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鑫總代_2021全球專利榜出爐:華為美國地區殺入前五 全球排行第四

    杏鑫總代_2021全球專利榜出爐:華為美國地區殺入前五 全球排行第四

    北京時間1月11日消息,專利數據庫提供商IFI Claims Patent Services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显示,華為公司在美國專利榜單上的排名繼續上升,達到第五。同時,中國公司在全球創新中的佔比越來越大。,報告显示,2021年,華為獲得了2770項美國專利,排名第五,與2020年的2761項基本持平。“藍巨人”IBM去年獲得了8682項美國專利,連續29年位居美國專利榜第一,但是較2020年的9130項下降了5%。,華為美國專利排名第五,雖然華為的網絡設備被美國市場拒之門外,獲取手機零部件的渠道也被拜登政府切斷,但是華為在獲得美國專利方面卻取得了成功。華為去年的專利榜排名之所以能夠從2020年的第九升至第五,一定程度上源於其他公司獲得專利數量的減少。去年,美國專利及商標局發放的專利數量同比下降7%。三星、佳能、台積電排在二至四位,但他們在去年獲得的美國專利數量分別同比下降了1%、6%、1%。,從全球來看,中國公司佔據主導地位。2021年,三星依舊以90,416項專利排名第一,但是包括中國科學院、華為在內的6家中國實體擁有的發明專利都超過了IBM。IBM只排名第八。中國科學院、美的集團、華為、中國石油化工集團、中國建築集團、格力電器分別排在二至七位。,華為全球專利排名第四,在去年發放的327,329項美國專利中,美國公司的佔比不到一半。中國公司獲得的專利數量排名第四,但有望超過韓國成為第三大專利接收國。IFI Claims CEO邁克・貝克羅夫特(Mike Baycroft)表示,去年美國專利申請總量出現下降,但只有中國和瑞士公司沒有拖後腿。,“這是讓我們所有人都感到費解的事情,”他表示,“這與新冠肺炎有關嗎?我們不知道,但這是一個可能的解釋。”,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仍然是創新增長最快的領域。在這個領域,IBM、三星、谷歌、英特爾和微軟處於領先地位。,雖然華為的網絡設備被美國市場拒之門外,獲取手機零部件的渠道也被拜登政府切斷,但是華為在獲得美國專利方面卻取得了成功。華為去年的專利榜排名之所以能夠從2020年的第九升至第五,一定程度上源於其他公司獲得專利數量的減少。去年,美國專利及商標局發放的專利數量同比下降7%。三星、佳能、台積電排在二至四位,但他們在去年獲得的美國專利數量分別同比下降了1%、6%、1%。,北京時間1月11日消息,專利數據庫提供商IFI Claims Patent Services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显示,華為公司在美國專利榜單上的排名繼續上升,達到第五。同時,中國公司在全球創新中的佔比越來越大。,

  • 杏鑫主管註冊_多家快遞企業官宣“春節不打烊” 行業競爭“反內卷”拼服務

    杏鑫主管註冊_多家快遞企業官宣“春節不打烊” 行業競爭“反內卷”拼服務

    臨近春節,年貨網購熱潮推動國內快遞市場進入節前高峰。申通快遞、韻達快遞、順豐速運、中通快遞等多家主流快遞企業陸續官宣“春節無休服務”,以滿足節日期間的寄遞需求。菜鳥宣布春節期間將依託自建自營的物流體系,保障全國300個城市的消費者照常收貨。,,,2022年春節臨近,各家快遞公司繼續喊出照常營業,德邦、韻達、申通、中通、極兔等均表示,將於2022年1月30日(臘月二十八)至2月4日(正月初四)提供“春節無休服務”,在此前後的其他時段按照日常標準提供常態服務。而順豐從2008年到2022年,已經連續15年全年無休。,申通“過年不打烊”項目發言人李琴表示,“申通已於一個多月前成立由總裁擔任組長的‘過年不打烊’決策組和部門項目組,採取‘日日碰’的方式確定策略、統籌資源,有效保障所有轉運中心正常運轉,24小時動態更新車輛運輸監測數據,確保貨物及時流通;協調部分網點車輛共用,保障最大化利用。”,中國鄉村振興建設委副秘書長袁帥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新冠疫情防控不容鬆懈,快遞行業是疫情期間民生保障的生力軍,2022年春節不打烊意義重大,可以保障民生,讓群眾正常生活不受影響,使得‘就地過年’更舒心。”,“多家快遞企業在此時主動表示不打烊,是勇於擔當社會責任的表現。”袁帥補充道。,為了能讓員工自願留守,快遞公司也拋出了春節“紅包”。,李琴介紹,對於申通一線快遞小哥、操作員工、值守職能員工發放節日紅包,對偏遠網點還給予額外補貼,激發各環節能動性,從而確保在不打烊期間給全平台、全區域、全商家提供及時、貼心的服務。,順豐速運杭州華鴻大廈營業點的張先生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自己選擇在春節期間堅守崗位,“一方面是考慮到疫情的原因,春節會留在杭州;另外,參考去年春節期間公司的各項福利補貼,多數員工都自願留下來響應就地過年。”,對快遞企業來說,在春節期間留住員工會帶來一定的成本壓力。對此,中通快遞目前已發布了春節具體指導價格:快件重量1公斤以內,漲幅不超過1.5元/單;快件重量1公斤以上,首重報價漲幅不超過1.5元/單,續重報價漲幅不超過0.3元/公斤。,極兔速遞也表示,春節期間,受疫情、交通、天氣等因素的影響,快件價格、時效及服務範圍將會有所調整。,近年來,在行業“反內卷”的背景下,快遞企業價格戰偃旗息鼓,而“春節無休”正是快遞行業從價格競爭到價值競爭的實質轉變,除了快遞單量、運營能力等以外,快遞企業更要拼在客戶群體中的服務口碑。,IPG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柏文喜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春節不打烊’對快遞公司保持或者提升市場份額乃至增收和提升客戶黏性有着直接意義。”,“客戶第一是今年申通‘過年不打烊’的核心策略。”李琴表示,申通將針對不同模式提供差異化服務。,德邦快遞方面表示,春節期間,將通過全國網絡覆蓋、直營網點運營、人力支持、高質量末端派送等多重舉措,力保快遞收發服務一如既往,不打折扣。,2022年春節臨近,各家快遞公司繼續喊出照常營業,德邦、韻達、申通、中通、極兔等均表示,將於2022年1月30日(臘月二十八)至2月4日(正月初四)提供“春節無休服務”,在此前後的其他時段按照日常標準提供常態服務。而順豐從2008年到2022年,已經連續15年全年無休。,臨近春節,年貨網購熱潮推動國內快遞市場進入節前高峰。申通快遞、韻達快遞、順豐速運、中通快遞等多家主流快遞企業陸續官宣“春節無休服務”,以滿足節日期間的寄遞需求。菜鳥宣布春節期間將依託自建自營的物流體系,保障全國300個城市的消費者照常收貨。,

  • 杏鑫總代_一周要聞 | 騰訊擬重新入局手機市場;奧密克戎衝擊致供應鏈中斷;支付寶金選投顧被叫停

    杏鑫總代_一周要聞 | 騰訊擬重新入局手機市場;奧密克戎衝擊致供應鏈中斷;支付寶金選投顧被叫停

    新東方退學費等現金支出近200億辭退6萬員工,1月9日下午消息,俞敏洪在其個人公眾號發文,回顧了2021年並展望了未來的轉型方向,俞敏洪稱,2021年,新東方遇到太多變故,因政策、疫情、國際關係等原因,很多業務都處於不確定性中。公司市值下跌90%,營收減少80%,員工辭退6萬人,退學費、員工辭退N+1(賠償)、教學點退租等現金支出近200億元。,支付寶金選投顧被叫停,消息人士稱或因合規問題,北京時間1月13日消息,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悉,支付寶聯合6家機構在今年1月4日推出的重磅投顧新品「金選投顧」目前已經被叫停。,據了解,支付寶「金選投顧」是支付寶聯合興證全球基金、南方基金、中歐財富、廣發基金、嘉實財富五家基金公司或基金子公司和財通證券推出的支付寶金選基金投顧組合策略。該策略是在支付寶金選基金的基礎上,結合投顧機構主理人,制定投資策略,構建基金投資組合,從而形成的十餘個基金組成的基金投顧組合。,據消息人士透露,被叫停是因為合規問題。,中消協評肯德基盲盒:應抵制,1月12日,隨着“肯德基盲盒二手價暴漲8倍”的消息在網絡愈演愈烈,中消協點名肯德基:用“盲盒”誘導食品過度消費,當抵制。,近日,泡泡瑪特與肯德基聯名推出一款套餐:花99元購買DIMOO家庭桶套餐,可以得到一個盲盒玩具;成為會員的中獎用戶,可以獲得花399元購買一整套盲盒的資格。,按照商品銷售的正常流程,只要合理合法,正常的促銷活動既使商家提高了銷量,也令消費者得到了實惠,完全是雙贏的局面。但最大的違和在於,肯德基是一家餐飲企業,所銷售的主流產品屬於快餐類食品,具有限時性。,大多數情況下消費者都秉持着按需購買,及時食用的觀點。可一旦與限量、抽獎等“飢餓營銷”手段掛鈎,就會導致消費者的衝動性消費,甚至是過量的購買造成食品的浪費。,1月12日,隨着“肯德基盲盒二手價暴漲8倍”的消息在網絡愈演愈烈,中消協點名肯德基:用“盲盒”誘導食品過度消費,當抵制。,騰訊擬收購遊戲手機廠商黑鯊,重新入局手機市場,據36氪從多個獨立信源處獲悉,騰訊擬收購遊戲手機公司黑鯊科技,收購后,黑鯊整體將併入任宇昕主導的騰訊集團平台與內容事業群(PCG)。,一旦交易完成,這家以遊戲手機為主的硬件廠商也將在收購后迎來業務轉型。據36氪報道,黑鯊科技未來的業務重點將從遊戲手機,整體轉向VR設備――由騰訊提供內容,黑鯊提供VR硬件入口。,佳能中國回應珠海公司停產:計劃關閉位於珠海的部分產線,1月13日,據第一財經報道,近日一則蓋有佳能珠海有限公司公章的公告在網上流傳,稱決定“終止公司生產”。珠海高新區對多家媒體確認,在珠海發展32年的佳能珠海已停產,目前企業正在跟員工商量處置方案。對此,佳能中國向界面新聞記者回應稱,佳能計劃關閉位於珠海的部分產線,該產線主要生產數碼相機產品。,美股大風暴!科技股又“崩了”,美國時間周四,受最新公布的PPI數據影響,市場對於美聯儲提前加息的預期升溫,美國三大股指當天全部下跌,其中標普500指數下跌1.42%,道指下跌0.49%,納指結束了此前連續三個交易日的漲勢,大幅下跌2.51%。大型科技股遭拋售,特斯拉跌超6%,當天馬斯克稱特斯拉進入印度市場一事仍面臨大量挑戰;英偉達跌超5%,微軟跌超4%。熱門中概股也結束此前漲勢,集體下挫,小牛電動下跌近10%,蔚來下跌近4%,小鵬汽車跌幅接近2%。,奧密克戎衝擊致供應鏈中斷,據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12日報道,受確診病例人數激增和強制隔離措施的影響,英格漢姆已經暫停供應多種家禽產品。在澳大利亞國內運營240家肯德基快餐店的柯林斯食品公司正在考慮是否更換或增加家禽供應商,以減輕斷供帶來的影響。分析師預測家禽供應短缺將導致柯林斯食品公司的銷售額損失1億澳元(1澳元約合4.6元人民幣)。,英格漢姆集團近日表示,大量工人因確診和隔離無法工作,該集團被迫對業務進行調整,供應重點轉向保證超市的整雞供應。澳大利亞肯德基並非首個受奧密克戎衝擊的國際快餐零售巨頭。同樣受疫情影響,日本麥當勞宣布,全日本約2900家門店從去年12月30日起,停售中大份薯條,只出售小份薯條。,北京時間1月13日消息,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獨家獲悉,支付寶聯合6家機構在今年1月4日推出的重磅投顧新品「金選投顧」目前已經被叫停。,新東方退學費等現金支出近200億辭退6萬員工,

  • 杏鑫代理開戶_磷酸鐵鋰一哥打響“王座”保衛戰

    杏鑫代理開戶_磷酸鐵鋰一哥打響“王座”保衛戰

    “預計2021年歸母凈利潤7.6億元-8.3億元。”1月11日晚,被券商冠以“磷酸鐵鋰材料龍頭”的德方納米在業績預告中寫到。,而2020年,德方納米的歸母凈利潤為虧損2840.16萬元。,過去一年,德方納米市值一路攀升。2021年初,其股價還在170元左右,截至1月12日已經超過了535元,對應市值達477億元。,德方納米業績、股價雙雙起飛,和新能源大熱的市場環境不無關係。,“未來新能源行業會火起來。”德方納米創始人吉學文在創業初期就有了預判。,時間回到2008年,德方納米管理層感知到新能源汽車的前景,開始嘗試將納米技術應用在磷酸鐵鋰上,切入磷酸鐵鋰材料行業。儘管在早期,公司成立的目的並不是研發磷酸鐵鋰材料,而是做納米材料的合成。,僅成立一年就貿然跳進另一條賽道,談何容易。技術研發階段,公司搬場地、換車間,不下八次。“不是說實驗,這個過程是要投資的。”吉學文說。,2010年實現量產之後,一直到2016年,德方納米都還在持續打磨和完善相關技術,此時距離公司成立已經過了9年。,技工貿、貿工技,向來都是企業發展的十字路口,專註技術研發和吉學文的性格有直接關係。此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他就不止一次表達自己對技術的“痴迷”。即便是現在,吉學文依然熱衷於學習各種新技術。“現在也天天學習,每天飛機上都是看書。”,下海創業之前,吉學文曾在部隊當過長達十年的參謀,負責帶領團隊進行科研工作。後來因為想要“搞企業”,於是選擇了轉業。,在創立德方納米之前,吉學文已經有過兩次成功創業的經歷。一次是合夥創辦生產控制板的拓邦电子公司,這家公司早在2006年已上市;另一次則是源於對氣體傳感器的興趣而創辦戴維萊。,歷經兩次成功創辦企業之後,2007年,吉學文聯合王允實、孔令涌一起創辦了德方有限(德方納米的前身)。最開始公司只是科技園的一個小實驗室,員工不過四個人。隨着新能源產業加速發展,德方納米在2008年的預判在如今實現了。,數據显示,2020年德方納米佔據國內磷酸鐵鋰材料市場份額的21%,排名市場第一,較排名第二的貝特瑞(佔13.5%市場份額)有明顯優勢。,不過,面對磷酸鐵鋰材料這塊等待分割的大蛋糕,其他玩家也躍躍欲試。臨近年底,這個市場迎來了一次擴產高潮。雲天化、龍佰集團、中偉股份相繼發布公告,表示將投資建設磷酸鐵電池材料相關項目。,作為這一細分賽道的龍頭,德方納米成色如何?在新能源行業越來越熱的背景下,競爭加劇、新玩家湧入,其將如何穩固龍頭地位?,迎來春天,2021年,德方納米主營的產品磷酸鐵鋰材料迎來了春天。,據生意社數據,截至2021年12月磷酸鐵鋰產能估算達92萬噸,而在一年前其產能還只有32萬噸,一年時間翻了近三倍。,暴漲的需求直接拉動了產品價格。根據生意社監測的數據,從2021年初到年底,磷酸鐵鋰的價格漲幅超過150%,從不足4萬元/噸,一路暴漲到9.9萬元/噸。目前,其價格仍在上行,已經超過11萬元/噸。,儘管經歷了大幅降價,但在電動車的總成本中,動力電池依然佔據主要部分,達到了40%。市面上應用最廣泛的動力電池為鋰離子電池,而三元和磷酸鐵鋰則是其正極材料的兩大主要產品。,過去幾年,由於補貼政策對電動車高續航開始傾斜,加之車企想要緩解用戶的“里程焦慮”,追求高能量密度電池提升續航能力。三元電池成為市場的香餑餑。,不過,自2019年以來,伴隨着補貼逐步退坡,磷酸鐵鋰的成本優勢越來越凸顯。而根據工信部、財政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最新通知,2022年電動車補貼還將退坡30%,2023年則不再補貼。這意味着磷酸鐵鋰未來的市場前景相當樂觀。,磷酸鐵鋰在2021年的電池裝機量市場份額佔比也說明了這一市場趨勢。2021年1-11月,磷酸鐵鋰電池裝機量達64.8GWh,超過了三元電池的63.3GWh,占整體市場比例的50.5%。,越來越多的車企開始投入磷酸鐵鋰電池的陣營。2020年中國市場銷量前10的電動車中,有6輛推出了磷酸鐵鋰電池版本,包括Model 3、比亞迪漢、宏光Mini EV等熱門車型。,在去年10月的三季報中,特斯拉表示,標準續航版Model 3和Moderl Y,將在全球範圍內改用磷酸鐵鋰電池。早在去年3月,小鵬汽車就推出了其主力產品P7的磷酸鐵鋰電池版本。,不僅是頭部新勢力,傳統車企也在跟進。戴姆勒集團CEO康松林此前表示,為遏制入門級車型中某些金屬價格的飆升,奔馳將在入門車型中採用磷酸鐵鋰電池。,在此背景下,電池巨頭開始紛紛加碼磷酸鐵鋰產能。去年4月,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稱,公司將在未來 3-4 年內將逐漸增加磷酸鐵鋰電池的產能佔比,逐漸減少三元電池的產能。,比亞迪從來都是磷酸鐵鋰的信徒,其著名的“刀片電池”便是採用這一技術路線。據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的數據,2020年比亞迪在中國磷酸鐵鋰動力電池市場中佔比17.38%,僅次於寧德時代。,專註於三元電池的LG新能源也坐不住了。此前有媒體報道稱,LG新能源也在開發磷酸鐵鋰電池,預計將在2022年底進行試生產,而且瞄準的正是中國市場。,然而,市場的大熱也推動了上游原材料價格大幅上漲,讓磷酸鐵鋰產業成本承壓。例如,磷酸鐵鋰核心原材料電池級碳酸鋰,其價格在短短一年內的漲幅超過了4倍。,在市場的高景氣下,企業的供應鏈能力將備受考驗。,龍頭成色,自2018年以來,德方納米已經在磷酸鐵鋰材料賽道上連續三年出貨量位居第一,是無可爭議的行業龍頭。那麼,其成色究竟如何?,梳理德方納米的發展路徑可以發現,其成長大致經歷了研發、量產、起量三個階段。,2009年以前,公司主要進行產品研發,2010年之後,通過持續優化工藝技術,其納米磷酸鐵鋰材料才逐步實現量產,並在這一年產能突破500噸/年,開始走向產業化。 來源:德方納米招股書,此後,德方納米的量產工藝日趨成熟,產能開始逐步釋放。2014年,這家公司在佛山建成一期年產3000噸的納米磷酸鐵鋰生產線,並於同一年進入寧德時代供應鏈。此後幾年,其產能持續擴大,公司成長進入快車道。,據Wind數據,2013年德方納米營收僅為3500多萬元,2014年就達到了1.3億元,同比增長270%。此後幾年,公司保持了較好的增長態勢,到2018年時營收突破10億元。不過之後兩年,其營收增長情況並不樂觀,2020年甚至出現了虧損。,2020年上半年,受市場環境下行,磷酸鐵鋰價格下跌,以及疫情等因素的影響,下游採購需求低於預期,公司歸屬於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673.96萬元。,不過,進入2021年後,情況有所改變。在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磷酸鐵鋰市場供需偏緊的背景下,憑藉對成本較強的控制力,德方納米營收能力迅速迴轉。,據德方納米最新半年報显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銷售磷酸鐵鋰3.11萬噸,同比增長191.87%,半年銷量超過前一年全年銷量。,去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75億元,同比增長257.69%,主營業務毛利率為21.66%,同比提升10.77個百分點,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35億元,扭虧為盈。截至Q3已達22.71億元。,整體來看,過去十年,除了2012年及2020年出現虧損,德方納米在其餘年份均實現了盈利,毛利率長期在20%以上,盈利能力較為穩健。,然而,盈利能力穩健的背後是其患有大客戶寧德時代“依賴症”。根據德方納米招股書,2016-2019年,公司營收中來自寧德時代的貢獻均在60%以上。,另一家鋰電巨頭凱金能源,也患有類似的癥狀,其招股書显示2018-2020年,寧�時代貢獻的收入占公司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45.57%、64.39%和59.77%。,這家公司在前兩次IPO相繼折戟后,又在2021年第三次衝擊IPO。2017年6月,凱金能源首次申請創業板上市,被否決的原因就包括過於依賴寧德時代。,雖然德方納米已經成功登陸資本市場,但其對寧德時代的依賴依然沒有改變。東吳證券分析稱,2020年德方納米超過65%的收入來自寧德時代。,新一輪混戰,1月11日,乘聯會公布了新能源汽車去年12月的產銷數據。數據显示,12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47.5萬輛,同比增長128.8%,去年全年零售合計298.9萬輛,同比增長169.1%。,其中,12月的零售滲透率為22.6%,1-12月為14.8%。全年滲透率較前一年的5.8%大幅提升。這意味着,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加速成長區間,未來將加速放量。,不止一家機構分析認為,未來新能源汽車加速放量,加上儲能行業對磷酸鐵鋰的需求,磷酸鐵鋰市場規模仍有大幅提升的空間。,據信達證券預測,2025-2030年全球磷酸鐵鋰電池出貨量將達337GWh和840GWh,國內達186和452GWh。與之對應,全球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需求為81萬噸和202萬噸,年複合增速為47%和31%,國內為45萬噸和109萬噸,年複合增速為31%和26%。,來源:信達證券,相比之下,即便是行業龍頭,目前的產能也相差甚遠。據德方納米2021年半年報,其當前產能為37048.65噸,在建產能40000噸,產能利用率92.41%。,為了應對下游爆發的需求,近年來產能擴張成為鋰電產業鏈的主旋律,成倍擴張者並不鮮見,磷酸鐵鋰自然也不例外。,德方納米一方面加速釋放現有產能,另一方面也在穩步推進新增產能。其在2021年半年報中披露,曲靖麟鐵及曲靖德方一期產能正處於逐步釋放階段;曲靖德方二期於2021年7月進入試生產階段。同時,公司還和下遊客戶合資建設德枋億緯項目和宜賓德方時代項目,這兩個項目均預計在2022年投產。,截至2021上半年,德方納米累計建設完成磷酸鐵鋰產能12萬噸/年。,面對這塊等待分割的大蛋糕,其他玩家也紛紛拋出投資、擴產計劃。臨近年底,磷酸鐵鋰迎來了一次擴產高潮。雲天化、龍佰集團、中偉股份相繼發布公告,表示將投資建設磷酸鐵電池材料相關項目。,雲天化擬總投資72.86億元,建設50萬噸/年磷酸鐵電池新材料前驅體及配套項目;龍佰集團擬投資30億元,建設年產15萬噸電池級磷酸鐵鋰項目,以及20萬噸/年的鈦白粉后處理擴能項目。,中偉股份計劃建設年產20萬噸磷酸鐵及磷酸鐵鋰材料生產線一體化項目,同時還將配套建設磷礦制磷酸或黃磷、磷酸一銨,以及礦區和磷礦開採,以匹配其磷酸鐵鋰產品需求。,新玩家也在湧入。例如鈷酸鋰龍頭廈鎢新能源,其在此前發布公告稱,擬與雅化鋰業以及滄雅投資在四川雅安合資設立雅安廈鎢新能源,該項目總投資約9.27億元,年產10萬噸磷酸鐵鋰,2023年4月將投產首期的2萬噸產能。,新老玩家的加入,勢必帶來行業格局的變化。,面對新一輪的競爭,德方並非沒有對策。其優勢在於獨創的液相法生產工藝,能較好控制生產過程中的能耗,降低生產成本。據招股書,2016-2018年其製造費用從1.7萬元/噸下降到1萬元/噸。,除了技術優勢,德方也在积極加強和下游廠商的綁定。據德方去年3月的一份公告,公司已和惠州億緯鋰能簽署了《合資經營協議》,雙方將設立合資公司生產磷酸鐵鋰。該項目年產能10萬噸,產能將優先供應給億緯鋰能及其關聯方。,德方能否抵禦住這輪衝擊,穩固龍頭地位?隨着各家產能在未來兩年逐步釋放,答案即將揭曉。,德方納米業績、股價雙雙起飛,和新能源大熱的市場環境不無關係。,“預計2021年歸母凈利潤7.6億元-8.3億元。”1月11日晚,被券商冠以“磷酸鐵鋰材料龍頭”的德方納米在業績預告中寫到。,

  • 杏鑫代理註冊_2022電動車集體漲價 特斯拉比亞迪漲最多

    杏鑫代理註冊_2022電動車集體漲價 特斯拉比亞迪漲最多

    2022年新能源補貼退坡30%,電動汽車漲價了嗎?2021年底,財政部發文宣布,自2022年1月1日開始,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將會在2021年的基礎上下調30%。也就是說此前能夠拿補貼的純電車型,根據續航里程不同,將少拿3900元或5400元的補貼。,補貼減少了,車企要麼漲價,要麼自掏腰包保證車型價格不變。選前者,會降低車輛的性價比,即可能會丟掉一些銷量。選後者雖然能維持價格穩定,但會影響企業的盈利情況。,對於競爭愈發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來說,漲價與否將直接影響銷量走勢與市場座次,是一個需要慎重考慮的大問題。,為了弄清楚主要電動車企對補貼退坡的不同策略,車東西日前走訪了北京、上海地區11個電動汽車品牌的銷售門店,得以描繪出補貼退坡大背景下的電動車企眾生相。,總體來說,銷量數據不錯的新造車企業們是集體漲價了,其中又以特斯拉的漲價幅度最高(Model Y漲2萬,Model 3漲1萬)。,而傳統車企則顯得糾結很多。,銷量好的如比亞迪則大膽漲價,漢甚至直接漲了1.2萬元。銷量較弱的品牌如吉利幾何選擇了車價不漲,但優惠減少的“溫柔漲價”模式。,最後一些像是廣汽埃安這類銷量好,同時有廣汽這種大集團支持的品牌則毫不在乎退坡問題,自掏腰包也要保持價格穩定。,▲各車企應對新能源補貼退坡的情況,以下是車東西探訪的具體報道,各位讀者可以看下跟想象中的是否一致。,新造車集體漲價 特斯拉漲幅最大,綜合來看,2022年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退坡幅度將會是2040元、3900元、5400元這三個檔次,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退補幅度是最小的。而在純電方面,目前在售的大部分車型的續航里程都超過了400公里,所以很多車型都將會面臨5400元的退補。,面對這樣的退補幅度,車東西實地走訪了目前銷量比較好的幾家車企的門店,發現大多數新造車車企都選擇了漲價。,特斯拉在去年11月中下旬已官宣進行了漲價,調整了國產Model 3和Model Y入門版車型的價格,紛紛向上調整了4752元。而不久前特斯拉官方再次漲價,目前國產Model Y已經漲價2萬,Model 3漲價1萬。,前段時間,小鵬汽車官方發布信息稱在2022年1月1日至1月10日期間,完成定金支付的訂單客戶綜合補貼后建議零售價格將與2021年保持不變。,目前小鵬汽車旗下三款車型均符合1.8萬元的補貼標準,2022年每款車將會減少5400萬元的補貼,而在1月10日之前,每款車產生的5400元的補貼退坡將會由小鵬汽車自己承擔。,在10日之後,小鵬汽車已經全系漲價。小鵬線下門店銷售人員告訴車東西,目前小鵬P7全繫上漲4300-5900元不等,最新補貼后售價為22.42萬-40.99萬元。,全新P5全繫上漲4800-5400元不等,最新補貼后售價為16.27萬-22.93萬元;SUV車型G3i全繫上漲4800-5400元不等,最新補貼后售價為15.46萬-19.32萬元。,▲店員展示的小鵬P5 550P定製價格,另一邊,雖然蔚來汽車的售價均在30萬元以上,已經超出了補貼的範圍,但由於可以換電,所以仍然享受國家財政補貼。,蔚來方面在12月初公布了旗下三款車型ES6、EC6和ES8的補貼方案,用戶如果在2021年12月31日前支付定金購買ES8、ES6及EC6,且在2022年3月31日前提車的用戶,可按照2021年國家補貼標準享受補貼。而這中間產生的差價則由蔚來汽車自己掏腰包來彌補。,但就在日前,車東西前往某蔚來空間,銷售人員表示,目前下單已經不能按照2021年的補貼標準來享受優惠了,退坡后的補貼差價需要消費者自己來承擔。,零跑汽車的主力車型C11也已經漲價了2500元,但店內銷售人員表示,目前C11車型可以贈送貼息6000元。即如果選擇貸款,利息小於等於6000元的情況下就相當於免息,如果超過6000元的話,消費者只需要承擔超過6000元的部分。另外像座椅加熱、座椅通風、隱私車膜、輪轂等在內的選裝包也從2萬元降到了1.5萬元。,▲零跑C11,而新造車裡面,哪吒汽車目前還沒有漲價。此前針對補貼退坡,哪吒汽車給出的方案則是,只要用戶是2021年訂購的車輛,即使提車時間在2022年,也能享受2021年的補貼政策。,截止至發稿前,車東西再次聯繫了哪吒汽車店內的銷售人員,他們表示目前依舊沒有收到漲價通知。,傳統車企維持價格穩定 但4S店有變相漲價,相比於前述的大部分新造車紛紛漲價應對補貼退坡帶來的成本上升,傳統車企們看起來受到的影響則較小。,明面上目前只有比亞迪在漲價。去年對補貼退坡採取觀望態度的比亞迪,最近開始猛漲了。日前車東西在比亞迪某線下門店看車時,店內銷售直接表示,目前賣得最好的比亞迪漢車型已經漲了近1.2萬,並且比亞迪的王朝和海洋全系車型都有不同程度的漲價。,但比亞迪目前依舊採取的是傳統的銷售方式,所以門店內也還會有一定的折扣空間。比亞迪店員告訴車東西,如果雙方之間協商得比較好,還是可以談下幾千元的優惠,比如有車主選擇了置換的方式進行購車的話,還可以額外有1萬元的優惠。,一汽大眾之前曾分別在去年12月7日和12月23日發了兩張圖片,一張圖片的內容是提醒消費者補貼退坡價格將上漲5400元,另一條則是官宣12月31日前支付定金可鎖定2021年新能源國補,這樣相當於為部分消費者鎖定了2021年的補貼權益。,▲一汽大眾微博截圖,而車東西在日前走訪了北京地區某上汽大眾門店,店內銷售人員給出的回應則是,如果在今年2月28號之前下定,依然能夠享受補貼退坡前的優惠。也就是說,上汽大眾目前依舊是自掏腰包將補貼差價給補上。,▲大眾ID.4 X,廣汽埃安方面,店內銷售人員表示Aion S、Aion Y、Aion V、Aion LX PLUS目前都沒有漲價,售價和去年12月份持平,目前店裡也沒有接到漲價通知。店員稱應該是不會再繼續漲價了。,隨後車東西又前往上汽榮威門店,店員也表示Ei5和Ei6目前也不會漲價,並且還有置換補貼2萬元,但到2月份之後,置換補貼將會減少1萬元。,▲上汽榮威,而吉利的新能源品牌幾何目前兩款在售車型幾何C和幾何A也都沒有漲價。但在置換補貼方面的優惠卻變少了。,店員告訴車東西,幾何C、幾何A的置換補貼原來都是5000元,現在是3000元;貼息原來是8000元,現在是5000元,相當於在官方給出的優惠中少了5000塊錢。也就是說目前車輛的價格沒有變動,但是優惠少了。,▲歐拉好貓,而長城的歐拉也沒有漲價。車東西在某新開業的歐拉門店了解到,該門店目前有好貓和好貓GT兩款車在售,價格與之前相比沒有變化。並且由於新店開業,本月內店裡還有200元定金抵1000元的優惠活動,還可以送一個400左右的交強險。如果現在下定,1月份結束之前沒有交車,還會補貼420元。,通過這些實際情況不難發現,這些傳統主機廠的新能源車都存在5000元以上的優惠,有些車型甚至會更多。,這種情況下,這些車企完全可以選擇不承擔補貼退坡帶來的損失,而是將這筆錢在店鋪優惠內折扣,然後降低門店的優惠力度。,漲價勢在必行 新能源產業將“斷奶”,從眾多企業的表述也可以看到,大多數之前採取保價的新造車們已經紛紛漲價,雖然不少傳統車企暫時沒有漲價,但不少優惠政策和權益也在逐漸減少。,從車企的態度和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些現階段選擇保價的車企最終也可能會走上漲價的道路。,在國內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萌芽期,國家為了保護這一新興產業,採用了財政補貼激勵的措施,在2019年時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效果。,也正是從2019年開始,國家開始逐步減少財政補貼的影響,讓市場變得自由化。但在2019年下半年,隨着財政補貼的退坡,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出現了罕見的6連跌。,從2020年開始,國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了觸底反彈,開始逐步恢復到補貼退坡之前的規模,甚至還屢創新高,這也說明了消費者對於新能源汽車的認可度正在不斷地增加,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迎來了一大批忠實的用戶。,對於整個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來說,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局面。任何一個產業想要從小發展到大,都不能完全依靠政府的資金投入。,如果用一個孩子來做比喻的話,此前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仍是一個尚未斷奶的孩子,而補貼的退坡正是在倒逼孩子斷奶,從依賴財政支持走向完全的自力更生。,短期來看,這樣做會產生一定的陣痛。但從長期來看,這必將催生出更加健康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結語:新能源汽車市場不斷走向成熟,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國內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實現了從0到1的歷史性突破。截至目前,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迎來了新的歷史突破,銷量進一步提升。,但在這背後也應該看到,國家的財政補貼仍然為很多人購買新能源汽車提供了便利。為了產業更好地發展,財政補貼開始逐步退出。,等財政補貼完全退出之後,新能源汽車行業將會完全進入市場經濟狀態,整個行業也會不斷走向成熟。,為了弄清楚主要電動車企對補貼退坡的不同策略,車東西日前走訪了北京、上海地區11個電動汽車品牌的銷售門店,得以描繪出補貼退坡大背景下的電動車企眾生相。,2022年新能源補貼退坡30%,電動汽車漲價了嗎?2021年底,財政部發文宣布,自2022年1月1日開始,新能源汽車補貼標準將會在2021年的基礎上下調30%。也就是說此前能夠拿補貼的純電車型,根據續航里程不同,將少拿3900元或5400元的補貼。,

  • 杏鑫平台主管_微信紅包封面背後的“怪圈”生意

    杏鑫平台主管_微信紅包封面背後的“怪圈”生意

    微信紅包封面官方平台推出紅包新形狀,虎頭虎腦形狀的紅包為節日增添了新感覺。據了解,微信紅包封面官方平台宣稱:“2022年的紅包封面就是這麼不同凡響、不拘一格,打破了條條框框,只為特別的你。”眼瞅着春節要到了,微信紅包封面周期性的火了起來。,,,自 2019 年微信官方對企業用戶,開放“定製紅包封面”功能后,每年大家搶不同品牌、不同明星紅包封面的熱鬧程度,不亞於集五福。,2021年年初,微信官方對個人用戶開放了定製紅包封面功能,很多人從中看到了商機。,微信紅包封面大火,商家是怎麼靠它賺錢的?,起初是GUCCI的一張紅包封面突然在網上躥紅,緊接着一眾奢侈品牌紛紛加入推出限量紅包封面。,不論是奢侈品還是大眾快消,用戶獲得限量紅包封面的條件各不相同。,想要獲得紅包封面制定權限有以下兩種方法:,其一企業用戶要通過企業認證的公眾號進行註冊,申請的紅包封面還要按照 1 元 1 個的標準,向微信付費。,,其二個人用戶雖然也可以定製紅包封面,但要求卡得很死。,如果要認證就需要完成實名認證、視頻號認證,個人視頻號還要滿足近 30 天發表 1 個內容、粉絲數量達到 1000 人以上的要求。這樣就很難了。,,因此紅包封面簡直自帶營銷屬性,有條件申請紅包定製的企業或個人用戶,成了掌握“紅包皮膚”的營銷者。,商家通過搞飢餓營銷活動,如限時限量領取、抽獎領取、註冊會員領取、登陸遊戲獲取等方式,把用戶變成自己的潛在客戶,套路數不勝數。,除了套路,還有哪些其他變現方法?,首先有人想到通過公眾號截流變現,抓取微信比較火的關鍵詞,改名為關鍵詞出售賬號或者承接廣告快速變現。,其次,幫客戶做紅包封面認證服務,由於個人認證門檻並不低很多人選擇花錢辦事。有商家就瞄準了認證服務的需求,打出了明碼標價的認證套餐。,個人認證分為興趣認證和職業認證,興趣認證需要有 1000 個粉絲,買粉+認證的配套價格為 88 元。職業認證則在300左右,企業公眾號認證甚至高達500元左右。,另外,還有以賣紅包封面賺錢的小商家。因為微信官方不允許買賣紅包封面,於是商家通過賣其他東西,送紅包封面的方式來吸引用戶,現在最常見的就是買表情包送封面。,目前,圍繞着紅包封面的完整產業鏈已經生成。據了解,紅包封面的產業鏈大致包含三類角色:資質提供方――封面製作方――銷售方。,首先是最上游的設計環節。通常售賣封面的商家會找人來包攬設計工作,學生或者業餘兼職的畫師、設計師都可以參与其中,同時也會有人組織設計兼職的群組,對接商家在群里派單。,微信紅包封面一頭連着品牌商,另一頭連着一眾靠微信“吃飯”的中小灰產賣家。對商業化向來謹慎的微信,不僅要有限度的向品牌商放開資源,同時要制定各種規則防範灰產。,早在一年前,微信就曾發布聲明稱:“自推出之日起,定製方不得因為微信紅包封面而以任何形式,向用戶收取任何費用。”,微信也給出了具體的懲罰措施:凡涉及到有償銷售微信紅包封面這一違規行為的定製方帳號,一經發現,已通過審核的微信紅包封面將被下架,已被領取的紅包封面將無法繼續使用,尚未發放的微信紅包封面將無法繼續發放;且該等定製方在一個月內將無法通過微信紅包封面開放平台定製任何紅包封面。,像上文提到的機器人銷售紅包封面,就屬於明顯的違規操作。一位相關技術人士表示,這是微信官方明令禁止的行為,若被發現將有封號風險。,如今微信紅包封面儼然成了一種社交貨幣,多數人希望自己發的紅包有個性,甚至不惜為此花錢。,這個怪圈不知何時中斷。2022疫情再起,紅包封面熱度大概率只增不減,看來又有人在悶聲發大財了。,自 2019 年微信官方對企業用戶,開放“定製紅包封面”功能后,每年大家搶不同品牌、不同明星紅包封面的熱鬧程度,不亞於集五福。,微信紅包封面官方平台推出紅包新形狀,虎頭虎腦形狀的紅包為節日增添了新感覺。據了解,微信紅包封面官方平台宣稱:“2022年的紅包封面就是這麼不同凡響、不拘一格,打破了條條框框,只為特別的你。”眼瞅着春節要到了,微信紅包封面周期性的火了起來。,

  • 杏鑫招商_《絕地求生》免費后迎來差評轟炸 在線人數超66萬

    杏鑫招商_《絕地求生》免費后迎來差評轟炸 在線人數超66萬

    《絕地求生》轉為免費后,Steam在線人數翻了一倍,當前在線玩家66萬,位居Steam十大熱門遊戲第二名,距離第一名《CS:GO》(78.3萬)不是太多。根據SteamChart統計,在免費之前,《絕地求生》每日峰值大概在30萬左右,而現在已經超過了66萬,是2020年4月以來同時在線玩家最高的一次。,,,與此同時,由於遊戲轉為免費,《絕地求生》今日在Steam上迎來了“差評轟炸”,有2641條差評,是平時差評數量(200左右)的13倍。,,,,,與此同時,由於遊戲轉為免費,《絕地求生》今日在Steam上迎來了“差評轟炸”,有2641條差評,是平時差評數量(200左右)的13倍。,《絕地求生》轉為免費后,Steam在線人數翻了一倍,當前在線玩家66萬,位居Steam十大熱門遊戲第二名,距離第一名《CS:GO》(78.3萬)不是太多。根據SteamChart統計,在免費之前,《絕地求生》每日峰值大概在30萬左右,而現在已經超過了66萬,是2020年4月以來同時在線玩家最高的一次。,

  • 杏鑫總代_午報 | 英特爾刪除公開信中涉疆內容;蘋果2021年向開發者支付600億美元

    杏鑫總代_午報 | 英特爾刪除公開信中涉疆內容;蘋果2021年向開發者支付600億美元

    美媒:英特爾刪除公開信中涉疆內容,《華爾街日報》10日報道稱,該報當天查詢英特爾公司官網發現,該司已刪除去年年底發布的所謂禁用新疆勞工、採購產品或服務的公開信中的相關涉疆內容。英特爾此前發布的這封公開信曾在中國輿論場引發強烈反感。該公司去年12月23日曾發表公開聲明,對於此事引起的疑問和顧慮“深表遺憾”,並對為中國客戶、合作夥伴和公眾帶來困擾“深表歉意”。但許多中國網民對其誠意並不買賬。英特爾周一發表聲明說,該司將繼續確保其在美國和其他運營地的法律法規合規性。另一家美國大企業沃爾瑪近期也在新疆產品採購問題上翻車,但與英特爾道歉並刪除爭議內容不同,沃爾瑪爆出問題后一直保持緘默。,:-0 持續關注。,蘋果2021年向開發者支付600億美元 累計支付2600億,蘋果公司周一表示,在2021年總共向軟件開發者支付了600億美元,自2008年蘋果應用程序商店App Store推出以來,蘋果總共向開發者支付了2600億美元。這一數據表明,App Store的營業額將繼續快速增長。作為參考,蘋果曾在2019年表示,自2008年以來,它已向開發者支付了1550億美元。到2020年底,蘋果表示已經支付了2000億美元,增加了450億美元。周一的數據显示,這一数字又增長了600億美元。,:-0 蘋果的手續費可不低。。。,布局元宇宙,騰訊擬收購小米系手機廠商“黑鯊”,從多個獨立信源處獲悉,騰訊擬收購遊戲手機公司黑鯊科技,收購后,黑鯊整體將併入任宇昕主導的事業群。一旦交易完成,這家以遊戲手機為主的硬件廠商也將在收購后迎來業務轉型。黑鯊科技未來的業務重點將從遊戲手機,整體轉向VR設備――由騰訊提供內容,黑鯊提供VR硬件入口。一位消息人士表示,“黑鯊估值30億元,騰訊砍到了26-27億元左右。,:-0 邁出元宇宙關鍵一步?,2021年中國製造業IT相關支出達1156.5億美元,IDC中國發布報告稱,2021年中國製造業IT相關支出達1156.5億美元。IDC中國製造業行業研究經理杜雁澤指出:“在IDC最新發布的全球支出指南中,2021年製造業在銀行、保險、政府等九大行業全球ICT市場(含第三平台)里總支出最高,中國市場全球佔比14.6%,與中國製造業對世界製造業貢獻的接近三成的比重相比仍有很大差距。IDC預測,2025年中國佔全球製造業技術支出將提升至18.9%。”,:-0 支出增速處於領先位置。,未來4年金融科技發展規劃出台,中國人民銀行近日印發《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提出新時期金融科技發展指導意見,明確了金融数字化轉型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實施保障。《規劃》強調,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堅守為民初心、切實履行服務實體經濟使命,高質量推進金融数字化轉型,健全適應数字經濟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為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共同富裕貢獻金融力量。,:-0 “数字驅動、智慧為民、綠色低碳、公平普惠”,蘋果2021年向開發者支付600億美元 累計支付2600億,美媒:英特爾刪除公開信中涉疆內容,

  • 杏鑫代理註冊_大廠“送禮”背後的生意

    杏鑫代理註冊_大廠“送禮”背後的生意

    春節臨近,又到了互聯網大廠們比拼禮盒的時刻。,送禮,對大廠來說很重要。對內,員工等着發福利,年會需要抽獎;對外,答謝客戶、維護關係也是一項不小的工程。,送禮,對大廠來說又很糾結。送得好,員工和客戶都開心,還能刷爆朋友圈和其他社交平台,企業的形象和口碑就樹立起來了;送得不好,輕則被吐槽兩句,重則可能會引發知乎“噴射月餅”那樣的尷尬事件。,大廠最愛送的東西有兩種:禮盒和卡券。禮盒精美體面,批量採購的成本價相對較低,可以花300塊錢買500塊錢的人情;卡券操作起來比較複雜,可兌換的商品有限,雖然送出去500元面值的購物券,但有可能買不到等價的人情。,笑得最開心的是背後的禮品商。他們不僅對該送什麼禮了如指掌,還摸索出了和大廠打交道的門道,哪怕大廠預算有限,他們也能讓禮物看起來精美。更何況,禮品本身利潤較高,定製的形式又能加快資金流轉,屬於高效穩賺的生意。,一來一去,送禮的買個人情,收禮的記了個好,禮品商也錢包鼓鼓,三方都樂樂呵呵。但歡喜的表象之下,送禮這件事到底有哪些講究?,01 ,大廠禮盒有秘訣:,包裝、擺放、配色,體面比東西更重要,大廠送禮,一來送員工。,春節快到了,一些大廠人在網上曬出了2022年的春節員工禮盒。從現有的分享內容來看,春聯福字、對聯、紅包封皮是各家的“統一動作”,此外,字節跳動和百度都選了電鍋和硅膠鍋鏟,騰訊送了台曆、本子、磁貼等,阿里還送了玩偶、台曆、帆布袋等。,看看2021年,字節跳動送了行李箱、抱枕等,京東送了U型枕、行李牌、公仔、零食等,喜馬拉雅送了會員卡、燈、盲盒、胸針、糕點等,聯想送了1888元的消費卡、兌換券、玩偶等。總結下來,大廠的員工禮盒以食品和日用小物為主。,二來送客戶。,據了解,春節算是大廠最重視的節日之一,因為這是和客戶維護關係、表達謝意的好時機。經常收到商務禮品的璐璐告訴深燃,端午節送粽子、中秋節送月餅,已經是常見操作,其他時候,她最常收到的是杯子、筆記本、筆,偶爾也會收到京東卡、兌換券、中糧卡。“我完全不用自己買杯子,從普通的印logo的馬克杯,到帶吸管的塑料杯,再到膳魔師保溫杯、帶溫度計的保溫杯、星巴克保溫杯等等,市面上的杯子都集齊了。”,最近幾年,璐璐發現大廠的商務禮品有了一些變化,杯子和文具雖然也有,但逐漸退居二線,一些新消費品牌閃亮登場。璐璐舉例,“前段時間特別流行晶石香薰和低度酒,我就收到了。還有一段時間護膚圈很流行以油養膚的說法,我就收到了護膚精油,感覺他們送禮也緊跟潮流。”,“緊跟潮流”的大廠,在送禮上還有一些小心機。禮品從業者劉樹告訴深燃, 在預算和工時有限的情況下,可以用一些方法讓禮物看起來更加體面。,第一個門道在於外包裝。劉樹介紹,常見的盒子材質有紙盒、木盒、藤編、絲絨、皮質、麂皮、烤漆。“紙盒相對是最便宜的,但不夠上檔次,客戶收到了也不會有保留的慾望,第一印象分和長遠價值都不夠。”劉樹表示, 木盒是實惠又體面的選擇。,質感,看材質;審美,看色系。拿新春禮盒來說,紅色和金色是很多公司首選的配色,中秋和端午也是紅、綠、黃當道。劉樹透露, 為了盡可能地節縮成本,又要提升檔次,很多企業會選擇黑金和燙金設計。,第二個門道在於內容物的擺放。劉樹介紹,一個妙招就是做卡槽。“一般來說禮盒最下面一層放的是拉菲草,為了運輸不損壞,還會多加氣泡墊固定住物品。但這樣一方面需要多放物品,增加成本,不然用戶打開盒子發現全都是拉菲草;另一方面,即使物品夠多,客戶第一眼看到的是泡沫和拉菲草,也會降低印象分。”,卡槽的優點是有序和用心。“ 卡槽需要定製,不僅每個卡位都要和禮物的形狀一樣,而且單品與單品之間要保留一厘米,單品與盒子也要保留一厘米,讓物品擺放整齊有序。如果同樣是放三件禮物,直接鋪在拉菲草上面,和安插在定製卡槽里,觀感是完全不一樣的,客戶一眼就可以看出帶卡槽的是用了心的禮物,不是隨便一塞就送人。”劉樹說。,在品類方面,劉樹介紹,大廠的節日禮盒裡,巧克力、糖果、茶包、咖啡等食品頗為常見,他表示,“食物可以放,但是不能全都放吃的,因為每個人的口味、生活品質甚至是過敏原都不一樣,送食物很容易出錯,要盡量少用、謹慎地用。”食品之外,常見的實物是保溫杯、馬克杯、鋼筆、充電寶等等,“客戶接受度比較高,而且可以一眼看出來品質。”,選個上檔次的盒子、黑金配色、內置卡槽,三管齊下,就能實現花最低的預算,送最體面的禮。,02 ,10倍利潤、高效流轉,,大廠禮盒養肥了供應商,常見的京東E卡、京優福卡、中糧卡等等,都有官方的採購渠道,相比之下,禮盒的門道就比較多了。,據深燃了解,節日禮盒分為現貨和定製款。 現貨,禮品組合和包裝都是現成的,只需要加個企業的logo就可以。1688上有很多專門生產供企業送節日禮的商家,一位商家向深燃介紹一款新春禮盒,內含一個保溫杯、一個筆記本和一支筆,上面印有統一的圖案,都是非品牌的工廠貨,批發價為每套62元,保溫杯免費定製logo,其他位置定製一處加100元的版費。,該平台上的其他工廠貨也是大同小異, 一些常見的禮品如智能測溫保溫杯進貨價15元至25元不等 ,包裝精美還帶雕花的茶具一套下來在75元以內。,工廠貨最便宜實惠,但畢竟不是品牌,且市面上撞款太多,所以一些商家也研發出了相對高級的現貨款式。,禮品定製商家王甲向深燃介紹,他們既可以做定製,也有現貨。“現貨是網上也可以買到的,但是相對來說是小眾款,很少會撞,而且我們的價格會比直接在網上買便宜很多。”,據王甲提供的報價表显示,批量進禮品確實會比市麵價格便宜10到20元不等,不過需要50件起訂,定製logo和換封面還需要額外付錢,開版費在300元左右。王甲介紹的禮盒大多是以玩具、春聯、日曆為主要內容物,比如一個市場零售價為99元的日曆,給企業的供貨價為85元,盒蓋上定製logo每套需要額外加5元,以及400元的版費,200套起訂。,定製款, 就是從內容物到外包裝都根據企業的需求設計打版,禮品也大多選擇品牌商品如膳魔師保溫杯、小米充電寶、星巴克馬克杯等等。,劉樹向深燃介紹了一款300元左右的禮盒,內有正規品牌的保溫杯、香皂、音箱、簽字筆,按官方零售價估算,價格在200元以內。他介紹,禮盒內的品牌商品,是由禮品商家統一採購的。“膳魔師、樂扣樂扣、星巴克這種常見的品牌我們都有合作,如果指定的商品我們這裏沒有,需要單獨採購的話,要多收取15%的費用。”,也就是說,禮品定製商家節縮成本,一部分要靠和品牌工廠的長期合作。另外,給企業定製禮品,有很多利潤空間。,行業人士萬夕透露, 禮品行業的利潤比較高,特別是紙製品,利潤甚至能達到10倍左右。“不過,如果走的是定製端,供應給企業和事業單位,利潤會壓很多,壓到6倍都是有可能的。”,據深燃了解,禮品定製的起訂量一般最低要50件,幾位商家表示,部分款式甚至要2000件起訂。如此龐大的訂單量,一方面保證了收益,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效率。,“給企業定製禮品, 利潤不一定太高,但是高效。如果只看利潤,走市場的品利潤更高,但是效率低。”萬夕解釋, 定製禮品出廠之後,直接送到企業手裡,屬於定點回收,資金馬上回籠,中途也沒有倉儲費和損耗,利用效率非常高。“要是走向市場,利潤雖然拉高了,但還要承擔倉儲、損耗以及市場價格波動帶來的風險,算下來給企業定製性價比最高。”,禮品定製主要的成本是原材料、人工、設計等等, 其中原材料的成本不甚透明,這也是禮品商有機會獲取利潤的地方。萬夕透露,一般業務員會選一些利潤高的材質推薦給客戶。,如萬夕所說,對於一個禮盒來說,如果內容物是市場上可以見到的東西,價格大家自然心知肚明,但外面的盒子、裏面的卡槽以及其他的裝飾究竟成本幾何,便是不能說的秘密了。,包裝做得好也是必然的,因為從禮品定製商和送禮人的角度出發,他們考慮的並不是禮物的實際價值和實用價值,而是送禮的那一刻、客戶打開盒子的那一刻的價值 。大廠送禮的價值,在於體面,不在於實用。“有的就是純粹做好包裝,包裝比內容物還貴。而且盒子需要手工疊,成本本來就會偏高。”萬夕說。,此外,營銷開支也能節省下來。供應商如果和大廠合作,反倒能達到宣傳的目的,不僅不用花錢營銷,還能白賺流量。,高效輪轉、收益有保障、免費宣傳,生產商嘗到甜頭並不假,但此外他們也有自己的權衡。,“跟大廠合作會有一定的風險,比如它哪部分的業務不好,整個業務線被裁掉,預算會有浮動,同時我們的訂單也沒有長期保證。所以我們也會盡可能找一些趨勢呈上升狀態的行業合作,也是最大化保證收益。”萬夕透露。,03 ,年年被吐槽,送禮卻停不下來?,大廠送了禮,客戶收了禮,供應商掙到了錢,看似是合家歡,然而事情並沒有就此結束。,此前有網友調侃,想低價買什麼東西,就等到節日或年會過後,很多人會在二手平台上出自己抽到的獎、收到的禮盒。 一件禮物安全送到收件人的手裡還不是終點,下一站是閑魚。,杯子、充電寶、小零食倒是可以轉手送人或者賣掉,卡券則大多流向了回收網站。據某回收平台显示,熱門回收的禮品卡券有京東E卡、沃爾瑪購物卡、蘇寧易購卡等等,回收價格為卡券面值的9折左右,面值比較低的卡券要壓到5折、6折。,很多人選擇出掉卡券也側面印證了一個問題:卡券對於很多人來說,用處並不大,甚至那張卡本身,就沒把實用和實惠考慮進去,它只是個代表人情往來的工具而已。,這其中,螃蟹券是個不得不提的名字。2021年,中消協就曾提醒大家,購買大閘蟹的時候要警惕螃蟹券的套路。此前有媒體報道,營銷人員以400元收一張500元面值的蟹券,賣給消費者500元,但同時自己還以250元的價格回收。回收之後,再以300元的價格賣給蟹券商家。這個過程里,螃蟹根本沒出現,反倒是一張紙來來回回,被套路和利益盤出包漿了。,螃蟹券是空頭支票,不過就算收到了真的能兌換商品的卡券,也未必能物有所值。,璐璐講述了自己的經歷。早年間她收到一張500元的購物券,掃碼進入指定的商城兌換商品,大部分是米面糧油,可選的東西很少,最後她選了一個電鍋,“結果那個鍋的設計特別‘反人類’,巨大一個,但是特別淺,烤肉就噴油,吃火鍋又不能多加水。”璐璐沒想到,怕浪費卡券兌換了東西,拿到的還是一件閑置品。,互聯網公司員工小君也有和璐璐相似的經歷。“我之前在公司年會上抽到一張京優福卡,面值500元, 但商城能買的種類少價格高,同樣的一袋大米要比京東上的貴一倍。”,收到不喜歡的禮物,只是被吐槽,更嚴重一點的,甚至會讓好事變成“壞事”。,大廠送人情靠代工,出現問題也是因為代工。2021年中秋節,知乎月餅事件鬧得沸沸揚揚。中糧豐通給知乎定製的月餅中用麥芽糖醇代替了蔗糖,但麥芽糖醇加量過高,一部分人不耐受,因而出現了腹瀉癥狀。送禮本是件好事,卻鬧了個大烏龍。,送禮本身就是一件投其所好的事情,收禮人需要禮物帶來的滿足感和愉悅感,企業需要通過送禮維護社會關係,即便有時候也會遇到好心辦壞事的情況,但送禮物這件事還是停不下來,這背後其實可以用心理學來解釋。,中央財經大學心理學系副教授竇東徽解釋,送禮盒和送卡券本質上都會引發收禮人的愉悅心情。“卡面上往往是显示金額的,能夠具體度量的數值會激活‘計算思維’,也容易產生比較,而實體禮盒通常不會標價,沒有明確的價值估計的線索,更容易引發整體性的‘情感思維’。卡也有它的優勢,就是禮品卡往往有其消費場景,用禮品卡消費似乎比較‘有面子’。”,至於怎樣讓收禮人有更好的體驗感,竇東徽建議,第一不要送大而無當的禮品,不實用還佔空間;第二是不要送實用性太強的“大路貨”,這類禮品很容易估價,容易引發“這東西淘寶上賣XX元”的聯想;第三是避免送一些保質期短的商品,一旦收貨延遲,商品變質,客戶體驗會非常差;第四是重視物流體驗,最好快遞上門,如果讓客戶費很大勁走很遠路取到快遞,也會讓效果大打折扣。,不過,竇東徽也說,包裝雖能體現用心程度,但終歸是一種形式,“ 當形式大於內容,反差過大,會造成客戶心理的落差,繼而產生對對方‘真誠性’的質疑。”,一份禮物的漂流,其實是企業、收禮人、供應商三方心理和經濟上的博弈。形式感和實用性缺一不可,但禮輕情意重,適度的形式,實用又用心,就是最好的禮物。,大廠最愛送的東西有兩種:禮盒和卡券。禮盒精美體面,批量採購的成本價相對較低,可以花300塊錢買500塊錢的人情;卡券操作起來比較複雜,可兌換的商品有限,雖然送出去500元面值的購物券,但有可能買不到等價的人情。,春節臨近,又到了互聯網大廠們比拼禮盒的時刻。,

  • 杏鑫總代_摺疊屏手機大亂斗

    杏鑫總代_摺疊屏手機大亂斗

    又捲起來了。 臨近農曆新年,智能手機領域的戰火再次燃起,但和以往在影像、芯片、刷新率、續航等方面的內卷不同,這一次戰火開始燒向了摺疊屏,並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1月10日,榮耀推出旗下首款摺疊屏手機MagicV,2021年12月15日,OPPO推出其首款摺疊屏手機OPPOFindN,2021年12月23日,華為發布摺疊屏手機華為P50Pocket。 而在此之前,三星於9月1日推出了三星GalaxyZFold3和三星GalaxyZFlip3兩款摺疊屏手機,小米則在3月30日發布了旗下首款摺疊屏手機小米MIXFOLD。至此,除了已申請過多項摺疊屏相關專利卻仍未發布摺疊屏手機的vivo和暫無明確表態的蘋果外,大多數主流手機廠商均已完成了在摺疊屏賽道上的布局。 但內卷顯然不是僅僅停留在布局上這麼簡單。 據外媒MSPoweruser報道,三星正在研發一款有兩個鉸鏈和三個面板的摺疊屏手機,這種三折式摺疊屏手機不再需要單獨的外部屏幕,展開后可以獲得更大的可視尺寸。有消息稱該款摺疊屏手機或將於2022年下半年發布。 資深數碼愛好者姜一鳴在得知三星研發三折式摺疊屏手機的消息后不禁啞然失笑,“以後的摺疊屏手機會設計成古代奏摺的樣子嗎?” 摺疊屏手機曾被視為“未來手機”,可望而不可及。但現在,“未來手機”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普及開來。“摺疊屏手機發展勢頭很猛,但同時定位比較尷尬,畢竟摺疊屏不是剛需,距離摺疊屏手機真正形成一個清晰的概念和定位,還需要經歷一些市場教育和摸索。”姜一鳴向DoNews(ID:ilovedonews)表示。 既然如此,那麼現階段的摺疊屏手機有何意義? 一位智能手機行業人士分析認為,智能手機市場成熟而內卷,各大手機廠商都在想方設法衝擊高端市場,而摺疊屏手機對軟件系統和硬件製造均提出了極大的要求,是技術實力的象徵,同時也是高端市場的通行證,“但就目前而言,摺疊屏其實和早期的全面屏一樣,是非常好的營銷點。” 摺疊屏手機迎爆發元年 各大手機廠商紛紛推出摺疊屏手機的另一面是,摺疊屏手機賽道正迎來快速成長階段。 來自面板供應鏈研調機構DSCC的調研報告显示,2021年三季度,摺疊屏手機的出貨量達到260萬台,環比增長215%,同比增長480%。預計到2022年,摺疊屏手機市場的出貨量將達到1750萬台。 在2021年之前,摺疊屏手機的出貨量還完全是另外一副光景。同樣是來自DSCC的調研報告显示,2019年,摺疊屏手機的出貨量僅僅50餘萬台,而到了2020年,這一数字也只是上升至300萬。 雖然摺疊屏手機在2021年迎來拐點,但事實上,摺疊屏手機並非新鮮事物。 最早的摺疊屏手機可以追溯到2012年。當時,日本陶瓷生產商京瓷與中國電信聯合推出了一款電信定製機京瓷KSP8000。京瓷KSP8000是由兩塊獨立的屏幕通過滾軸連接而成,屏幕合體后的可視尺寸可達到4.7英寸,其設計思路是讓用戶可以在單屏模式、平板模式和多任務模式之間任意切換。 2017年,中興也推出過一款摺疊屏手機中興AxonM,並且提供了單屏模式、鏡像模式、拓展模式和雙屏模式四種显示模式,大大開發了摺疊屏手機的實用性。 由於屏幕與屏幕之間存在連接線,京瓷KSP8000和中興AxonM儘管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摺疊屏手機,但卻可以稱得上是摺疊屏手機的鼻祖和啟蒙者。真正讓摺疊屏手機進入大眾視野的,是柔宇在2018年10月發布的摺疊屏手機FlexPai,同時這也是全球首款消費級摺疊屏手機。 柔宇FlexPai的屏幕採用了其自研的7.8英寸二代蟬翼柔性屏,可以實現自由彎曲、摺疊、捲曲,不僅具有AMOLED的鮮艷色彩,而且還擁有強對比、廣視角和高分辨率。儘管柔宇FlexPai的設計和配置足夠驚艷,但缺陷也很明顯:較脆弱的屏幕、厚重的機身、無法避免的摺痕以及應用適配性差。 柔宇FlexPai存在的缺陷嚴重限制了摺疊屏手機的出貨量,直到三星和華為躬身入局。2019年2月,三星發布旗下首款摺疊屏手機三星GalaxyFold,緊隨三星的腳步,華為也發布了旗下首款摺疊屏手機華為MateX。 三星和華為的入局,讓消費者對於摺疊屏手機的態度出現了兩極分化。一方面,三星GalaxyFold備受追捧,其在二手市場上的價格甚至一度被炒至3萬餘元,據三星移動部門總裁高東真透露,截至2020年1月,三星GalaxyFold的出貨量為40-50萬台。另一方面,消費者對於摺疊屏手機的吐槽聲不絕於耳,“貴而不實用”“純粹是智商稅”。 “早期的摺疊屏手機的確存在很多缺陷,但現在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突破,無論是鉸鏈、屏幕還是重量控制,都已經有了質的飛躍。”上述行業人士還向DoNews表示,在軟件層面,頭部應用和腰部應用都在积極適配摺疊屏手機,摺疊屏應用生態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是摺疊屏手機紅利的最大受益者。根據DSCC的調研報告,2021年三季度,三星在全球摺疊屏手機市場上的佔有率高達93%,其中三星GalaxyZFlip3的市佔率為60%,三星GalaxyZFold3的市佔率為23%,而華為則以6%的市佔率位居第二名。DSCC預測稱,到第四季度,三星的市佔率將進一步提升至95%。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三星還是不少手機廠商的摺疊屏供應商。2021年1月,三星簽署了一項協議,計劃向部分手機廠商供應摺疊显示屏,這些摺疊屏於三季度開始發貨,並在年底前交付100萬塊,小米、OPPO、vivo等手機廠商均在被供應之列。另據外媒BusinessKorea報道,三星計劃將摺疊屏的產量從每年1700萬塊增加至2500萬塊,提升超過40%。 儘管華為在全球摺疊屏手機市場上與三星有着不小的差距,但在中國摺疊屏手機市場,華為超越三星佔據了主導地位。根據艾媒諮詢研究院的統計數據,2021年,華為在中國摺疊屏手機市場上的佔有率為64%。在考慮購買摺疊屏手機的消費者中,有87%持續關注着華為摺疊屏手機。 拐點已至,仍需跨過重重阻礙 摺疊屏手機的發展如火如荼,但慘淡的出貨量卻一度讓整個智能手機行業如鯁在喉。 居高不下的售價是出貨量的一大阻礙。目前,各大手機廠商已發布的摺疊屏手機均價約為13500元,而根據艾媒諮詢研究院的數據,全球智能手機均價僅為2061元。來自IDC的統計數據显示,2020年,全球摺疊屏手機的出貨量約為194.7萬部,而同年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為12.92億部,前者的佔比僅為0.15%。這意味着居高不下的售價嚴重阻礙了摺疊屏手機的普及。 截至12月31日,小米MIXFOLD在小米天貓官方旗艦店的月銷量僅為600+,相比之下,RedmiK40的月銷量為3萬+,而小米11的月銷量為3000+。還值得注意的是,在“6・18”和“雙十一”的手機銷量榜單上,幾乎沒有摺疊屏手機的蹤影。 在線下,摺疊屏手機的出貨量同樣不盡如人意。DoNews走訪了山東某三線城市的數碼城,數位檔口工作人員均表示目前沒有摺疊屏手機存貨,“摺疊屏手機價格還是偏高,月銷量只有幾台,大多數消費者不會埋單。” 前述行業人士向DoNews解釋了摺疊屏手機售價居高不下的一大原因,“摺疊屏的成本和良品率都不及普通屏,這直接拉升了成品機的售價。” 事實也的確如此。根據市場研究公司Omdia的調研數據,摺疊屏的成本在150-250美元左右,作為對比,普通屏的成本則不足100美元。 與此同時,摺疊屏還面臨着高昂的維修價格。據悉,華為MateX2採用的是來自京東方研發和生產的摺疊屏,其內屏維修價格高達3999元。 鉸鏈的良品率不高是摺疊屏手機售價居高不下的另一原因。鉸鏈屬於精密結構件,其耐用性決定着摺疊屏手機的彎折壽命,而鉸鏈設計結構上的不足,會導致摺疊屏手機在摺疊后間隙變大、加重屏幕摺痕等問題,“鉸鏈技術還需要一年左右才能更加成熟,實現更大的產量,將成本降下來。”上述行業人士表示。 與摺疊屏一樣,鉸鏈的成本同樣高得嚇人。據OPPO高級副總裁劉作虎透露,OPPOFindN上採用的水滴型鉸鏈的成本超過了100美元,是最終售價的1/10。 現階段,手機系統和應用對摺疊屏手機的適配性較差也嚴重製約着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很多應用尚沒有適配摺疊屏,如果想在摺疊屏手機上使用只能通過分屏和懸浮窗的方式,用戶體驗一言難盡。”姜一鳴吐槽道。 摺疊屏手機的出貨量佔比仍然較低,從而導致很多應用開發者缺乏動力去適配摺疊屏。事實上,摺疊屏手機上的應用常常會在單屏和雙屏之間切換,如何輕鬆自如地應對這種切換對於應用開發者們來說絕非易事。 一位手機應用開發者告訴DoNews,讓應用適配摺疊屏並不困難,但想要讓應用適配不同手機廠商的不同屏幕尺寸的摺疊屏手機卻是一件極為繁瑣的工作。劉作虎也表示,摺疊屏手機的適配工作量是普通旗艦機的四到五倍,甚至可能是六倍。 不過,不難預判的是,儘管摺疊屏手機的普及仍面臨重重阻礙,但在手機廠商相繼推出摺疊屏手機后,一個屬於摺疊屏手機的時代即將到來。 進退兩難的摺疊屏手機 “從之前的出貨趨勢來看,一部分是炒作,另一部分是商務客戶送禮用。”一位華為經銷商告訴我們,在他接觸的華為系列摺疊屏產品中,賣得比較好的是MateX2,對於前兩代產品來說,更像是華為進軍摺疊屏領域的試水產品。 無論是試水還是正式走向大眾市場,我們看到的是大部分手機廠商都在不約而同地跳進這片紅海,誰都想在這片水域中開闢出自己的新大陸。 在這場摺疊大亂斗中,華為、小米、OPPO、榮耀均已下場,就國產廠商而言,目前僅剩vivo在獨自觀戰,似乎它並沒有把摺疊屏手機看在眼裡。 目前,多數消費者仍然沒有很強的購買意願,導致摺疊屏市場反饋平平,也正因此,華為、OPPO新上市的摺疊屏手機均未產生更多溢價,基本停留在原價或比原價更為便宜。 一位OPPO渠道商告訴DoNews,消費者對於摺疊屏的熱情遠沒有其它機型,其店中最為暢銷的機型售價在3000-5000元之間,處於中等偏下的價格區間。另一位小米經銷商稱,其店中的手機產品價格的消費區間也基本維持在2000-4000元。 “因為榮耀現在的產品還很少,目前最暢銷的是Magic3系列,買得人還算多些,其它型號的機型銷量還是很少,除了非常低價格的機型。”一位榮耀線下店店員說,他們也不太清楚榮耀首款摺疊屏的銷量會如何,但如果價格太高,他們也覺得銷量不會太好。“如果賣得和華為差不多的價格,大家為何不買華為?” DoNews曾於2021年底走訪多家手機賣場,並詢問多家手機經銷商渠道,對於摺疊屏的實際購買者我們得出了三種結果,我們也按比重對其進行了排序――購買后囤貨炒作、購買後送禮、購買后自用。 可見,摺疊屏手機的買單者大多是行內的“黃牛”們,或者部分經銷商人士,而較小一部分人會為摺疊屏買單。 另外,在我們走訪的過程中,也曾隨機詢問30位前來賣場購機的消費者,22位消費者認為,摺疊屏手機價格昂貴,並且沒有什麼新奇之處,8位消費者認為,可以購買嘗試,但他們更傾向於購買二手摺疊屏手機。 進退兩難,這是目前摺疊屏手機所面臨的現狀。 在摺疊屏手機推出之時,就曾有很多數碼發燒友提出了同樣的問題,摺疊屏手機除了屏幕摺疊了,它與普通手機究竟有什麼不同?它帶給了我們先進的體驗嗎? 我們認為,目前的手機廠商在實際應用場景中似乎並沒有考慮到這些問題,因為摺疊屏手機除了將屏幕摺疊,增加了可以讓屏幕摺疊的鉸鏈,其它似乎與普通手機的技術並無兩樣,甚至它也沒有給我們帶來最先進的體驗――在屏幕展開時你需要兩隻手同時握持,這似乎並不適合普通大眾的使用場景。因此,摺疊屏手機在使用場景上似乎更傾向於B端,即商務場合。 相信大家看到摺疊屏時都會想到我們常用的平板電腦,尤其是二合一的平板電腦,折起來是平板,反之則是一台筆記本電腦,這是我們在工作中的標配。而對於摺疊屏來講,它好似縮小版的平板二合一電腦,在B端的使用場景會遠大於C端(個人)使用場景。 因此,當前手機廠商想快速地切入C端,讓更多個人消費者接受摺疊屏這樣一款產品。我們也能清楚地看到,當前國產手機廠商摺疊屏的價格在不斷下探,從接近2萬元的價格下探到7000元附近,而OPPO更是打出了“從嘗鮮到常用”的產品主題。 但現在廠商們需要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它的使用場景究竟是什麼,如果僅為在摺疊屏手機中佔有一席之地,這樣的產品我們就應該去打一個問號。 摺疊屏手機前路漫漫,亂斗仍在持續。,又捲起來了。 臨近農曆新年,智能手機領域的戰火再次燃起,但和以往在影像、芯片、刷新率、續航等方面的內卷不同,這一次戰火開始燒向了摺疊屏,並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勢。 1月10日,榮耀推出旗下首款摺疊屏手機MagicV,2021年12月15日,OPPO推出其首款摺疊屏手機OPPOFindN,2021年12月23日,華為發布摺疊屏手機華為P50Pocket。 而在此之前,三星於9月1日推出了三星GalaxyZFold3和三星GalaxyZFlip3兩款摺疊屏手機,小米則在3月30日發布了旗下首款摺疊屏手機小米MIXFOLD。至此,除了已申請過多項摺疊屏相關專利卻仍未發布摺疊屏手機的vivo和暫無明確表態的蘋果外,大多數主流手機廠商均已完成了在摺疊屏賽道上的布局。 但內卷顯然不是僅僅停留在布局上這麼簡單。 據外媒MSPoweruser報道,三星正在研發一款有兩個鉸鏈和三個面板的摺疊屏手機,這種三折式摺疊屏手機不再需要單獨的外部屏幕,展開后可以獲得更大的可視尺寸。有消息稱該款摺疊屏手機或將於2022年下半年發布。 資深數碼愛好者姜一鳴在得知三星研發三折式摺疊屏手機的消息后不禁啞然失笑,“以後的摺疊屏手機會設計成古代奏摺的樣子嗎?” 摺疊屏手機曾被視為“未來手機”,可望而不可及。但現在,“未來手機”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普及開來。“摺疊屏手機發展勢頭很猛,但同時定位比較尷尬,畢竟摺疊屏不是剛需,距離摺疊屏手機真正形成一個清晰的概念和定位,還需要經歷一些市場教育和摸索。”姜一鳴向DoNews(ID:ilovedonews)表示。 既然如此,那麼現階段的摺疊屏手機有何意義? 一位智能手機行業人士分析認為,智能手機市場成熟而內卷,各大手機廠商都在想方設法衝擊高端市場,而摺疊屏手機對軟件系統和硬件製造均提出了極大的要求,是技術實力的象徵,同時也是高端市場的通行證,“但就目前而言,摺疊屏其實和早期的全面屏一樣,是非常好的營銷點。” 摺疊屏手機迎爆發元年 各大手機廠商紛紛推出摺疊屏手機的另一面是,摺疊屏手機賽道正迎來快速成長階段。 來自面板供應鏈研調機構DSCC的調研報告显示,2021年三季度,摺疊屏手機的出貨量達到260萬台,環比增長215%,同比增長480%。預計到2022年,摺疊屏手機市場的出貨量將達到1750萬台。 在2021年之前,摺疊屏手機的出貨量還完全是另外一副光景。同樣是來自DSCC的調研報告显示,2019年,摺疊屏手機的出貨量僅僅50餘萬台,而到了2020年,這一数字也只是上升至300萬。 雖然摺疊屏手機在2021年迎來拐點,但事實上,摺疊屏手機並非新鮮事物。 最早的摺疊屏手機可以追溯到2012年。當時,日本陶瓷生產商京瓷與中國電信聯合推出了一款電信定製機京瓷KSP8000。京瓷KSP8000是由兩塊獨立的屏幕通過滾軸連接而成,屏幕合體后的可視尺寸可達到4.7英寸,其設計思路是讓用戶可以在單屏模式、平板模式和多任務模式之間任意切換。 2017年,中興也推出過一款摺疊屏手機中興AxonM,並且提供了單屏模式、鏡像模式、拓展模式和雙屏模式四種显示模式,大大開發了摺疊屏手機的實用性。 由於屏幕與屏幕之間存在連接線,京瓷KSP8000和中興AxonM儘管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摺疊屏手機,但卻可以稱得上是摺疊屏手機的鼻祖和啟蒙者。真正讓摺疊屏手機進入大眾視野的,是柔宇在2018年10月發布的摺疊屏手機FlexPai,同時這也是全球首款消費級摺疊屏手機。 柔宇FlexPai的屏幕採用了其自研的7.8英寸二代蟬翼柔性屏,可以實現自由彎曲、摺疊、捲曲,不僅具有AMOLED的鮮艷色彩,而且還擁有強對比、廣視角和高分辨率。儘管柔宇FlexPai的設計和配置足夠驚艷,但缺陷也很明顯:較脆弱的屏幕、厚重的機身、無法避免的摺痕以及應用適配性差。 柔宇FlexPai存在的缺陷嚴重限制了摺疊屏手機的出貨量,直到三星和華為躬身入局。2019年2月,三星發布旗下首款摺疊屏手機三星GalaxyFold,緊隨三星的腳步,華為也發布了旗下首款摺疊屏手機華為MateX。 三星和華為的入局,讓消費者對於摺疊屏手機的態度出現了兩極分化。一方面,三星GalaxyFold備受追捧,其在二手市場上的價格甚至一度被炒至3萬餘元,據三星移動部門總裁高東真透露,截至2020年1月,三星GalaxyFold的出貨量為40-50萬台。另一方面,消費者對於摺疊屏手機的吐槽聲不絕於耳,“貴而不實用”“純粹是智商稅”。 “早期的摺疊屏手機的確存在很多缺陷,但現在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突破,無論是鉸鏈、屏幕還是重量控制,都已經有了質的飛躍。”上述行業人士還向DoNews表示,在軟件層面,頭部應用和腰部應用都在积極適配摺疊屏手機,摺疊屏應用生態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值得一提的是,三星是摺疊屏手機紅利的最大受益者。根據DSCC的調研報告,2021年三季度,三星在全球摺疊屏手機市場上的佔有率高達93%,其中三星GalaxyZFlip3的市佔率為60%,三星GalaxyZFold3的市佔率為23%,而華為則以6%的市佔率位居第二名。DSCC預測稱,到第四季度,三星的市佔率將進一步提升至95%。 另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三星還是不少手機廠商的摺疊屏供應商。2021年1月,三星簽署了一項協議,計劃向部分手機廠商供應摺疊显示屏,這些摺疊屏於三季度開始發貨,並在年底前交付100萬塊,小米、OPPO、vivo等手機廠商均在被供應之列。另據外媒BusinessKorea報道,三星計劃將摺疊屏的產量從每年1700萬塊增加至2500萬塊,提升超過40%。 儘管華為在全球摺疊屏手機市場上與三星有着不小的差距,但在中國摺疊屏手機市場,華為超越三星佔據了主導地位。根據艾媒諮詢研究院的統計數據,2021年,華為在中國摺疊屏手機市場上的佔有率為64%。在考慮購買摺疊屏手機的消費者中,有87%持續關注着華為摺疊屏手機。 拐點已至,仍需跨過重重阻礙 摺疊屏手機的發展如火如荼,但慘淡的出貨量卻一度讓整個智能手機行業如鯁在喉。 居高不下的售價是出貨量的一大阻礙。目前,各大手機廠商已發布的摺疊屏手機均價約為13500元,而根據艾媒諮詢研究院的數據,全球智能手機均價僅為2061元。來自IDC的統計數據显示,2020年,全球摺疊屏手機的出貨量約為194.7萬部,而同年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為12.92億部,前者的佔比僅為0.15%。這意味着居高不下的售價嚴重阻礙了摺疊屏手機的普及。 截至12月31日,小米MIXFOLD在小米天貓官方旗艦店的月銷量僅為600+,相比之下,RedmiK40的月銷量為3萬+,而小米11的月銷量為3000+。還值得注意的是,在“6・18”和“雙十一”的手機銷量榜單上,幾乎沒有摺疊屏手機的蹤影。 在線下,摺疊屏手機的出貨量同樣不盡如人意。DoNews走訪了山東某三線城市的數碼城,數位檔口工作人員均表示目前沒有摺疊屏手機存貨,“摺疊屏手機價格還是偏高,月銷量只有幾台,大多數消費者不會埋單。” 前述行業人士向DoNews解釋了摺疊屏手機售價居高不下的一大原因,“摺疊屏的成本和良品率都不及普通屏,這直接拉升了成品機的售價。” 事實也的確如此。根據市場研究公司Omdia的調研數據,摺疊屏的成本在150-250美元左右,作為對比,普通屏的成本則不足100美元。 與此同時,摺疊屏還面臨着高昂的維修價格。據悉,華為MateX2採用的是來自京東方研發和生產的摺疊屏,其內屏維修價格高達3999元。 鉸鏈的良品率不高是摺疊屏手機售價居高不下的另一原因。鉸鏈屬於精密結構件,其耐用性決定着摺疊屏手機的彎折壽命,而鉸鏈設計結構上的不足,會導致摺疊屏手機在摺疊后間隙變大、加重屏幕摺痕等問題,“鉸鏈技術還需要一年左右才能更加成熟,實現更大的產量,將成本降下來。”上述行業人士表示。 與摺疊屏一樣,鉸鏈的成本同樣高得嚇人。據OPPO高級副總裁劉作虎透露,OPPOFindN上採用的水滴型鉸鏈的成本超過了100美元,是最終售價的1/10。 現階段,手機系統和應用對摺疊屏手機的適配性較差也嚴重製約着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很多應用尚沒有適配摺疊屏,如果想在摺疊屏手機上使用只能通過分屏和懸浮窗的方式,用戶體驗一言難盡。”姜一鳴吐槽道。 摺疊屏手機的出貨量佔比仍然較低,從而導致很多應用開發者缺乏動力去適配摺疊屏。事實上,摺疊屏手機上的應用常常會在單屏和雙屏之間切換,如何輕鬆自如地應對這種切換對於應用開發者們來說絕非易事。 一位手機應用開發者告訴DoNews,讓應用適配摺疊屏並不困難,但想要讓應用適配不同手機廠商的不同屏幕尺寸的摺疊屏手機卻是一件極為繁瑣的工作。劉作虎也表示,摺疊屏手機的適配工作量是普通旗艦機的四到五倍,甚至可能是六倍。 不過,不難預判的是,儘管摺疊屏手機的普及仍面臨重重阻礙,但在手機廠商相繼推出摺疊屏手機后,一個屬於摺疊屏手機的時代即將到來。 進退兩難的摺疊屏手機 “從之前的出貨趨勢來看,一部分是炒作,另一部分是商務客戶送禮用。”一位華為經銷商告訴我們,在他接觸的華為系列摺疊屏產品中,賣得比較好的是MateX2,對於前兩代產品來說,更像是華為進軍摺疊屏領域的試水產品。 無論是試水還是正式走向大眾市場,我們看到的是大部分手機廠商都在不約而同地跳進這片紅海,誰都想在這片水域中開闢出自己的新大陸。 在這場摺疊大亂斗中,華為、小米、OPPO、榮耀均已下場,就國產廠商而言,目前僅剩vivo在獨自觀戰,似乎它並沒有把摺疊屏手機看在眼裡。 目前,多數消費者仍然沒有很強的購買意願,導致摺疊屏市場反饋平平,也正因此,華為、OPPO新上市的摺疊屏手機均未產生更多溢價,基本停留在原價或比原價更為便宜。 一位OPPO渠道商告訴DoNews,消費者對於摺疊屏的熱情遠沒有其它機型,其店中最為暢銷的機型售價在3000-5000元之間,處於中等偏下的價格區間。另一位小米經銷商稱,其店中的手機產品價格的消費區間也基本維持在2000-4000元。 “因為榮耀現在的產品還很少,目前最暢銷的是Magic3系列,買得人還算多些,其它型號的機型銷量還是很少,除了非常低價格的機型。”一位榮耀線下店店員說,他們也不太清楚榮耀首款摺疊屏的銷量會如何,但如果價格太高,他們也覺得銷量不會太好。“如果賣得和華為差不多的價格,大家為何不買華為?” DoNews曾於2021年底走訪多家手機賣場,並詢問多家手機經銷商渠道,對於摺疊屏的實際購買者我們得出了三種結果,我們也按比重對其進行了排序――購買后囤貨炒作、購買後送禮、購買后自用。 可見,摺疊屏手機的買單者大多是行內的“黃牛”們,或者部分經銷商人士,而較小一部分人會為摺疊屏買單。 另外,在我們走訪的過程中,也曾隨機詢問30位前來賣場購機的消費者,22位消費者認為,摺疊屏手機價格昂貴,並且沒有什麼新奇之處,8位消費者認為,可以購買嘗試,但他們更傾向於購買二手摺疊屏手機。 進退兩難,這是目前摺疊屏手機所面臨的現狀。 在摺疊屏手機推出之時,就曾有很多數碼發燒友提出了同樣的問題,摺疊屏手機除了屏幕摺疊了,它與普通手機究竟有什麼不同?它帶給了我們先進的體驗嗎? 我們認為,目前的手機廠商在實際應用場景中似乎並沒有考慮到這些問題,因為摺疊屏手機除了將屏幕摺疊,增加了可以讓屏幕摺疊的鉸鏈,其它似乎與普通手機的技術並無兩樣,甚至它也沒有給我們帶來最先進的體驗――在屏幕展開時你需要兩隻手同時握持,這似乎並不適合普通大眾的使用場景。因此,摺疊屏手機在使用場景上似乎更傾向於B端,即商務場合。 相信大家看到摺疊屏時都會想到我們常用的平板電腦,尤其是二合一的平板電腦,折起來是平板,反之則是一台筆記本電腦,這是我們在工作中的標配。而對於摺疊屏來講,它好似縮小版的平板二合一電腦,在B端的使用場景會遠大於C端(個人)使用場景。 因此,當前手機廠商想快速地切入C端,讓更多個人消費者接受摺疊屏這樣一款產品。我們也能清楚地看到,當前國產手機廠商摺疊屏的價格在不斷下探,從接近2萬元的價格下探到7000元附近,而OPPO更是打出了“從嘗鮮到常用”的產品主題。 但現在廠商們需要面臨的一個問題是,它的使用場景究竟是什麼,如果僅為在摺疊屏手機中佔有一席之地,這樣的產品我們就應該去打一個問號。 摺疊屏手機前路漫漫,亂斗仍在持續。,

更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