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用戶最近都有這樣的體驗:打開一款應用,沒有點擊開屏廣告,卻依然自動跳轉到了其他APP。仔細研究才發現,開屏廣告已經從原來的手動點擊跳轉,變成了“搖一搖”手機就自動跳轉。如果真是用力“搖一搖”手機廣告才跳轉,也沒有太大問題。但一些應用將“搖一搖”的閾值設置過低,走路、上下樓梯、手機稍微晃動……稍不注意開屏廣告就可能把你帶到另一個APP上。,也正是因此,“搖一搖”廣告越來越受企業歡迎的同時,引發了許多用戶的反感。,不堪其擾之下,已經有用戶呼籲禁止APP隨意調用陀螺儀,無法感知手機的震動,“搖一搖”廣告便無法生效。還有用戶表示,寧願直接支付一定費用,也不希望被強迫跳轉,影響使用體驗。,開屏廣告位置重要,廣告投放價格高,企業為了經營,設置開屏廣告無可厚非。但為了提高收益,屢屢有企業在開屏廣告上動歪心思。比如把關閉按鈕縮小,讓用戶難以順利點擊關閉;或者直接把關閉按鈕設置成跳轉鏈接,以此提升點擊率。“搖一搖”跳轉,目的也是如此。,從廣告邏輯來看,廣告營銷的核心是效果,效果則來自用戶的真實意願。而大幅提升用戶誤觸率的“搖一搖”廣告,恰恰是逆用戶意願的。尤其是在開屏廣告上,當用戶打開某款應用,表明用戶是對該應用有需求。如果此時開屏廣告強制跳轉到其他APP,顯然違反了用戶的真實意願。,根據觀察,目前投放開屏“搖一搖”廣告最多的是京東、淘寶等電商平台。而電商購物恰恰是一個與實際需求聯繫緊密的行為。如果用戶本身沒有購物的意願,強制跳轉到電商APP,無非是讓用戶耗費更多時間退出,而無法“按着用戶的頭”去下單。,對於廣告金主來說,“搖一搖”廣告的真實效果和性價比也值得商榷。誤觸率過高,必然導致廣告數據失真,如果是按照點擊付費,廣告主的廣告費可能有一半以上都打了水漂。花了錢卻得不到想要的結果,豈不是得不償失。,實際上,“搖一搖”自動跳轉廣告不僅違背用戶的真實意圖,還涉及調取手機傳感數據等,而該數據的獲取大多未徵得消費者同意。部分地區消費者權益部門認為,軟件在獲取手機各類傳感器數據時,應兼顧數據應用和消費者個人信息保護。,針對“搖一搖”開屏廣告,今年1月,工信部曾表示,已組織召開專題會議,要求涉及的主要互聯網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優化參數設置,合理設置開屏信息跳轉方式,切實尊重用戶真實意願。,此後,有部分互聯網企業採取了包括暫停“搖一搖”廣告投放,設置關閉“搖一搖”廣告按鈕等功能。但至今,“搖一搖”廣告依然被許多熱門應用採用,且用戶無法關閉。,廣告營銷講究用創意、用巧勁。“搖一搖”廣告並非要徹底杜絕,而是要合理設置閾值,不能想方設法讓用戶誤觸提升點擊量。這樣不僅無法起到宣傳作用,反而會引發用戶不滿,損害品牌形象。,開屏廣告位置重要,廣告投放價格高,企業為了經營,設置開屏廣告無可厚非。但為了提高收益,屢屢有企業在開屏廣告上動歪心思。比如把關閉按鈕縮小,讓用戶難以順利點擊關閉;或者直接把關閉按鈕設置成跳轉鏈接,以此提升點擊率。“搖一搖”跳轉,目的也是如此。,不少用戶最近都有這樣的體驗:打開一款應用,沒有點擊開屏廣告,卻依然自動跳轉到了其他APP。仔細研究才發現,開屏廣告已經從原來的手動點擊跳轉,變成了“搖一搖”手機就自動跳轉。如果真是用力“搖一搖”手機廣告才跳轉,也沒有太大問題。但一些應用將“搖一搖”的閾值設置過低,走路、上下樓梯、手機稍微晃動……稍不注意開屏廣告就可能把你帶到另一個APP上。,
北京時間7月14日消息,近日,微博認證為作家的@尚龍老師發文稱在抖音直播多次觸犯屏蔽詞,“秒殺”“賺錢”“直播間”等都不能說,只有換成諧音詞“秒秒”“賺米”“啵啵間”等才不會被提示違規。,他評論道,抖音的文字體系中包含大量平台故意製造的錯別字,而孩子剛學會漢字沒幾年,就過早接觸了這些詞彙,應該“救救孩子”。“抖音黑板報”頭條號回應稱,不能提“秒殺”“賺錢”“直播間”等是不實消息,抖音並不提倡諧音表達。,@尚龍老師在微博中描述孩子使用抖音后受到的影響,如熟練使用“芭比Q”等諧音抖音熱詞:,“我今天回家,在小區一群孩子扯着嗓子喊:完了,芭比Q了!我一看這群孩子,也就是三五歲,剛學會漢字沒幾年,卻過早接觸了這些詞彙……有一天,我們的孩子在暑假作業里寫着:白雪公主吃下王后給她的蘋果,芭比Q了。他們寫着:我媽媽在抖爸爸的啵啵間,花了五十米買了東西。他們寫着:我要好好賺米,成為國家棟樑。哦對了,國家也不讓說:我要好好賺米,成為國國棟樑。”,“救救孩子。”@尚龍老師在微博結尾處呼籲。,“抖音黑板報”頭條號回應稱,不能提“秒殺”“賺錢”“直播間”等不實,因《廣告法》不能提極限詞屬實,而網友使用變體、諧音表達屬於網絡黑話,平台並不提倡。,聲明全文:, ,“我今天回家,在小區一群孩子扯着嗓子喊:完了,芭比Q了!我一看這群孩子,也就是三五歲,剛學會漢字沒幾年,卻過早接觸了這些詞彙……有一天,我們的孩子在暑假作業里寫着:白雪公主吃下王后給她的蘋果,芭比Q了。他們寫着:我媽媽在抖爸爸的啵啵間,花了五十米買了東西。他們寫着:我要好好賺米,成為國家棟樑。哦對了,國家也不讓說:我要好好賺米,成為國國棟樑。”,北京時間7月14日消息,近日,微博認證為作家的@尚龍老師發文稱在抖音直播多次觸犯屏蔽詞,“秒殺”“賺錢”“直播間”等都不能說,只有換成諧音詞“秒秒”“賺米”“啵啵間”等才不會被提示違規。,
馬斯克和特朗普的互噴正在進行中,順着網線,政商網紅隔空對壘,完美演繹說散就散的塑料友情。7月13日,特朗普在自家社交媒體TruthSocial上發飆,連珠炮似地發消息懟馬斯克,其中言辭最兇狠的一條,是特朗普稱,當年馬斯克去白宮為若干項目尋求補貼時,自己本可以要求他“跪下乞求”,而他會照做的。,,而馬斯克的項目,則被特朗普戲謔為“開不了多遠的電車”、“出車禍的無人駕駛汽車”和“去不了目的地的火箭”。“沒有補貼,他將一文不值。”,特朗普還喊話馬斯克,讓他管好自己的事,如何從收購Twitter中抽身才應該是注意力所在。,這些吐槽被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截圖發到了Twitter――馬斯克的活躍地。馬斯克果然回應了,他發動嘲諷技能,發了個“Lmaooo”(laughing my ass off),類似中文“笑到頭掉”。還貼了張來自動畫片《辛普森家族》的動圖,圖裡一個老頭對着蒼天罵罵咧咧。,,特朗普和馬斯克,兩大世界級網紅,曾在特朗普當總統時一度你儂我儂,如今關係卻急轉直下了。,“愛”得突然,“恨”得激烈,馬朗普式友情,難懂。,A,從特朗普2021年卸任美國總統以來,兩人之間鮮有公開互動,如今卻過山車似地一頭栽下去,墮入前所未有的低點。,說起來,這次是Twitter讓兩人“重逢”。,4月,當馬斯克高舉言論自由的大旗,宣布收購Twitter時,人們立刻就想到了前任美國總統特朗普,他在2021年1月美國國會騷亂之後,就被Twitter永久封禁了。,馬斯克本人面對“大眾期待”,也表了態,他認為當初封禁特朗普不對,應該讓他重回Twitter。在4月,這個“餅”被特朗普婉拒了:“我很感激這個提議,但我永遠不會回到Twitter。”,這個時候雙方還算客氣,但是到了5月,氣氛不再融洽。特朗普再談馬斯克收購Twitter一事,表示440億美元的收購價格收購Twitter,這種事只有愚蠢的人才會這麼做,“而埃隆並不是個愚蠢的人,另外,在他可能非法購買自己股票的情況下,這樁交易怎麼進行下去?”,雖然強調了馬斯克不是愚蠢的人,但特朗普講話已經有點不中聽了。,到了7月,罵戰升級。,在馬斯克提出終止對Twitter的收購之後,特朗普火力全開。7月10日的一次政治集會上,特朗普把馬斯克批評為“胡說八道大師”。,這是一次公開的批評,視頻片段在社交媒體上流傳開來。,,為什麼說馬斯克是“胡說八道大師”呢?一方面,特朗普表示自己早就說過馬斯克不會收購Twitter的,還說馬斯克“把自己搞得一團糟。”,另一方面,針對馬斯克“以前從沒投票給共和黨”的說法,特朗普也有話不吐不快,“這事我咋不知道?他告訴我他曾經投票給我的啊”。說白了,特朗普在指着馬斯克鼻子罵騙子。,對這點,馬斯克在Twitter回應“不是事實”。,,與此同時,馬斯克表態,稱特朗普太老,如果參加2024年美國總統競選併當選,那任期結束的時候都82歲了:“這個年紀對於任何領域的頭號行政職務來說,都太老了。”在他看來,特朗普應該帽子一戴,“駛向夕陽”。,和特朗普口口聲聲說“埃隆不是個愚蠢的人”,但怎麼看都像口是心非,馬斯克以“我不憎恨這個人”開頭,嘲諷一點沒少,他喊話民主黨,稱後者應該停止對特朗普的攻擊,免得“重獲總統職位成了特朗普唯一的生存出路”。,至於為什麼這麼不願意看到特朗普重回總統位,馬斯克直言“戲太多了”,還把特朗普比作在瓷器店的一頭公牛。,這些激烈的口角都發生在過去五天之內,在馬斯克“駛向夕陽”說之後,就是如今我們看到的特朗普的“跪地乞求”說。世界頂級“網紅”鬧掰,怎麼比普通人還快啊。,B,隨着時間推移,特朗普參加2024年美國總統精選的可能性在提高,而他也有為大選蓄力的態勢。,這麼看,馬斯克和特朗普像是回到了“夢開始的地方”。,2016年的硅谷,很多人對特朗普可能稱為下一屆美國總統感到驚訝,馬斯克也不例外。在接受CNBC採訪時,馬斯克表示不認為特朗普是合適的總統人選,並評價希拉里持有“正確的”環境與經濟政策。,然而,馬斯克話放出來僅僅4天之後,特朗普擊敗希拉里,當選美國總統。不多久,令人吃驚的是,特朗普提名馬斯克加入顧問委員會,馬斯克真的加入了。,不過,僅僅六個月之後,馬斯克就退出了團隊,原因是特朗普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兩個人的關係在2020年升溫。是時,特朗普大讚馬斯克,稱之為”我們偉大的天才之一”,將他比作愛迪生,並稱美國應該“珍惜”這樣的人。,隨後,新冠疫情爆發,馬斯克和特朗普站到了一起。5月,馬斯克急於復工,但是工廠所在的加州阿拉米達縣認為,疫情控制命令仍在執行,不願給特斯拉開綠燈。就此事,馬斯克不僅聲稱要起訴阿拉米達縣,還威脅要把總部搬出加州。,就在這個時候,特朗普站出來支持馬斯克,發推稱“加州應該允許特斯拉重啟工廠,就現在。此事可以安全且迅速地做到!”,,總統助攻,馬斯克不吝感謝,回復特朗普:“謝謝你!”,,到了2020年大選前,馬斯克也沒有把話說死,還表示在猶豫投票給誰,並再次讚美特朗普對特斯拉給予了盡可能多的支持。,如今這張選票到底給了誰也成了一個謎。,有意思的是,在2021年特朗普競選失敗后國會騷亂、被Twitter永久封禁之後,特朗普的長子小唐納德・特朗普還曾喊話馬斯克,建議馬斯克建立個新的社交媒體,“把Twitter擠走”,拯救“美國的言論自由”。,小特朗普對馬斯克的讚美很徹底:這麼有才華的人,能把人送上太空,也能造出一個沒有偏見的社交平台。,,後來,馬斯克沒有創立自己的社交媒體,倒是要收購Twitter,再後來,特朗普自己上陣整出個社交媒體平台TruthSocial――馬斯克宣布440億美元收購Twitter,和特朗普在自創平台發文“我回來了”,都發生在今年4月。,而馬斯克則對特朗普的社交媒體也展現出了肯定,在Twitter發了截圖,稱TruthSocial當時在Apple Store即白了Twitter和TikTok。,後來的後來,馬斯克和特朗普,一個在收購不成撤出困難的Twitter,一個在自創的TruthSocial,隔空對罵,而下一次美國總統大選,已經在招手。,時間在前進,歷史在循環,馬斯克和特朗普的“友情”,今天碎了一地,明天就算又一朝粘合起來,也不要太驚訝。,特朗普還喊話馬斯克,讓他管好自己的事,如何從收購Twitter中抽身才應該是注意力所在。,馬斯克和特朗普的互噴正在進行中,順着網線,政商網紅隔空對壘,完美演繹說散就散的塑料友情。7月13日,特朗普在自家社交媒體TruthSocial上發飆,連珠炮似地發消息懟馬斯克,其中言辭最兇狠的一條,是特朗普稱,當年馬斯克去白宮為若干項目尋求補貼時,自己本可以要求他“跪下乞求”,而他會照做的。,
微信正灰度測試“聊天圖片發送上限99張”,據網友爆料,微信正在灰度測試“聊天圖片發送上限99張。”同一台設備,同一個微信App,不同賬號發送显示的照片張數上限不同,與此前的9連圖相比,一次發圖數量暴增11倍。,近期,微信安卓平台迎來了8.0.25測試版更新,更新內容包括朋友圈內恢復為好友點贊出現小紅心,但取消了震動反饋等。在開發者方面,升級了JS引擎版本、優化WebGL組件/指令性能等。,另外,微信近期表示,正在內測一個手機號註冊兩個號的功能,路徑:我-設置-切換賬號,點擊“添加賬號”會彈出“登錄其他已有賬號”和“註冊一個新賬號”,選擇註冊一個新賬號,然後選擇使用當前微信號進行輔助驗證就可以註冊一個新號。,新註冊的微信號會添加到切換賬號列表中,可以在之前賬號和新賬號之間切換登錄,但切換登錄賬號之前,新微信賬號請先設置好微信號。未綁定新的手機號碼之前,就只可以通過微信號驗證密碼的方式登錄。,:-0 群里搶紅包時候一次上傳99張圖的話,會被拉黑吧。,賈躍亭被恢復執行4.79億,近日,賈躍亭新增恢復被執行案件,執行標的約4.79億人民幣,執行法院為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涉及平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與賈躍亭相關案件。流程显示,2017年9月,賈躍亭首次被執行,同年12月,該執行成終本案件。目前,賈躍亭累計被執行金額超58億人民幣。,:-0 債多不愁。,蘋果正式開啟高校優惠 送二代AirPods,蘋果高校優惠今天正式開啟,蘋果教育優惠價格適用於在讀以及新錄取的高校學生及其家長、各級教師和教職員工、研究生、博士生。蘋果表示:“7月14日到9月26日,一教育優惠購買指定款Mac或iPad,搭配AirPods(二代)一副,憑相關證明即可享受。”同時還有 Apple Pencil 和智能鍵盤優惠、八折加購 AppleCare+ 服務計劃。,目前,蘋果官方還帶來了相關問題的解讀。蘋果表示,Apple Trade ln 換購計劃也能享受教育優惠,補差價即可把 AirPods 升級成 AirPods Pro,首次訂閱 Apple Music 可免費試聽 6 個月。,:-0 同學們考慮好自己的專業需求再下手。,蓋茨稱永遠與前妻一起管理基金會,比爾・蓋茨周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儘管他和前妻梅琳達・弗蘭奇・蓋茨(Melinda French Gates)已經在去年公開宣布離婚,但是他們將“永遠一起”管理他們的基金會。,蓋茨在周三宣布,他和梅琳達將向他們的基金會#比爾蓋茨再捐200億美元# 。算上這筆捐贈,兩人總共向基金會捐贈了550億美元,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慈善家。《福布斯》富豪榜显示,蓋茨凈資產為1290億美元。在捐贈200億美元后,蓋茨的排名將從全球第四降至第七。但蓋茨表示,他計劃捐出所有財富,從富豪榜上消失。,:-0 誰會和避稅過不去呢?,央行:数字人民幣試點已拓展到 15 省市,目前,数字人民幣試點測試已經拓展到15個省市的23個地區。上半年,我國数字人民幣試點測試範圍穩步擴大,並持續創新特色應用場景。截至今年5月31日,15個省市的試點地區通過数字人民幣累計交易筆數大約2.64億筆,金額大約830億人民幣,支持数字人民幣支付的商戶門店數量達到456.7萬個。,:-0 期待普及,維護金融安全。,另外,微信近期表示,正在內測一個手機號註冊兩個號的功能,路徑:我-設置-切換賬號,點擊“添加賬號”會彈出“登錄其他已有賬號”和“註冊一個新賬號”,選擇註冊一個新賬號,然後選擇使用當前微信號進行輔助驗證就可以註冊一個新號。,微信正灰度測試“聊天圖片發送上限99張”,
前幾天,是賈躍亭出國的5周年紀念日。2017年7月4日,賈躍亭辭去樂視網董事長等職務,飛往美國洛衫磯,說要專註“造車“。彼時,樂視已經遭遇了嚴重的財務危機。屁股後面跟着20多起訴訟,超過12億的資產遭到司法凍結,還有無數供應鏈公司走在要債的路上……,網上都在說賈躍亭跑路了。,但賈老闆拍拍胸脯,信誓旦旦說道,下周回國。,誰知道5年過去了, 他那一周還沒結束。,也不知道他老婆準備的2周行李,夠不夠換。,,但說起來你可能不信,昨天一個微博熱搜,讓不少人都覺得:樂視居然過得還挺好?,事情是這樣的。,前段時間有傳言,樂視還有400多名員工,過着沒老闆的神仙日子,無996無內卷。,靠着運營和版權收入, 公司也沒拖欠過工資和社保。,一開始這消息只是小規模傳播,但在昨天樂視視頻回應后,話題衝上了熱搜。,因為樂視不僅承認了,甚至還凡爾賽了一波。,就比如它不僅說自己的確 沒有996,還拍拍胸膛表示,以後可能還搞四天半的工作制。,,其實看到它這麼說, 差評君並不驚訝。,因為早在之前,關於“自己沒那麼慘”的消息,樂視沒少發過。,比如別家視頻會員都在漲價,樂視說堅決不漲價。,別的互聯網公司都在裁員降薪,樂視桌子一拍:全體員工漲薪!,第二天桌子再拍:我們不裁員!,,別的先不說,這幾波操作,樂視公司的形象,已經在網友心中站起來了。,看到這,大伙兒有沒有好奇。,那些大廠都頂不住經濟壓力,樂視這些自信操作……,難道真是網上傳的那樣,靠着《甄�執�》,出租自己的大廈,賺麻了?,其實並不是,咱們可以算筆賬。,《甄�執� 》一年能給樂視帶來1000多萬收益。,樂融大廈 一層樓租金7.4萬/月,你算它出租10層,一年900萬左右。,,兩個一起一年收入2000萬,能幹啥呢。,按照@雷鋒網估算的數據,400多名員工一年總薪酬在1.2億左右。,《甄�執�》+出租大廈的收益,每年就只夠付60、70個人工資。,所以關於樂視賺錢easy的說法,不成立。,咱們還是讀一讀財報。,根據樂視2021年年度報告,它的收入有4.1億。,,這些主要來自視頻會員業務、短視頻運營業務、版權和電視劇發行業務。,一年 收入4.1億,乍一看似乎還行,但是繼續往下看,營業成本達到了4.5億。,也就是它還虧了4000萬……,不僅如此,往年投資失敗、歷史債務利息、訴訟預估賠償,加起來還有 22億元的債務。,最騷的是,在重大訴訟風險里還告知,一旦有案子敗訴,別說公司沒法運營了,連上班的地方都會沒。,,啊?,這麼一看,樂視既沒賺到錢,債也沒還上,隨時還可能暴斃。,那它每天在樂個啥啊……,說實話,這問題差評君想了一天也沒想通,倒是看到2個說法,或許可以參考下。,大家仔細看樂視視頻的回應微博。,最下方署名是樂視網,樂融致新。,樂視網,就是那個樂視視頻,你平時看電視劇的地方。,樂融致新,是LeTV,現在主要賣電視、手機、智能設備啥的。,根據天眼查的資料, 樂視在樂融致新的股份只有25%,樂融致新的大股東是天津嘉睿匯鑫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天津這家公司,雖然也有樂視的股份,但1/10都不到。,也就是說,樂融致新賺到的錢,大部分不用去還樂視的債。,,既然沒壓力,樂融致新當然能樂了。,但署名裏面的另一家樂視網,也就是樂視視頻,它的大股東是賈躍亭 (上個月更改為致新雲網),賈躍亭欠的錢,它總得還吧。,,那它樂啥呢?,原因可能在夾總今天發的這條微博。,,大概就是說樂視欠了微博不少廣告費,到現在還沒給。 (不確定是樂視網還是樂視 的其他子公司),所以有沒有可能,欠債歸欠債。,但還不還得上,想不想還,可就不一定了呀。,而且,差評君還得提醒一下大家,不要因為樂視微博里說的一句:5年來沒有拖欠工資,就給樂視豎大拇指。,說沒有欠薪的,僅僅是樂視網和樂融致新。,整個樂視集團, 還有樂視移動(賣手機的)、樂視文娛(以前叫樂視影業)、樂視體育、網酒網(賣酒的)。,這些日子不好過,有些都已關閉的部門/公司,可是欠了不少員工的薪資。,國足退錢哥大家都記得吧,採訪他的那個記者,退錢姐。,退錢姐就曾在樂視體育做過,到現在樂視還欠他八九萬呢。,,在知乎,一位樂視前員工也現身了說法。,除了樂視視頻和電視,其他的業務都沒有結算工資,只有欠條一張。,樂視甚至還有一個討薪群 �,所以說,這幾年一些捕風捉影的信息,讓大家認為樂視還不錯。,實際上,它們情況依舊不咋地。,雖然說樂視挺會苦中作樂,當年在logo上寫“欠122億”,玩了一波自嘲,收穫不少好評。,最近,又大方承認自己不內卷不996,拉了一波好感。,但我們不要忘了,這背後還是有不少扛着壓力的債主。,一些心灰意冷的投資者,死在催債路上的供應商。,誠然,樂視這些營銷效果做得都挺不錯。,我也相信,有些債主還是希望看到樂視能做大一點,這樣能拿回錢的希望也會大一點。,但怎麼說呢。,看到樂視網的財報和整個集團每年幾十億的債務利息。,我覺得那一天,可能比賈老闆回國還要遙遙無期。,誰知道5年過去了, 他那一周還沒結束。,前幾天,是賈躍亭出國的5周年紀念日。2017年7月4日,賈躍亭辭去樂視網董事長等職務,飛往美國洛衫磯,說要專註“造車“。彼時,樂視已經遭遇了嚴重的財務危機。屁股後面跟着20多起訴訟,超過12億的資產遭到司法凍結,還有無數供應鏈公司走在要債的路上……,
去年沒實現的目標,抖音今年要加倍奪回來。,7 月 11 日有媒體報道稱,抖音本地生活業務上半年的 GMV(商品交易總額)約為 220 億元,其中一季度 GMV 超過 100 億元,二季度則在 110-120 億元之間。,也就是說,抖音僅用半年的時間,成績就超越了去年一整年未能達到的 200 億元的目標。,抖音在本地生活業務的探索之路其實不算順利。2018 年時,抖音就組建了 POI(Point of Interest,即 ” 興趣點 “)團隊,依託 POI 的詳情頁運營美食和旅行兩個垂直的細分品類,並在 2019 年上線了功能較為齊全的商家頁。,然而早期時,抖音的日活躍用戶數僅為 2.5 億,且缺乏可以深入城市各街巷的地推團隊、專為商家設計的營銷工具或收銀系統等等,因此數次沒能實現自己定下的年度 GMV 目標。,以 2021 年為例,抖音將這一年的 GMV 目標定為 200 億元,而據媒體報道,到 11 月的 GMV 僅完成 100 億元。,也許是用戶數增長到了近 7 億和推出了越來越多幫助本地商家管理和經營的工具,對於 2022 年,抖音顯得十分樂觀。,去年年底,抖音對 2022 年本地生活業務定下 ” 保 300 億爭 400 億 ” 的目標,與 2021 年的 200 億目標值相比直接翻了近一倍,而今年這一目標已經再次提升至 500 億元。從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 GMV 的漲勢來看,抖音實現這一目標的可能性較大。,值得一提的是,抖音已在 6 月 1 日起告別 “0 傭金 ” 政策,啟動對本地生活商家的抽佣,從大幅讓利扶持到正式開始抽佣,再到被傳出接近預期的 GMV 成績,都說明抖音本地生活業務已初具規模,進入正常運營階段。,當然,盯上本地生活業務的大廠遠不止有字節。,主營業務增長疲軟、本地生活市場的線上滲透率遠未達到極值 …… 都讓京東、阿里們對這塊蛋糕虎視眈眈。,京東一邊完善本地生活業務主陣地――京東到家 APP 的功能,其近日已宣布將內測外賣業務,一邊繼續建設物流體系和通過收購及增持達達集團積累本地市場的配送運力。,阿里旗下的餓了么雖然在與美團的競爭中敗下陣來,但阿里從未停止過在這一細分市場的動作。,今年年初發布的財報中,生活服務板塊首次以矩陣形式出現在阿里財報中,有分析指出,這標志著阿里對生活服務板塊的調整已取得階段性的勝利,以餓了么、淘鮮達與高德、飛豬為主要代表的 ” 到家 + 到目的地 ” 戰略隊形正逐漸清晰。,如今新选手抖音的成績越發亮眼,也象徵著抖音、京東和阿里們對美團的包圍之勢將更加 ” 兇狠 “。,值得注意的是,高 GMV 並不等同於高盈利能力。,以阿里為例,第一季度,阿里的本地生活服務營收達到 104.45 億,同比增長近 30%,但運營虧損仍然高達 65 億元。另外,作為本地生活 ” 霸主 ” 的美團也依舊在嘗試社區團購等新業務,尋找更多利潤增長點。,另一方面看,無論是電商還是本地生活業務,用戶在抖音的消費都更多始於興趣,而非需求,在帶有目的的消費時,美團、大眾點評們似乎依舊是很多用戶的首選。,因此實現 GMV 目標只是成功了一小步,接下來,抖音還需要在培養用戶消費習慣和找到投入產出的平衡點上下功夫。,抖音在本地生活業務的探索之路其實不算順利。2018 年時,抖音就組建了 POI(Point of Interest,即 ” 興趣點 “)團隊,依託 POI 的詳情頁運營美食和旅行兩個垂直的細分品類,並在 2019 年上線了功能較為齊全的商家頁。,去年沒實現的目標,抖音今年要加倍奪回來。,
近兩年來,一場“芯片荒”席捲全球,將芯片推到了聚光燈下。如今,供不應求的市場逐漸從瘋狂回歸理性。然而,一邊是終端需求減弱,瀰漫著芯片砍單的消息和氛圍;另一邊則是代工廠不畏市場雜音,相繼頻繁擴產漲價。產業供需“矛盾”與“怪相”背後,究竟暗藏着怎樣的內在邏輯?半導體周期又到底進入了一個怎樣的階段?,終端疲軟,芯片砍單,在經歷過這一波席捲全球的缺芯潮后,瘋狂的市場態勢開始逐步“冷靜”下來。,從之前小米、OPPO、vivo、三星等手機廠商接連“砍單”就能看出跡象,智能手機市場開始走向下行,進入2022年後出貨失速更為明顯。,據Canalys統計,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降11%,同時Counterpoint Research下修了2022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至13.57億部,同比下降 3%,且不排除進一步下修的可能性。,此外,筆記本電腦廠商近期也加入了這一行列。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筆記本電腦出貨量也同比下降6%,聯想、惠普、宏�、華碩等幾乎所有一線PC品牌都開始下調年度出貨目標,平均下調幅度超過20%。,投資銀行Jefferies Group發布報告稱,PC銷售放緩的同時庫存水平在持續增加,主要品牌的平均庫存水位已從去年12月的52.7天,上升至今年3月的62.1天,預計到第四季度將進一步上升至70天以上。,這給半導體行業拉響了警報。去年的缺芯潮中,許多廠商恐慌之下過度下單,隨着后疫情時代消費电子市場需求減弱,此後一段時間內去庫存將相當劇烈,許多廠商調降業績的幅度甚至可能超過2016年、2019年的半導體行業低谷期。,終端需求疲軟之下,半導體“砍單風暴”正式來襲。面板驅動IC廠打響了第一槍,受制於面板需求疲軟、報價跌跌不休,業界傳出已有驅動IC廠大砍晶圓代工投片量,幅度高達三成,寧願付違約金也要止血減少投片。,此外,消費电子芯片也在接棒砍單。據DIGITIMES報道,高通和聯發科都在2022年下半年縮減了5G智能手機芯片訂單。,據悉,高通將其驍龍8芯片訂單縮減少了10~15%,並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開始出貨驍龍8第二代芯片時,將現有驍龍8系列處理器的價格降低30~40%;聯發科將2022年第四季度與供應商簽訂的入門級和中端5G芯片訂單削減了30~35%。,其他零組件部分,中國大陸Android手機的相機模塊與鏡頭出貨量,今年第3季恐有衰退20%~30%年減幅度。,芯片廠商的訂單調整,預示消費終端市場的需求增速開始滑落,恐到明年都不會改善。,前不久,IDM巨頭德州儀器也通知客戶,稱下半年供需失衡狀況將緩解,以電源管理芯片為首的模擬IC將面臨價格大跌;英特爾也發出悲觀預測,預警芯片需求轉弱。,由於通貨膨脹率急劇上升、終端用戶需求放緩及廠商修正庫存等原因,當前芯片行業正處於周期調整的軌道上。,晶圓代工產能供需吃緊的情況,似乎比想象中提早一些開始紓解。,需求疲軟之際,代工漲價為哪般?,隨着消費电子需求的衰退,大摩認為幾乎所有的晶圓代工廠下半年的產能利用率都會下降,而且代工廠的客戶們甚至可能違反長期協議削減晶圓訂單。,另一方面,從代工角度來看,晶圓代工廠的產能也已經出現鬆動,最近有些代工廠主動勸說設計企業希望別砍單;另一個可觀察產能變化的現象是,有些規模比較小的芯片設計企業,也已經開始能分到產能。,滙豐證券直言,現在已經不是“是否”進入修正的問題,而是何時開始、程度有多嚴重的問題。其表示,半導體各個領域產能吃緊都有紓緩跡象,庫存水位也正在提高。,然而,芯片製造廠商在此形勢下的舉動卻不循常理。沒曾想,在部分終端需求疲軟態勢下,晶圓代工巨頭台積電、三星、聯電卻頻傳漲價消息。,據報道,台積電將於2023年1月起全面調漲代工價格6%,而這距離上一輪漲價還不到一年。去年8月,台積電就通知客戶晶圓代工價格將全面上漲,其中,7/5nm等先進製程產品漲幅約7%-9%,其餘成熟製程產品漲幅約20%,漲幅為其十年來最大;,在台積電宣布漲價后不久,三星也開始與客戶談判,計劃上調晶圓代工價格,幅度高達20%,具體漲幅取決於客戶訂單量、芯片種類和合同期限決定;,聯電也擬上調22/28納米等熱門製程2023年的報價,幅度約為6%。而自2021年以來,聯電已幾乎是每隔一兩個季度都會上調晶圓代工報價。據 Gartner稱,聯電在2021年將晶圓價格提高了14%。,一邊是終端需求減弱,瀰漫著砍單的消息和氛圍;另一邊則是代工廠不畏半導體市場雜音,相繼頻繁漲價。,我們不禁要問:產業“怪相”背後暗藏怎樣的內在邏輯?半導體周期又到底進入了一個怎樣的階段?,1. 需求疲軟是真的,從需求端來看:需求疲軟是真的,但僅限於部分傳統終端市場。,后疫情時代,疊加市場周期等一系列因素導致智能手機、個人電腦、平板等消費終端电子市場疲軟。但非消費終端產品對於芯片的需求仍然持續強勁,車用芯片、工業自動化、高性能運算(HPC)、物聯網、雲計算等市場需求持續高漲,這也正是以台積電為代表的晶圓代工廠結構性調整的方向。,從台積電2022年Q1財報中能看到,HPC市場整體營收環比增長26%,以41%的營收佔比超過了智能手機業務,這在台積電的歷史上也是第一次,釋放出大變局的信號。,而高增長的新能源車同樣帶來了新機會。據集邦諮詢數據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售總量為200.4萬輛,同比增長80%。相比於走向衰弱的傳統市場,新能源車的增速燃起了半導體市場的增長新希望。車用半導體公司的存貨周轉天數仍處於歷史低位,這也同樣驗證了車用半導體領域的結構化表現。,5月中旬,英飛凌對外表示,2022年1~3月積壓的訂單金額(包括尚未確認的訂單)環比增加了19.4%,達到了370億歐元;意法半導體2022年的產能也已經售空,積壓的訂單達到了18個月左右;同時,安森美車用IGBT訂單已滿,且暫時不再接單。,日前,包括英飛凌、恩智浦、德州儀器、微芯科技等車用芯片大廠紛紛找上聯電增加投片,並喊出“有多少產能都收”的承諾。多家分析機構表態稱,車用級芯片缺口仍在,且短期無受控跡象。,從整個半導體市場看,全球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最新預期,全球半導體市場在2022年增長16.3%,達到6460億美元,增速上有所下滑但仍維持兩位數增長。,雖然半導體整體市場仍有不錯的增長勢頭,但已經不再是全面增長的狀態,傳統电子產品需求萎縮,HPC、汽車电子市場需求強勁,半導體市場呈現結構化增長的特徵。,當前,台積電、聯電等晶圓廠產能利用率均超過100%,同時獲得了更多的長期合同。晶圓代工龍頭預計,下游需求結構性增長態勢將延續,汽車業務、工業电子及HPC領域的營收增速可部分抵消手機、PC等傳統消費电子領域的需求下滑,這將繼續帶動半導體行業景氣度提升。,由此可見,整體旺盛的市場需求也是刺激芯片代工價格不斷上調的主要原因,因為晶圓代工廠知道,即使價格上漲一些,需求方也會乖乖地掏錢。,2. 漲價也是真的,再來看供應端。對於代工廠出奇一致的調漲步調,背後或是諸多複雜交織使然。,1)覆蓋上游成本上漲,一方面,代工廠漲價是為了覆蓋上游原材料、設備等成本的增長。,在此輪“芯片荒”趨勢下,隨着製造廠商不斷擴產,上游材料和設備也出現供不應求、訂單積壓等現象,紛紛加大自身投資力度,進而導致報價全面喊漲。,全球半導體硅片巨頭信越化學表示,晶圓的主要原材料金屬硅的成本正在上升,需求增長和供應短缺都在使其生產成本加劇上升。日本硅晶圓大廠Sumco計劃在2022年至2024年間將晶片製造商的長期合約價格提高約30%。,再加上當前世界局勢動蕩,俄烏衝突加劇了半導體產業鏈的危機,位於半導體產業上游的鈀/鎳/鋁等原材料的價格飛漲。今年3月以來,鈀、鎳和鋁的價格均已飆升至創紀錄的高點。,放眼半導體設備市場,SEMI數據統計,2022年全球晶圓廠設備總支出將超過800億美元,全球晶圓廠設備支出有望連續三年創下歷史新高。,投資力度不斷加大背後,也反映出當前半導體設備供應不足的窘境。,據了解,多家頭部設備企業的最新季度財報會議,均提到了其零部件供應存在問題,這也進一步加劇了半導體設備的短缺。應用材料、ASML、Lam、KLA等半導體設備製造商最近已警告其客戶,部分關鍵機台需要等待18個月,甚至更久。,既然買不到新設備,二手設備市場情況如何?據日經報道,由於需求旺盛,過去兩年二手半導體設備的價格飆升,二手光刻機價格翻了一番,二手成熟工藝設備的價格已經與最初的上新價相同。有些高端的芯片製造設備,價格甚至翻了五倍。,中芯國際聯席CEO趙海軍在2022年Q1季度業績說明會上表示,由於各種原材料都在漲價,中芯國際也在與客戶協商調價。,可以看到,在上游原材料和設備價格上漲的情況下,代工價格自然水漲船高。,2)加快回收前期投入成本,據SIA數據統計,2021年全球半導體晶圓廠商宣布了39個新工廠項目,2022年集成電路行業產能將繼續增長8.7%。,新建速度與擴產規模加大了代工廠的資本支出力度,據Gartner統計,全球芯片製造商今年的資本支出預計合計將達到1460億美元,比疫情暴發前的水平高出約50%,值得注意的是,這一数字是五年前水平的兩倍。,受到多年來與客戶簽署的長期協議和預付款的鼓舞,領先的代工廠商在未來幾年的資本支出將創下歷史新高,台積電今年的資本支出更是將高達400多億美元。,對此,台積電給出的漲價理由是通脹迫在眉睫,成本上升,以及正在進行大規模擴張計劃。當前,能源等多方危機帶來的通膨壓力,將使得擴產成本快速提升,台積電目前正規劃或建設中的新廠,投入已超出預期,成本不斷墊高。若無法明確掌握足以回本的客戶訂單,將給下一波搶單廝殺埋下隱患。,因此,在前期巨大的成本投入及後續不確定的市場風險下,漲價成為代工廠眼下常規的商業手段。,另一方面,漲價也是為了擠出訂單水分,排除泡沫訂單。瑞薩电子首席執行官Hidetoshi Shibata就曾表示,很難弄清楚有多少訂單是“重複下單”或“虛幻訂單”。雖然瑞薩在汽車行業對芯片的需求推動下實現了創紀錄的利潤,但Shibat表示,“因為我們認為一些訂單被誇大了,瑞薩电子不得不將一些不可退換和不可取消的訂單排除在盈利預測中。”,產能過剩隱憂,當前,擴張計劃也引發了行業對半導體行業從繁榮走向蕭條的擔憂。,市場調研機構IDC表示,隨着大規模的產能擴張,在建晶圓廠將於明年底開始投產,2023年有可能出現半導體供應過剩。,但從上述終端市場需求的預測來看,即使未來出現晶圓過剩,不同類型的芯片過剩程度也將不同。這幾年最缺的是55nm、40nm等工藝製程,這類成熟製程大多用來製造傳感器、微控制器、電源管理芯片,廣泛應用於汽車、工業等目前全球芯片最短缺的領域。因此,各大晶圓廠擴大產能,試圖以巨大的產量鋪設,為應用市場需求做儲備。,據SEMI數據,半導體成熟製程大多應用在8英寸廠,全球半導體製造商從2020年初到2024年底,可望提升8英寸晶圓廠產能達120萬片,增幅為21%,將達到每月690萬片的歷史新高。同時,近年來深陷車用芯片短缺斷鏈危機的IDM廠商也陸續開始加大資本支出,紛紛擴產。,晶圓代工業者表示,全球半導體晶圓代工或IDM產能將在2023年起,逐年進入供給高峰,但屆時需求能否支撐如此龐大產能規模開出,目前市場對於產能過剩的疑慮正不斷攀升中。即便現階段市場需求普遍都要增加成熟製程產能,但緩不濟急,成熟製程芯片幾年後很有可能將供應過剩。,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先前也曾表示,全球芯片業出現重複下單的狀況,成熟製程如28nm看似供不應求,但實際上全球產能是供大於求。,而先進製程方面,研究機構預計從現在到2025年,用於構建CPU、GPU、人工智能加速器和神經網絡處理器的芯片將需要10nm或更先進製程的芯片,這類芯片需求將增加一倍以上。但這類擴張是從低基數開始,目前先進製程僅佔全球晶圓代工廠商半導體產量的11%左右。,野村證券對此分析,即便半導體行業面臨12~18個月的下行周期,他們仍對先進製程代工及半導體設備保持樂觀態度。同時,先進製程代工廠在全球供應鏈內仍然擁有較強的議價能力,盈利前景受到的衝擊有限。,儘管當前市場逆風雜音很多,但目前晶圓代工產業卻未見任何一家修正擴產計劃。,隱憂下的“狂奔”戰略,台積電、三星等頭部企業今年仍將花費幾百億美元用於產能擴張。近日,台積電再建四座價值100億美元的工廠,用於製造3nm芯片,搶佔先進工藝賽道。,當前,芯片行業經歷了重大波動,一旦市場降溫,在繁榮時期積累的過剩產能將使晶圓製造商背負起沉重的負擔。,過去的半導體產業通常會歷經“擴產-需求增加-產能增加-產能過剩-價格下降-停止擴張產能”的周期,而在停止擴張產能之後又會面臨缺貨,開始新的周期。這種現象在半導體行業會一直存在。,既然當前產業面臨供過於求的隱憂,那為什麼晶圓代工和IDM等廠商還在繼續大幅擴產?是缺芯背景下的繁榮,讓芯片製造商沖昏了頭,忘記了“周期魔咒”?,以模擬巨頭TI發展歷程為鑒,我們或許可以窺見當前芯片製造廠商加快擴產的“端倪”。,作為當前全球市佔率排名第一的模擬大廠,追溯TI的投資史,其每次大舉擴產幾乎都帶有“賭博”的性質,甚至一度被認為是以“反周期擴產”贏得市場的正面典型。,回顧TI歷史上的幾次大規模投資,最典型的一次即是2011年正式轉型前的大規模擴產。2008年~2010年,正值全球經濟衰退的低谷期,資本密集的典型產業半導體首當其沖,TI卻在此節點憑藉強大的現金流,於2009年開始建立新廠、收購設備以擴大產能,為其今後10年的發展奠定了基礎。,TI在後續進一步擴大模擬行業市佔率的過程中,類似行徑也並不少見,其中包括在全球200mm晶圓廠數量達到巔峰的2017年後率先開啟的300mm晶圓量產,這讓TI的300mm產能利用率幾乎獨步全球。此外,在2020年初疫情突發之時,幾乎所有模擬大廠減產保本的檔口,TI再次反其道大舉囤積芯片,這讓其在行業缺芯最嚴重的2021年,迎來了十年最高營收增長率。,以上諸多事例印證了TI在逆勢擴產後帶來的實際效益。對此有業內人士表示:“多數批評者以產能過剩風險警告稱TI提高資本支出擴產過於冒進,殊不知,這一舉措或許正是TI應對產能過剩的手段,甚至是有望進一步碾壓眾友商的契機。歷史告訴我們,市場景氣時,各家吃肉,市場蕭條時,大廠吃肉。,這其中的邏輯在於,在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各家廠商的芯片都有買家排隊購買,而當到了供過於求的買方市場,訂單則會更多地湧向價格更低、產品更豐富、產能更大的頭部廠商。”,這一邏輯也適用於當前加速擴產的頭部代工企業。,以台積電為例,其2021年拿下代工市場57%的市佔率,7nm和5nm節點中更是擁有超過90%的市場份額,在晶圓代工行業的影響舉足輕重。,目前,代工漲價過程會加速產業向產品更具壁壘的頭部廠商聚集,而議價能力弱的廠商將面臨上下游擠壓、毛利率降低的風險。,摩根士丹利報告稱,要謹慎看待半導體產業,除了台積電外,其餘晶圓代工廠產能利用率將自今年下半年開始走緩,二線晶圓代工廠客戶或會減少訂單和庫存。大摩還表示,在目前環境下,議價能力將左右半導體公司運營。,不難理解,擁有技術領先優勢和強大定價能力的頭部企業經得起需求降溫的考驗,台積電、三星、聯電、英特爾等公司憑藉可持續的客戶訂單優勢、多元化的產能供給及全球領先的技術研發進度,能從規模較小的廠商手中搶走市場份額。尤其是台積電強勁的業績增長,體現了其產能結構性調整的成功,說明台積電迅速捕捉到了業界的需求和趨勢。反觀,產品對定價周期較為敏感的從業者可能遭受較大損害。,因此,對於未來不明朗的市場態勢,大廠擴產除了能進一步提高芯片產量和規模,也不失為一種提升自身競爭力和領先優勢的商業策略。而無法明確掌握客戶與訂單,產能利用率不達預期,成本回收較慢的中小廠商建議不要盲目跟風擴產,以免一旦市場降溫,過剩產能帶來沉重甚至致命的負擔。,畢竟,“市場景氣時,各家吃肉,市場蕭條時,大廠吃肉。”,結語,當前,半導體行業逐漸由前兩年的普漲進入結構性分化行情。雖然目前消費电子的疲軟對整個半導體供應鏈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但這也給了產業鏈相關公司調整產能和產品結構的機會。,另一方面,儘管目前各大廠商都在加大資本開支用於產能擴充,但由於晶圓廠建設周期較慢,由廠房建設到產能爬坡、良率提升大概需要3年左右的時間,且上游設備也處於缺乏狀態,芯片產能的擴張仍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約。目前來看,在新建產能還沒有充分釋放的背景下,當下晶圓代工產能緊張的局面仍然會持續一段時間。,以上,大抵就是半導體行業當前所處的市場階段,以及看似“矛盾”的供需關係背後的內在邏輯考量。,從之前小米、OPPO、vivo、三星等手機廠商接連“砍單”就能看出跡象,智能手機市場開始走向下行,進入2022年後出貨失速更為明顯。,近兩年來,一場“芯片荒”席捲全球,將芯片推到了聚光燈下。如今,供不應求的市場逐漸從瘋狂回歸理性。然而,一邊是終端需求減弱,瀰漫著芯片砍單的消息和氛圍;另一邊則是代工廠不畏市場雜音,相繼頻繁擴產漲價。產業供需“矛盾”與“怪相”背後,究竟暗藏着怎樣的內在邏輯?半導體周期又到底進入了一個怎樣的階段?,
【投融快訊 7月13日】中科合肥燃氣是一家天然氣供應商,公司業務集天然氣儲配與銷售、燃氣設計、管道安裝、燃氣器具製造於一體,主要承擔合肥市建成區(除濱湖新區)、廬江縣和壽縣南部12個鄉鎮及新橋產業園的天然氣供應任務。近期獲得約46.34億元人民幣的戰略投資。,天數智芯一家通用GPU雲端芯片及超級算力系統提供商。致力於開發雲端服務器級的通用高性能計算芯片,以客戶、市場為導向,瞄準以雲計算、人工智能、数字化轉型為代表的數據驅動技術市場,解決核心算力瓶頸問題,為全產業打造高端算力解決方案。近日完成超10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宏芯宇电子是一家存儲技術服務提供商,集存儲控制芯片、存儲應用研發、存儲生產、運營推廣於一體,為用戶提供存儲器配件、集成電路控制器等產品。近日宏芯宇完成A輪數億元融。,,,【投融快訊 7月13日】中科合肥燃氣是一家天然氣供應商,公司業務集天然氣儲配與銷售、燃氣設計、管道安裝、燃氣器具製造於一體,主要承擔合肥市建成區(除濱湖新區)、廬江縣和壽縣南部12個鄉鎮及新橋產業園的天然氣供應任務。近期獲得約46.34億元人民幣的戰略投資。,
紅星資本局7月13日消息,針對用戶投訴WPS遠程鎖死用戶文檔一事,WPS再發聲明稱:對於網傳的“刪除用戶本地文件”,我們重申,WPS不會對用戶的本地文件進行任何審核、鎖定或刪除等操作。,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回應網傳刪除本地文件的同時,金山辦公(688111.SH)CEO章慶元在微博上表示,將在明年底前徹底關閉廣告業務,稱“這幾年廣告我們在一直減少,PC版已經極少廣告,很多廣告不是我們的,是一些第三方在監控WPS啟動時直接彈窗在最前面,我們計劃明年徹底關閉廣告業務。”,根據2021年財報显示,2021年金山辦公實現業務收入32.8億元,同比增長45.07%;實現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凈利潤10.41億元,同比增長18.57%。,主營業務中,國內個人辦公服務訂閱業務收入是第一大收入,為14.65億元,佔比44.4%,同比增長44.20%;而互聯網廣告及其他業務收入僅為4.06億元,同比減少3.01%,佔比14%。,金山辦公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繼續保持戰略調整態勢,秉承優化用戶體驗原則,持續主動減少廣告位數量及推送頻次。報告期內、公司海外業務克服疫情影響,用戶基數持續擴大。,徹底放棄廣告業務,能否為WPS帶來更多的個人用戶,明年底即將見分曉。,主營業務中,國內個人辦公服務訂閱業務收入是第一大收入,為14.65億元,佔比44.4%,同比增長44.20%;而互聯網廣告及其他業務收入僅為4.06億元,同比減少3.01%,佔比14%。,紅星資本局7月13日消息,針對用戶投訴WPS遠程鎖死用戶文檔一事,WPS再發聲明稱:對於網傳的“刪除用戶本地文件”,我們重申,WPS不會對用戶的本地文件進行任何審核、鎖定或刪除等操作。,
“TikTok英國站已陷入0.99磅包郵的價格戰,中國賣家用力過猛。”啟林跨境負責人林維告訴虎嗅。7月6日,《Financial Times》的一則題為TikTok放棄歐美直播帶貨擴張計劃的新聞進入人們視線。儘管深耕歐美TikTok的Newme CEO顧俊告訴虎嗅該消息並不屬實,但也再次引發跨境圈對英美TikTok電商的關注。,,這段時間,關於TikTok電商的消息頻頻傳出。7月6日,據彭博社及雅虎財經報道,字節某消息人士稱,2022年,TikTok電商業務的交易總額目標是20億美元,到2023年,年度電商交易總額的目標要達到230億美元,增長10倍多。,但在如此“宏大”的願景之下,英國市場的表現並不亮眼。據報道,在當前TikTok的日均GMV中,東南亞的貢獻佔7成,英國僅占約3成。,儘管TikTok放棄歐美直播帶貨業務擴張的消息並不屬實,但英國站的實際經營環境,卻令不少從業者擔憂。,經營歐美短視頻公司多年的安迪向虎嗅坦言, “ 英國的TikTok市場目前很混亂,不少人都在虧本維繫。”,為何短短一年時間,TikTok英國站卻得到如此結果呢?,0.99英鎊包郵的價格內卷,“英國TikTok shop一開始門檻太低,導致湧入的賣家魚龍混雜。”林維告訴虎嗅。在英國開店的政策不斷在改,一開始政策是較為寬鬆的,這也導致許多倒賣店鋪的灰產大量進場。TikTok英國站一度幾乎都是中國賣家,大家也展開了激烈的內卷。,“0.99英鎊包郵的情況隨處可見,客單價太低了。”安迪對虎嗅說。 這其中不少產品甚至比國內價格還低,經營多年假髮生意的武青在國內一頂假髮還能賣幾十元,到了TikTok上,即使降到0.99英鎊包郵,還有不少賣家與其競爭。大家本意是想先降價把市場培養起來,但沒想到卻陷入極度內卷的價格戰中。,侵佔利潤空間的不只是客單價,主播成本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多位歐美TikTok經營者告訴虎嗅,國內的外籍主播比本地主播價格要貴得多。,“在國內,外籍主播有時要到100美金/時,但英國十幾英鎊/時、美國二十美元/時的情況並不少見。”安迪說。現在國內的外籍主播基本是“一個蘿蔔一個坑”,由於疫情這個市場基本處於凈流出的狀態,人才儲備並不充裕,他補充道。但在當地找主播並不是所有中國TikTok玩家都具備的能力,若只能找到國內的外籍主播,其成本就會大幅度攀升。,即使能找到當地主播,人效也成為關鍵。在林維等國內跨境電商從業者的眼裡,英國人甚至比美國還要懶散,自然更比不上“異常勤奮”的中國人。英國當地的主播多數為家庭主婦或剛畢業的大學生,他們很多人只接受三四小時的工作時間,對加班非常排斥。且因直播這類模式在英國剛剛起步,他們適應成熟的直播流程就要消耗一段時間。有的主播對選品的要求也很高,中國賣家的“便宜貨”有時入不了主播的“法眼”。,對於不少中國賣家而言,最頭疼的還不是組建主播團隊,而是英國消費者對直播買貨的接受度還並不高。武青告訴虎嗅,其開設的假髮直播間兩個月只賣出了零星幾單,在他眼裡,英國的TikTok用戶多數還是為了休閑娛樂,並沒有看直播購物的習慣,國內常見的直播憋單、降價的玩法英國用戶並不感冒。“他們彷彿更重視消費體驗,而不是只盯在性價比上。”武青說。,但不少TikTok英國站玩家與武青想法不同,他們認為本質原因是英國的消費能力在下降。安迪告訴虎嗅,不少英國人失業在家,經濟狀況並不樂觀。中國賣家捲起來的0.99英鎊包郵模式,也“養刁了”英國消費者的口味,他們四處比價,令中國賣家們的客單價更難提升。,然而,最令賣家感到恐懼的,並不是客單價低、成本高等因素,而是流量的減少和不精準。多位從業者都提到,英國的流量匹配度相較國內要差很多,且流量推送並不穩定,最開始,還能獲得一些官方扶持的流量,但之後也在慢慢減少。林維坦言,很多中國賣家來到TikTok英國站就是看重TikTok的流量以及算法機制,試圖再現國內抖音的造富神話,但目前的狀況並不樂觀。,有的賣家將其歸結於TikTok英國團隊的不穩定。此前,TikTok被爆出英國工作人員因無法接受996而大批辭職,團隊規模也迅速“縮水”。“流量推送和匹配是需要大量作業的,團隊不穩定,流量穩定反而奇怪。”武青表達了他的擔憂。,由此可見,價格內卷、主播成本、英國消費者的能力以及流量的不穩定,成了影響TikTok英國賣家的重要因素,許多英國站賣家苦苦維繫,對於前景十分迷茫。,放棄還是堅持?,是該放棄英國站了嗎?這是擺在不少賣家眼前的選擇難題。,一些願意等等看的英國站賣家仍相信TikTok的實力。,“TikTok也許已意識到英國站的問題,開始調整策略。”林維說。首先,有的賣家反映再次感受到一些流量紅利,比如TikTok shop的搜索入口,出現流量扶持的情況,藉此機會多上架產品,會有一些出單的機會。另外,TikTok還宣布要在英國實行“海王計劃”,幫助賣家在倉儲物流環節有更好的體驗。除此之外,TikTok對於英國站點違規情況的整頓也愈發嚴格,黑五類產品、黑科技玩法在英國站愈發行不通。,不同賣家對待TikTok也需要有不同的思路。,武青告訴虎嗅,若小白想嘗試一下TikTok市場,可以先來英國站點,這可以幫助小白儘快熟悉TikTok的一整套流程和套路。 但若想在TikTok英國站做直播的賣家,建議放棄,短視頻帶貨或許更有發展前途。武青給虎嗅分享了一個細節,其假髮生意此前靠短視頻帶貨時,反而一天能掙幾千英鎊。,而對於品牌玩家以及靠亞馬遜、速賣通等搜索電商起家的傳統賣家而言,TikTok英國站是不能放棄的“戰場”。品牌玩家可以借TikTok的活躍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加品牌勢能,傳統賣家若利用好TikTok的免費流量,對其生意也是“錦上添花”。,當然,不少賣家已將目光放在其他市場的機會上,美國站成為焦點。,據eMarketer數據显示,2022年美國零售市場的電商銷售額預計將會時3572億美元,這個數值是東南亞2025年電商預測規模的2.5倍之多,單從體量來看,美國才是有更高天花板的電商市場。TikTok也發力於此。,目前,TikTok還未在美國站開通shop,在TikTok美國站做生意的中國玩家們多數還是引流到獨立站上。此前,關於美國TikTok shop的開通時間傳言甚多,2022年8月、10月都是猜測時間。 不過,安迪告訴虎嗅,美國shop的開通相對英國要複雜得多,美國對於TikTok總是“額外關注”,反垄斷、侵犯隱私等話題圍繞其左右。“這關係到美國政治經濟等問題。”安迪說,所以進度更為緩慢。,除政治關係這一宏大因素之外,多位業內人士認為,美國Shop遲遲還未開通,與TikTok看到英國的前車之鑒有關。,“ TikTok肯定不想美國站再重蹈英國的覆轍。”安迪說,TikTok更希望大品牌進駐美國站,令美國站點的門檻提高一些,避免賣家陷入低價競爭這一惡性循環中,他補充道。,在安迪等賣家的眼裡,TikTok美國站流量更大、消費能力更強,潛力更大。安迪稱, 在美國的TikTok上,其客單價有時比亞馬遜還要高一些。而在傳言TikTok要放棄擴張歐美市場時,顧俊在朋友圈更新道,美國單一直播間單場仍有幾千美金收入,有時貨都發不完,急缺打包發貨的小時工。,如此看來,在TikTok英國站將自己“捲成”拼多多的時候,美國站仍成為不少TikTok中國玩家眼裡的潛在金礦。TikTok能否在2023年如願實現其GMV翻10倍的願望,也成了中國賣家們的關注焦點。,不過,對於林維、安迪們而言,在TikTok擴張的時間也更為緊迫,在大玩家入場之前,他們要搶先佔領一席之地,或許才有更多生機。,但在如此“宏大”的願景之下,英國市場的表現並不亮眼。據報道,在當前TikTok的日均GMV中,東南亞的貢獻佔7成,英國僅占約3成。,“TikTok英國站已陷入0.99磅包郵的價格戰,中國賣家用力過猛。”啟林跨境負責人林維告訴虎嗅。7月6日,《Financial Times》的一則題為TikTok放棄歐美直播帶貨擴張計劃的新聞進入人們視線。儘管深耕歐美TikTok的Newme CEO顧俊告訴虎嗅該消息並不屬實,但也再次引發跨境圈對英美TikTok電商的關注。,
更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