累計帶貨商品數335件,累計銷量8.14萬件,總銷售額454.76萬元,整體業績一般,甚至都不及首播當天俞敏洪的戰績。,但誰也沒想到,新東方再憑“老本事”東山再起。如我們所見,東方甄選直播間從0到100萬粉絲用了6個月,而從100萬到200萬隻用了3天時間,堪稱絕處逢生。,現在,新東方的直播生態也已漸漸成形。目前,新東方的主播團隊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新東方在線老師組成的主播團隊,他們在東方甄選賬號上會定期產出內容;第二類是加入新東方主播公會的百名老師,他們啟動自己的直播賬號,打造食品、母嬰等垂類賬號。,,幾天前,俞敏洪還在個人公眾號中提到,上周帶領團隊組建了“新東方直播間”隊伍,這一隊伍將專門來推廣新東方優質的教育產品以及其他優質教育相關的產品,包括圖書、智能軟硬件學習設備、和學習相關的文教用品等。,“ 我把直播經濟叫做商業的第三次革命。”談起專註直播的邏輯,俞敏洪分析表示,第一次是大賣場,第二次是電商,第三次就是直播帶貨。“自去年政策之後,我對新東方的定義是成為以教育產品為核心的教育公司。產品需要銷售渠道,我發現最有效的銷售渠道除了找代理,就是直播帶貨。”,他甚至還把帶貨心得分享給了周鴻�t,引得後者眼紅不已,但周鴻�t則坦言:“實在抹不下面子。”,不過,俞敏洪並不想成為網紅主播,“我並不想把自己發展成直播帶貨網紅,只有團隊自身強大,業務才可以持續發展。”他在個人公眾號中說道,“我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俞敏洪和羅永浩給創業者上了一課,VC:願意再投,創業路途多荊棘,俞敏洪在困境之中的不言棄令人動容。,而他所經歷的失意與成功也是中國無數創業者們的縮影。上世紀90年代,一腔熱血的青年俞敏洪先是在10平米的破屋中開課,一張破屋子,一張破椅子,一個刷廣告的膠水桶開始了自己的創業之路。而在早期,由於培訓市場的激烈廝殺,俞敏洪的廣告也曾被對手覆蓋撕掉。,2000年-2004年是俞敏洪最艱難的時候,彼時兄弟變團隊,管理成為問題,而911事件后,留學市場受到極大影響,ETS對新東方啟動了“偷題”相關的訴訟,使得新東方為此賠付600多萬元。最艱難的時候,新東方一度面臨瓦解的危機。,後來的故事大家已經知曉,新東方和俞敏洪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躺賺。,如今俞敏洪的直播事業漸漸步入正軌。百轉千回,正如他所說:“新東方的發展,幾乎一切從頭再來,是一場新的長征,需要我和我的團隊做好長期奮鬥的打算。 這不是一場戰馬飛奔的爭先,而是一場駱駝穿越沙漠的堅韌跋涉。”,俞敏洪的直播間火了的同時,有着創業理想抱負的羅永浩卻踏出了直播間,退出了微博和所有的社交平台,正式埋頭啟動了下一段創業。,這一次,羅永浩盯上了AR。坊間傳聞稱, 已經有不少VC投資人找到了羅永浩,大家看中的也正是他曾經創業路上的連續失敗經驗。,如此看來,俞敏洪和羅永浩頗有共通之處,他們清醒且堅韌,在絕望中尋找了希望和出路,這在當下寒冷的創投圈中無疑是一種難得可貴的倔強力量。 一位VC合伙人在朋友圈感慨,由衷致敬創業者,如果有機會,還是會願意攜手同行。,創業維艱,一批創業者正經歷近年來最為嚴峻的時刻。,投資界最新獲悉,國內一家知名的設計品牌因受大環境影響幾乎快要撐不下去了,已經關閉了位於上海愚園路的門店。為了挽救現金流,創始人親自下場將自己的微信二維碼貼在朋友圈中接單,24小時在線。不止一位年輕的創業者曾無奈地傾訴:“上半年勉強混過去了,下半年會變好嗎?”,但正如俞敏洪曾經說過:“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地走到底,總要有幾個來回,才能得到好的結果。”,同樣地,這對當下身處困境的創業者們也是一種啟示。,董宇輝過去是新東方的金牌教師。現在,他是正兒八經的帶貨主播。剛剛過去的周末,東方甄選終於倚靠着“雙語”和“有文化”的直播標籤火了,“上過你們的課,買過你們的菜。”這種火爆延伸到了股市。今日,新東方港股盤中漲約15%,而新東方在線大漲74%,報10.84港元/股。本月至今, 新東方在線累計漲幅超過180%。,這是抖音直播間罕見的一幕――,
更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