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杏鑫招商_半年入賬2695億,“過冬”的騰訊,對這些業務寄予厚望

    杏鑫招商_半年入賬2695億,“過冬”的騰訊,對這些業務寄予厚望

    8月17日,騰訊公布了上半年財報,開篇就是“凜冬”的氣息,騰訊介紹二季度砍掉了大量非核心、邊緣性質的業務,收緊營銷開支,並且削減了很多業務的運營費用。一系列操作之下,最終在收入承壓下,實現了環比增長。,  財報显示,騰訊2022年上半年營收2695億元,同比下滑1.48%,凈利潤420.3億元,同比下滑53.48%。騰訊Q2實現營業收入1340.34億元,同比下滑3%。凈利潤281.39億元,同比下滑17%。,  二季度微信月活用戶還在繼續保持增長,達到12.99億,同比增長3.8%。,  對於外界關注的員工薪資,財報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有110715名員工,人均月薪8.29萬,根據騰訊公司財報數據,較一季度月薪下降900元。,  互聯網行業巨變,宏觀大環境的不確定性,騰訊也須經歷陣痛。結束無序擴張,減脂增肌,也是當下大廠們一致趨勢。,  因此,雖然營收凈利下滑,但這也是一份“意料之中”的財報。今日開盤,騰訊港股股價漲超4%。截止發稿,騰訊股價上漲2.64%,報311.200港元,總市值為2.993萬億港元。,   騰訊收縮業務“雷厲風行”,  今年三月,馬化騰提到騰訊正在“過冬”。他提到,過冬的時候要考慮兩點。一是調整姿態,隨外界環境變化進行降本增效,把子彈用在關鍵的戰役上,重新“減肥增肌”,醞釀下一個風口或者戰役。二是要強化內部協作,而不是單打獨斗,比如把企業微信、騰訊會議和騰訊文檔三個SaaS產品的融合打通。,  對業務進行優化調整方面,騰訊可謂是雷厲風行。,  數據显示,今年4個月內騰訊近10款產品停止運營,包括QQ堂、小鵝拼拼、搜狗地圖、企鵝電競等。,  與此同時,儘管騰訊高管在電話會上表示騰訊出售美團股份的新聞是不正確的,但自減持京東開啟,騰訊收縮投資版圖意圖明顯,近一年內,騰訊相繼減持了海瀾之家、京東、sea、步步高、華誼兄弟和新東方等。,   來源:騰訊財報截圖,  眼下,騰訊的壓力依舊不小。,  首先是廣告大盤承壓。財報显示,騰訊網絡廣告繼續受累互聯網服務、教育及金融領域需求,上季網絡廣告收入下降18%至186.38億元。騰訊表示,廣告業務於4、5月受衝擊較大,部分被合併搜狗所帶來的廣告收入所抵銷。,  其中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下降17%至161億元,主要原因為廣告需求疲軟、廣告競投量低迷,使得eCPM下滑;媒體廣告收入下降25%至25億元,受騰訊視頻及騰訊新聞的廣告收入下滑影響。,  其次,作為“現金牛業務”,騰訊遊戲正面臨一系列過渡挑戰。財報显示,本土市場遊戲收入下降4%至人民幣318億元。就單個遊戲而言,《和平精英》、《穿越火線手游》及《DnF》等若干現有遊戲收入呈季節性下降、新推出的《重返帝國》的初始收入貢獻及《英雄聯盟手游》的收入增長。,  騰訊也不斷向外界展示其擺脫遊戲依賴的決心,騰訊高管在電話會提到,“遊戲收入增長並不是盈利增長的先決條件”、“不管遊戲業務復蘇情況如何,我們都能夠通過發展其他業務來提高整體收益。”,  業績承壓之下,降本增效成為騰訊的“主基調”。,  財報显示,Q2騰訊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同比下降21%,環比下降2%至79億;一般及行政開支環比下降2%至262億,原因在於優化了人員配置並控制了僱員成本。,  調整人員及薪酬福利,騰訊未來還將繼續優化管理費用。就在財報發布的前夕,一則“騰訊餐廳的打包盒要收費了,不再提供隨餐免費水果,若需要則自購。”引起關注。騰訊內部已於8月初發文稱,自8月15日起對部分外包員工取消餐廳福利,已有夜宵券可以正常使用,但後續使用食堂需要交費。,  未來,騰訊還將在四個業務里進一步降本增效――雲服務方面,收縮虧損業務,重點從定製和分包業務轉向自有產品。特別是PaaS 和 SaaS,推動利潤率提升;支付方面,管理資金渠道降低交易成本;長視頻方面,嚴控內容支出,注重投資回報率,減少騰訊視頻訂閱促銷折扣,提升ARPU;視頻號方面,減少內容採購,優化帶寬、服務器利用率以降低視頻傳輸成本。,   被寄予厚望的視頻號,  在本次財報中,視頻號被提至更重要的位置,在財報開篇,騰訊就提到新的業務來源收入之一,便是在視頻號中推出信息流廣告,目前以基礎合同方式賣廣告,8月底將增加競價方式,釋放更多的廣告位。,  按照中信證券的預測,視頻號開啟信息流廣告變現后,2023年視頻號廣告有望達到370億元營收。,  “廣告主會在在線廣告上花X的錢,其 中Y %會用在 短視頻上。之前,我們沒有成為這Y%里的一份子,現在我們成為了,這就是我們認為廣告預算收入的來源。”騰訊高管在電話會上說。,  在廣告客戶投放短視頻廣告預算有限背景之下,未來視頻號、快手和抖音將在同一個牌桌上競技。騰訊高管表示,參照以合同定價的廣告以及之前贊助商對視頻號直播的熱情,視頻號的eCPM(每一千次展示可以獲得的廣告收入)至少會與中國領先的短視頻平台的eCPM持平。,  如今,微信及WeChat的合併月活躍用戶數達到12.99億,同比增長3.8%,環比增長0.8%。背靠近十三億的用戶流量,視頻號商業化成為騰訊的重要籌碼。,   ,  來源:騰訊財報截圖,  財報中,展示了視頻號的一系列成績――視頻號總用戶使用時長超過了朋友圈總用戶使用時長的80%。視頻號總視頻播放量同比增長超過200%,基於人工智能推薦的視頻播放量同比增長超過400%,日活躍創作者數和日均視頻上傳量同比增長超過100%。,  作為抖音、快手之後的短視頻平台,視頻號跌跌撞撞探索了許久,直到西城男孩和五月天線上演唱會的成功,讓視頻號看到了“流量密鑰”。此後視頻號又相繼推出崔健、張國榮、周杰倫、羅大佑等多場線上演唱會。,  財報中,騰訊提及2022年第二季視頻號舉辦了一系列備受歡迎的直播演唱會,每場均吸引千萬級用戶觀看。,  過去一年,視頻號也在不斷提速商業化。7月18日,微信視頻號宣布首次接入信息流廣告,目前處於內測階段。7月21日,微信“視頻號小店”上線,代替視頻號櫥窗,為商家提供商品信息展示、商品交易等產品能力的技術服務,全方位支持商家在視頻號場景內開店經營。,  參考抖音、快手這兩個短視頻平台來看,視頻號特色在於兼具私域和公域屬性,直播電商勢必是視頻號重點布局的方向。,  騰訊高管在電話會上介紹,視頻號實際上已經建立了用戶的直播習慣,包括非常成功地推出了一些線上音樂會。一旦人們養成了觀看直播的習慣,我們就需要開發個程序系統,該系統不僅可以為一些商家帶來流量,還可以讓他們通過投放廣告來吸引用戶。之後,我們需要引導商家來做以商業為目的的直播。,  與微信整個生態的聯合,也是視頻號的機會。騰訊高管介紹,小程序實際上可以很容易地幫助商家完成交易。我們的私域優勢實際上可以幫助商家積累自己的客戶,建立長期的關係,這將是直播電商的發展方向。,  在2022年的微信公開課上,視頻號直播團隊講師陶佳曾分享過一組數據:2021年末,視頻號直播帶貨GMV較年初增長超過15倍,消費者平均客單價超200元,整體復購率超60%。,  去年雙11開始,視頻號開始試水電商購物節,並參与了後續的雙十二、年貨節、3.8女生節、618購物節等多場電商帶貨活動。,  財報显示,騰訊2022年第二季度社交網絡收入增長1%至人民幣292億元,反映了視頻號直播服務及数字內容訂購服務的收入增長,而音樂直播及遊戲直播的收入減少。,  視頻號的商業化尚在起步階段,騰訊高管表示現階段視頻號還在“養”,這需要一個過程。,   TO B業務需要“長跑”,  自2018年騰訊“930”組織架構調整后,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板塊首度現身財報,其後該收入佔比一路提升,2019年1季度的從25%提升到2021年以來的30%以上。,  第二季度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板塊的收入同比增長1%至422億元,同比增速較一季度放緩。財報显示,放緩原因是由於在4月份及5月份新冠疫情短暫抑制了商業支付活動。,  To B業務成為騰訊收入的重要支柱,連續五季收入佔比超30%。但TOB業務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持續投入。,  騰訊也在通過專註自研產品,以達到降本增效和提升毛利率。,  財報显示,第二季度騰訊研發投入同比增長17%達到150.1億元。底層技術能力提升帶動了業務加速上雲動作,包括QQ、視頻號、騰訊會議等內部海量自研業務在二季度實現全面上雲。,  近三年來,騰訊自研業務上雲規模已經突破5000萬核,累計節省成本超過30億元。,  研發也助力騰訊構築了涵蓋芯片、操作系統、服務器、數據庫、音視頻、安全等“自研產品”矩陣,以及AI、醫療、5G、量子、安全等領域的“創新科研”矩陣。為打造垂直領域的智能製造解決方案提供技術底座,併為中長期高質量發展鍛造技術“後盾”。,  截至2022年6月30日,騰訊在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專利申請公開總數超過5.7萬件,專利授權數量超過2.7萬件,其中,發明專利佔比超過90%。,  未來,降本增效依舊是騰訊的主旋律。騰訊高管表示,目前騰訊正在執行成本控制舉措,後續成本仍然有進一步下降空間,在之前的措施中,包括對人數和薪酬進行了優化。公司期待今年下半年成本控制效果將進-一步體現,相信未來幾個季度會恢復收入增長,即使遊戲收入保持現狀。,  對於外界關注的員工薪資,財報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有110715名員工,人均月薪8.29萬,根據騰訊公司財報數據,較一季度月薪下降900元。,8月17日,騰訊公布了上半年財報,開篇就是“凜冬”的氣息,騰訊介紹二季度砍掉了大量非核心、邊緣性質的業務,收緊營銷開支,並且削減了很多業務的運營費用。一系列操作之下,最終在收入承壓下,實現了環比增長。,

  • 杏鑫平台主管_年輕人愛過的臨期食品,為什麼不香了?

    杏鑫平台主管_年輕人愛過的臨期食品,為什麼不香了?

    “每次進到商場的負一層,就看到很多同齡人在臨期食品店門口排隊結賬。”90后的關關到現在還記得她去年遇到臨期食品店的情景。,這種景象已經十分普遍。近兩年,隨着疫情帶來的消費降級,“價格低、折扣大”的臨期食品成為年輕人的心頭好,臨期食品店也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好特賣、嗨特購、繁榮集市等一批臨期折扣店遍布各大城市的商場,並展開連鎖化、品牌化的擴張之路。,資本也聞風而入。2020年6月,剛創立不久的好特賣就拿下了金沙江創投、雲九資本、日初資本數千萬人民幣的A輪融資。此外,紅杉中國、梅花創投等加註投資了折扣牛、愛折扣等臨期食品品牌。,事實上,在消費降級的趨勢中,臨期食品成為巨大的風口,第一批玩家已經賺得盆滿缽滿。但當越來越多的玩家湧入,競爭逐漸激烈,勝利往往屬於少數。,已經有人敗下陣來。,近日,據投資界報道,折扣店品牌繁榮集市母公司――上海嘣嘣喵科技有限公司,在今年與供應商的一場合同糾紛訴訟中表示,因業務已停頓,沒有現金流,準備申請破產。,這是臨期食品首個倒下的案例,但也許不是最後一個,行業的淘汰賽才剛剛開始。,當消費市場熱度褪去,臨期食品店的問題也逐一顯露出來。貨源不穩定、食品品質良莠不齊,品牌們遭受的質疑已經不是一天两天。,更重要的是,消費者對臨期食品的熱度是有保質期的,品牌們僅靠低價是遠遠不夠的,玩家們也正在試圖撕掉臨期標籤。,當然,想要留住消費者、提高自身的盈利能力,玩家們還要比拼多方面的實力。,1、有玩家倒閉,行業淘汰賽開始,曾經紅極一時的臨期食品店,正經歷着一場行業大洗牌。,近日,據投資界報道,折扣店零售品牌繁榮集市面臨着倒閉危機。2020年,乘着疫情的東風,繁榮集市橫空出世,定位“您身邊的寶藏折扣店”,開業時它曾有“中國版堂吉柯德”之稱。,彼時疫情反覆,消費環境並不樂觀,價格低廉的繁榮集市格外受到歡迎,短短一年迅速開出超20家門店。 去年年初,繁榮集市還拿到了挑戰者創投的融資。這場融資的背後,元氣森林創始人唐林森還為繁榮集市帶來了和元氣森林的長期合作。,繁榮集市採取加盟模式,消費者定位為15-35歲女性。門店將折扣與“國潮”結合,極具二次元風格,因此成為網紅打卡點。而繁榮集市的營銷開支也不少,繁榮集市創始人范智�o范智�o透露,基本上一家店每月有4萬元左右的營銷費用。,只是市場環境瞬息萬變,臨期食品賽道的玩家越來越多,激烈的競爭讓繁榮集市敗下陣來。,危機的信號在更早之前已經出現。據界面新聞報道,繁榮集市的20家門店已被好特賣吃下,部分繁榮集市門店並未更名,但收銀小票上显示所屬企業為好特賣。,繁榮集市創始人范智�o曾在播客節目中披露,開設繁榮集市一年半之後,門店已由好特賣接手,而品牌則交由投資者挑戰者資本處理,自己退回供應鏈老本行。,從高光時刻到跌落谷底,繁榮集市只用了兩年。,儘管倒閉的故事剛剛出現,但繁榮集市無疑給做臨期生意的人敲響了警鐘,一場淘汰賽悄然興起,行業的問題也被擺在了檯面上。,首當其沖的是貨源問題,也就是供應鏈。,事實上,食品行業的供應鏈本身就很複雜,一個品牌可能會有很多個代理商,分散到各個區域,品牌很難將其整合起來。延伸到臨期食品上,不同於正常供貨商的穩定供應,一批貨往往會經過多次轉手,導致其拿貨渠道很不穩定。,熱銷產品供應不足、冷門產品積壓庫存的事情時有發生,而最終的問題都要由門店及品牌買單。,更關鍵的是,臨期食品本身就是接近於保質期的食品,一旦管理不嚴格,品控問題很難保證。,在食品行業中,一般大賣場食品保質期超過2/3需要下架,電商倉庫則不能超過1/3,所以臨期商品通常保質期都在1-6個月內。若少於1個月,就需要注意食品質量安全問題。,而這恰恰是臨期食品行業所處的時間區間。今年7月份,好特賣就因銷售過期巧克力被罰7000元。與此同時,隨意更改保質期、包裝破損、山寨產品的事情也在行業中反覆上演。,被打上臨期標籤的食品,很快就會變成燙手的山芋。,實際上,流落到臨期食品門店的大多數是商超賣不動的品牌,所以價格是吸引消費者進臨期食品店的唯一動力。,但價格低、優質的貨源又更喜歡和連鎖大客戶合作,很多小型臨期食品商很難拿到貨。據全天候科技報道,有從業者表示,“這是一個‘快進快出’的行業,貨品押在哪個環節,哪個環節就得承擔這些風險。這也使得倉庫更願意和大型連鎖折扣店合作。”,這也意味着,跑出規模效應,是臨期食品店發展的關鍵,這便加劇了行業的競爭和洗牌。,相比於便利店、超市這些剛性需求,臨期食品店的生意並非剛需和穩定的,也未必容得下那麼多玩家。繁榮集市的倒下,或許只是臨期食品店行業的縮影。,這個網紅賽道的洗牌才剛剛開始。,2、臨期食品,只風光了兩年,韓宇是臨期食品店的常客,每次路過都會進去採購一番,裝滿一小筐也就100元,很划算。 但最近,韓宇發現了一個明顯的變化,臨期食品店內的貨品種類越來越少。“即便店員在門口推銷,也鮮少有曾經的人流量。”,關關更是直言,“折扣店便宜是便宜,但難吃也是真的難吃。”,年輕人愛過的臨期食品,彷彿已經“過氣”。殊不知,這曾是個被他們吃出來的“百億市場”。,艾媒諮詢發布的《2020年中國臨期食品行業市場分析及消費者研究報告》显示,2020年中國零食行業總產值規模超過3萬億元。只要有1%的庫存進入臨期市場,那也將有300億的規模。,而在線上,臨期食品仍備受歡迎。去年,淘寶聯合科普中國發布的《臨期消費冷知識報告》中表示,每年有210萬人在淘寶網購臨期食品,相關零食店鋪達到近萬家。,在豆瓣的“我愛臨期食品”的小組,有9.3萬個成員,高喊着“用打折的價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的口號。,這幾年,伴隨着疫情導致線下零售店受到衝擊、消費者消費降級意識增強,臨期食品成為了“香餑餑”。,最突出的表現是資本瘋狂湧入。,據連線Insight不完全統計,儘管從2016年開始,好特賣、繁榮市集、小象生活等臨期食品品牌就陸續成立,但他們的融資主要集中在疫情之後。,以好特賣為例,其於2019至2020年間連續獲得4筆融資,融資金額達到千萬元人民幣,背後不乏金沙江創投、五源資本等投資機構的身影。這樣的光環加持下,好特賣不僅拿下了商圈的黃金位置,還成為消費者打卡的網紅地,成為第一梯隊玩家。,這期間,嗨特購、小象生活、繁榮集市也都順利完成一輪融資。,與此同時,臨期食品還受到了政策的利好。2019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發布,其中對過期食品翻新銷售提出了嚴令禁止,從某種程度上也對臨期食品行業起到了規範作用。,市場的狂熱還吸引了巨頭的入場。,2021年10月,盒馬鮮生在上海開了一家生鮮奧萊店,產品多為生鮮易耗品或臨期食品;3個月後,蘇寧首家折扣超市在馬鞍山開業,宣布將陸續進軍江浙滬,並計劃在2022年開出100家門店。,只可惜,臨期食品的狂熱停留在了今年上半年。潮水褪去,臨期食品的熱度也隨之散去,如今,行業融資消息越來越少,熬不住的玩家無奈離場,留在牌桌上的玩家也在积極求變。,3、光靠低價還不夠,臨期食品的生意越來越不好做,玩家們都在尋找新的出路。,繁榮市集創始人范智�o曾表示:“如果臨期食品店只賣臨期,那就是品牌方的下水道。”言外之意是,臨期食品品牌想長久發展,僅靠賣低價的臨期食品是遠遠不夠的。,參考美國最大的臨期品零售商Dollar Tree,其擁有10000萬多家門店,門店內的臨期產品僅佔20%,其餘商品都是自有品牌+品牌商合作的專供產品。,拓寬品牌維度這件事不難理解。臨期食品本身就尚未佔領消費心智,隨着入局者的增多,一旦由於供應鏈波動導致價格上漲,失去價格優勢,臨期食品門店便會陷入風險之中。,頭部品牌似乎意識到了這一點,正在試圖撕掉臨期的標籤。,以嗨特購為例,目前嗨特購有200多家直營店,並於今年6月開放了加盟模式。,嗨特購創始人張強曾介紹,目前門店的商品結構是,70%是食品,30%是日化。其中,自有商品佔比為20%-30%。,資料显示,嗨特購品牌所屬公司北京優品酷賣科技有限公司已註冊“木頭奇奇”“強小魯”“逸口樂”“KASUREOO”“初本笙”“小食萬象”等數個食品、日化、辦公用品等相關商標。,據明亮公司報道,張強曾表示,嗨特購自有商品主要會覆蓋堅果、日化(像牙籤、壓線、餐巾紙和滷味等)以及塑料袋等。,張強還透露,嗨特購自有品牌的毛利率大概是42%。 如今的臨期食品店的“臨期”更像是一個引流手段,利用低價的產品吸引消費者,進而到店消費自有品牌這類的高利潤產品,進而實現盈利。,另一家主打線下的好特賣也在拓寬產品的銷路。在入駐美團、餓了么之後,現在開始布局淘寶和小程序。,無論是推出自有品牌,還是拓寬銷路,頭部玩家們的心思是一致的,那就是形成規模效應,在源頭形成議價權。�V鑫資本創始合伙人齊新宇曾在接受新浪科技採訪時表示,臨期只是早期建立“好貨便宜”的心智入口,隨着門店規模擴大,企業擴大品類和向上游整合供應鏈是必然的趨勢。,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臨期食品店不約而同地瞄上了會員制。,嗨特購孵化了新品牌“失重寶藏”,為會員制的倉儲折扣店模式。失重寶藏首家門店於去年年底在北京開業,面積超過2000�O,SKU近6000個,涉及水果、網紅日用品、進口生鮮等多個品類,客單價在60-100元之間。,小象生活也推出倉儲折扣店品牌“惠買喵”,並在原有門店推出9.9元月卡、99元年卡及139元家庭卡(主卡及副卡2張),單月銷售超36萬元門店,會員卡消費佔比達60%。,會員卡的模式,意在增強消費黏性,嗨特購創始人張強透露,“現在20%銷售是來自於會員,會員銷售佔比總體維持在20%-30%。”,本質上,臨期食品店仍是個流量生意,只有足夠多的客流量才能支撐起賣場的周轉需求。如今的頭部玩家正將門店開進人流密集的商圈,另一方面還通過精細化運營,提升周轉效率。,從臨期食品店,轉型品牌折扣店,消費者需要新鮮感,臨期食品店也急於撕掉“臨期”標籤。對於價格敏感的消費者來說,低價仍具有吸引力,但這是一場持久戰,玩家們還要在供應鏈、品牌口碑上下功夫。,日本經濟在下行周期里,誕生了臨期巨頭“堂吉訶德”,而美國出現了“Dollar Tree”,正如嗨特購創始人張強所言,所有國家在經濟下滑之後都會有折扣巨頭出現,中國也不例外。,但就整個行業而言,仍處於缺乏龍頭的分散階段,想要誕生一個真正的巨頭,還需要時間。而對於品牌們來說,奔向這個目標的前提是,活下去。,(應受訪者要求,關關和韓宇均為化名。),資本也聞風而入。2020年6月,剛創立不久的好特賣就拿下了金沙江創投、雲九資本、日初資本數千萬人民幣的A輪融資。此外,紅杉中國、梅花創投等加註投資了折扣牛、愛折扣等臨期食品品牌。,“每次進到商場的負一層,就看到很多同齡人在臨期食品店門口排隊結賬。”90后的關關到現在還記得她去年遇到臨期食品店的情景。,

  • 杏鑫招商_投融快訊 | 芯礪智能獲得近3億元天使輪投資;皓陽生物完成近2.5億元B輪融資;瑞為技術完成數億元D輪融資

    杏鑫招商_投融快訊 | 芯礪智能獲得近3億元天使輪投資;皓陽生物完成近2.5億元B輪融資;瑞為技術完成數億元D輪融資

    【投融快訊 8月18日】芯礪智能聚焦於開發嵌入式高性能計算平台(eHPC),助力打造移動数字空間,為大眾創造更美好的出行和生活體驗,致力於成為全球智能汽車芯片平台領跑者。近日獲得近3億天使輪融資。,皓陽生物是一家專門從事抗體和重組蛋白類藥物研發的技術服務公司。皓陽生物擁有抗體藥物成藥性分析、蛋白瞬時表達、抗體重組蛋白CMC開發、抗體偶聯藥物(ADCs)開發等技術平台。近日完成B輪融資,交易金額近2.5億元。,瑞為技術是中國人臉識別四大A級企業之一,是國內領先的圖像感知產品和解決方案提供商,先後獲得英特爾、綠地集團等戰略投資。近日完成數億元人民幣D輪融資。,,,【投融快訊 8月18日】芯礪智能聚焦於開發嵌入式高性能計算平台(eHPC),助力打造移動数字空間,為大眾創造更美好的出行和生活體驗,致力於成為全球智能汽車芯片平台領跑者。近日獲得近3億天使輪融資。,

  • 杏鑫招商_騰訊真的降本增效了嗎?

    杏鑫招商_騰訊真的降本增效了嗎?

    2022年5月,騰訊在發布第一季度財報的業績會上,騰訊控股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有一段發言:“面對行業挑戰,公司實施了成本控制措施,並調整了部分非核心業務,有助於在未來實現更優化的成本結構。”,,在過去幾乎一年的時間里,“調整”幾乎是騰訊的主線,力度之大堪比2018年的“930改革”,只不過兩者不同之處在於,過去一年的調整,騰訊是為了降本增效。,所謂降本增效,字面意思是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在一系列調整中,騰訊一直在強調降本增效。在過去的幾天,降本增效的動作延續到了騰訊員工的食堂――員工僅限於在一個窗口取餐、取消外包員工免費早晚餐福利、取消員工免費取打包盒和水果的福利等等。,在過去的4個多月時間里,騰訊先後停止了9款產品的運營,既包括收購而來的搜狗地圖和搜狗搜索App,也包括企鵝電競、看點快報、騰訊看點等曾經的重點產品,也有小鵝拼拼等新孵化的項目。看似動作很大,但騰訊真實現“降本增效”了嗎?,成本真的降了?,財報显示,該公司第二季度營收1340億元,同比下滑3%;凈利潤186億元,同比下滑56%,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凈利潤281億元,同比下滑17%。,具體業務上,增值服務業務收入717億元,相較去年同期保持穩定;其中,本土市場遊戲收入318億元,同比下滑1%;國際市場遊戲收入107億元,同比下滑1%;社交網絡收入292億元同比增長1%。,網絡廣告業務收入同比下滑18%至186億元。其中,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下滑17%至161億元;媒體廣告收入下滑降25%至25億元。,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收入422億元,同比增長1%。,騰訊在第二季度的財務表現延續了第一季度的疲態。第二季度,騰訊沒有一項業務處在增長通道,甚至此前兩年增速最快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也幾乎沒有增長。,那麼,在財務表現全面下滑的背景下,騰訊的成本有下降嗎?隨着內部業務調整,以及人員優化措施的推出,截至6月30日,騰訊的僱員人數為110715名,去年同期則為94182名,增加了16533名,但比今年的第一季度減少了5498名。,這也是騰訊的僱員人數自2019年以來首次減少。此外,騰訊的人均月薪也比較今年第一季度減少了900元至85473元。,人力成本只是企業成本的其中一部分,整體來看,自2021年第一季度以來,騰訊的季度收入成本分別為726.68億元、755.14億元、796.21億元、863.71億元、783.97億元、761.67億元;對應的季度營收分別是1353.03億元、1382.59億元、1423.68億元、1441.88億元、1354.71億元、1340.34億元。,,由此可看到,2021年四個季度,騰訊的成本一直在增長,而收入的增長曲線與成本基本保持一致。進入到2022年後,騰訊在成本上收縮,因此也出現了連續兩個季度的收入下降。第二季度,騰訊的收入同比下滑,成本同比微漲,處於明顯的“調整陣痛期”。,或許正如外界所預料的,騰訊的一系列調整可以被看成是“戰略性收縮”,系騰訊主動為之。從2021年開始,騰訊各項業務的成本變化,也可以看得出騰訊調整的方向。此前6個季度:,騰訊增值服務業務的成本分別為325.33億元、338.9億元、353.44億元、368.69億元、360.55億元和353.8億元。,網絡廣告業務的成本分別為119.86億元、116.97億元、120.51億元、123.38億元、113.94億元和110.72億元。,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的成本分別為264.3億元、284.72億元、309.55億元、349.42億元、292.69億元和281.33億元。,如果以2021年第二季度為基準,網絡廣告業務的成本降幅最大,增值服務業務的成本保持上漲,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的成本略微下降。,總體而言,三大業務板塊自進入2022年以來,收入成本連續兩個季度減少。其中,增值服務業務和金融科技與企業服務業務的成本明顯有別於2021年前兩個季度的增加,而網絡廣告業務的成本則連續兩個季度同比下降。,2022年第二季度,騰訊的自由現金流增長30%至225億元,降本成效初步顯現。但在騰訊第二季度財報發布的電話會議中,騰訊高管表示,目前騰訊正在執行成本控制舉措,後續成本仍然有進一步下降空間,未來會對人數和薪酬進一步優化。,哪塊業務增效?,承載騰訊“產業互聯網”戰略的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是降成本最快的業務板塊。相比較2021年第四季度的高點,在2022年第二季度,把成本壓縮了近70億元。,相對應的,在過去6個季度,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的收入分別為390.28億元、418.92億元、433.17億元、479.58億元、427.68億元和422.08億元。,,對比之下可以發現,騰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的收入與成本變化曲線保持一致,這也意味着作為新的業務板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的收入仍然與投入保持比較高的關聯度。不過,隨着該業務收入在騰訊整體營收中的佔比不斷提升,騰訊正在試圖提升該業務的“效益”。,2022年5月,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下稱CSIG)CEO湯道生在接受 36 氪採訪時曾談到了調整,“過去三年,騰訊CSIG的增長模式是比較多強調收入規模的,但今年我們有一個大的銷售改革,是希望從過去很多低質量、轉包項目的模式,轉為基於騰訊自研產品為主導、健康可持續的業務模式。”,在“930改革”四年後,騰訊的“產業互聯網”已經開始從做規模的第一階段跨入了有質量增長的第二個階段。特別是在2022年第二季度,在成本同比微降的情況下保持收入的微漲,對全面下滑的騰訊而言是一個积極的信號。,從2021年開始,騰訊增值服務業務的季度收入分別為724.43億元、720.13億元、752.03億元、719.13億元、727.38億元和716.83億元。,,網絡廣告業務的收入則分別為218.2億元、228.33億元、224.95億元、215.18億元、179.88億元和186.38億元。,,騰訊網絡廣告業務同比下滑18%,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和媒體廣告收入則全面下滑。其中社交與其他廣告收入同比降幅17%,媒體廣告收入同比降幅達25%,是降幅最大的收入板塊。無疑,網絡廣告已經成為騰訊“增效”動力最不足的板塊。,與此對應的,網絡廣告業務涵蓋的核心事業群――平台與內容事業群(下稱PCG)是受調整影響最大的事業群之一。騰訊新聞、騰訊體育等產品的裁員調整力度更大。此外,在過去4個月被停止運營的9款產品中,近半屬於該事業群及業務板塊。,在收入大幅下滑的背景下,該業務板塊的調整和降本措施仍將持續下去,正如騰訊管理層在業績會上所言,這一業務板塊仍在人數和薪酬上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在此前第一季度的業績會上,騰訊管理層就給出了確定持續投入的三大戰略增長領域――企業軟件、微信視頻號和國際市場遊戲,以此對應三大業務板塊及CSIG、WXG(微信事業群)和IEG(互動娛樂事業群)三大事業群,唯獨PCG被排除在外。,所謂降本增效,字面意思是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在一系列調整中,騰訊一直在強調降本增效。在過去的幾天,降本增效的動作延續到了騰訊員工的食堂――員工僅限於在一個窗口取餐、取消外包員工免費早晚餐福利、取消員工免費取打包盒和水果的福利等等。,2022年5月,騰訊在發布第一季度財報的業績會上,騰訊控股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有一段發言:“面對行業挑戰,公司實施了成本控制措施,並調整了部分非核心業務,有助於在未來實現更優化的成本結構。”,

  • 杏鑫代理開戶_馬斯克又在撩

    杏鑫代理開戶_馬斯克又在撩

    北京時間8月17日早上,全球首富、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發推文稱將收購英超俱樂部曼聯,引發全球網友熱議。正當所有人都在猜測是不是真的的時候,馬斯克就在這條推特下闢謠:只是開個玩笑。馬斯克愛開玩笑絕不是新鮮事,在網友看來,馬斯克絕對是流量體質。,誰碰了誰的瓷,北京時間8月17日早上,馬斯克在發文談論美國國內政治問題時,突然加上一句,“另外,我正在收購曼聯,不用謝”。這條推特很快成為社交媒體熱搜,引發全球網友熱議,多家球迷在下面評論,希望馬斯克買下英超的阿森納、利物浦,美國的揚基隊等。,不僅網友和球迷紛紛評論留言,更引來多家外國媒體關注報道和猜測。有媒體表示,目前尚不清楚馬斯克是在開玩笑,還是真的要收購曼聯。畢竟,這位首富也不是第一次在社交媒體上開玩笑了。,果不其然,就在這一表態發布幾小時后,當被一名網民追問“(收購曼聯)你是認真的嗎”時,馬斯克發文說:“不,這隻是一個社交媒體上的玩笑話,我不會收購任何運動隊。”隨後,馬斯克補充說:“但如果非要讓我買一支球隊,我會選擇曼聯,這可是我從小支持的球隊。”,“馬斯克想收購”的消息傳出后,不少“紅魔”球迷都期待消息成真,盼望世界首富能幫助球隊擺脫困境。眼下的曼聯情況真的十分不妙。英超歷史上曾13次奪冠的曼聯,在2013年後,就再未捧得過英超冠軍獎盃。2022年,曼聯的成績更加糟糕。英超前兩輪比賽他們全部落敗,球隊內部還被傳出現不少矛盾,新帥滕哈格可謂焦頭爛額。,成績不好的同時,曼聯的經營狀況也不容樂觀。據媒體統計,自2012年上市至今,10年過去了,曼聯俱樂部的市值下降超2.6億英鎊(約合人民幣21億元),從原來的18.22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50億元)降至現在的15.7億英鎊(約合129億元)。2022年第三財季(截至2022年3月31日),曼聯總收入約1.528億英鎊(約合人民幣12.6億元),調整后虧損約224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1.84億元)。,《福布斯》給曼聯隊的估值在46億美元左右,而51歲的馬斯克身家達到2700億美元。難怪球迷如此強烈呼籲,還有媒體稱陷入低谷的曼聯隊,又遭世界首富“碰瓷”。,“自己帶熱點”,翻閱該條推文,有網友表示:“第一反應就是曼聯有股票沒”,“自己造謠,自己闢謠,流量密碼是玩明白了”,“以他性格不會買傳統體育,只會買電競”,也有網友表示:“又是一個狼來了的故事”,“早猜到了”。,對於網友們的評論,馬斯克本人想必樂在其中,甚至他本人就曾表示自己自帶熱點。,8月1日,當網友討論有多少人喜歡馬斯克的時候,狗狗幣聯合創始人馬庫斯稱,自己以前喜歡馬斯克,但是後來媒體開始說壞話,討厭馬斯克成為流行,所以為了聲譽,他也不得不選擇隨大流。,馬斯克在評論中感嘆道,媒體依靠點擊量生存,又具有強烈的負面偏向,而自己自帶熱點,因此總被媒體關注。馬斯克稱,媒體情不自禁地被點擊量驅動着,不幸的是,他能產生很多點擊;而且,當讀者開始覺得無聊,媒體就會想辦法把他捧起來,這樣的循環已經屢見不鮮。,不用說減持特斯拉股票和收購推特這種商業化話題一直成為媒體報道焦點,就是笑話梗和經典金句也從未間斷過。,在此前的一次採訪中,馬斯克曾表示“足球是我的夢想”,不過當時他稱自己是阿森納球迷,槍手是他兒時支持的俱樂部。,今年4月他曾發推文豪言要收購可口可樂公司,然後修改這一經典飲料的配方,把可卡因重新加進去。但之後就不了了之。,7月26日,馬斯克就曾連發兩條推特回應“友妻門”事件,並抨擊大部分媒體是披着“求真”外衣的騙點擊機器,吐槽說自己的瑣碎故事比超新星還受歡迎。,在中國社交媒體平台微博上,馬斯克也很受歡迎,據不完全統計,近半年以來馬斯克至少登上熱搜47次,相關話題包括其個人言論、花邊新聞以及與推特的交易等。近日,《中國網信》雜誌還刊登了署名為“特斯拉公司首席執行官、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埃隆・馬斯克”的文章,標題為《相信科技創造美好未來》。,不僅網友和球迷紛紛評論留言,更引來多家外國媒體關注報道和猜測。有媒體表示,目前尚不清楚馬斯克是在開玩笑,還是真的要收購曼聯。畢竟,這位首富也不是第一次在社交媒體上開玩笑了。,北京時間8月17日早上,全球首富、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發推文稱將收購英超俱樂部曼聯,引發全球網友熱議。正當所有人都在猜測是不是真的的時候,馬斯克就在這條推特下闢謠:只是開個玩笑。馬斯克愛開玩笑絕不是新鮮事,在網友看來,馬斯克絕對是流量體質。,

  • 杏鑫代理開戶_午報 | 奢侈品電商第一股寺庫人去樓空;馬斯克稱將收購曼聯;活體動物禁止以盲盒形式銷售

    杏鑫代理開戶_午報 | 奢侈品電商第一股寺庫人去樓空;馬斯克稱將收購曼聯;活體動物禁止以盲盒形式銷售

    奢侈品電商第一股寺庫人去樓空,曾經擺滿奢侈品的寺庫大廈如今已空空如也,僅剩5層還有部分工作人員,不僅如此,一年內寺庫已兩次被申請破產重組,還被昔日的合作夥伴凍結了千萬資產。有分析人士直言,做奢侈品的垂直電商只靠低價搶市場並不能自我造血,很容易被消費者拋棄。,據安保工作人員透露,半年前,寺庫大廈就已開始搬東西,現在大廈1-4層均已搬空,僅剩5層還有部分工作人員。此外,寺庫亦庄物流倉庫中心的安保人員表示寺庫已搬走,最近好多人找過來。,在記者採訪過程中,就遇到前來催收貨款的一名女士。該女士稱,自己在寺庫寄賣了很多奢侈品,但一直沒有收到貨款。對此,維權接待人員表示,每周一都會打一部分款。,目前,寺庫的APP還可以正常下單。,:-0 跑了,但沒完全跑。,閑魚商品曝光量驟減,“你掛在閑魚的商品也沒流量了?”今年以來,每隔一段時間,陳爽就會聽到閑魚里同行賣家發出這樣的感慨,她發現身邊同行的閑魚賬號曝光量十分低迷,幾十件商品曝光量只有幾百人,有意詢問的用戶更是寥寥。而相比往年這時候,商品日均曝光量可達幾千甚至幾萬。,:-0 原本應該是C端的平台,充斥着越來越多的商家和廣告,使用感受越來越差。,馬斯克稱將收購曼聯,馬斯克發推文稱,“我要買曼聯了,不客氣!”。此前馬斯克嘗試收購推特期間,大批曼聯球迷在網上呼籲馬斯克不要收購推特,應該收購曼聯。此前英超新賽季前兩輪,曼聯接連1比2不敵布萊頓,0比4不敵布倫特福德引發熱議,球迷甚至計劃空場抗議老闆格雷澤家族。,:-0 富豪一句玩笑話都能成討論熱點。,市場監管總局擬規定:活體動物禁止以盲盒形式銷售,市場監管總局公開徵求《盲盒經營活動規範指引(試行)(徵求意見稿)》意見。意見稿擬規定,藥品、醫療器械、特殊化妝品、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活體動物、無着快件、食品等在使用條件、存儲運輸、檢驗檢疫、監督管理等方面有嚴格要求的商品,不得以盲盒形式銷售。,:-0 支持!活體盲盒造成了太多棄養、死亡的悲劇。,主播賣2萬多活牛3秒售罄,近日,內蒙古一主播直播買牛肉乾,詳細講述產品優勢粉絲卻對活牛產生興趣。直接要求主播上鏈接,這一操作讓主播有些尷尬。因為還沒有先例賣過活的牛羊。抱着試試看的心態上架后,標價2萬多的活牛竟然被粉絲直接購買。主播表示:從沒在網上賣過,不知道這個怎麼運過去。,:-0 一個敢賣,一個敢買。,在記者採訪過程中,就遇到前來催收貨款的一名女士。該女士稱,自己在寺庫寄賣了很多奢侈品,但一直沒有收到貨款。對此,維權接待人員表示,每周一都會打一部分款。,奢侈品電商第一股寺庫人去樓空,

  • 杏鑫總代_被傳“大幅關店” 便利蜂回應:不實,正推進冬眠門店復開和新店開業

    杏鑫總代_被傳“大幅關店” 便利蜂回應:不實,正推進冬眠門店復開和新店開業

    8月16日消息,針對網傳“便利蜂出現大幅關店潮”,便利蜂方面闢謠表示:“不存在關店潮,此前受疫情影響的冬眠門店正逐步復業,缺貨問題已經解決。”,據了解,從今年三月份開始,有網友在網上發帖稱自己家門口的便利蜂已經關門,無錫、青島等地的便利蜂門店貼着“今日暫別,重逢有時”的公告。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有些便利蜂經常缺貨。,對此,便利蜂方面回應稱,“多點爆髮式的疫情,對便利蜂採購、生產、運輸、門店運營等環節造成不小影響,為集中人力、物力確保大部分門店的良好運轉,3月,便利蜂選擇臨時關閉少部分服務力偏弱、消費者需求度較低的門店。但隨着疫情的緩和,這些冬眠門店已經開始逐步復業。”,據了解,在推進冬眠門店復開的同時,便利蜂一些新店即將開業。“冬眠門店重開時,我們的房租甚至比疫情前更為便宜,根據情況及時閉店,等待更好時機和條件復開,這正是數據決策的優勢。”,便利蜂方面進一步表示,“便利蜂剛剛完成法人增資,當前賬戶資金充足。除了恢復冬眠門店,新店開業計劃也在穩步推進。”,此外,針對“一線城市門店缺貨問題”,便利蜂方面告訴記者:疫情影響到物流穩定性,導致北京個別品類無法按時抵達相應門店,“目前,該問題已經得到解決。”,據了解,在推進冬眠門店復開的同時,便利蜂一些新店即將開業。“冬眠門店重開時,我們的房租甚至比疫情前更為便宜,根據情況及時閉店,等待更好時機和條件復開,這正是數據決策的優勢。”,8月16日消息,針對網傳“便利蜂出現大幅關店潮”,便利蜂方面闢謠表示:“不存在關店潮,此前受疫情影響的冬眠門店正逐步復業,缺貨問題已經解決。”,

  • 杏鑫平台主管_騰訊“斷舍離”:4 個月近 10 款產品停止運營

    杏鑫平台主管_騰訊“斷舍離”:4 個月近 10 款產品停止運營

    在騰訊過往 20 多年的企業發展歷程上,可能從未有哪一年像今年這樣,如此殺伐果決地進行業務關停,這給人最為直觀的感覺是,騰訊放棄產品的速度越來越快了。,不過一周的時間,騰訊又有兩款 APP 正式停服。,8 月 9 日,搜狗搜索 APP 正式停止服務,搜狗搜索 APP 更名后的 Bingo App 在蘋果應用商店中也已經下架。,8 月 16 日,運營了 7 年之久的 看點 APP也宣布關閉並正式停止運營,公開資料显示,高峰時期,騰訊看點活躍用戶曾達到了 2.4 億,並佔據着 QQ 的一級入口位置。,事實上,今年以來,騰訊 ” 斷舍離 ” 的速度明顯加快,據螺旋實驗室不完全統計,截止到今年 8 月,已經近 10 款知名產品或應用相繼被騰訊官宣放棄,徹底成為歷史。,,這其中,不乏運營了十幾年的 ” 古早 ” 應用,也有曾經為騰訊創造過巨大價值的功勛產品,但因為種種不同的原因,如今已經沒有了存在的意義。,1,多款產品密集停服,騰訊 ” 斷舍離 ” 的行動開始於今年 4 月,伴隨過不少遊戲玩家成長的 QQ 堂於 4 月 20 日正式停止運營,這款運營了超過 17 年的遊戲就此與大眾告別。,老產品作古,新項目也在被快速放棄,4 月 30 日,僅僅試水了兩年的騰訊社交電商項目 小鵝拼拼也正式關停,據騰訊相關人員表示,小鵝拼拼可能是近幾年內部投入資金最多的電商項目之一。,一些收購而來的項目也在面臨着被騰訊快速切割的命運,搜狗是明顯的代表,去年 9 月,搜狗宣布完成私有化交易並退市,成為騰訊控股間接全資子公司。,在加入騰訊之後,搜狗的眾多業務和項目被逐漸放棄,除了前文提到的 搜狗搜索 APP外, 搜狗地圖也已於 5 月正式下線。,另一個例子則是剪輯視頻軟件 VUE,2020 年騰訊斥資 5000 萬美元將其收入囊中,作為在短視頻領域的重要補充力量。但在今年的 6 月 30 日,VUE 宣布正式停止新用戶註冊、會員充值服務,客戶端部分功能也同步關閉。,作為騰訊 ” 現金牛 ” 業務的遊戲板塊,也在逐漸砍掉一些雞肋的產品,移動電競平台 企鵝電競於 6 月 7 日正式終止運營,在其停運之前,騰訊曾有打算將其作價 5 億美元轉讓給鬥魚,然後再主導鬥魚和虎牙合併,但最終這樣的計劃因為涉及反垄斷紅線而作罷。,此外,騰訊官方遊戲社區平台 掌上 WeGame也已經從 7 月 5 日起停止新用戶註冊,並將於今年 9 月 8 日 23 時 59 分關閉服務器。,騰訊在信息流賽道布局的多款產品,也在夏天迎來了關停的命運,但這些產品的凋零卻讓人倍感惋惜,因為很多產品從用戶活躍度上來看還有 ” 搶救 ” 的機會,比如於 7 月 18 日停止運營的 看點快報,在今年上半年仍有 700 多萬的月活。,不過對於手握 10 億量級流量入口的騰訊來說,或許也根本不在意這些 ” 微薄 ” 的用戶基數。,除了這些相對知名的產品之外,騰訊在今年還有很多產品的退場是悄無聲息的,比如在遊戲領域,今年上半年就有 全民斬仙、QQ 連連看、捕魚來了等 20 多款遊戲下架停服,但由於知名度的原因,這些產品的落幕並未引起更多關注。,,2,為何走至末路,在騰訊過往 20 多年的企業發展歷程上,可能從未有哪一年像今年這樣,如此殺伐果決地進行業務關停,這給人最為直觀的感覺是,騰訊放棄產品的速度越來越快了。,在騰訊過往的歷史中,很多產品雖然也已經不再流行,但也並沒有立馬就宣判…

  • 杏鑫招商_全球芯片價格“雪崩” 智能手機會降價嗎?

    杏鑫招商_全球芯片價格“雪崩” 智能手機會降價嗎?

    8月15日,央視報道稱,近日芯片市場上出現了降價銷售的情景,一款核心部件芯片從去年的3500元降至600元,降幅超80%。不少用戶關心,芯片降價是否會影響智能手機、汽車等消費电子商品的價格?,對此,專家表示,短期內這些商品的價格不會受到影響,但是在超過半年時間的長期來看,會有降價趨勢。,芯片為何大幅降價?,今年以來,消費电子類控制芯片的市場價格持續走低,從百元高位跌至兩位數。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劉興亮表示,公開數據显示,集中在消費电子領域,尤其是在面板用芯片、通信用芯片、模擬芯片等眾多大類芯片中,價格降幅都不小。其中,大部分近兩個月內跌價超過20%,部分芯片降價超80%。,為何芯片降價幅度這麼大?有电子科技公司負責人表示,因為2022年全球手機銷量下滑,導致手機用电子芯片供大於求,各大手機廠商紛紛調低出貨量目標,並向上游芯片廠商砍單。智能手機需求呈現疲軟趨勢,整機廠商的零部件庫存日漸壘高,使得零部件的需求也開始走低。,有業內人士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此次芯片並非單純“降價”,而是在去年芯片價格瘋狂漲價基礎上的一個回落。,是否會影響手機價格?,那麼,芯片價格的漲跌,會不會影響到消費者購買手機的價格呢?分析人士表示,芯片是手機等消費电子商品的關鍵零件,它的價格一定會影響整個手機的成本價。但是,這個影響周期並不是立竿見影,而是有一定周期的。因為一般廠商會至少提前一個季度向上游芯片供應商訂貨,包括訂貨價格和手機售價都是早已有所預判的。而在下一部新發布的手機中,這些因素則會被考慮進去。因此,如果近期芯片價格回落的話,半年後的5G手機等價格可能才會有所體現。,潮電智庫董事長孫燕飈對北青報記者表示:“手機廠商好不容易把價格漲上來了,不會這麼快降價。手機廠商毛利很低,它一定會稍微等一等,其實主要就是看競爭對手的價格體系。再加上手機價格體系一旦定下來了之後,不能隨便更改,所以,芯片下降的這個紅利,可能會在接下來的一些網購活動中體現。”,對於芯片價格下降,手機是否會降價的問題,轉轉集團數據部的分析師馮凱麗表示,影響手機價格的因素比較複雜,除了芯片等硬件成本因素外,市場供需更是關鍵要素。,熱銷機到手價走勢如何?,對於消費者來說,比較關注的手機價格分為定價(發售價)和零售市場實際銷售價(到手價)兩塊。,“旗艦機型的定價區間對於廠商來說是維繫品牌價值的重要因素,因此一般會相對穩定,即使主動調整定價,幅度一般也不會超過千元,但這和終端銷售市場消費者實際的到手價還是會有較大差異。”馮凱麗介紹,從上半年開始,受出貨量下滑等因素影響,包括蘋果以及各大國產廠商在內都在調整自身主力機型在零售市場的銷售價格,從而來確保達成銷量目標和穩固市場份額,主要措施是以官方降價、渠道商降價為主。,馮凱麗進一步表示,新機市場手機實際到手價格下滑,傳導到二手市場帶來的就是普遍降價,但也有個別機型因為供需關係影響會保持穩定,比如搭載麒麟芯片的華為5G手機在新舊市場一直熱銷,價格也比較堅挺。,從未來趨勢看,馮凱麗表示價格影響因素除了芯片等硬件成本外,還受供應鏈成本控制、市場競爭、供需以及全球經濟走勢等多重因素影響。“從國內市場價格走勢看,更重要的還是市場供需帶來的出貨量預期,對未來廠商定價和零售市場實際的銷售價都會產生較大影響。”馮凱麗表示,考慮到9月新機發布和銷售旺季即將到來,再加上四季度有“雙11”大促等因素,預計手機零售市場主力熱銷旗艦機型的實際價格會繼續下探。,今年以來,消費电子類控制芯片的市場價格持續走低,從百元高位跌至兩位數。工信部信息通信經濟專家委員會委員劉興亮表示,公開數據显示,集中在消費电子領域,尤其是在面板用芯片、通信用芯片、模擬芯片等眾多大類芯片中,價格降幅都不小。其中,大部分近兩個月內跌價超過20%,部分芯片降價超80%。,8月15日,央視報道稱,近日芯片市場上出現了降價銷售的情景,一款核心部件芯片從去年的3500元降至600元,降幅超80%。不少用戶關心,芯片降價是否會影響智能手機、汽車等消費电子商品的價格?,

  • 杏鑫代理開戶_大量減持京東后 騰訊這次又對美團下手了?

    杏鑫代理開戶_大量減持京東后 騰訊這次又對美團下手了?

    8月16日下午,有媒體報道稱騰訊計劃出售美團全部股權,規模大致為243億美元(約合1650億人民幣)。美團股票隨即大跳水,單日跌幅一度超過12%。,對於市場傳聞,騰訊回應稱不予置評,美團則並未作出回應。截至收盤,市場恐慌情緒有所減弱,騰訊股價由跌轉漲,美團的跌幅則有所收窄至9.56%。不過港股收盤后又有媒體消息稱,接近騰訊人士表示此前傳聞不實,騰訊目前沒有計劃出售美團股份。,實際上在這之前,騰訊的確有大規模減持所投互聯網平台股份的先例。,2021年12月23日,騰訊發布公告稱以中期派息方式,將所持有約4.6億股京東股權發放給股東。,本次派息后,騰訊對京東持股比例將由17% 降至2.3%,不再為第一大股東,同時騰訊總裁劉熾平也將卸任京東董事。,騰訊突然大規模減持京東股票的反常舉動,也一度引發業界的諸多猜想。有觀點認為這或許意味着騰訊不再看好京東,甚至是整個電商賽道,所以通過資金、資源的調配,押注更多未來具備更大增長潛力的賽道中。,對此騰訊方面曾表示,並非對京東失去了信心。騰訊強調稱後續仍然是京東的戰略合作夥伴,對京東的前景依然充滿信心,與京東共贏的業務關係亦不受影響,且暫時沒有進一步減持京東的計劃。,” 我們認為現在是適當的時間,採用適當的方式向騰訊股東直接分享我們對京東的投資成果。” 騰訊方面坦言,” 投資發展期的成長型企業 ” 一直是其投資的主要戰略方向,而當被投企業有持續自籌資金能力時,則選擇在適當情況下退出投資並與,騰訊的 ” 長期投資 ” 戰略從未改變。,對此也有業界分析觀點指出,上市公司分紅通常有派股和派息兩種形式,區別在於一個是發股票,一個是發現金,例如騰訊2020年分紅派息就達到了上百億元的規模。,而此次騰訊將直接的現金派息替換為京東股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現金流的支出;不僅如此,將手頭的各種投資公司股份發給股東,也有利於簡化公司持有資產,降低槓桿(負債)。,實際上騰訊的類似減持動作還有不少,例如減持海瀾之家、步步高等。,聚焦互聯網行業來說,同樣在去年12月,騰訊調整了與知乎的股權關係,騰訊以及騰訊收購的搜狗、關聯公司深圳利通產業投資基金等多個主體退出了知乎的股東行列。,2022年8月5日晚間,華誼兄弟公告,持5% 以上股東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連續3個交易日累計減持超8163萬股,持股比例由7.94% 下降至4.99%,不再是華誼持股5% 以上的股東,,今年6月港交所披露數據显示,有新東方在線股票已6年的騰訊控股,在6月15日和16日連續賣出所持的新東方在線股票,累計套現約7.2億港元,持股比例從9.035% 驟降至1.58%,被外界視為 ” 清倉式 ” 減持。,此次減持后,騰訊也從新東方在線原本的第二大股東位置,變為第三大股東。第一大股東為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第二大股東為俞敏洪。,從實際情況來看,騰訊的諸多減持動作,或與市場背景、自身發展節奏、轉型策略等多種因素有關。,此前被外界譽為 ” 最會投資的互聯網公司 ” 的騰訊,除減持在部分公司的持股外,對外投資規模也在明顯縮減。,一級市場信息服務商鯨准公布的數據显示,2022年上半年騰訊公開披露的一級市場投資事件只有67起,總投資金額僅為33.77億元。作為對比,2021年同期騰訊公開披露投資事件為148起。,其實其他大廠諸如阿里巴巴、百度等在2022年上半年的投資次數也均比去年同期要少。在投資步伐普遍放緩的同時,互聯網大廠一改以往大開大合、一擁而上追消費互聯網風口的投資策略,轉而更為關注硬科技、產業互聯網鏈條上的穩健布局。,例如有報告显示,騰訊此前最為注重文娛賽道早期投資,但近三年出現了明顯的變化趨勢。可以很明顯的看到,騰訊更為注重在人工智能、機器人、大數據賽道進行早期投資。,在外界看來,騰訊的這一轉變將利好於其自身互聯網生態的升級強化。騰訊也在對應的時期不斷強調從消費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的升級轉型戰略。,2021年12月23日,騰訊發布公告稱以中期派息方式,將所持有約4.6億股京東股權發放給股東。,8月16日下午,有媒體報道稱騰訊計劃出售美團全部股權,規模大致為243億美元(約合1650億人民幣)。美團股票隨即大跳水,單日跌幅一度超過12%。,

更多...

加载中...